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EGFP基因在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朝晖 杨宇 +3 位作者 庄鹏辉 许杰华 马延兵 胡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3T3荧光表达细胞的数量来确定病毒的浓度;使用RV载体感染SK-N-SH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学荧光检测明确RV在SK-N-SH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转移载体RV/EGFP,确定重组病毒的浓度为8.3×106病毒颗粒/mL。在SK-N-SH细胞RV/EGFP稳定转染并有效表达。在SK-N-SH细胞EGFP的荧光表达显示RV的转移并且表达的效率达到30%以上。结论SK-N-SH细胞能被RV病毒载体有效感染,在转基因细胞株外源基因的表达长期稳定并且显示RV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基因转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反转录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晓明 李祺福 +3 位作者 刘用金 石松林 宋建晔 武福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9-405,共7页
应用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通过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染色、HE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检测等方法,研究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实验结果... 应用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通过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染色、HE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检测等方法,研究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实验结果显示,60μg/mL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能有效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增殖活动,生长抑制率高达88.84%;细胞周期检测出现亚G1细胞凋亡峰,细胞凋亡率达19.20%;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出现细胞凋亡典型的DNA梯状条带;Hoechst染色显示细胞核内出现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或颗粒状荧光;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与凋亡小体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因此,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能够有效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牛牛脑活性肽nBBP-1 神经母细胞sk—n-sh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在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K-N-SH中的表达及其对化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婧 李良 +1 位作者 肖燕 唐锁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K-N-SH中Foxp3的表达及其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vnamide,CTX)和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的敏感性。方法:体外培养SK-N-SH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Foxp3在SK-N-SH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化疗药物CTX、... 目的:研究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K-N-SH中Foxp3的表达及其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vnamide,CTX)和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的敏感性。方法:体外培养SK-N-SH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Foxp3在SK-N-SH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化疗药物CTX、THP对SK-N-SH细胞的敏感剂量;流式细胞术及real-time PCR检测CTX、THP对SK-N-SH细胞中Foxp3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K-N-SH细胞高表达Foxp3分子。CTX作用于SK-N-SH细胞的敏感剂量为6mmol/L,THP作用于SK-N-SH细胞的敏感剂量为80ng/ml。6mmol/L CTX或80ng/ml THP以及两者的联合不能抑制SK-N-SH细胞中Foxp3的表达(P>0.05);real-time PCR结果也证实,CTX或THP以及两者的联合不能抑制SK-N-SH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结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K-N-SH高表达Foxp3蛋白,但其表达对化疗药物CTX和THP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神经细胞 sk—n—sh细胞 环磷酰胺 吡柔比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和OA诱发人神经母细胞瘤SK细胞程序死亡
4
作者 陈亚乒 俞春东 +2 位作者 蔡毓 曹桂生 温龙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7-599,共3页
肿瘤坏死因子(TNF)和Okadaicacid(OA)能诱发人神经母细胞瘤SK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缩小变圆,细胞质凝聚,DNA断裂形成以200bP左右为单位的梯形分布,且上述过程可由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己酮(CHX)... 肿瘤坏死因子(TNF)和Okadaicacid(OA)能诱发人神经母细胞瘤SK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缩小变圆,细胞质凝聚,DNA断裂形成以200bP左右为单位的梯形分布,且上述过程可由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己酮(CHX)抑制,显示TNF和OA诱发的SK细胞死亡为细胞程序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死亡 神经母细胞 TnF OA s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内涵筛选结合活细胞实时成像技术分析谷氨酸诱导的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2a凋亡
5
作者 乔可 崔士超 +1 位作者 胡捷先 陈献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8-542,共5页
目的利用高内涵筛选(high-content screening,HCS)技术结合活细胞实时成像技术研究谷氨酸诱导的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2a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特征。方法用HCS技术分析摸索不同浓度谷氨酸诱导的N2a细胞早期凋亡百分比的变化,同时结合活细胞实时... 目的利用高内涵筛选(high-content screening,HCS)技术结合活细胞实时成像技术研究谷氨酸诱导的小鼠神经瘤母细胞N2a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特征。方法用HCS技术分析摸索不同浓度谷氨酸诱导的N2a细胞早期凋亡百分比的变化,同时结合活细胞实时成像技术追踪谷氨酸诱导的N2a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特征。结果当谷氨酸浓度为750μg/mL时,发生早期凋亡的N2a细胞比例达到峰值(42.07%)。对同一谷氨酸浓度,随着拍摄追踪时间的增加,凋亡细胞数目逐渐增多,胞核荧光强度的变异系数逐渐增大,胞核面积逐渐缩小,胞核逐渐出现碎片化。结论使用HCS结合活细胞实时成像技术能直观清晰地捕捉谷氨酸诱导N2a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特征,是一种体外追踪单一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的可靠方法。该方法也可应用于药物对细胞凋亡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的形态学变化特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神经母细胞n2a 高内涵筛选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普鲁司特调节SK-N-SH细胞分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彭芳 方三华 +3 位作者 郑晓亮 张纬萍 卢韵碧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3-129,共7页
目的:观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激动剂LTD4以及受体1(CysLT1)拮抗剂普鲁司特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维A酸为阳性对照,观察LTD4、普鲁司特、LTD4+普鲁司特诱导SK-N-SH细胞形态学变化;用免疫印迹法观察SK-N-S... 目的:观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激动剂LTD4以及受体1(CysLT1)拮抗剂普鲁司特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维A酸为阳性对照,观察LTD4、普鲁司特、LTD4+普鲁司特诱导SK-N-SH细胞形态学变化;用免疫印迹法观察SK-N-SH细胞CysLT1和CysLT2受体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神经元分化标记物微管相关蛋白(MAP-2)的表达。结果:免疫印迹显示,SK-N-SH表达CysLT1受体和CysLT2受体,CysLT2受体表达较多。形态学结果显示,维A酸、普鲁司特、LTD4+普鲁司特诱导SK-N-SH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表现为胞体变小,有明显的突起生长;而LTD4无明显作用。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对照组和普鲁司特组MAP-2主要分布于胞体;在维甲酸组MAP-2除了分布于胞体外,还分布于突起。普鲁司特增加MAP-2阳性细胞数。结论: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参与SK-N-SH细胞分化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类/治疗应用 受体 白三烯 神经母细胞/病理学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白三烯D4 普鲁司特 sk—n—sh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微小凹图式的加工及其与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复合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泽志 KISAALITA W.S. +2 位作者 ZHAO Y.-P. WANG L. 张利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7-302,共6页
采用紫外光光刻、硅蚀刻及软光刻技术分别制备了阴性光刻胶SU-8和聚乳酸及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小凹图式。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与三维微结构进行复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及caicein荧光染色评价所加工图式的结... 采用紫外光光刻、硅蚀刻及软光刻技术分别制备了阴性光刻胶SU-8和聚乳酸及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小凹图式。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与三维微结构进行复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及caicein荧光染色评价所加工图式的结构形态及细胞的生长行为。实验制备出名义直径约100μm、高纵横比(接近或大于1)并可叠加微通道连接的SU-8及PLGA三维微小凹图式。所加工的图式透明,符合三维细胞生物传感器的光学检测的需要。细胞培养结果表明,该结构尺寸的图式能引导在三维环境神经细胞的排布、神经突起延伸及形态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加工 SU-8 聚乳酸及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三维 sh—SY5Y 神经母细胞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小干扰RNA对SH-SY5Y细胞生长和药物敏感性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宏卫 刘丽华 王承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RUNX3基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生长和药物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RUNX3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导入SH-SY5Y细胞,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的阳性克隆后,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itng进行鉴定;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探讨RUNX3基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生长和药物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RUNX3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导入SH-SY5Y细胞,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的阳性克隆后,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itng进行鉴定;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前后生长速度和细胞周期的变化;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前后对阿霉素敏感性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转染前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DK4、CDK6、p21、p27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以及耐药相关蛋白P-gp、MRP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RUNX3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染SH-SY5Y细胞;筛选到稳定的RUNX3低表达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模型;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RUNX3小干扰RNA后的细胞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且G1期的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TT法和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转染RUNX3小干扰RNA后的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细胞内的阿霉素蓄积量显著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转染RUNX3小干扰RNA后的细胞中Bcl-2、P-gp和cyclin D1的表达明显增高,p21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下调RUNX3基因能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生长,降低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示RUNX3在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 RUnX3 RnA干扰 sh—SY5Y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损伤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景燕 王蓉 +3 位作者 盛树力 姬志娟 孟祥宏 赵志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所致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损伤的SH-SY5Y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STZ制备神经元损伤模型组(STZ 0.8 mmol/L)、罗格列酮干预组(STZ 0.8 m...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所致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损伤的SH-SY5Y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STZ制备神经元损伤模型组(STZ 0.8 mmol/L)、罗格列酮干预组(STZ 0.8 mmol/L+罗格列酮20μmol/L),测定每组的细胞计数、噻唑蓝(MTT)代谢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观察罗格列酮对SH-SY5Y细胞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TZ模型组的细胞计数和MTT代谢率降低(P<0.01),LDH漏出率升高(P<0.01);经罗格列酮保护后,上述细胞生存指标明显改善,细胞计数和MTT代谢率均高于STZ损伤组(P<0.01),LDH漏出率降低(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以减轻STZ引起的神经细胞毒性,提高细胞生存率,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sh—SY5Y 链脲佐菌素 罗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RPP-32基因对SH-SY5Y细胞药物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10
作者 张宏卫 刘丽华 李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7-981,共5页
目的:探讨DARPP-32基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药物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DARPP-3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和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它们转导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的阳性克隆后,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 目的:探讨DARPP-32基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药物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DARPP-3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和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它们转导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的阳性克隆后,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鉴定;MTT法检测细胞转染前后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前后对阿霉素的蓄积浓度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转染前后耐药相关蛋白P-gp、MRP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DARPP-3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和小干扰RNA载体;筛选到稳定的DARPP-32高/低表达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模型;MTT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上调DARPP-32的表达能够显著增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对长春新碱、阿霉素、5-氟尿嘧啶和顺铂的敏感性,提高细胞内阿霉素的蓄积(P<0.05),转染DARPP-32小干扰RNA后的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细胞内的阿霉素蓄积量显著减少(P<0.05);RT-PCR和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DARPP-32能够下调P-gp和Bcl-2的表达。结论:DARPP-32基因能够调节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 基因 DARPP-32 RnA干扰 sh—SY5Y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