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体切应力下SIVA-1凋亡诱导因子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成俊 夏亚一 +3 位作者 王常德 汪静 韵向东 汉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41-746,共6页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fluid shear stress,FSS)对KM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细胞凋亡诱导因子(SIVA-1)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传至3代成骨细胞分为应力刺激组(试验组)和非应力刺激组(对照组)。5个试验组分别给予1.2PaFSS作用0.25,0.5,1,2,...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fluid shear stress,FSS)对KM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细胞凋亡诱导因子(SIVA-1)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传至3代成骨细胞分为应力刺激组(试验组)和非应力刺激组(对照组)。5个试验组分别给予1.2PaFSS作用0.25,0.5,1,2,4h;对照组为0h。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半定量RT-PCR测定凋亡诱导因子SIVA-1的表达水平。结果FSS促增殖作用在短期(0.25,0.5h)明显,且细胞生长曲线前移;但在1,2,4h却有明显抑制增殖作用。FSS同样增加了ALP活性,尤其在应力作用0.5h时显著(ALP含量为2.4320±0.205金氏单位/100ml,相对对照达158%)(P<0.05);而应力作用1,2,4h后减低了ALP的表达。应力初期SIVA-1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尤其在FSS作用0.5h后SIVA-1/GAPDH相对表达量为0.099±0.002,相对对照明显下调了71.3%(P<0.01),此效应在作用1h后减退,SIVA-1mRNA表达开始升高,4h后升高明显。结论1.2PaFSS在短时间刺激下可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尤其在0.5h后效应明显。早期促细胞增殖和ALP水平升高主要与SIVA-1mRNA表达下调有关,而后期抑制作用可能与SIVA-1mRNA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切应力 成骨细胞 增殖分化 siva-1凋亡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可显著增强阿霉素诱导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基于负向调控STAT3/HIF-1α通路
2
作者 陈镝 吕莹 +5 位作者 郭怡欣 张怡荣 王蕊璇 周小若 陈雨欣 武晓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0,共7页
目的探究双氢青蒿素(DHA)协同阿霉素(DOX)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设阴性对照组(DOX、DHA均0μmol/L),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50、100、150μmol/L)单独干预和双氢青蒿素与阿霉素联合... 目的探究双氢青蒿素(DHA)协同阿霉素(DOX)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设阴性对照组(DOX、DHA均0μmol/L),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50、100、150μmol/L)单独干预和双氢青蒿素与阿霉素联合干预(DOX 0.5μmol/L、DHA50μmol/L、DOX 0.5μmol/L+DHA50μmol/L)对MDA-MB-231细胞的影响。MTT与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细胞PCNA、cleaved PARP、Bcl-2、Bax、STAT3、p-STAT3、HIF-1α、survivin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HA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的IC50为131.37±29.87μmol/L,DHA与DOX联用组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P<0.01)。相较于阴性对照组,DHA呈浓度依赖性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P<0.01);相较于DHA组或DOX组,DHA与DOX联用组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P<0.001)。相较于阴性对照组,DHA高浓度(150μmol/L)可抑制MDA-MB-231克隆形成(P<0.01)。相较于阴性对照组,DHA下调PCNA、p-STAT3、HIF-1α、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P<0.01),上调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水平(P<0.01)、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比值(P<0.01),DHA与DOX联用组下调p-STAT3蛋白表达水平(P<0.05),上调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比值(P<0.01)。结论DHA联合DOX可显著增强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DHA负向调控STAT3/HIF-1α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阿霉素 STAT3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三阴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3c靶向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1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
3
作者 夏盼盼 章威 +1 位作者 李思思 王红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69,共7页
目的研究miR-23c及其靶基因OCT1(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对肝细胞肝癌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正常肝脏细胞系LO2与肝细胞癌细胞系(涵盖Huh7、HepG2、Hep-3B、SK-HEP... 目的研究miR-23c及其靶基因OCT1(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对肝细胞肝癌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正常肝脏细胞系LO2与肝细胞癌细胞系(涵盖Huh7、HepG2、Hep-3B、SK-HEP1、HCCLM3以及MHCC97H)内miR-23c的表达水平。设计了miR-23c模拟物,在肝癌细胞系Huh7中,运用CCK-8检测法、细胞迁移实验以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细胞的增殖状况、迁移能力和凋亡水平予以测定。通过预测网站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miR-23c与OCT1的靶向关系,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miR-23c过表达对OCT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回复实验研究miR-23c靶向OCT1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相较于肝脏正常细胞系LO2,miR-23c于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呈现明显下调。在与NC组进行对比时发现,转染miR-23c模拟物的Huh7细胞,其增殖能力与迁移能力均有所降低,细胞凋亡现象则明显增强。miR-23c和OCT1在分子层面上存在相互作用。miR-23c过表达后,Huh7细胞中的OCT1蛋白表达减少。转染miR-23c模拟物能够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促进其凋亡,而这些现象能够被过表达OCT1逆转。结论miR-23c能够下调OCT1,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23c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1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A1A对缺氧环境下H9c2心肌细胞凋亡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李小玲 钟小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4-641,共8页
目的探究热休克蛋白70 ku蛋白1A(HSPA1A)在缺氧环境下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炎症水平与凋亡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别进行常氧(Nor)和缺氧(Hyp)处理后,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SPA1A表达变化。将常H9c... 目的探究热休克蛋白70 ku蛋白1A(HSPA1A)在缺氧环境下对大鼠心肌细胞H9c2炎症水平与凋亡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9c2细胞分别进行常氧(Nor)和缺氧(Hyp)处理后,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SPA1A表达变化。将常H9c2细胞分为Nor组(常氧培养)、sh-HSPA1A+Nor组(细胞转染HSPA1A shRNA质粒,常氧培养)、Hyp组(缺氧培养细胞)、sh-HSPA1A+Hyp组(细胞转染HSPA1A shRNA质粒,缺氧培养),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HSPA1A表达水平,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H9c2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活性,ELISA检测各组H9c2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含量及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9c2细胞中TNF受体关联因子2(TRAF2)/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or组比较,缺氧诱导后的Hyp组H9c2细胞中HSPA1A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Nor组比较,Hyp组H9c2细胞数目明显减少,部分细胞出现皱缩且排列紊乱,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及LDH、CK活性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TRAF2蛋白相对表达量、p65磷酸化水平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Hyp组比较,sh-HSPA1A+Hyp组H9c2细胞形态得到改善,细胞排列较为密集,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5),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减少,LDH和CK活性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5),同时细胞中TRAF2蛋白相对表达量、p65磷酸化水平和IκBα磷酸化水平也显著下调(P<0.05)。结论缺氧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中HSPA1A表达升高,而抑制其表达能够改善缺氧诱导的H9c2细胞炎症反应并减少凋亡损伤,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TRAF2/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氧 热休克蛋白70 ku蛋白1A 炎症 TNF受体关联因子2 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腺上皮细胞经牛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处理诱导的生物学功能变化研究
5
作者 周安骏 汪敏玟 赵燕英 《云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8-11,共4页
乳腺上皮细胞是血乳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牛乳腺炎重要病理生理特征是乳腺损伤和血乳屏障的打开。在乳腺炎牛乳中,牛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含量显著升高,而奶牛康复后,其水平回落。为研究牛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对牛乳腺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 乳腺上皮细胞是血乳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牛乳腺炎重要病理生理特征是乳腺损伤和血乳屏障的打开。在乳腺炎牛乳中,牛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含量显著升高,而奶牛康复后,其水平回落。为研究牛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对牛乳腺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采用牛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处理乳腺上皮细胞48 h后,检测牛乳腺上皮细胞活力、胞外乳酸脱氢酶酶活性、细胞凋亡比例、活性氧、ATP产生和线粒体膜孔复合物的打开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显示,经牛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处理后,损伤了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活力,增加了上皮细胞膜通透性,促进了细胞的坏死;同时刺激了细胞氧化应激,诱发了线粒体膜孔复合物的打开,造成线粒体膜去极化和ATP产生受阻,最终造成乳腺上皮细胞的凋亡。结果提示,牛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损伤了乳腺上皮细胞,推测这种损伤可能是由于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引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腺上皮细胞 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 细胞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CTC结合因子通过抵抗凋亡促进奥沙利铂相关胃癌药物耐受细胞形成
6
作者 李宗林 冯春林 +2 位作者 刘欣 舒星铭 宋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0-499,共10页
目的研究CCCTC结合因子(CTCF)在奥沙利铂(OXA)相关胃癌药物耐受细胞(DTCs)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OXA作用胃癌MGC803细胞构建胃癌DTCs模型。在胃癌MGC803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CTCF水平,观察其对胃癌DTCs形成的影... 目的研究CCCTC结合因子(CTCF)在奥沙利铂(OXA)相关胃癌药物耐受细胞(DTCs)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OXA作用胃癌MGC803细胞构建胃癌DTCs模型。在胃癌MGC803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CTCF水平,观察其对胃癌DTCs形成的影响;在过表达CTCF的细胞中敲低BCL2样蛋白1(BCL2L1),观察其对胃癌DTCs形成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OXA作用下不同表达水平CTCF/BCL2L1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IHC)检测胃癌组织中CTCF/BCL2L1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表达水平CTCF/BCL2L1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差异。结果使用一定浓度的OXA(1.5μmol/L)连续作用胃癌MGC803细胞5 d再撤药培养5 d后可获得胃癌DTCs。上调CTCF水平可促进胃癌DTCs形成,下调CTCF水平可抑制胃癌DTCs形成(P<0.05)。在胃癌MGC803细胞中,BCL2L1的表达水平与CTCF呈正相关;在过表达CTCF的胃癌MGC803细胞中敲低BCL2L1,可逆转CTCF促进胃癌DTCs形成的作用(P<0.05)。过表达CTCF可抵抗OXA导致的胃癌细胞凋亡,在过表达CTCF的胃癌MGC803细胞中敲低BCL2L1,可逆转CTCF抵抗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在大多数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BCL2L1的表达水平与CTCF呈正相关,CTCF/BCL2L1高表达患者较CTCF/BCL2L1低表达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明显差(P<0.05)。结论CTCF可通过促进BCL2L1表达并抵抗细胞凋亡,进而促进OXA相关胃癌DTCs的形成,CTCF/BCL2L1是胃癌DTCs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药物耐受细胞 CCCTC结合因子 BCL2样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抑制剂ISO-1通过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缓解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1
7
作者 殷富康 张晓霞 +1 位作者 杨小军 李吉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79-2086,共8页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抑制剂(S,R)-3-(4-羟苯基)-4,5-二氢-5-异噁唑乙酸甲酯(ISO-1)对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分为Con组(不做任何处理),ISO-1组(10μg/ml ISO-1处理24... 目的探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抑制剂(S,R)-3-(4-羟苯基)-4,5-二氢-5-异噁唑乙酸甲酯(ISO-1)对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分为Con组(不做任何处理),ISO-1组(10μg/ml ISO-1处理24 h),LPS组(10μg/ml LPS处理24 h),LPS+ISO-1组(10μg/ml LPS处理24 h后加入10μg/ml ISO-1处理24 h)。ELSI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含量;6-羧基-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指示剂(DCFH-DA)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产物(Bcl-2)、Bcl-2关联X蛋白(Bax)及裂解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c-caspase-3)的表达。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分为假手术(Sham)组,ISO-1对照(ISO-1)组,盲肠结扎穿刺(CLP)组和ISO-1治疗(CLP+ISO-1)组。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肾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肾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含量、谷胱甘肽(GS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上述MIF因子和Nrf2/Keap1信号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LPS组和LPS+ISO-1组HK-2细胞中TNF-α、IL-1β、IL-6含量、TUNEL阳性率和细胞中ROS含量及Keap1、Bax与c-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而Nrf2、HO-1和Bcl-2蛋白降低(P<0.05);ISO-1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LPS组相比,LPS+ISO-1组细胞中TNF-α、IL-1β、IL-6含量、TUNEL阳性率和细胞中ROS含量及Keap1、Bax与c-Caspase-3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而Nrf2、HO-1和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小鼠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LP组与CLP+ISO-1组小鼠肾组织损伤严重,血清BUN、Scr含量及肾组织中MIF、Keap1、Bax与c-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GSH、SOD活性及Nrf2、HO-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ISO-1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CLP组相比,CLP+ISO-1组上述指标改善(P<0.05)。结论MIF特异性抑制剂ISO-1可能在体内外通过Nrf2/Keap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改善脓毒症诱导的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拮抗剂ISO-1 氧化应激 炎症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断低氧对大鼠脑内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赞峰 代冰 康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低氧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3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经正常氧、慢性持续低氧及间断低氧30d,TUNEL...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低氧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3组雄性Wistar大鼠,分别经正常氧、慢性持续低氧及间断低氧30d,TUNEL、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及HI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1)对照组少见凋亡的神经细胞,低氧后凋亡神经细胞增多,以间断低氧最为明显(P<0.01),凋亡神经细胞主要集中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区。(2)间断低氧组HIF-1α的含量增加最为明显,且与凋亡细胞的分布基本一致。结论:(1)间断低氧比慢性低氧更易诱导神经细胞凋亡。(2)高表达的HIF-1参与了神经系统慢性间断低氧的应答反应。(3)HIF-1α的持续高水平表达提示OSAHS不仅仅是一种氧化应激疾病,还可能处于缺氧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缺氧诱导因子-1 神经元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下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减少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9
9
作者 郑海军 邱翠婷 +2 位作者 晋辉 孙亚超 李中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 CoCl2组和Res预处理组, CoCl2组给予500μmol/L CoCl2干预8 h, Res预处理组先用40μmol/L Res预处理2 h,再给予...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 CoCl2组和Res预处理组, CoCl2组给予500μmol/L CoCl2干预8 h, Res预处理组先用40μmol/L Res预处理2 h,再给予500μmol/L的CoCl2干预8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分布及CoCl2和Res对其表达的影响;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Bcl2、 BAX、裂解型caspase-3(c-caspase-3)及HIF-1α蛋白水平。结果与CoCl2组相比, Res预处理能提高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并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caspase-3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而HIF-1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与CoCl2组相比, Res能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 c-caspase-3及HIF-1α的蛋白水平。结论 Res可减少巨噬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Res可减少细胞内氧自由基的堆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以及下调细胞上HIF-1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巨噬细胞 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对白血病细胞株HIF-1α和VEGF表达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飞 陈宝安 +16 位作者 程坚 许文林 王雪梅 丁家华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赵刚 鲍文 宋慧慧 高峰 张伟 夏国华 裴孝平 吴玮玮 殷莉 单学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4-78,共5页
本研究探讨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3-(5′-hydroxymethyl-2′-furyl)-1-benzylindazole(YC-1)对人急性白血病病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调节... 本研究探讨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3-(5′-hydroxymethyl-2′-furyl)-1-benzylindazole(YC-1)对人急性白血病病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调节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应用DAPI染色检查凋亡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K562、U937、Jurkat白血病细胞株hif-1α和vegf mRNA表达以及YC-1对U937细胞hif-1α、vegf mRNA表达影响;Western blot检测YC-1对U937细胞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以及BAX、BCL-2、caspase-3蛋白变化,分析YC-1诱导U937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3种白血病细胞株均可见hif-1α和vegf mRNA表达。4μmol/L YC-1处理U937细胞(0、8、16和24小时)后,可见凋亡细胞出现的典型凋亡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细胞0、8、16和24小时凋亡率分别为(4.87±0.70)%、(27.27±2.00)%、(51.53±2.81)%及(60.5±3.20)%;vegf mRNA表达下调,而hif-1α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HIF-1α蛋白、VEGF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下调,而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AX/BCL-2比率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r=0.973,p<0.01)。结论:3种白血病细胞株均显示hif-1α和vegf mRNA表达,YC-1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HIF-1α蛋白表达,进而下调VEGF,并通过上调BAX/BCL-2比率、caspase-3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低氧诱导因子1-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 YC-1 U93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大脑皮层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强 吴骋 +3 位作者 陈敬寅 严锋 李建儒 陈高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脑皮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可能存在的关系,初步探讨HIF-1α表达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3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入... 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脑皮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凋亡可能存在的关系,初步探讨HIF-1α表达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3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和SAH 6、12、24、72 h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HIF-1α的表达水平,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同时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检测表达HIF-1α的细胞类型。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HIF-1α的表达在假手术组几乎未见(0.29%±0.30%),SAH后6 h增加(4.65%±1.01%),24 h达高峰(18.55%±4.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UNEL法检测到大鼠大脑凋亡细胞数在SAH后增多,6 h时可见少数凋亡细胞(7.09%±2.34%),在24 h到达高峰(25.54%±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各组HIF-1α阳性率与TUNEL阳性率呈正相关(r=0.738,P<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HIF-1α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元,部分HIF-1α染色阳性的细胞核与TUNEL染色重合。结论:大鼠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HIF-1α表达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提示HIF-1α可能参与SAH后早期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代谢 脑损伤 细胞 统计学(主题) 大鼠 Sprague-Dawley 疾病模型 动物 随机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牦牛卵丘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及与凋亡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译夫 潘阳阳 +1 位作者 温泽星 余四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4-1161,共8页
旨在研究EGF是否通过调控HIF-1α抑制牦牛卵丘细胞凋亡。本研究在牦牛卵丘细胞体外培养时加入不同浓度的EGF,运用q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IF-1α、Bcl-2和Bax的表达,用一步法TUNEL检测不同处理组卵丘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牦... 旨在研究EGF是否通过调控HIF-1α抑制牦牛卵丘细胞凋亡。本研究在牦牛卵丘细胞体外培养时加入不同浓度的EGF,运用q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IF-1α、Bcl-2和Bax的表达,用一步法TUNEL检测不同处理组卵丘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牦牛卵丘细胞体外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GF后,卵丘细胞HIF-1α和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降低,Bc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当EGF浓度为50ng·mL^(-1)时,HIF-1α和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低,Bcl-2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高。(2)向其体外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GF后,卵丘细胞HIF-1α和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增加,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当EGF浓度为50ng·mL^(-1)时,HIF-1α和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最低,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最高。(3)TUNEL凋亡检测表明,对照组中卵丘细胞凋亡率最高,当EGF浓度为25ng·mL^(-1)时,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当EGF浓度为50ng·mL^(-1)时,细胞凋亡率最低(P<0.05),但随着EGF浓度的增加,卵丘细胞的凋亡率又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EGF可通过调控HIF-1α抑制卵丘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线粒体介导的Bax和Bcl-2凋亡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EGF) 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卵丘细胞 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在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低温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波 赵鸿 +4 位作者 郑景存 王翔 瞿连喜 丁强 张元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690,698,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在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MVEC)低温缺氧再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建立RMVEC低温HR模型,应用3,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在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MVEC)低温缺氧再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建立RMVEC低温HR模型,应用3,4-DHB和NS-398预处理细胞,设对照、低温HR、3,4-DHB和NS-398共4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s-1,HO-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TUNEL法及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各组间HIF-1α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低温HR损伤后HIF-1α蛋白(P<0.001)、HO-1mRNA(P<0.001)和HO-1蛋白(P=0.00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与低温HR组比较,3,4-DHB组HIF-1α(P<0.001)、HO-1mRNA(P=0.03)和蛋白(P=0.017)表达水平有显著增高;而NS-398组HIF-1α(P=0.036)、HO-1mRNA(P=0.007)和蛋白(P=0.005)表达水平则显著减低。低温HR损伤造成活化caspase-3表达显著增高(P=0.001)。与低温HR组比较,3,4-DHB组表达减低(P=0.005)和NS-398组表达增高(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TUNEL结果,与对照组[(6.97±0.032)%]比较,低温HR组[(19.1±0.053)%,P=0.002]和NS-398组[(26.7±0.079)%,P<0.001]原位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高;3,4-DHB组[(7.89±0.038)%]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802)。与HR组比较,3,4-DHB组减低(P=0.003)和NS-398组增高(P=0.038)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F-1稳定表达在RMVEC低温HR损伤中有显著的抗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内源性HO-1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血红素加氧酶1 低温缺氧再复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1介导的人截短型凋亡诱导因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规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剑锋 方芳 +3 位作者 刘扬 吴嘉慧 龚守良 王志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1-527,共7页
目的:克隆人截短型凋亡诱导因子(AIF)cDNA序列,并构建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介导的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Egr1-AIFΔ1-480(pEgr1-AIFΔ1-480),观察其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规律。方法:以人白血病Jurkat细胞mRNA为模板,R... 目的:克隆人截短型凋亡诱导因子(AIF)cDNA序列,并构建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介导的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Egr1-AIFΔ1-480(pEgr1-AIFΔ1-480),观察其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规律。方法:以人白血病Jurkat细胞mRNA为模板,RT-PCR法扩增获得人AIFΔ1-480,与pMD18T载体连接后行全自动测序,限制性内切酶切取pMD19T-Egr1中Egr1片段,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Egr1启动子介导的人AIFΔ1-480表达质粒pEgr1-AIFΔ1-480。实验分为对照组、pcDNA3.1组、pAIFΔ1-480组和pEgr1-AIFΔ1-480组。各组质粒分别转染MCF-7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IF及AIFΔ1-480蛋白的辐射诱导表达时程-效应(2.0Gy照射后0、2、4、12、24和48h)和剂量-效应(0、0.2、0.5、1.0、2.0、5.0Gy照射后24h)规律。结果:经测序证实,RT-PCR获得的人AIFΔ1-480基因与预期一致,pEgr1-AIFΔ1-480经PCR和酶切鉴定完全正确;各组MCF-7细胞经2.0Gy照射后0~48h,AIF蛋白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从4h开始显著增加,4、12、24和48h各组AIF表达与0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达到最大;而在pAIFΔ1-480和pEgr1-AIFΔ1-480组,AIFΔ1-480从2h开始表达,4、12、28和48h各组AIFΔ1-480表达与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达到峰值;而且24和48h时pEgr1-AIFΔ1-480组AIFΔ1-480表达较pAIFΔ1-480组显著增加(P<0.05)。各组MCF-7细胞经0~5.0Gy照射后24h,各组均有AIF蛋白表达,而AIFΔ1-480只在pAIFΔ1-480和pEgr1-AIFΔ1-480组表达,二者均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0.2、0.5、1.0、2.0和5.0Gy照射后各组AIF表达与0G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Gy照射时达到最大,相同照射剂量pEgr1-AIFΔ1-480组AIFΔ1-480表达高于pAIFΔ1-480组。结论:成功构建Egr1介导的人截短型AIF重组表达载体pEgr1-AIFΔ1-480,AIF和AIFΔ1-480蛋白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随照射时间延长和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r1 截短型诱导因子 辐射 乳腺肿瘤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短型人凋亡诱导因子AIF1-400对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巍 张勇 +5 位作者 韩涛 孟艳玲 温伟红 薛茜 任君琳 杨安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3-974,981,共3页
目的:观察人截短型AIF(AIF△1-400)对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在AIF△1-120基因克隆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构建截去AIF基因线粒体定位信号、FAD结合结构域和NADH结合结构域(1~400位氨基酸)编码序列的AIF△1-400基因,将其克隆入pc... 目的:观察人截短型AIF(AIF△1-400)对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在AIF△1-120基因克隆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构建截去AIF基因线粒体定位信号、FAD结合结构域和NADH结合结构域(1~400位氨基酸)编码序列的AIF△1-400基因,将其克隆入pcDNA3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该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通过电镜观察截短型分子对肿瘤细胞的具有促凋亡活性。结果:经酶切鉴定与测序证实,AIF△1-400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通过Western blot证实截短型基因在HeLa细胞中表达,电镜观察可见转染细胞骨架的破坏和细胞核固缩等凋亡特征。结论:人截短型AIF(AIF△1-400)基因的表达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因子 HELA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春阳 史永红 +4 位作者 崔立文 任韫卓 王月华 赵松 段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78-1382,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1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给...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应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pCR3.1/SOCS-1表达质粒和pCR3.1空质粒载体,G418筛选阳性克隆。给予TNF-α(20μg.L-1)进行刺激。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OCS-1、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Janus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磷酸化JAK2(p-JAK2)和磷酸化STAT1(p-STAT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HKC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F-α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凋亡相关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ax/Bcl-2蛋白比率升高;SOCS-1过表达能够抑制TNF-α刺激引起的HKC细胞的凋亡,下调JAK2和STAT1的磷酸化水平及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降低Bax/Bcl-2蛋白比率。结论 SOCS-1过表达抑制TNF-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 肾小管上皮细胞 JAK2/STAT1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嗜衣原体Cpn0810重组蛋白诱导THP-1细胞产生促炎因子和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玉玉 吴移谋 +2 位作者 刘良专 陈丽丽 张秋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4-958,共5页
目的:在E.coliBL21中表达肺炎嗜衣原体Cpn0810,并研究该蛋白能否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产生TNF-α和IL-6等促炎因子和细胞凋亡。方法:PCR扩增Cpn0810蛋白编码基因,构建pGEX6p-2/Cpn0810重组质粒,在E.coliBL21中诱导表达,经ToxinEraser... 目的:在E.coliBL21中表达肺炎嗜衣原体Cpn0810,并研究该蛋白能否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产生TNF-α和IL-6等促炎因子和细胞凋亡。方法:PCR扩增Cpn0810蛋白编码基因,构建pGEX6p-2/Cpn0810重组质粒,在E.coliBL21中诱导表达,经ToxinEraser纯化柱纯化后,用不同浓度的GST-Cpn0810作用THP-1细胞,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的水平,Hoechst33258荧光染色、AnnexinV-FITC-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6p-2/Cpn0810,并在E.coliBL21菌中高效表达。该蛋白能诱导THP-1细胞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表达TNF-α和IL-6;当10mg/L GST-Cpn0810处理THP-1细胞24 h后,形态学上,细胞表现为皱缩、核碎裂、细胞起泡及凋亡小体等凋亡特征。结论:表达并纯化的Cpn0810蛋白能诱导THP-1细胞分泌TNF-α和IL-6等促炎因子和诱导其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嗜衣原体 Cpn0810 前炎症细胞因子 THP-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对细胞凋亡调节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韦莉莉 吴平生 +2 位作者 王月刚 胡英芳 谢宜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803)对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HIF-1α-Ala564-Ala803和对照病毒Ad-lacZ感染常氧下LoVo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HIF-1α,p21WAF1/CIP1的mRNA...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Ad-HIF-1α-Ala564-Ala803)对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HIF-1α-Ala564-Ala803和对照病毒Ad-lacZ感染常氧下LoVo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时间点HIF-1α,p21WAF1/CIP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HIF-1α,p21WAF1/CIP1的蛋白表达水平,及Hoechst染色检测loVo细胞的凋亡率。结果Ad-HIF-1α-Ala564-Ala803感染LoVo细胞后随着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p21WAF1/CI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增高,Hoechst染色示Ad-HIF-1α-Ala564-Ala803组细胞的凋亡率(16.2%)明显高于对照组(5.5%)(P=0.00)。结论HIF-1α可通过上调p21WAF1/CIP1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低氧诱导因子 细胞 P21WAF1/C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小杰 刘美晓 +3 位作者 谢云鹏 毛晓霞 孙一婵 陈志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97-1701,共5页
目的探讨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3月,将大鼠胰岛细胞株INS-1分为3组:正常组胰岛细胞株INS-1不作任何处理,STZ组以STZ作用... 目的探讨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3月,将大鼠胰岛细胞株INS-1分为3组:正常组胰岛细胞株INS-1不作任何处理,STZ组以STZ作用胰岛细胞株INS-1,丝胶蛋白组以STZ和丝胶蛋白作用胰岛细胞株INS-1。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 mRNA表达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存活率较正常组降低,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存活率较STZ组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凋亡率较正常组升高,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凋亡率较STZ组降低(P<0.05)。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 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Bcl-2 mRNA/Bax mRNA、Bcl-2/Bax较正常组降低,Bax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 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Bcl-2mRNA/Bax mRNA、Bcl-2/Bax较STZ组升高,Bax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STZ组降低(P<0.05)。结论丝胶蛋白可抑制STZ诱导的胰岛细胞株INS-1的凋亡,提高Bcl-2/Bax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质类 链脲菌素 诱导因子 基因 BCL-2 BCL-2相关X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辐照引起GC1小鼠精原细胞凋亡诱导因子核转位并诱导其凋亡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慧莹 丁敬宾 +3 位作者 王志军 丁娟 夏新舍 赵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研究X射线辐照后GC1小鼠精原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IF)细胞定位的变化。方法 GC1细胞分别给予0、3、6、9 Gy X射线辐照,溴脱氧尿苷(Brd U)掺入实验检测辐照对细胞增殖速率的影响;辐照后48 h,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 目的研究X射线辐照后GC1小鼠精原细胞凋亡诱导因子(AIF)细胞定位的变化。方法 GC1细胞分别给予0、3、6、9 Gy X射线辐照,溴脱氧尿苷(Brd U)掺入实验检测辐照对细胞增殖速率的影响;辐照后48 h,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凝集情况,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胞质及胞核中AIF蛋白定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法分析细胞总蛋白、胞质蛋白及核提取物中AIF蛋白的水平。结果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GC1细胞增殖速率显著减慢,细胞活性降低。6 Gy X射线辐照后全细胞提取物中AIF蛋白总量变化不大,但细胞核提取物中AIF显著增多,即AIF出现核转位的现象。结论 X射线辐照能够诱导小鼠精原细胞发生凋亡,该过程中伴有AIF入核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因子 细胞 GC1小鼠精原细胞株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