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拷贝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丛喆 涂新明 +5 位作者 李兆忠 许琰 蒋虹 佟巍 卢圣栋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680-683,690,共5页
目的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方法巢式RT-PCR扩增SIVmac251病毒RNA gag基因上1360-1837之间的长度为477 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 T载体上,构建pGEM-SIVgag477质粒。该质粒经... 目的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方法巢式RT-PCR扩增SIVmac251病毒RNA gag基因上1360-1837之间的长度为477 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 T载体上,构建pGEM-SIVgag477质粒。该质粒经大量扩增纯化后定量,10倍系列稀释后,做出标准曲线,作为SIV前病毒DNA荧光定量检测的外标准品。结果应用Roche公司FastStart DNA Master SYBR GreenⅠKit,该标准品可精确定量到10 copies/μL。结论制备的pGEM-SIVgag477质粒外标准品纯度高,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法特异性、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定量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免疫缺陷病毒 前病毒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模型中关键指标SIV DNA绝对定量微滴式数字PCR技术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丽 陆佳涵 +2 位作者 薛婧 丛喆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30,53,共5页
目的建立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ddPCR)作为关键指标,实现精准检测艾滋病动物模型中细胞及组织中SIV DNA载量,用于储存库隐匿病毒实时动态评估。方法根据成熟的qPCR方法,对微滴式d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适退... 目的建立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ddPCR)作为关键指标,实现精准检测艾滋病动物模型中细胞及组织中SIV DNA载量,用于储存库隐匿病毒实时动态评估。方法根据成熟的qPCR方法,对微滴式d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适退火温度;通过对10倍系列稀释pGEM-SIVgag477质粒标准品的检测,确定ddPCR检测范围。并通过对若干DNA样品的多次检测,判断该检测方法的稳定性。结果ddPCR的退火温度为60℃;检测范围是0.3~3.96×104 copies/μL;微滴式dPCR与qPCR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98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微滴式dPCR的SIV病毒DNA的绝对定量方法,可有效的对细胞和组织中病毒储存库样本中病毒DNA载量进行动态绝对定量,极大提高了模型应用评价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猴免疫缺陷病毒 dna 绝对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丛喆 涂新明 +5 位作者 蒋虹 魏强 佟巍 孙敏 于浩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1)建立RT 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 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 PCR和RNA 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 目的(1)建立RT 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 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 PCR和RNA 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用SIVmac251静脉感染恒河猴,定期采血,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以RNA为模板通过RT PCR法扩增,凝胶电泳定性;从感染猴PBMC中提取带有整合的SIV前病毒DNA的细胞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凝胶电泳定性。结果DNA PCR和RNA PCR经两轮扩增后均得到一长度为477bp的特异条带,测序鉴定确为目的片段。9只实验猴感染SIV后7d,RNA PCR结果为79阳性,DNA PCR结果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只有59阳性;此后一直到感染后的42d,RNA PCR和DNA PCR的结果一直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在感染后35d下降到49,到42d时下降为零。结论PCR方法比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高。尤其是DNA PCR,既可检测具有活跃病毒复制的受感染细胞,又可检测那些携带病毒处于转录休眠期的细胞,所以在感染的早期和中后期———血浆病毒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或病毒处于潜伏感染的阶段,它作为猴艾滋病(SAIDS)模型病毒学指标之一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应该是较血浆病毒RNA检测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免疫缺陷病毒 pcr技术 RT-pcr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 RT-pcr 病毒dna 基因组dna 分离方法 凝胶电泳 病毒分离 pcr扩增 RNA siv 定性测定 可操作性 模型应用 PBMC 感染细胞 病毒复制 潜伏感染 检测方法 敏感性 血浆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CTLA-4基因的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朱乃硕 张玮 +6 位作者 段飞 陆琪 汤亭亭 朱琪泉 陈永青 于善谦 戴克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49-352,共4页
CTLA4是主要表达于成熟T细胞表面的蛋白分子,与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负调控有关,目前有关CTLA4的分子生物学资料多为外国提供,为了掌握中国人CTLA4基因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对50例中国人(其中25例为正常人... CTLA4是主要表达于成熟T细胞表面的蛋白分子,与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负调控有关,目前有关CTLA4的分子生物学资料多为外国提供,为了掌握中国人CTLA4基因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对50例中国人(其中25例为正常人,25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CTLA4基因V区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中4例正常人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CTLA4V区的DNA序列与国外报道有两个位点存在差异,其中第54位密码子处中国人为ATG(甲硫氨酸),第110位密码子处为ACC(苏氨酸),进一步对正常人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进行PCRSSCP分析,结果显示在所分析的人群中不存在多态性,表明CTLA4分子具有高度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A-4 pcr-SSCP 多态性 序列测定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式PCR和DNA探针技术检测Q热立克次体 被引量:9
5
作者 陈荣 温博海 +1 位作者 张雪 俞树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0,44,共4页
目的 建立套式PCR(NPCR)和DNA探针技术用于检测Q热立克次体。方法 依据已知的Cb 2 3srRNA基因序列 ,设计两对引物用于建立套式PCR技术 ,并将扩增片段制成探针进行斑点杂交。结果  9株Cb分离株均可扩增出阳性产物带 ,而对照菌均为阴... 目的 建立套式PCR(NPCR)和DNA探针技术用于检测Q热立克次体。方法 依据已知的Cb 2 3srRNA基因序列 ,设计两对引物用于建立套式PCR技术 ,并将扩增片段制成探针进行斑点杂交。结果  9株Cb分离株均可扩增出阳性产物带 ,而对照菌均为阴性 ,扩增灵敏度可达 0 .1pgCbDNA ,实验感染第 6天的豚鼠血、小鼠血、小鼠脾脏均可扩增出阳性带 ;用七医株扩增片段制成的探针与 9株Cb分离株的全DNA呈阳性杂交 ,对照菌为阴性 ,探针杂交灵敏度为 0 .5ngCbDNA ,感染的豚鼠血、小鼠血、小鼠脾脏均可呈阳性反应。结论我们的NPCR和DNA探针技术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式pcr dna探针 Q热立克次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序列分析与PCR-SSCP分析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海荣 何秀云 +3 位作者 张宗德 张小刚 庄玉辉 马玙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 了解DNA序列分析与PCR -SSCP法分析利福平敏感性的价值。方法 应用DNA序列分析与PCR -SSCP法检测利福平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 2 5株、耐药株 4 1株的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基因核心区域的突变情况。 结果  2 5株利福... 目的 了解DNA序列分析与PCR -SSCP法分析利福平敏感性的价值。方法 应用DNA序列分析与PCR -SSCP法检测利福平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 2 5株、耐药株 4 1株的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基因核心区域的突变情况。 结果  2 5株利福平敏感株DNA序列分析未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 ,4 1株耐利福平株中 38株发生突变 ,突变率为 92 .7% (38/ 4 1) ;2 5株利福平敏感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PCR -SSCP带型与对照H37Rv株相同 ,4 1株耐利福平结核分支杆菌菌株中38株SSCP带型不同于对照株 ,提示有突变存在。与DNA序列分析相比 ,PCR -SSCP检测准确率为 93.9% (6 2 / 6 6 ) ,敏感度为 92 .1% (35 / 38) ;特异度是 96 .4 % (2 7/ 2 8)。结论 DNA序列分析对判断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非常有价值 ;PCR -SSCP可用于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支杆菌的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序列分析 pcr—SSCP 结核分支杆菌 利福平 敏感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套式PCR和DNA探针技术检测Q热立克次体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廷徽 温博海 +1 位作者 万泽生 俞树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 建立半套式PCR和DNA探针技术由于检测Q热立克次体。方法 依据已知的Q热立克次体的 16S和 2 3SrRNA基因及其间区的序列 ,设计 3条引物 ,建立了扩增 16S 2 3SrRNA基因间区的半套式PCR方法 ,并将扩增片段制成探针 ,建立了斑点杂交... 目的 建立半套式PCR和DNA探针技术由于检测Q热立克次体。方法 依据已知的Q热立克次体的 16S和 2 3SrRNA基因及其间区的序列 ,设计 3条引物 ,建立了扩增 16S 2 3SrRNA基因间区的半套式PCR方法 ,并将扩增片段制成探针 ,建立了斑点杂交技术。结果  10株Q热立克次体分离株均可扩增出 5 72bp的PCR条带 ,而对照菌都为阴性 ,此半套式PCR方法的灵敏度高达 1pg ;用九里株扩增片段标记后制成的探针 ,与 10个Q热立克次体分离株的全DNA呈阳性杂交 ,对照菌为阴性 ,此杂交方法的灵敏度为 0 .5ng。结论 基于Q热立克次体 16S 2 3SrRNA基因间区的半套式PCR和DNA探针技术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可联合应用于Q热的病原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套式pcr dna探针 Q热立克次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ested PCR-DGGE技术分析江苏啤酒大麦真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4
8
作者 梁小刚 蔡国林 +2 位作者 张中华 商曰玲 陆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共6页
为了探索真菌群落对啤酒大麦麦芽的影响,首先要了解啤酒大麦真菌群落结构。文中采用9种不同方法提取了啤酒大麦总DNA,利用嵌套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nested PCR-DGGE)技术,分析了啤酒大麦真菌群落结构,明确了啤酒大麦中优势... 为了探索真菌群落对啤酒大麦麦芽的影响,首先要了解啤酒大麦真菌群落结构。文中采用9种不同方法提取了啤酒大麦总DNA,利用嵌套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nested PCR-DGGE)技术,分析了啤酒大麦真菌群落结构,明确了啤酒大麦中优势真菌种属信息。不同DNA提取方法,nested PCR-DGGE分析结果有显著差异。啤酒大麦中的主要真菌为Cochliobolus sativus、Alternaria alternata、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Coniothyrium fuckelii、Aspergillus sp.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等子囊菌门真菌以及Sporobolomyces roseus、Cryptococcus magnus和Entorrhiza fineranae等担子菌门真菌。该研究丰富了对啤酒大麦真菌群落结构的认识,同时也证明nested PCR-DGGE技术是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研究啤酒大麦真菌群落结构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dna提取 nestedpcr—DGGE 真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灰团网菌ITS rDNA的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潘景芝 张旭 +2 位作者 刘福杰 王琦 李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为了探讨蓝灰团网菌(Arcyria nigellaEmoto)的分子系统学的关系,对基物湿室培养获得的标本进行了rDNA的提取及ITS序列的扩增。首次通过玻璃棒研磨的方法对蓝灰团网菌DNA进行了提取,并得到了高质量的DNA。采用ITS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了... 为了探讨蓝灰团网菌(Arcyria nigellaEmoto)的分子系统学的关系,对基物湿室培养获得的标本进行了rDNA的提取及ITS序列的扩增。首次通过玻璃棒研磨的方法对蓝灰团网菌DNA进行了提取,并得到了高质量的DNA。采用ITS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了序列长度为587bp的rDNA片段,并在Genbank上进行了注册,登陆号为HM101140。同时,将该序列与大粉瘤菌(Lycogala flavofuscum)的相应序列(Genbank登陆号为AY743240)进行了比对,其序列同源性为7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灰团网菌 dna提取 ITS pcr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NA直接测序检测1例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Weber-Cockayne亚型(WC-EBS)患者角蛋白K5基因点突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冠群 吴安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9-221,共3页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的遗传性疾病,研究表明本病存在角蛋白K5/K14基因点突变。EBS的各个亚型突变发生部位有一定差异,其中Weber-Cockayne亚型(WC-EBS)突变多位于K5... 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是一组常染色体显性的遗传性疾病,研究表明本病存在角蛋白K5/K14基因点突变。EBS的各个亚型突变发生部位有一定差异,其中Weber-Cockayne亚型(WC-EBS)突变多位于K5/K14的连接区L1-2。本研究设计了扩增K5基因L1-2区DNA片段的引物,应用PCR对-WC-EBS家系的患者及未发病成员进行扩增。PCR产物测序发现患者K5第346密码子发生了A→C的碱基替换,导致色氨酸(TAT)变成丝氨酸(TCT),而未发病成员则未见有碱基突变。结果表明,通过PCR结合DNA直接测序不失为快速、准确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此外,连接区在角蛋白结构中不如螺旋区重要,因而此区基因突变对角蛋白二聚体形成的影响不大,这与临床上WC-EBS病情相对较轻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 表皮松解症 角蛋白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刀镰刀孢病原菌ITS和5.8SrDNA的PCR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捷 林智敏 +2 位作者 宋亚娜 黄月英 陈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41-244,共4页
通过对ITS/5.8SrDNA区域的PCR和巢式PCR扩增检测真菌DNA,同时评估了PCR和巢式PCR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证实了通过PCR和巢式PCR扩增不同种真菌菌株ITS/5.8SrDNA的可行性,通过PCR产物的测序及GenBank比对,能成功检测出该真菌菌株。说明... 通过对ITS/5.8SrDNA区域的PCR和巢式PCR扩增检测真菌DNA,同时评估了PCR和巢式PCR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证实了通过PCR和巢式PCR扩增不同种真菌菌株ITS/5.8SrDNA的可行性,通过PCR产物的测序及GenBank比对,能成功检测出该真菌菌株。说明通过对真菌ITS/5.8SrDNA区域的扩增是一种快速检测真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na序列 真菌病原 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精炼大豆油DNA提取及单管巢式PCR检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姚芹 宋浩 陈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83-186,共4页
设计了针对转基因Roundup Ready大豆外源基因扩增的内外2对引物,分别位于CaMV35s启动子,CTP基因,CP4EPSPS基因区域,并成功对精炼大豆油中的外源基因进行单管巢式PCR检测。结果表明,用改良试剂盒法和冷冻干燥法提取大豆油中的DNA均可以... 设计了针对转基因Roundup Ready大豆外源基因扩增的内外2对引物,分别位于CaMV35s启动子,CTP基因,CP4EPSPS基因区域,并成功对精炼大豆油中的外源基因进行单管巢式PCR检测。结果表明,用改良试剂盒法和冷冻干燥法提取大豆油中的DNA均可以满足单管巢式PCR检测要求;单管巢式PCR扩增对内外引物的Tm值有特殊要求,外引物的退火温度高于内引物。本实验建立的精炼大豆油转基因成分的单管巢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快速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炼大豆油 dna提取 CP4EPSPS基因 单管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模型中的应用
13
作者 丛喆 涂新明 +5 位作者 蒋虹 魏强 佟巍 孙敏 于浩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S1期-,共2页
[目的](1)建立RT-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PCR和RNA-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 [目的](1)建立RT-PCR方法,定性测定SIV感染猴血浆中病毒RNA,比较其与传统血浆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2)建立DNA-PCR方法,检测SIV感染猴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中的前病毒DNA。(3)检验DNA-PCR和RNA-PCR方法在猴SAIDS模型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用SIVmac251静脉感染恒河猴,定期采血,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以RNA为模板通过RT-PCR法扩增,凝胶电泳定性;从感染猴PB-MC中提取带有整合的SIV前病毒DNA的细胞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凝胶电泳定性。[结果]DNA-PCR和RNA-PCR经两轮扩增后均得到一长度为477bp的特异条带,测序鉴定确为目的片段。9只实验猴感染SIV后7天,RNA-PCR结果为7/9阳性,DNA-PCR结果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只有5/9阳性;此后一直到感染后的42天,RNA-PCR和DNA-PCR的结果一直为100%阳性,而血浆病毒分离阳性率在感染后35天下降到4/9,到42天时下降为零。[结论]PCR方法比病毒分离方法的敏感性高。尤其是DNA-PCR,既可检测具有活跃病毒复制的受感染细胞,又可检测那些携带病毒处于转录休眠期的细胞,所以在感染的早期和中后期——血浆病毒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或病毒处于潜伏感染的阶段,它作为猴艾滋病(SAIDS)模型病毒学指标之一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个指标的检测方法应该是较血浆病毒RNA检测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免疫缺陷病毒(siv) RT-pcr 巢式pcr 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 病毒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头肿腿蜂DNA提取方法及多个基因片段PCR反应体系建立
14
作者 姜嫄 李志强 +4 位作者 吴晓云 张翌楠 杨忠岐 韩振芹 胡尊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186-189,196,共5页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肿腿蜂类天敌昆虫近缘种关系。[方法]利用SDS法和试剂盒法2种方法对8种肿腿蜂的单头个体进行基因组DNA提取。[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提取的单头肿腿蜂基因组DNA虽成本较高,但提取总量大、...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肿腿蜂类天敌昆虫近缘种关系。[方法]利用SDS法和试剂盒法2种方法对8种肿腿蜂的单头个体进行基因组DNA提取。[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提取的单头肿腿蜂基因组DNA虽成本较高,但提取总量大、提取成功率高、单位浓度高。且利用试剂盒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多个基因片段PCR扩增,均得到正确的扩增产物。[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肿腿蜂种类及遗传进化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腿蜂 dna提取 基因片段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有效分离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的方法——DW-ACP-PCR技术
15
作者 王葵娣 郑服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817-8818,8841,共3页
DW-ACP-PCR(DNAWalking-Annealing control primer-PCR)是一种分离已知DNA序列的侧翼未知序列的新技术。该技术通过3个嵌套的特异引物分别和ACPC复性控制引物组合,进行3步连续的PCR反应,所有反应可以在1 d内完成。ACP的特殊结构能有效... DW-ACP-PCR(DNAWalking-Annealing control primer-PCR)是一种分离已知DNA序列的侧翼未知序列的新技术。该技术通过3个嵌套的特异引物分别和ACPC复性控制引物组合,进行3步连续的PCR反应,所有反应可以在1 d内完成。ACP的特殊结构能有效地控制非特异扩增。用DW-ACP-PCR技术扩增7个稻瘟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均获得了特异目标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ACP-pcr T-dna定位 侧翼序列 稻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乌桕叶片DNA提取及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旭萍 黄一航 +3 位作者 黄敏 王建超 陈孝丑 陈发兴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71,共8页
为研究南方优良乡土彩叶树种山乌桕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山乌桕种质培育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以山乌桕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山乌桕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比较试剂盒法、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对山乌桕叶... 为研究南方优良乡土彩叶树种山乌桕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山乌桕种质培育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以山乌桕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山乌桕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比较试剂盒法、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对山乌桕叶片DNA的提取效果,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 25(53)正交试验对DNA模板用量、引物浓度、2×Taq Master Mix添加量、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剂盒法和改良CTAB法均可获得较高浓度和质量的DNA,都是提取山乌桕叶片DNA的良好方法;山乌桕叶片ISSR-PCR反应体系中,DNA模板用量对扩增效果影响最大,2×Taq Master Mix添加量的影响最小;山乌桕叶片ISSR-PCR的最优反应体系为:总体积20μL,其中含20 ng DNA模板1.5μL、2×Taq Master Mix 8.0μL、引物浓度0.8μmol·L^(-1)。山乌桕叶片ISSR-PCR的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1.9℃退火45 s、72℃延伸90 s、40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乌桕 dna提取 简单重复序列区间-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牙釉质基因巢式PCR性别鉴定超微量DN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纪伟 高庆华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24-27,共4页
实验根据山羊牙釉质(AMEL)基因序列设计巢式引物,用紫外分光仪检测基因组DNA的浓度,梯度稀释(10-2μg/μL、10-3μg/μL,10-4μg/μL,10-5μg/μL),巢式PCR扩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利用巢式PCR方法对10 pg量基因组DNA(约3... 实验根据山羊牙釉质(AMEL)基因序列设计巢式引物,用紫外分光仪检测基因组DNA的浓度,梯度稀释(10-2μg/μL、10-3μg/μL,10-4μg/μL,10-5μg/μL),巢式PCR扩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利用巢式PCR方法对10 pg量基因组DNA(约3个细胞)进行扩增,得到明显目的条带。巢式PCR扩增AMEL基因鉴定性别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超微量DNA检测方法对胚胎移植前性别鉴定及提高切割胚胎移植的成活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pcr 超微量dna 牙釉质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者的生殖支原体套式PCR检测与DNA测序研究
18
作者 陆亚华 孟平 +1 位作者 丁雁 李璐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80,共2页
目的 生殖支原体(Mg)是从人体分离到的第12 种支原体,并认为与男女性泌尿生殖道的炎性相关。1988 年,国外学者曾从4 例肺炎患者的咽部分离到Mg。我们检测了20 例正常儿童和60 例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咽试子标本中的... 目的 生殖支原体(Mg)是从人体分离到的第12 种支原体,并认为与男女性泌尿生殖道的炎性相关。1988 年,国外学者曾从4 例肺炎患者的咽部分离到Mg。我们检测了20 例正常儿童和60 例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咽试子标本中的Mg16 SrRNA基因。目的在于探讨Mg 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 本文采用灵敏、特异的套式PCR检测技术,并对1例阳性标本和Mg(G-37T)典型株作了DNA测序分析。结果 60 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者中有13 例Mg 阳性,其中1 例经DNA测序与Mg(G-37T)典型株完全一致。结论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 生殖支原体 dna序列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aq DNA聚合酶对PCR产物直接进行顺序分析
19
作者 魏洋 卢健 陈诗书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4期468-475,共8页
Taq DNA聚合酶具有反应速度快、温度作用范围广及良好的续进性等特点,可视为一种理想的DNA顺序分析酶。本文首先对非对称性PCR扩增过程中单、双链DNA产物的积累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标记延伸二步法,对Taq DNA聚合酶的性质及影响因素... Taq DNA聚合酶具有反应速度快、温度作用范围广及良好的续进性等特点,可视为一种理想的DNA顺序分析酶。本文首先对非对称性PCR扩增过程中单、双链DNA产物的积累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标记延伸二步法,对Taq DNA聚合酶的性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Taq DNA聚合酶测序的方法,本反应建立了“Klenow-型”的直接掺入标记同位素测序法,即在反应液中加入与标记核苷酸相应的一定浓度的冷dNTP。此法不但解决了二步法中引物后部分DNA顺序无法读出的缺点,而且简化了反应步骤,亦能得到令人满意的顺序分析结果,每次可读出至少400碱基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扩增 dna聚合酶 顺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DNA测序及限制性酶切反应鉴定PCR产物特异性
20
作者 常雅萍 乔原 +1 位作者 赵世洪 于永利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对PCR产物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采用DNA测序及限制性酶切反应方法。结果:DNA测序可排除PCR产物的假阳性。另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设计包含某一已知偏位性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进行PCR,通过酶切反应及电泳分析鉴定其特异性。... 目的:对PCR产物进行特异性鉴定。方法:采用DNA测序及限制性酶切反应方法。结果:DNA测序可排除PCR产物的假阳性。另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设计包含某一已知偏位性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进行PCR,通过酶切反应及电泳分析鉴定其特异性。结论:此方法对PCR产物特异性鉴定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酶切反应 dna测序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