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降水产品在天山典型流域的评估及径流模拟
1
作者 王文雨 刘刚 +3 位作者 王晓燕 庞李玲 冯同飞 谷黄河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293,共10页
[目的]为探究不同降水产品在天山高寒流域的特征差异及水文模拟应用潜力。[方法]结合不同统计指标及HBV水文模型,对比分析5套降水产品(基于站点插值的格点化数据CN05.1,卫星降水数据GPM、亚洲地区高质量高时空分辨率降水数据集AIMERG、... [目的]为探究不同降水产品在天山高寒流域的特征差异及水文模拟应用潜力。[方法]结合不同统计指标及HBV水文模型,对比分析5套降水产品(基于站点插值的格点化数据CN05.1,卫星降水数据GPM、亚洲地区高质量高时空分辨率降水数据集AIMERG、再分析数据CMFD和ERA5)在玛纳斯河源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评估不同产品精度,研究不同降水产品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结果]5套降水产品的年降水均呈现从北到南先增加后减小的空间特征,仅有AIMERG和CMFD可捕捉到冰川区降水高的特征;不同产品的降水年内变化特征一致,但夏季降水量差异显著,ERA5的夏季平均降水量达CN05.1的2倍,GPM降水量最低;GPM降水产品低估观测月降水,且在春季和冬季低估最为严重(64%~76%),而CMFD、ERA5和AIMERG 3套降水产品整体高估观测月降水,其中ERA5高估最为严重,尤其在夏秋季(134%~206%),CMFD对月降水略有高估。AIMERG与站点月降水的相关性较高,在雨季和非雨季也呈较高的日降水成功指数;基于AIMERG、CMFD及CN05.1的日径流模拟效果相近且精度高于其他数据集,纳什效率系数为0.81~0.82,相对误差低于6%,前2套降水产品对径流极值的模拟能力总体高于CN05.1。[结论]AIMERG和CMFD在玛纳斯河源区径流模拟中有较大的优势,研究可为气象资料匮乏的天山地区的径流模拟及水土流失预防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玛纳斯河源区 HBV水文模型 天山山区 卫星降水 再分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CS-CN模型的降水径流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婉婉 周超 +1 位作者 杜富慧 王振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本文利用淮北平原五道沟实验站1972—2021年降水径流106场实测资料,以径流曲线模型(SCS-CN)为基础,确定了该地区的径流曲线数(CN值),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引入降水量与前期影响雨量优化模型主要参数(CN值),验证期(2010—2021年)... 本文利用淮北平原五道沟实验站1972—2021年降水径流106场实测资料,以径流曲线模型(SCS-CN)为基础,确定了该地区的径流曲线数(CN值),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引入降水量与前期影响雨量优化模型主要参数(CN值),验证期(2010—2021年)借助模型效率系数E、R^(2)及RE对传统SCS-CN模型及改进后模型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1)降水量P和初损率λ为定值时,CN值越大,对径流预测结果的影响越大;计算径流量Q随初损率λ的增大呈减小趋势;随着CN值增大,计算径流量Q及初损率λ对CN值的变化敏感性越低;当降水量越大时,初损率λ对降水量的敏感性越低,初损率λ的取值对计算径流结果的影响可以忽视。(2)参数优化后的SCS模型中的R^(2)=0.864,E=0.780,模型总体平均相对误差为26.67%,标准SCS-CN模型的R^(2)=0.782,E=0.230,模型总体平均相对误差为366.67%,改进后模型评价指标均高于标准SCS-CN模型,对研究区的径流预测更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曲线模型 降水径流 前期影响雨量 初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分析径流对降水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娟 穆兴民 +1 位作者 高鹏 赵广举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4,共8页
确定自然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是水文水资源科学的研究难点。根据1996-2012年黄土高原三条黄河支流的径流、降水及水土保持措施面积,采用VAR模型方法评价降雨及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变化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年径流量对年降水量和... 确定自然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程度是水文水资源科学的研究难点。根据1996-2012年黄土高原三条黄河支流的径流、降水及水土保持措施面积,采用VAR模型方法评价降雨及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变化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年径流量对年降水量和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响应均具有滞后性,对当年各措施面积变化均不响应;各水土保持措施对年径流量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15年滞后期内径流有增有减,时间越长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越小。1996-2012年间林地是减少径流的主导因素;采用方差分解可知,各因素相对贡献程度依次为:草地<封禁<林地<梯田<坝地<降水。从长期来看,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量减少的贡献可达60%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贡献度有所增加。径流量减小是水土保持措施持续增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降水 水土保持措施 VAR模型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流域月降水径流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郦建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2-288,共7页
选择我国华北地区若干流域,建立了三个月降水径流模型——统计模型、比利时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统计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流域输出对输入的响应,新安江模型(改进后)则能较好地描述半干旱地区流域的产汇流特性,模型拟合效... 选择我国华北地区若干流域,建立了三个月降水径流模型——统计模型、比利时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统计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流域输出对输入的响应,新安江模型(改进后)则能较好地描述半干旱地区流域的产汇流特性,模型拟合效果也较好,而比利时模型,经初步应用,拟合效果比新安江模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半干旱地区 降水 径流模型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和降水随机模拟的径流预测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金萍 王宇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18,共7页
降水为气象数据中对径流模拟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对径流过程造成的影响较大,为预测未来不同量级降水情景下的径流过程,将SWAT模型和耦合Markov链-Gamma分布的降水随机模拟相结合。以王快水库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SWAT模型并进行参数... 降水为气象数据中对径流模拟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对径流过程造成的影响较大,为预测未来不同量级降水情景下的径流过程,将SWAT模型和耦合Markov链-Gamma分布的降水随机模拟相结合。以王快水库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SWAT模型并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以阜平站60 a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通过构建不同量级降水下的随机模拟模型生成年降水量为800、550、300 mm相对应的日降水过程,将其输入SWAT模型输出月径流过程。结果表明:该SWAT模型对于研究区域径流的模拟结果良好;3种降水情景下的年径流量分别为5.97、2.79、1.51 m^(3)/s,最大月径流量分别为17.81、7.01、4.08 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MARKOV链 GAMMA分布 降水随机模拟 径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老挝南俄河流域径流变化贡献率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雍权 陈启慧 +4 位作者 李琼芳 张静芳 张炜 尹瑞琪 方凯悦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为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老挝南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基于流域内地面站点实测降水数据,对广泛应用于湄公河流域的APHRODITE和MSWEP两种卫星降水产品日降水数据进行了偏差校正,采用经校正的基准期卫星日降水和... 为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老挝南俄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基于流域内地面站点实测降水数据,对广泛应用于湄公河流域的APHRODITE和MSWEP两种卫星降水产品日降水数据进行了偏差校正,采用经校正的基准期卫星日降水和白冠洪、欣赫普两站点实测日径流资料构建了新安江模型,模拟还原了流域水库影响期的天然日径流过程,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南俄河流域年径流总体呈下降趋势;白冠洪站两个水库影响期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429%和-399%,欣赫普站水库影响期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380%,而对应的人类活动贡献率分别为529%、499%和480%,人类活动是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以水库运行为主的人类活动对径流年内分配影响显著,丰水期人类活动影响量的绝对值超过气候变化影响量绝对值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卫星降水 新安江模型 敏感性分析 南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一水土保持一径流统计模型在潮河流域的应用
7
作者 李子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以密云水库以上的潮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对流域1961—2005年的还原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年水土保持措施(水平梯田和造林)面积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基于降水—水土保持—径流之间关系的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对流... 以密云水库以上的潮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对流域1961—2005年的还原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年水土保持措施(水平梯田和造林)面积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基于降水—水土保持—径流之间关系的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该区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模型评估结果表明,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90年,1991—2000年,2001—2005年,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水效应分别为2.54%,3.52%,28.71%,6.87%和48.02%;1981—2005年,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水效应比较显著为22.96%。2001—2005年的年均减水效应最大,1981—1990年的年均减水效应次之,1991—2000年的年均减水效应最小。水土保持措施对枯水时段的减水效应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径流 降水—水土保持—径流统计模型 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黄河中游植被覆盖度因素改进降水—径流模型
8
作者 王兵 姜凯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7,共2页
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影响了该地区的产流机理及降水—径流相关关系。在州川河流域建立超渗产流模式的半分布式HBV模型,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引入降水—径流模型中,对植被截留能力和包气带最大含水量进行修正,获得... 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影响了该地区的产流机理及降水—径流相关关系。在州川河流域建立超渗产流模式的半分布式HBV模型,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引入降水—径流模型中,对植被截留能力和包气带最大含水量进行修正,获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纳什效率系数0.7584)。通过与传统的降水—径流模型成果进行对照,证明了考虑植被影响因素可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在植被变化较大时期提高黄河中游地区降水—径流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NDVI 降水径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头道拐-龙门区间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9
作者 马晓妮 任宗萍 +2 位作者 李占斌 李斌斌 谢梦瑶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1,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研究理解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明确径流过程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对半干旱-半湿润区水土保持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头道拐—龙门区间1960—2021年37个气象站点资料以及头道拐、龙门水文站资料,分...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研究理解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明确径流过程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对半干旱-半湿润区水土保持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头道拐—龙门区间1960—2021年37个气象站点资料以及头道拐、龙门水文站资料,分析区间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径流动态变化特征,并使用PLSR模型分析极端降水事件同径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60多年来,除持续干旱时间、持续降水时间、最大1日降水量、最大5日降水量之外其余各极端降水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区间极端降水强度指数上升趋势总体高于极端降水频率指数;2)头道拐—龙门区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9.8亿m^(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平均变化趋势为-0.947亿m^(3)/a。随时间的推移径流量呈显著减少态势,以1979年为界,区间年径流量从61.9亿m^(3)下降到29.3亿m^(3);3)基于突变前各极端降水指数同区间年径流深所构建的PLSR模型累计解释了年径流总方差的88.4%,年降水总量、强降水总量、极端强降水总量是影响头道拐—龙门区间径流变化的最重要变量,同时进一步定量化分离极端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区间径流的影响,其中极端降水对于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分布 径流变化 PLSR模型 头道拐—龙门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径流特征变化对月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精度及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迪 郭家力 +1 位作者 向晓莉 余钟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1-46,52,共7页
为评估水文模型在变化环境下的可靠性,以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为例,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降水径流资料在MOPEX数据集中美国本土的104个典型流域的一致性,基于可变模糊理论评价降水径流资料一致性对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 为评估水文模型在变化环境下的可靠性,以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为例,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降水径流资料在MOPEX数据集中美国本土的104个典型流域的一致性,基于可变模糊理论评价降水径流资料一致性对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并探讨降水径流资料一致性和流域的气候特征对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流域中,92.31%流域的降水或径流资料的一致性遭到破坏;通过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模拟效果,发现降水、径流趋势变化均会削弱水文模型的模拟能力,其中降水一致性破坏是水文模型模拟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并且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影响模拟能力的次要因素;模型参数C和参数SC均随着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增大而增大,参数C反映了流域的湿润程度,参数SC表征了流域的调蓄能力。研究成果可为防洪、抗旱、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径流特征 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 模型参数 模拟精度 可变模糊集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的凌河流域降水径流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任博 薛泽宇 +1 位作者 任全志 杨国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65,共3页
为提高降水径流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处理非线性复杂信号的优势,再结合BP神经网络,对凌河朝阳水文站1956—2009年的降水量资料进行分解,以分解出的分量作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以实测的年径流量作为输出,建立降... 为提高降水径流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处理非线性复杂信号的优势,再结合BP神经网络,对凌河朝阳水文站1956—2009年的降水量资料进行分解,以分解出的分量作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以实测的年径流量作为输出,建立降水径流预测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对凌河流域径流量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 BP神经网络 模型 降水 径流 凌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下河平原区径流模拟及其对极端降水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鞠艳 杨星 +2 位作者 董阿忠 王志寰 罗煜宁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8,共7页
平原河网区地势平坦,水系密集交错,产汇流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水文过程复杂。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降水事件增加,洪涝灾害频繁,探究平原区径流过程模拟及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流域河网合理概化、空间离散等人工干预处理... 平原河网区地势平坦,水系密集交错,产汇流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水文过程复杂。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降水事件增加,洪涝灾害频繁,探究平原区径流过程模拟及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流域河网合理概化、空间离散等人工干预处理,改进传统河道和子流域提取,运用SWAT模型模拟里下河平原区2013—2020年汛期流量过程,分析不同极端降水情景下径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里下河平原区汛期月径流模拟有较好的适用性,阜宁(射)站决定系数R2和纳什效率系数(NSE)均在0.75以上,相对误差|Re|小于5%;不同极端降水情景模拟下,日均径流量变化较大,峰值变化明显,在20a一遇、50a一遇和100a一遇极端降水下,变化率分别为3.4%、10.2%和14.2%,月均径流变化幅度较小且影响时间较短。研究结果可为里下河平原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洪涝灾害科学应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下河平原区 SWAT模型 径流模拟 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降水数据产品的黄河源区径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玥 文军 +3 位作者 谢琰 陈亚玲 陈怡璇 葛翔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0-582,共13页
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该流域气象站点分布稀疏,水文过程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研究多种降水数据产品在流域的适用性对水文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黄河源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中国气象同化驱动数据集(China Meteorol... 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该流域气象站点分布稀疏,水文过程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研究多种降水数据产品在流域的适用性对水文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黄河源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中国气象同化驱动数据集(China Meteorological Assimilation Datasets for SWAT model Version1.1,CMADS V1.1)、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TRMM)降水数据集(3B42 Version7)和气象站观测降水数据分别驱动土壤水文评估工具分布式水文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同时利用SWAT-CUP(SWAT Calibration and Uncertainty Program)和SUFI-2(Sequential Uncertainty Fitting2)算法对27个敏感性参数进行率定,模拟黄河源区多年月平均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并将模拟结果与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了CMADS和TRMM 3B42降水数据产品在该流域的精度以及SWAT模型在黄河源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由3种降水数据获得的降水空间分布为由西向东递增的趋势,TRMM 3B42与实测降水在年和月变化上一致性好于CMADS数据集。(2)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径流曲线数、地下水滞后系数、土壤蒸发补偿系数对径流模拟的敏感性程度较强。(3)利用CMADS和TRMM 3B42降水数据集模拟的径流结果均优于实测降水数据,流域内3个水文站在率定期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93,0.92和0.88;TRMM 3B42模拟结果次之,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相关系数R均在0.80以上,纳什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NSE)在0.50以上。本研究证明了CMADS数据集和SWAT模型在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变化敏感的高海拔地区的径流模拟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气象站点稀缺的地区提供了建立水文模型的替换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SWAT水文模型 径流模拟 再分析降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降水径流模型产流结构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东方 李兰 +1 位作者 邢贵海 耿晓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43,共4页
为了提高描述水文时空变化的精度 ,结合我国北方实际干旱半干旱流域的实际水文资料 ,以水动力学理论为基础 ,采用已推导出的坡面流、壤中流和地下水的一维偏微分简化方程组来进行产汇流模拟计算 ,并且针对北京市怀柔水库流域的水流运动... 为了提高描述水文时空变化的精度 ,结合我国北方实际干旱半干旱流域的实际水文资料 ,以水动力学理论为基础 ,采用已推导出的坡面流、壤中流和地下水的一维偏微分简化方程组来进行产汇流模拟计算 ,并且针对北京市怀柔水库流域的水流运动规律和水文特点 ,建立了以水动力学方程为基础的分布式降水径流模型。该模型比概念模型的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径流 产流结构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流运动 水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赤水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家威 蔡宏 +1 位作者 郑婷婷 唐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0-187,共8页
[目的]研究赤水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非均匀性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情况,为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防洪治涝等研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赤水河流域中上游为研究区,构建SWAT模型相关数据库并对流域径流进行模拟。以实测逐月径流数... [目的]研究赤水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非均匀性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情况,为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防洪治涝等研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赤水河流域中上游为研究区,构建SWAT模型相关数据库并对流域径流进行模拟。以实测逐月径流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验证。基于模型输出结果,结合降水/径流集中度和集中期,分析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情况。[结果]两个水文站率定期决定系数(R^(2))与纳什效率系数(Ens)均在0.83以上,验证期R^(2)与Ens均在0.69以上,满足精度要求;流域降水和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显著,二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主要集中在6—8月;径流集中度的时空分布受降水集中度影响显著,由于入渗和蒸散作用的影响,前者通常大于后者,但当降水集中度较低时(PCD<0.3),径流集中度不再完全以降水集中度为主导;由于流域径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存在滞后性,径流集中期往往大于降水集中期,短期较小幅度的降水量增加对降水集中期影响显著,而对径流集中期影响有限。[结论]降水是引起赤水河流域径流集中度/集中期变化的主导因素,而在不同降水量条件下径流系数的变化,是径流集中度/集中期对降水集中度/集中期产生不同响应特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降水 径流 集中度 集中期 赤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M模型的降水径流非线性扰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世民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年第3期11-12,共2页
利用SLM模型对辽西4个典型干旱半干旱区域的降水径流非线性扰动响应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影响,1980年代后辽西4个典型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径流非线性显著,降水变化率为-3.3%~14.2%,径流变化率为-15.1%^-65.8%,径流的非... 利用SLM模型对辽西4个典型干旱半干旱区域的降水径流非线性扰动响应进行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影响,1980年代后辽西4个典型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径流非线性显著,降水变化率为-3.3%~14.2%,径流变化率为-15.1%^-65.8%,径流的非线性变化逐年增强。线性模型下各典型区域ηNSE和R2的评估值均低于0.6,传统线性模型已不能满足辽西干旱半干旱区域降水径流的非线性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M模型 降水径流变化率 非线性扰动响应 模型评估 干旱半干旱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MM卫星降水数据在洣水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17
作者 江善虎 任立良 +3 位作者 雍斌 袁飞 龚露燕 杨肖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1-649,共9页
采用地面雨量站点观测降水作为基准数据,评估热带降雨观测计划(TRMM)最新一代卫星降水产品3B42V7的精度;利用站点和卫星两种降水数据驱动栅格新安江模型,采用SCEM-UA算法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进行流量过程模拟,评估TRMM 3B42V7在流域... 采用地面雨量站点观测降水作为基准数据,评估热带降雨观测计划(TRMM)最新一代卫星降水产品3B42V7的精度;利用站点和卫星两种降水数据驱动栅格新安江模型,采用SCEM-UA算法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进行流量过程模拟,评估TRMM 3B42V7在流域水文模拟和预报中的应用能力。数据精度评估显示:在平均意义上,TRMM 3B42V7日降水精度较高,较站点观测低估了6.68%;但在绝对值意义上,TRMM 3B42V7日降水精度较低,绝对偏差达到57.76%;TRMM 3B42V7经过了地面月降水量偏差校准,其精度在月尺度上有较大提高。径流模拟结果表明:TRMM 3B42V7模拟的日径流过程精度较低,有部分洪峰没有捕捉到,但仍能表征径流的日变化特征;月尺度上模拟径流与实测径流吻合较好,能表征径流的季节性和年内变化特征;计算的日尺度和月尺度95%置信区间包含大部分实测流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降水 热带降雨观测计划 水文模型 径流模拟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定量测量降水在佛子岭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亚萍 程明虎 +1 位作者 徐慧 王嘉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5-305,共11页
以位于合肥雷达西南100 km的佛子岭闭合流域(1813 km2)及该流域的6个子流域为研究区域,用地面雨量计和雷达-雨量计联合校准两种方法进行流域面雨量计算,将两种方法计算的面雨量分别作为TOPMODEL(TO-Pography based hydrological MODEL)... 以位于合肥雷达西南100 km的佛子岭闭合流域(1813 km2)及该流域的6个子流域为研究区域,用地面雨量计和雷达-雨量计联合校准两种方法进行流域面雨量计算,将两种方法计算的面雨量分别作为TOPMODEL(TO-Pography based hydrological MODEL)降水-径流模型的输入,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比较。个例分析表明:雷达-雨量计联合测量降水的精度是否高于单独用地面雨量计计算的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用于校准的地面雨量计数目和代表性;即使雨量计计算的整个流域面雨量与雷达-雨量计联合校准后的结果接近,对应子流域面雨量的结果仍然会存在差别;不同方法计算的某一子流域面雨量的差别越大,则TOPMODEL水文模型输出的该子流域径流深的差别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降水-径流模型 TOP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HRODITE降水数据驱动的融雪径流模拟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兰海 尚明 +2 位作者 张敏生 AHMAD Sajjad 黄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9,共7页
针对流域内气象观测站点稀少和融雪径流过程的特点,利用APHRODITE降水数据进行插值,应用日有效活动温度改进度日数;依据季节性冻土受有效活动积温影响的特点,建立有效活动积温与径流系数的关系,提高模型中融雪速率和径流系数的计算精度... 针对流域内气象观测站点稀少和融雪径流过程的特点,利用APHRODITE降水数据进行插值,应用日有效活动温度改进度日数;依据季节性冻土受有效活动积温影响的特点,建立有效活动积温与径流系数的关系,提高模型中融雪速率和径流系数的计算精度。结合气象、水文资料和MODIS遥感积雪产品,应用改进的融雪径流模型(SRM)对开都河流域2000年与2006年融雪期的径流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模拟。改进模型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拟结果远远优于用日平均温度作为度日数的结果。结果表明,用APHRODITE降水数据及改进的度日数和径流系数作为SRM模型参数输入,能够较好模拟开都河流域融雪径流过程,大大提高模型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径流模型 MODIS数据 降水 融雪径流 有效活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5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44
20
作者 李子君 李秀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9-813,共5页
近45a来,随着流域降水量减少,以及修建水利工程、引水、实施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的增加,潮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利用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潮河流域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 近45a来,随着流域降水量减少,以及修建水利工程、引水、实施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的增加,潮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利用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潮河流域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1—1990、1991—2000、2001~2005、1981—2005年,受人类活动影响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分别为1.32、0.67、1.46、1.09×10^8m^3,占相应时段总减水量的95.1%,98.9%,60.7%和83.2%;受降水变化影响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分别为0.07、0.01、0.95、0.22×10^8m^3,占相应时段总减水量的4.9%,1.1%,39.3%和16.8%。人类活动因素的贡献率远大于降水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 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 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