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社交媒体用户数据的突发事件舆情网络结构与谣言治理
1
作者
王熹徽
林佳雯
汪翔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2-1354,共13页
社交媒体聚集各类用户,成为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核心载体,同时也容易演变为谣言滋生地,给应急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基于“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和“北京昌平线地铁事故”的社交媒体用户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揭示两类突发事件舆...
社交媒体聚集各类用户,成为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核心载体,同时也容易演变为谣言滋生地,给应急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基于“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和“北京昌平线地铁事故”的社交媒体用户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揭示两类突发事件舆情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关键用户识别,并通过改进SHIR模型评估官方澄清机制和平台监管机制在不同网络环境中的谣言治理成效。研究显示:甘肃网络用户间以传递信息为主,聚焦灾情安危和救援物资;北京网络用户间则呈现互动讨论特征,关注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两起突发事件均存在谣言潜伏点,仿真结果表明,官方澄清与平台监管能有效抑制谣言扩散,但作用效果因事件性质存在差异。此外,关键用户作为“谣言澄清者”与官方合作时能提升官方澄清效果,而作为“谣言传播者”时则会加剧谣言负面影响,这要求平台强化用户管理。基于此,本文提议构建“官方-平台-关键用户”多元协同模式,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开展针对性治理,营造健康的网络信息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舆情特征
谣言治理
shi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交网络中谣言传播的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
被引量:
20
2
作者
马宇红
赵媛媛
强亚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238,共7页
针对社交网络中影响谣言传播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了两种最普遍的社会效应——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对谣言传播的影响。首先,将社交网络中的人群划分为未知者(S)、犹豫者(H)、传播者(I)和免疫者(R)四种类型,并根据新的状态转移机制建立了S...
针对社交网络中影响谣言传播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了两种最普遍的社会效应——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对谣言传播的影响。首先,将社交网络中的人群划分为未知者(S)、犹豫者(H)、传播者(I)和免疫者(R)四种类型,并根据新的状态转移机制建立了SHIR谣言传播模型;其次,应用迭代技巧和拟合方法分析了初始传播者密度、初始传播率与谣言传播峰值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个体角度刻画了谣言传播的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仿真分析了两种社会效应对谣言传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谣言传播峰值与初始传播者密度呈线性增长关系,但到达传播峰值的时间随初始传播者密度的增加快速减少;初始传播率越大,谣言传播峰值越高,到达传播峰值的时间越短;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能够显著扩大谣言传播范围,提高无谣言稳定态网络中免疫者的比率;网络密度越高,谣言传播速度越快,范围越广;相同条件下从众效应的影响强于权威效应,但随着网络密度的增加,两者的差别逐渐减小;初始传播者越重要,谣言传播速度越快,范围越广,但权威效应的影响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传播
社交网络
shir模型
从众效应
权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社交媒体用户数据的突发事件舆情网络结构与谣言治理
1
作者
王熹徽
林佳雯
汪翔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应急仓储物流与救灾物资保障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华北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2-1354,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071189,72101249)。
文摘
社交媒体聚集各类用户,成为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核心载体,同时也容易演变为谣言滋生地,给应急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基于“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和“北京昌平线地铁事故”的社交媒体用户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揭示两类突发事件舆情网络的结构特征与关键用户识别,并通过改进SHIR模型评估官方澄清机制和平台监管机制在不同网络环境中的谣言治理成效。研究显示:甘肃网络用户间以传递信息为主,聚焦灾情安危和救援物资;北京网络用户间则呈现互动讨论特征,关注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两起突发事件均存在谣言潜伏点,仿真结果表明,官方澄清与平台监管能有效抑制谣言扩散,但作用效果因事件性质存在差异。此外,关键用户作为“谣言澄清者”与官方合作时能提升官方澄清效果,而作为“谣言传播者”时则会加剧谣言负面影响,这要求平台强化用户管理。基于此,本文提议构建“官方-平台-关键用户”多元协同模式,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开展针对性治理,营造健康的网络信息生态。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舆情特征
谣言治理
shir模型
Keywords
emergency
public opinion characteristics
rumor management
shir
model
分类号
C934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交网络中谣言传播的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
被引量:
20
2
作者
马宇红
赵媛媛
强亚蓉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238,共7页
文摘
针对社交网络中影响谣言传播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了两种最普遍的社会效应——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对谣言传播的影响。首先,将社交网络中的人群划分为未知者(S)、犹豫者(H)、传播者(I)和免疫者(R)四种类型,并根据新的状态转移机制建立了SHIR谣言传播模型;其次,应用迭代技巧和拟合方法分析了初始传播者密度、初始传播率与谣言传播峰值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个体角度刻画了谣言传播的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仿真分析了两种社会效应对谣言传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谣言传播峰值与初始传播者密度呈线性增长关系,但到达传播峰值的时间随初始传播者密度的增加快速减少;初始传播率越大,谣言传播峰值越高,到达传播峰值的时间越短;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能够显著扩大谣言传播范围,提高无谣言稳定态网络中免疫者的比率;网络密度越高,谣言传播速度越快,范围越广;相同条件下从众效应的影响强于权威效应,但随着网络密度的增加,两者的差别逐渐减小;初始传播者越重要,谣言传播速度越快,范围越广,但权威效应的影响更突出。
关键词
谣言传播
社交网络
shir模型
从众效应
权威效应
Keywords
rumor spreading
social network
Susceptible-Hesitated-Infected-Removed(
shir
)model
conformity effect
authoritative effect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P393.0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社交媒体用户数据的突发事件舆情网络结构与谣言治理
王熹徽
林佳雯
汪翔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交网络中谣言传播的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
马宇红
赵媛媛
强亚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