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胚抗原联合外周血游离DNA中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陈征 马剑 刘天津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究癌胚抗原(CEA)联合外周血游离DNA中隔膜蛋白9(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54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腺瘤组(n=71)和结直... 目的:探究癌胚抗原(CEA)联合外周血游离DNA中隔膜蛋白9(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54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腺瘤组(n=71)和结直肠癌组(n=83),选择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静脉血,提取游离DNA,检测SEPT9基因甲基化、CEA水平,分析CEA联合外周血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结果:结直肠癌组SEPT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腺瘤组和对照组(P<0.001)。结直肠癌不同分期患者SEPT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比较,Ⅳ期>Ⅲ期>Ⅱ期>Ⅰ期(P<0.001)。CEA阳性率比较:结直肠癌组>腺瘤组>对照组(P=0.007)。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CEA联合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较高(P=0.026)。结论:CEA联合外周血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诊断结直肠癌的效能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可为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sept9 DNA甲基化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郁迪 张小虎 鲁辛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代替血浆检测SEPT9基因甲基化在结直肠癌(CR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70例CRC患者、38例腺瘤或息肉患者及15例其他肠道疾病患者血清样本。用Epi pro Colon 2.0试剂盒进行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依据肠镜病理诊断进行验证,比... 目的探讨血清代替血浆检测SEPT9基因甲基化在结直肠癌(CR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70例CRC患者、38例腺瘤或息肉患者及15例其他肠道疾病患者血清样本。用Epi pro Colon 2.0试剂盒进行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依据肠镜病理诊断进行验证,比较SEPT9、癌胚抗原(CEA)和粪便潜血试验(FOB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RC患者血清SEPT9的阳性率(81.4%)明显高于对照组(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14,P〈0.01)。CRC患者血清SEPT9的敏感性为81.4%(95%CI:72.4%-90.4%)、特异性为86.7%(95%CI:72.4%-100%)。临床分期为Ⅰ期的CRC患者SEPT9阳性率为42.9%,Ⅱ期为88.9%,Ⅲ期为82.4%,Ⅳ期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72,P〈0.01)。SEPT9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41,明显高于CEA(0.716)和FOBT(0.792)。3者联合检测AUCROC可达0.935。结论血清SEPT9基因甲基化的检测是早期诊断CRC的有效方法,联合检测CEA及FOBT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ept9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循环肿瘤DNA SEPT9基因甲基化与血清CEA及CA19-9在结直肠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伟 付波 +5 位作者 张安琪 刘义华 卢燕 张姗 唐文强 潘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1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SEPT9基因甲基化(m SEPT9)与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在结直肠癌(CRC)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CRC 35例(CRC组)、结肠直肠腺瘤65例(腺瘤组)和健康对照人群104例(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血... 目的比较SEPT9基因甲基化(m SEPT9)与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在结直肠癌(CRC)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CRC 35例(CRC组)、结肠直肠腺瘤65例(腺瘤组)和健康对照人群104例(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浆m SEPT9状态,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和CA19-9。结果 CRC组、腺瘤组、对照组血浆m SEPT9阳性率分别为74.29%(26/35)、12.31%(8/65)、1.92%(2/1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RC组、腺瘤组、对照组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34.29%(12/35)、3.18%(2/63)、1.92%(2/1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RC组、腺瘤组、对照组血清CA19-9阳性率分别为17.14%(6/35)、0(0/62)、0.96%(1/1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在不同TNM分期的CRC患者中m SEPT9阳性率:Ⅰ期60.0%(3/5),Ⅱ期62.5%(5/8),Ⅲ期77.78%(7/9),Ⅳ期84.62%(11/13);CEA阳性率:Ⅰ期0(0/5),Ⅱ期25%(2/8),Ⅲ期22.2%(2/9),Ⅳ期61.54%(8/13);CA19-9阳性率:Ⅰ期0(0/5),Ⅱ期12.5%(1/8),Ⅲ期11.1%(1/9),Ⅳ期30.77%(4/13)。CRC中m SEPT9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29%和94.08%,高于CEA及CA19-9单独检测(分别为34.29%和17.14%)或二者联合检测(37.14%)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 SEPT9在早期(Ⅰ~Ⅱ期)CRC中的阳性率达61.54%,高于CEA及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15.38%和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RC中m SEPT9与CEA联合的灵敏度为80%,与CA19-9联合的灵敏度为77.14%,三者联合的灵敏度为80%,与m SEPT9单独应用相比均不能显著提高CRC辅助诊断的灵敏度(P均>0.05)。结论 m SEPT9与CEA和CA19-9相比,在CRC辅助诊断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作为独立的分子标志物,且可用于CRC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ept9基因甲基化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