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深度剖析技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固体电解质(SEI)膜的组成分析
1
作者 刘佳梅 李超 曹智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2,共7页
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固体电解质(SEI)膜是决定电池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准确解析SEI膜的化学组成及其深度分布对于认识SEI膜的形成机理和优化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深度剖析技术是研究SEI膜表面深度组分变化的... 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固体电解质(SEI)膜是决定电池性能与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准确解析SEI膜的化学组成及其深度分布对于认识SEI膜的形成机理和优化电池性能具有重要意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深度剖析技术是研究SEI膜表面深度组分变化的重要方法,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存在诸多关键影响因素。通过XPS深度剖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样品传递、溅射能量以及溅射面积等关键因素对SEI膜表面深度组分表征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样品传递方式的选择十分关键,空气中快速传样会导致SEI膜表面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应采用准原位传样方式以保持SEI膜的原始状态。在Ar+溅射过程中,适当提高溅射能量可以提高溅射速率,但不会对深度组成分布的分析结果造成明显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溅射面积大小对不同元素的溅射速率存在差异,表明溅射速率与元素种类有关,需要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溅射面积,以获得SEI膜准确的深度组成信息。研究结果为采用XPS深度剖析技术精准解析锂离子电池SEI膜的组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体电解质 XPS深度剖析 溅射条件 溅射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注浆法制备YSZ电解质膜管及其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贺天民 刘汉军 +7 位作者 杨景东 刘巍 刘志国 苏文辉 吕喆 裴力 黄喜强 苏文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32-936,共5页
以吡啶为分散剂,采用真空注浆法制备出膜厚为 0.2 mm、长度为 140 mm的致密 YSZ电解质膜管。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样品致密度和离子导电率的影响.用1650℃烧结2h 制备的致密YSZ电解质膜管组装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氢气和煤气为燃料... 以吡啶为分散剂,采用真空注浆法制备出膜厚为 0.2 mm、长度为 140 mm的致密 YSZ电解质膜管。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样品致密度和离子导电率的影响.用1650℃烧结2h 制备的致密YSZ电解质膜管组装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氢气和煤气为燃料,研究了电池在500~900℃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用真空注浆法可制备出高质量和高密度的YSZ电解质膜管,在1600℃烧结后,其相对密度已达到理论密度的 98.1%,接近理论密度.单电池的开路电压最大值为1.213 V,最大输出功率为0.48 W.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性能明显高于以煤气为燃料的电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注浆 YSZ电解质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材料 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状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书廷 陈红军 +1 位作者 贾俊华 尹艳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7期206-209,共4页
采用微波热交联技术制备出了多孔状的PVDF/PMMA(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的固体电解质薄膜材料 ,电性能测试表明该固体电解质薄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可达到 2 .0 5× 10 -3 S·cm-1,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用电导率、... 采用微波热交联技术制备出了多孔状的PVDF/PMMA(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的固体电解质薄膜材料 ,电性能测试表明该固体电解质薄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可达到 2 .0 5× 10 -3 S·cm-1,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用电导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技术对该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把PMMA掺入PVDF体系的固态电解质可以明显改善PVDF体系的固态电解质的强度 ,增加其柔韧性 ,同时也可以提高该固体电解质与电解液的亲合力 ,从而提高其吸液和保液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状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制备 性能 聚合物理离子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双层复合膜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苏静 方斌 +1 位作者 王庚超 史宇正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1-75,共5页
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聚乙二醇不饱和聚酯网络 -LiClO4 )中进行吡咯电化学聚合原位制得了聚吡咯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双层复合膜。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膜的界面结构 ,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复合膜的电化学掺杂脱掺杂性能。结果表明 ... 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聚乙二醇不饱和聚酯网络 -LiClO4 )中进行吡咯电化学聚合原位制得了聚吡咯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双层复合膜。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膜的界面结构 ,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复合膜的电化学掺杂脱掺杂性能。结果表明 ,聚吡咯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双层复合膜具有相互穿插渗透的固 /固密接界面结构 ,这种界面结构改善了聚吡咯和聚合物固体电解质间的界面接触 ,提高了聚吡咯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掺杂脱掺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双层复合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材料钴酸锂表面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坤 张玥 +4 位作者 任春燕 刘大凡 赵洪 安峰 张晓行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0-62,共3页
通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EIS)分析,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2)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膜)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钴酸锂表面的SEI膜主要是在第1次循环过程中形成。EIS测试结果表明,在低倍率条件下和常... 通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EIS)分析,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2)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膜)的形成进行了研究。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钴酸锂表面的SEI膜主要是在第1次循环过程中形成。EIS测试结果表明,在低倍率条件下和常温条件下充放电循环形成的SEI膜更加致密,阻抗值更小;储存时间的长短对电池的阻抗也有影响,储存7 d的阻抗值要小于储存1 d的阻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相界面 钴酸锂 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膜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卫国强 王宇新 +2 位作者 赵晓嫣 郝晓刚 刘世斌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测量了不同电解温度、电解电压等操作条件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膜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采用ZSimpWin软件对阻抗谱进行了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电解温度,可减小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以及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阻;提高电解电压,... 测量了不同电解温度、电解电压等操作条件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膜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采用ZSimpWin软件对阻抗谱进行了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电解温度,可减小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以及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阻;提高电解电压,电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降低,但是电压过高,受气泡效应显著影响,电极反应电阻反而增加,阻抗谱中出现散乱的点;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同,SPE水电解过程中膜电极的阻抗谱出现"弥散效应",拟合时采用的等效电路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电极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0.8)Gd_(0.2)O_(1.9)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 被引量:2
7
作者 程继贵 查少武 +1 位作者 刘杏芹 孟广耀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84-1087,共4页
以硝酸铈和氧化钆为前驱物 ,采用凝胶浇注工艺合成了钆掺杂氧化铈 (Ce0 .8Gd0 .2 O1 .9,简称 GDC)粉体。然后用流延工艺制备了 GDC固体电解质薄膜。采用 DTA-TG、XRD、TEM等方法研究了粉体的相形成、粒度等与合成工艺的关系。通过密度... 以硝酸铈和氧化钆为前驱物 ,采用凝胶浇注工艺合成了钆掺杂氧化铈 (Ce0 .8Gd0 .2 O1 .9,简称 GDC)粉体。然后用流延工艺制备了 GDC固体电解质薄膜。采用 DTA-TG、XRD、TEM等方法研究了粉体的相形成、粒度等与合成工艺的关系。通过密度测定及显微组织观察等技术研究了流延生坯的烧结性能。借助交流阻抗谱仪对所制备的 GDC电解质膜的电导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 ,采用本实验的凝胶浇注方法 ,在 70 0℃温度下煅烧干凝胶 ,即可制备出纯度高、组成均匀、相结构完整、纳米粒度的 GDC粉体。而且所得粉体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 ,其流延生坯经 1 45 0℃烧结后的相对密度可达 95 %以上。所得 GDC电解质膜在 70 0℃空气中的氧离子电导率可达 4.6S/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0.8Gd0.2O1.9 固体电解质 制备 钆掺杂氧化铈 凝胶浇注 流延法 固体氧化物燃烧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电解质膜反应器中甲烷氧化偶合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俊 赵玲 +2 位作者 闫冬 张新胜 朱中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研究了固体氧化物电解质膜反应器 ( Ag| YSZ| Ag)中甲烷氧化偶合动力学和外加电流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提出了该反应系统中甲烷偶合反应网络。用幂指数拟合实验数据 ,得出甲烷总消耗速率、生成 C2 烃和深度氧化速率的动力学方程式 ,并估... 研究了固体氧化物电解质膜反应器 ( Ag| YSZ| Ag)中甲烷氧化偶合动力学和外加电流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提出了该反应系统中甲烷偶合反应网络。用幂指数拟合实验数据 ,得出甲烷总消耗速率、生成 C2 烃和深度氧化速率的动力学方程式 ,并估算了动力学参数。用固体电解质电势分析法监测了反应过程中 Ag催化剂电极表面氧活度 ,结果表明 ,反应室中气相氧与 Ag催化剂电极上的氧并未形成热力学平衡 ,氧的吸附速率小于或接近催化剂电极上氧消耗速率。本实验条件下 ,外加电流 (电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 电解质 反应器 氧活度 甲烷氧化偶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性化学交联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碱性固体电解质膜 被引量:3
9
作者 傅婧 乔锦丽 马建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75-2981,共7页
碱性固体电解质膜的稳定性是影响其在电化学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共混和化学交联修饰制备出了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A/PVP)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TGA... 碱性固体电解质膜的稳定性是影响其在电化学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共混和化学交联修饰制备出了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A/PVP)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交流阻抗等方法详细考察了复合膜的分子结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红外光谱结果表明,PVP成功地混入聚合物基体中,在1672cm-1处表现出来自于PVP第I带C襒O的强吸收峰.TGA结果表明,提高掺杂的KOH溶液浓度对PVA/PVP碱性膜的热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SEM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经高温、高浓度碱(80℃,10mol·L-1)处理后,其断面结构仍致密均匀,未出现类似小孔等膜降解情况,此时膜电导率(1.58×10-3S·cm-1)相比室温相同碱液时提高91.5%,表明PVA/PVP膜具有很好的耐碱化学稳定性.同时,PVA/PVP碱性膜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在60℃的3%和10%H2O2溶液中处理均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质量损失,150h后仍能保持原膜质量的89%和85%.此外,由于膜内形成致密的内互交联网络结构,复合膜在水中800h之后也表现出很好的同向性和电导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固体电解质 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热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固体燃料电池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宏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93-1407,共15页
最近,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APEMFC)因具有电极反应动力学快以及不依赖于贵金属铂催化剂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作为其中一个关键部件,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成本.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 最近,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APEMFC)因具有电极反应动力学快以及不依赖于贵金属铂催化剂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作为其中一个关键部件,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成本.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碱性电解质膜材料.为此,大量研究被开展和报道.本文综述了近三年内文献中关于燃料电池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各样的合成策略,构效关系,水管理以及非原位或原位稳定性测试等等.尤其是一些新的金属离子基阴离子交换膜和冠醚基阴离子交换膜首次被提及和评论.此外,还进一步预测了将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固体燃料电池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 阴离子交换 复合 非铂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磷酸型质子交换膜为固体电解质的定电位电解型气体传感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春波 王玉江 +4 位作者 林云清 华凯峰 邢巍 杨辉 陆天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将一种掺杂磷酸的新型质子交换膜作为定电位电解型气体传感器的固体电解质 ,发现这种膜具有电导率高、粘性好 ,价格低廉和保水性好等优点 .制成的 SO2 气体传感器具有较低的底电流和噪声 ,响应信号与气体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
关键词 SO2 固体电解质 气体传感器 磷酸型质子交换 磷酸 掺杂 二氧化硫 偏氟乙烯 方氟丙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楠楠 张忠兵 +2 位作者 卫慧凯 王宇新 卫国强 《绿色科技》 2013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综述了固体聚合物水电解制氢膜电极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指出了在这些方法中,喷涂法由于具有明显优势,最适合用于膜电极的大规模批量生产。
关键词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电极 电解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C/YSZ/GDC复合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研究
13
作者 王坤 李庆勋 +1 位作者 邵志刚 程谟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017,共7页
在钐掺杂的氧化铈(SDC)主电解质层上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电子阻隔层和钆掺杂的氧化铈(GDC)化学隔层,制备了SDC/YSZ/GDC多层复合电解质膜及电池。对复合电解质膜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进行了物相分析、微观... 在钐掺杂的氧化铈(SDC)主电解质层上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电子阻隔层和钆掺杂的氧化铈(GDC)化学隔层,制备了SDC/YSZ/GDC多层复合电解质膜及电池。对复合电解质膜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进行了物相分析、微观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电解质膜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开路电位(OCV)和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这是因为复合电解质膜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复合电解质 钐掺杂的氧化铈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大豆油氢化反应器中膜电极制备条件的研究
14
作者 刘欣 姜洋 +3 位作者 关忠 于殿宇 江连洲 郑环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2,共6页
利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氢化反应器,在60℃和常压条件下氢化大豆油。对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氢化反应器的核心关键部件膜电极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膜电极最佳制备条件为使用RuO_2为阳极催化剂,40%Pt/C为阴极催化剂,催化剂的载量均为0.6 ... 利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氢化反应器,在60℃和常压条件下氢化大豆油。对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氢化反应器的核心关键部件膜电极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膜电极最佳制备条件为使用RuO_2为阳极催化剂,40%Pt/C为阴极催化剂,催化剂的载量均为0.6 mg/cm^2,其中阳极和阴极黏合剂占催化层总质量的30%,膜电极最佳热压压力为2 MPa。利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膜电极获得了碘值为110 g I/100 g油、反式脂肪酸仅为1.55%的氢化大豆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氢化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HOPG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AFM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舒玮 胡和丰 +1 位作者 王德宇 沈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602,共7页
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在钠离子电池(Sodium Ion Battery,NIB)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对于钠离子电池SEI膜的探索仍然十分有限。本研究利用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lectrochemical AFM,EC-AFM),通过循... 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在钠离子电池(Sodium Ion Battery,NIB)中扮演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对于钠离子电池SEI膜的探索仍然十分有限。本研究利用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lectrochemical AFM,EC-AFM),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高定向热解石墨(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HOPG),在碳酸乙烯酯(Ethylene Carbonate,E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luoroethylene Carbonate,FEC)电解液中首次充放电过程SEI膜的结构变化。通过纳米刻蚀的方法,进一步获得首次充放电结束后SEI的厚度。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了HOPG在EC和FEC电解液中所形成的SEI膜的化学组成区别。研究结果表明,在EC电解液中,所生成的SEI膜在HOPG表面非台阶处较薄,但在HOPG的台阶处较厚;在FEC电解液中,所生成的SEI膜很厚,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其中上层是由体积较大的颗粒组成,下层则由致密的小颗粒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固体电解质界面 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复合气体分离膜的制备及气体透过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雁北 任吉中 邓麦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3,共7页
采用单侧溶液交换法,把PEI/Pebax2533复合膜的Pebax2533外表面与AgBF4交换溶液接触,利用Ag+与Pebax2533分子链段中醚氧键之间的络合作用,将Ag+固定在PEI/Pebax2533复合膜中,从而制备了PEI/Pebax2533/AgBF4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复合气体分离... 采用单侧溶液交换法,把PEI/Pebax2533复合膜的Pebax2533外表面与AgBF4交换溶液接触,利用Ag+与Pebax2533分子链段中醚氧键之间的络合作用,将Ag+固定在PEI/Pebax2533复合膜中,从而制备了PEI/Pebax2533/AgBF4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复合气体分离膜.通过改变AgBF4交换溶液的浓度来调节复合膜表面银离子的负载量,控制复合膜对丙烯/丙烷的分离性能.随着AgBF4交换溶液浓度的增加,复合膜对烯烃出现明显的促进传递现象,塑性效应明显减弱.当AgBF4交换溶液浓度为8.0 mol/L时,PEI/Pebax2533/AgBF4复合膜丙烯/丙烷的分离系数远远超过1 000,塑性效应基本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丙烷分离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载体促进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谷芝元 鲁道荣 +1 位作者 许明 唐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1-914,938,共5页
以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和KOH为原料,运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PVA-KOH-PEG-H2O电解质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交流阻抗(AC)和循环伏安(CV)等技术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m(PVA)∶... 以聚乙烯醇(PVA)、聚乙二醇(PEG)和KOH为原料,运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PVA-KOH-PEG-H2O电解质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交流阻抗(AC)和循环伏安(CV)等技术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m(PVA)∶m(KOH)∶m(PEG)=1∶3∶1)的室温(15℃)电导率可达到0.106 S/cm,电导率与温度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XRD测试结果表明,PVA和PEG均以无定形形式存在于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中;SEM测试结果表明,PVA和PEG在聚合物中形成均一的形貌;循环伏安曲线表明,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为2.4 V。此外,组装了Al/AgO电池,并进行了充放电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共混改性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聚合PEO体系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麟兆 魏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99,共4页
Polyethylene glycol diacrylates(PEGDA)monomers, which contain double bond on the terminal group of polyethylene glycol(PEG)and can be used in synthesis of UV-curabl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SPE), were prepared thr... Polyethylene glycol diacrylates(PEGDA)monomers, which contain double bond on the terminal group of polyethylene glycol(PEG)and can be used in synthesis of UV-curabl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 (SPE), were prepared through esterification of PEG and acrylic acid.A cured conductive polymer film consisting of lithium salt was then obtained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rays.The factors affecting film-forming,photosensitivity and conductance were studied.From experiments, while Li/O=1/6 and n =18,the ionic conductivity of the SPE membrane could reach 10 -5 ?S·cm -1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ts performance was relatively g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丙烯酸多缩乙二醇双酯 紫外光固化 离子电导率 制备 高氯酸锂 聚合物电池 电解质材料 聚氧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电池性能的因素:金属离子溶剂化结构衍生的界面行为还是固体电解质界面膜?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浩然 马征 +3 位作者 郭营军 孙春胜 李茜 明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3-75,共23页
通过电解液分解在电极上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被认为是影响电池性能的最重要因素。然而,我们发现金属离子溶剂化结构也会影响其电极性能,尤其可以阐明许多SEI无法解释的实验现象。基于该综述,本文总结了金属离子溶剂化结构和衍... 通过电解液分解在电极上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被认为是影响电池性能的最重要因素。然而,我们发现金属离子溶剂化结构也会影响其电极性能,尤其可以阐明许多SEI无法解释的实验现象。基于该综述,本文总结了金属离子溶剂化结构和衍生的金属离子去溶剂化行为的重要性,并建立了相应的界面模型以展示界面行为和电极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不同的电极和电池体系。我们强调了电极界面离子/分子相互作用对电极性能的影响,该解释与以往基于SEI的解释不同。该综述为理解电池性能和指导电解液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电解 溶剂化结构 电极界面模型 固体电解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锂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立涵 沈之川 施志聪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64-4776,共13页
固体电解质界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是锂金属电池在首次充放电时,锂金属负极表面形成的一层钝化膜,对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充分地认识SEI膜将有助于开发具有更长循环寿命和更高安全性能的锂... 固体电解质界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是锂金属电池在首次充放电时,锂金属负极表面形成的一层钝化膜,对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充分地认识SEI膜将有助于开发具有更长循环寿命和更高安全性能的锂金属电池。综述了锂金属电池SEI膜的研究进展,介绍了SEI膜的组成和结构,梳理了各种常见组分的形成条件和作用,论证了两种用于描述SEI膜结构的模型,即马赛克模型和层状模型,总结了影响SEI膜组成和结构的关键因素,如电解质添加剂、电极电位、温度和电流密度等。并介绍了通过引入电解质添加剂和构建人工SEI膜实现界面稳定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SEI膜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锂 电化学 显微结构 锂金属电池 固体电解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