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C石油储量替代率预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萍 张玲 +2 位作者 翟中喜 肖席珍 郭鸣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2-706,共5页
储量替代率是反映石油公司经营状况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石油公司合理制定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和考核各分公司的重要指标。由于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储量替代率的准确预测难度很大。介绍了SEC储量替代率的内涵和特点... 储量替代率是反映石油公司经营状况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石油公司合理制定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和考核各分公司的重要指标。由于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储量替代率的准确预测难度很大。介绍了SEC储量替代率的内涵和特点,从SEC储量变化构成特点探讨了SEC储量替代率预测方法,即通过预测年度的"扩边及新发现"新增储量、"老区提高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和"修正"储量这三部分的储量,进而预测SEC储量替代率。该方法具有简单、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利用该方法对2011年某油田的SEC储量替代率进行了预测和验证,并讨论了影响SEC储量替代率指标预测结果的4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储量替代率预测 储量构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SEC储量储采形势及增储策略
2
作者 庞彦明 王天智 +3 位作者 杨兆明 姚建 王刚 孙志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6,共9页
大庆油田目前已进入双特高后期开发阶段,储采比逐渐降低,SEC储量替换率仅为0.4左右,增储与稳产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通过对大庆油田目前SEC储采现状、增储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资源品质下降、长期低油价、成本上升以及评估精细... 大庆油田目前已进入双特高后期开发阶段,储采比逐渐降低,SEC储量替换率仅为0.4左右,增储与稳产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通过对大庆油田目前SEC储采现状、增储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资源品质下降、长期低油价、成本上升以及评估精细程度不足这4个方面是造成储采失衡的主要原因。为改善储采状况,大庆油田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增储做法,结合大庆油田实际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新区勘探与开发效率、优化天然气资源利用、强化精细管理与成本控制、融入绿色发展与新能源等实现储采平衡的工作方向及增储策略。研究成果为东部同类老油田的长远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储量 储采比 替换 储采平衡 增储策略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预测聚合物驱含水率及可采储量的简单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美佳 宋考平 +2 位作者 张建国 刘丽 朱珺琼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8-100,共3页
针对周志军等建立的聚合物驱驱替特征模型较为复杂、应用不方便,且后续水驱阶段预测偏差较大的问题,将该模型用麦克劳林级数展开,推导出d(Wp-aNp3)/dNp与Np在直角坐标系下存在线性关系。提出了将该线性表达式积分求解,就能得到Wp与Np的... 针对周志军等建立的聚合物驱驱替特征模型较为复杂、应用不方便,且后续水驱阶段预测偏差较大的问题,将该模型用麦克劳林级数展开,推导出d(Wp-aNp3)/dNp与Np在直角坐标系下存在线性关系。提出了将该线性表达式积分求解,就能得到Wp与Np的三次多项式关系式,并结合大庆油田北一二排西区块详细说明了求解过程。该关系式不但可以用来预测聚合物驱区块的含水率和可采储量,而且还能够预测出单井在其控制范围内的可采储量。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无论区块还是单井,相对误差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含水 可采储量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替代率与产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卢广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4,115,共5页
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主要是按照SEC准则根据油气产量等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评估得到的,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替代率与产量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非常直接的。目前对2个指标及其关系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且其对企业的宏观指导方面还... 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主要是按照SEC准则根据油气产量等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评估得到的,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替代率与产量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非常直接的。目前对2个指标及其关系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且其对企业的宏观指导方面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以胜利油区SEC储量评估为参考,从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替代率和产量的相关定义、共性及个性影响因素、相互影响关系等方面着手,以宏观的思路和实例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替代率的阶段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替代率和产量从年度变化规律来看并不一致,但阶段变化趋势一致;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及其在当年的变化、产量构成、经济参数、评估条件和敏感性差异等。以此为基础,初步形成了储量评估分析的宏观框架,可作为储量评估分析体系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替代率 产量sec储量评估 胜利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联用计算分类井地质储量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者琴 吴晓慧 +1 位作者 张永梅 赵丽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3,共3页
为了解决动态法计算分类井动用地质储量存在的储量互相动用的问题,研究了喇萨杏油田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地质储量对水驱特征曲线的影响,通过水驱特征曲线斜率和由相对渗透率曲线得到的信息,得出反求地质储量的动态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油... 为了解决动态法计算分类井动用地质储量存在的储量互相动用的问题,研究了喇萨杏油田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地质储量对水驱特征曲线的影响,通过水驱特征曲线斜率和由相对渗透率曲线得到的信息,得出反求地质储量的动态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油田动态,还考虑了油田的油层渗流特性,是利用动态资料推算动用地质储量方法的发展。同时,从油藏工程原理出发,应用全区指标对动态法计算的分类井地质储量进行了校正,更为准确地确定了分类井控制地质储量,为分类井开发分析和指标预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储量 水驱曲线 相对渗透曲线 分类井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储量升级率的油气探明储量增长趋势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庄丽 张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2,117,共3页
油气探明储量增长趋势研究是油公司制定合理的勘探开发战略的基础。以某油公司为例,总结了该公司近10a来控制储量对新增探明储量的贡献率,发现近3a稳定控制储量贡献率在50%左右。控制储量升级率可分为新增控制储量升级率和累积控制储量... 油气探明储量增长趋势研究是油公司制定合理的勘探开发战略的基础。以某油公司为例,总结了该公司近10a来控制储量对新增探明储量的贡献率,发现近3a稳定控制储量贡献率在50%左右。控制储量升级率可分为新增控制储量升级率和累积控制储量升级率,研究结果表明,累积控制储量升级率对预测下一年度新增探明储量的增长更有指导意义。考虑到近几年新增控制储量品质相近,利用累积控制储量和新增探明储量的关系,建立了预测下一年度新增探明储量的公式,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为9%,该方法可为勘探开发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储量 探明储量 控制储量贡献 控制储量升级 储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付兴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97,118,共3页
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直接反映上市油气公司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形势和发展潜力。与中国技术可采储量不同,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受油价、操作成本、开发形势的影响较大。在以往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胜利油区典型单元,定量分析了初始产油... 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直接反映上市油气公司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形势和发展潜力。与中国技术可采储量不同,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受油价、操作成本、开发形势的影响较大。在以往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胜利油区典型单元,定量分析了初始产油量、递减率、油价和操作成本等参数对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影响,并制作了相应图版。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油价的升高,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逐渐增大,但对其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如油价由30美元/bbl上升至40美元/bbl时,对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影响比例为24.87%;而油价由90美元/bbl上升至100美元/bbl时,对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影响比例仅为1.37%;当油价不变时,操作成本每上升1美元/bbl,对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影响比例约减少1.4%。通过查询相应图版,能方便快捷地估算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油价 操作成本 初始产油量 递减 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可采储量预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建芳 邱国清 +1 位作者 吴光焕 李迎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2-43,共2页
通过对稠油开采机理和油藏类型的分析 ,提出了注采关系曲线法和水驱曲线法为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预测可采储量的主要方法 ,并对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对稠油油藏在油藏条件下经济流动极限进行了研究 ,建立... 通过对稠油开采机理和油藏类型的分析 ,提出了注采关系曲线法和水驱曲线法为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预测可采储量的主要方法 ,并对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对稠油油藏在油藏条件下经济流动极限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产能与流度的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蒸汽 稠油油藏开发 可采储量 预测方法 极限含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EC标准进行储量评估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21
9
作者 尚明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总结了SEC标准的基本要求,即储量的技术可操作性、经济条件和时间属性。提出了在按照SEC标准进行储量评估过程中,应用递减法时应重视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比例的确定,仔细进行递减类型的选取和递减率的合理确定;应用容积法时应注意准确掌... 总结了SEC标准的基本要求,即储量的技术可操作性、经济条件和时间属性。提出了在按照SEC标准进行储量评估过程中,应用递减法时应重视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比例的确定,仔细进行递减类型的选取和递减率的合理确定;应用容积法时应注意准确掌握SEC标准与中国现行储量计算标准的差异,重点审查储量计算的主要参数如含油面积和有效厚度的确定方法。另外,还归纳了SEC标准和中国现行储量规范在确定含油面积和有效厚度方法上的异同,有利于掌握SEC标准并进行准确的储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 储量评估 中国 标准 固定成本 主要问题 递减法 含油面积 有效厚度 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单井可采储量定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邴绍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8,116-117,共4页
利用水驱特征曲线法和递减法等动态方法测算可采储量时,存在时间滞后性,难以及时反映调整井所增加的可采储量。通过利用油井单井生产动态指标,应用油藏工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理论和矿场2方面对单井可采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始产... 利用水驱特征曲线法和递减法等动态方法测算可采储量时,存在时间滞后性,难以及时反映调整井所增加的可采储量。通过利用油井单井生产动态指标,应用油藏工程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理论和矿场2方面对单井可采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始产油量和递减率是影响单井可采储量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影响程度确定递减率的主控因素为油藏类型、单井控制储量、初始含水率、单井产液量以及产液量随含水率变化的程度等,构建主控因素与递减率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19种单井可采储量预测模型。这些模型涵盖了水驱、稠油热采等开发方式,中高渗透、低渗透等油藏类型,直井和水平井2种井型。应用实例表明,根据新钻井的初始产油量等生产动态指标,能快速、简便地预测单井增加可采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可采储量 水驱曲线 初始产油量 递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储层油气产量与储量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君峰 毕海滨 +3 位作者 许浩 赵俊龙 赵达 耿昀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158,共8页
致密油气储层产量和储量的预测是油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致密油气田开发效果评价的关键指标。基于致密油气储层普遍具有低渗—特低渗特征,对比分析了伸展指数产量递减法(SEPD法)、适用于裂缝性储层的Duong产量递减法(Duong法)及改... 致密油气储层产量和储量的预测是油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致密油气田开发效果评价的关键指标。基于致密油气储层普遍具有低渗—特低渗特征,对比分析了伸展指数产量递减法(SEPD法)、适用于裂缝性储层的Duong产量递减法(Duong法)及改进的SEPD法(YM-SEPD法)等三种经验预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原始储层渗透率的大小,生产时间段的选取以及边界效应和经济采出速度的相对关系对预测精度具有重要作用;当渗透率高于10^(-6)μm^2时利用YM-SEPD方法预测比较准确,当渗透率低于10^(-6)μm^2时利用SEPD法和Duong法预测比较准确;使用的生产数据生产时间越长、数据越多,相对误差越小,但是第一年的数据包括在内时,容易低估产量;生产时间少于两年时,综合使用YM-SEPD法和Duong法可以得到保守而可信的结果;边界效应出现后,利用双曲递减法预测较其他方法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适用性 产量 储量 渗透 致密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上市油气储量指数递减曲线评估法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麟 金忠康 潘雪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2-526,共5页
通过采用单因素数理分析法,对SEC上市油气储量指数递减曲线评估法中的Arps递减曲线方程进行了特征分析。认为影响上市油气储量评估结果的主要影响参数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油藏参数,另一类是经济参数;并确定出几个重要影响参数与SEC油气... 通过采用单因素数理分析法,对SEC上市油气储量指数递减曲线评估法中的Arps递减曲线方程进行了特征分析。认为影响上市油气储量评估结果的主要影响参数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油藏参数,另一类是经济参数;并确定出几个重要影响参数与SEC油气储量之间的数理方程。由此,可以定量确定几个重要影响参数对SEC油气储量的影响规律、影响程度;并且可以通过储量方程定量调整各主要影响参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来促进油气储量评估结果的稳定,同时也达到减少油气田新增勘探区块投入开发的目的,最终促进SEC油气储量替代率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油气储量 初始产油量 递减 油气价格 操作成本 指数递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新增探明储量SEC评估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敏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3,共7页
SEC储量评估结果是衡量油公司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为减少国内与国外新增探明储量评估差异,提高当年新增探明储量对总评估结果的贡献率,对胜利油田新增探明储量SEC评估现状以及历年SEC评估结果与国内评估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认为SEC规则... SEC储量评估结果是衡量油公司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为减少国内与国外新增探明储量评估差异,提高当年新增探明储量对总评估结果的贡献率,对胜利油田新增探明储量SEC评估现状以及历年SEC评估结果与国内评估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认为SEC规则变化、储量品位降低、井控差是造成国内新增探明储量SEC评估结果呈台阶式下降的主要因素。根据SEC准则,可将储量评估分为静态参数(含油面积、有效厚度、采收率)评估和动态参数(初始产量、递减率、钻井计划)评估2类。结合历年评估实例详细说明了国内与国外对以上各参数的取值差异,提出了优化国内储量管理模式和规范资料等2项减少储量评估差异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国内储量任务的完成,实现国内与国外储量评价体系的接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探明储量 sec准则 含油面积 有效厚度 初始产量 递减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藏产量递减规律的研究与可采储量的预测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俊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3,共5页
根据产量递减曲线变化特征,建立了产量递减率微分方程,并由此得到了描述产量递减规律的无因次递减方程。该方程表明,对于任何油气藏产量出现递减以后,在直角坐标中无因次累积产量与无因次时间都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斜率为1的直线,据此... 根据产量递减曲线变化特征,建立了产量递减率微分方程,并由此得到了描述产量递减规律的无因次递减方程。该方程表明,对于任何油气藏产量出现递减以后,在直角坐标中无因次累积产量与无因次时间都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斜率为1的直线,据此可以外推预测油气藏的累积产量与年产油量。推导了产油量随累积产油量变化关系方程,根据这个方程可以预测油气藏的剩余可采储量与废弃年产油量两项重要开发指标。应用递减方程研究了油气藏递减时储采比的合理界限。用较多的实例证实了递减率微分方程与相关公式的正确性与实用性,这些公式可用于油气藏工程研究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减 产量 可采储量 储采比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SZ页岩气藏气井产量变化规律及递减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康 陈民锋 +2 位作者 王艺文 袁道财 东珺珲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页岩气井生产特征和常规油气井相比有明显区别,研究页岩气藏产量变化规律及递减预测,对指导页岩气田开发现场措施调整、提高最终可采储量与采出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SZ页岩气藏为例,基于其页岩气井在不同生产阶段日产气量、... 页岩气井生产特征和常规油气井相比有明显区别,研究页岩气藏产量变化规律及递减预测,对指导页岩气田开发现场措施调整、提高最终可采储量与采出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SZ页岩气藏为例,基于其页岩气井在不同生产阶段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变化特点,开展了不同类型页岩气井产量递减变化规律研究。提出了无因次产量递减率指标,来统一定量描述不同类型页岩气井产量递减率的变化规律;利用产量与递减率之间的定量变化,构建出一种新型的页岩气产量递减预测模型,进而推导出累积产量的数学表达式,考虑新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取值变化,计算得到了不同初始递减率、产量递减幅度下的日产气量变化规律;结合目前已有的常用产量递减模型,对比分析新模型在不同类型井产量历史拟合及动态预测中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型相比于已有模型,对SZ页岩气藏不同类型页岩气井产量变化的拟合程度更高、预测效果更好。本文研究可以对页岩气藏有效地进行产量预测和储量动用效果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产量递减 无因次递减 递减幅度 预测模型 储量动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砂岩油藏水平井产能及开发指标预测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义坤 赵静 隋新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针对南一区水驱砂岩油藏纵向非均质性严重的实际情况,分别应用公式法和与直井类比法对水平井的产能进行了预测,其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比,相对误差为3.6%. 应用油藏工程方法计算了水平井极限采收率、泄油面积和油藏极限可采储量、... 针对南一区水驱砂岩油藏纵向非均质性严重的实际情况,分别应用公式法和与直井类比法对水平井的产能进行了预测,其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比,相对误差为3.6%. 应用油藏工程方法计算了水平井极限采收率、泄油面积和油藏极限可采储量、含水率等开发指标,其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砂岩油藏 水平井 产能预测 含水 极限采收 泄油面积 极限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预测油气田产量数学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铭 李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系统地介绍了三种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数学模型 ,即逻辑斯蒂模型、胡 -陈 -张模型和 Wang- Li模型 .从数学模型的建立、模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对这三个模型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油气田 数学模型 产量 可采储量 油田开发 含水 逻辑斯蒂预测模型 Wang-L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水驱砂岩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新方法 被引量:24
18
作者 俞启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4-316,共3页
Y1水驱特征曲线是一种广义水驱特征曲线;其斜率b可以反映不同的含水上升规律,我国油田根据地层原油粘度μo可分为低粘(μo<3mPa·s)、中粘(3mPa·s<μo<30mPa·s)和高粘(μo>30mPa·s)三级。根据34个低粘... Y1水驱特征曲线是一种广义水驱特征曲线;其斜率b可以反映不同的含水上升规律,我国油田根据地层原油粘度μo可分为低粘(μo<3mPa·s)、中粘(3mPa·s<μo<30mPa·s)和高粘(μo>30mPa·s)三级。根据34个低粘砂岩油田、35个中粘砂岩油田和19个高粘砂岩油田的数据,用Y1水驱特征曲线计算它们的b值,并与空气渗透率建立联系,发现可将油田分为低渗(K<100×10-3μm2)、中渗(100×10-3μm2<K<600×10-3μm2)和高渗(K>600×10-3μm2)三级。分别对低粘、中粘和高粘油田以及所有油田的b值和它们的K、μo值,用二元回归法得出了计算b值的回归公式。该公式可用于新油藏的开发评价与设计,预测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实例表明该公式的预测结果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砂岩油藏 水驱特征曲线 含水 采出程度 预测 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驱曲线确定经济极限含水率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元千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在我国,对于注水开发油田,水驱曲线法是预测油田可采储量的重要方法。该方法的有效应用,有赖于直线段选取的可靠性和极限含水率确定的合理性。然而,对于不同流度注水开发油田,由行业标准统一规定,一律选用98%的含水率作为预测可采储量... 在我国,对于注水开发油田,水驱曲线法是预测油田可采储量的重要方法。该方法的有效应用,有赖于直线段选取的可靠性和极限含水率确定的合理性。然而,对于不同流度注水开发油田,由行业标准统一规定,一律选用98%的含水率作为预测可采储量的作法,不但是不恰当的,也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对于业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产量递减的油田,基于以往笔者的研究成果,依据不同的技术经济条件,应用确定经济极限产量的概算法,提出了确定经济极限含水率的方法,并用于水驱曲线法,预测油田的经济可采储量。通过实例的应用表明,该方法是实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油田 水驱曲线法 预测 经济极限含水 经济极限产量 经济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预测模型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怒涛 黄炳光 郭志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28,共7页
水驱特征曲线、Gompertz预测模型在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中都有它们的局限性。为此 ,提出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新的预测模型—双极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对水驱开发油田含水率、油田的采收率以及可采储量等指标进行预测。该模型仅涉及到... 水驱特征曲线、Gompertz预测模型在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中都有它们的局限性。为此 ,提出了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新的预测模型—双极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对水驱开发油田含水率、油田的采收率以及可采储量等指标进行预测。该模型仅涉及到低渗透油田含水率与采出程度一组数据 ,同样可以推广到其它性质的油田 ,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油田的开发效果。通过油田的实际运用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预测模型 油田开发 含水 水驱特征曲线 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