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对新生大鼠神经元缺血缺氧时SDF-1/CXCR4通路抗凋亡作用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阎雯 齐薛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对缺血缺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脑神经元凋亡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给予氧糖剥夺(OGD)模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模型。首先将...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SV)对缺血缺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脑神经元凋亡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给予氧糖剥夺(OGD)模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模型。首先将细胞随机分成4组:对照(control)组、HIE组、HIE+RSV低剂量(10μmol/L)组和HIE+RSV高剂量(50μmol/L)组。OGD处理2 h后加入相应剂量的RSV继续培养24 h,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SDF-1和CXCR4的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SDF-1和CXCR4的mRNA表达水平。然后使用CXCR4抑制剂AMD3100与RSV共同处理OGO损伤的细胞24h,检测SDF-1/CXCR4通路阻断后RSV对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RSV能够抑制OGD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下调活化的caspase-3和细胞色素C的水平,上调Bcl-2/Bax比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OGD导致SDF-1和CXCR4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RSV能够上调SDF-1和CXCR4的表达(P<0.05);使用AMD3100阻断SDF-1/CXCR4通路减弱了RSV抑制OGD诱导的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RSV可抑制缺血缺氧诱导的新生大鼠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SDF-1/CXCR4通路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缺血缺氧性脑病 神经元 细胞凋亡 sdf-1/cxcr4信号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F-1/CXCR4信号通路探讨新安鼻渊方流浸膏对急性鼻窦炎大鼠嗅上皮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田 喻国冻 +2 位作者 顾平 叶惠平 金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27,共7页
目的基于SDF-1/CXCR4信号通路探讨新安鼻渊方流浸膏对急性鼻窦炎大鼠嗅上皮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注射法构建急性鼻窦炎... 目的基于SDF-1/CXCR4信号通路探讨新安鼻渊方流浸膏对急性鼻窦炎大鼠嗅上皮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注射法构建急性鼻窦炎模型,对照组予以无菌生理盐水代替。造模后第7天开始采用灌胃方式连续给药1周,每天1次,治疗组给药新安鼻渊方流浸膏按照大鼠体重计算(7 g/kg),抑制剂组给予1mg/kg CXCR4特异性抑制剂AMD3100,对照组以及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观测大鼠鼻窦炎病理特征并进行评分以鉴定模型的建立,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嗅上皮组织的炎性因子TNF-α以及IL-1β的表达情况,通过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嗅上皮组织中细胞凋亡数量,免疫组化检测SDF-1、CXCR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嗅上皮神经元细胞中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 3、Bax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鼻窦炎病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相比与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炎性因子表达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嗅上皮神经元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以及抑制剂组大鼠嗅上皮神经元细胞的凋亡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抗凋亡蛋白Bcl-2、SDF-1以及CXCR4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 3、Bax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相比于模型组抗凋亡蛋白Bcl-2、SDF-1以及CXCR4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 3、Bax显著降低(P<0.05)。结论新安鼻渊方流浸膏可改善急性鼻窦炎大鼠嗅上神经元细胞的凋亡,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DF-1/CXCR4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鼻渊方流浸膏 sdf-1/cxcr4信号 急性鼻窦炎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α/CXCR4生物轴促进静脉移植HUCMSCs在MCAO小鼠体内的迁移和功能恢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志杰 李惠平 王立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52-4459,共8页
目的探讨静脉移植HUCMSCs通过SDF-1α/CXCR4生物轴参与改善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明确中药通心络胶囊干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小鼠分组,共4组,每组1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静脉移植组(Vein组)、静脉移植+通... 目的探讨静脉移植HUCMSCs通过SDF-1α/CXCR4生物轴参与改善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明确中药通心络胶囊干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法将小鼠分组,共4组,每组1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静脉移植组(Vein组)、静脉移植+通心络组(Vein+TXL组)。小鼠MCAO模型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假手术组仅暴露、分离小鼠右侧颈部血管,不做其他操作;其余各组造模方法相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72 h通过尾静脉移植1×10^(5)个HUCMSCs,采用灌胃给药方式,静脉移植+通心络组小鼠每天的给药体积为10 mL·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移植后1、3、7天对各组小鼠进行取材,参照Longa评分法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使用TTC染色法测定小鼠脑梗死面积。使用ELISA方法检测SDF-1α的表达,使用Werstern blot方法检测CXCR4的表达。最后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移植后的第1、3、7天,和Model组相比较,Vein组、Vein+TXL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梗死面积均降低,尤其是移植后第7天,与Model组比较,Vein组、Vein+TXL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移植后第1、3、7天,与模型组相比较,静脉移植组、静脉移植+通心络组SDF-1α表达在移植后第1、3天升高,在第7天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第1、3、7天,与Model组相比,Vein组、Vein+TXL组CXCR4表达在移植后第1、3天升高,在移植后第7天略降低,中药通心络干预后具有促进作用。结论静脉移植HUCMSCs可明显降低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面积,上调SDF-1、CXCR4的表达,促进移植HUCMSCs向缺血组织迁移,修复神经功能缺损;静脉移植HUCMSCs可能通过SDF-1α/CXCR4生物轴参与改善脑缺血,中药通心络干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sdf-/cxcr4 HUCMSCs 静脉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受体特异性拮抗剂T140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沣凯 李彦林 +2 位作者 马珂 王慧建 曹树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8-1340,共3页
T140(鲎肽二衍生肽)是现今发现的最强的SDF-1/CXCR4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拮抗剂。它可以通过结合CXCR4受体表面的疏水性核心基团区域来阻止SDF-1与CXCR4结合.进一步阻断该信号通路下游的信号传导。最终实现治疗与SDF-1/CXCR4通路有关... T140(鲎肽二衍生肽)是现今发现的最强的SDF-1/CXCR4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拮抗剂。它可以通过结合CXCR4受体表面的疏水性核心基团区域来阻止SDF-1与CXCR4结合.进一步阻断该信号通路下游的信号传导。最终实现治疗与SDF-1/CXCR4通路有关的疾病,比如: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受体 特异性拮抗剂 sdf-1 cxcr4 血液系统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信号 信号传导 衍生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消通络方对自发性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炎性损伤及MCP-1、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秀芳 白秀云 +3 位作者 丁英钧 陈亮 蔡冀民 常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肾消通络方对自发性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炎性损伤及MCP-1、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db/db小鼠和同背景的8只正常db/m小鼠随机分为西药组(db/db)、模型组(db/db)、中药组(db/db)、正常组(db/m),每组8只,中药组灌胃给予26.8 ... 目的探讨肾消通络方对自发性糖尿病db/db小鼠肾脏炎性损伤及MCP-1、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db/db小鼠和同背景的8只正常db/m小鼠随机分为西药组(db/db)、模型组(db/db)、中药组(db/db)、正常组(db/m),每组8只,中药组灌胃给予26.8 g/kg肾消通络方,西药组灌胃给予0.3 g/kg吗替麦考酚酯,模型组、正常组灌胃给予同体积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8周。ELISA检测血清MCP-1、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脏TLR4通路蛋白TLR4、MyD88、NF-κB p65和炎性因子MCP-1、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脏和血清MCP-1、TNF-α水平升高(P<0.01),肾脏TLR4通路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小鼠肾脏和血清MCP-1、TNF-α水平降低(P<0.01),肾脏TLR4通路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肾消通络方能下调小鼠肾脏炎性因子MCP-1、TNF-α水平,减轻肾脏炎性损伤,可能与抑制炎症通路TLR4/NF-κB p65的信号转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消 自发性糖尿病 肾脏炎性损伤 MCP-1 TNF-α TLR4/NF-κB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4信号轴诱导内源性干细胞归巢和迁移促进椎间盘原位修复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应金威 徐国庭 +4 位作者 丁朝晖 梁琦顺 袁宗杰 文天用 阮狄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5年第7期774-778,共5页
腰痛(low back pain,LBP)与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带来经济负担[1]。椎间盘的代谢稳态在年龄增长和外界损伤下逐渐破坏,导致椎间盘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质变化[2]。目前,传统治... 腰痛(low back pain,LBP)与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带来经济负担[1]。椎间盘的代谢稳态在年龄增长和外界损伤下逐渐破坏,导致椎间盘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质变化[2]。目前,传统治疗难以根治IDD,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椎间盘再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面临细胞获取困难、处理技术复杂、成本高昂及移植效果不确定等问题[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原位修复 sdf-1cxcr4信号 归巢 内源性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坤饮对围绝经期大鼠血管内皮修复的作用
7
作者 杜秋 许惠琴 +2 位作者 陈霞 吴萌萌 詹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8-1672,共5页
目的研究益坤饮对围绝经期大鼠颈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ERα和SDF-1/CXCR4通路在诱导内皮祖细胞(EPCs)迁移和归巢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围绝经期大鼠模型,给予阳性药替勃龙(0.25 mg/kg)及益坤饮(3.4、6.8 g/kg)干预后,HE染色... 目的研究益坤饮对围绝经期大鼠颈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ERα和SDF-1/CXCR4通路在诱导内皮祖细胞(EPCs)迁移和归巢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围绝经期大鼠模型,给予阳性药替勃龙(0.25 mg/kg)及益坤饮(3.4、6.8 g/kg)干预后,HE染色观察颈动脉血管内皮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及NO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颈动脉血管EPCs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及外周血EPCs的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颈动脉血管内皮ERα、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益坤饮干预后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大鼠血管内皮的病理改变及血管内皮功能;增加骨髓及外周血EPCs的数量及迁移至受损颈动脉血管的归巢能力,增加血管内皮ERα水平,提高与EPCs迁移密切相关的SDF-1/CXCR4通路蛋白的表达。结论益坤饮可改善围绝经期大鼠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EPCs的迁移和归巢,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血管内皮ERα和SDF-1/CXCR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坤饮 围绝经期综合征 内皮祖细胞 心血管疾病 sdf-1/cxcr4信号 ER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检测体系下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新均 唐俊明 +6 位作者 孔霞 郭凌郧 杨建业 郑飞 陈龙 黄永章 王家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404-407,共4页
为研究不同检测体系下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特征的差异,本研究利用Boydenchamber观察hSDF-1对MSC迁移的影响是否存在浓度依赖性;观察上述体系经50nmol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10μmol/LLY294002,50μmol/LPD98059,10μmol/LU7312... 为研究不同检测体系下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特征的差异,本研究利用Boydenchamber观察hSDF-1对MSC迁移的影响是否存在浓度依赖性;观察上述体系经50nmol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10μmol/LLY294002,50μmol/LPD98059,10μmol/LU73122,126μmol/LAMD3100以及50nmol/L维拉帕米等处理MSC后对MSC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MSC迁移能力随着hSDF-1α浓度的递增而逐渐增强,并且发现Wortmannin、LY294002、PD98059、U70312、AMD3100、Verapamil对MSC迁移均有影响,其中U73122、AMD3100对MSC迁移阻断的效应最显著。结论:SDF-1/CXCR4所介导的MSC迁移可能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和蛋白激酶C(PKC)等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细胞迁移 boyden chanber迁体系 蛋白激酶C 信号转导 sdf-1 cxc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