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2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SCoT-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6
1
作者 严华兵 周慧文 +1 位作者 单建伟 谢向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48-1652,共5页
【目的】优化木薯SCoT-PCR反应体系并进行SCoT引物筛选,为木薯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DNA模板量、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量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木薯最佳S... 【目的】优化木薯SCoT-PCR反应体系并进行SCoT引物筛选,为木薯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DNA模板量、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量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木薯最佳SCoT-PCR反应体系,并用其进行SCoT引物筛选。【结果】木薯最佳SCoT-PCR反应体系(20.0μL):模板DNA 60 ng,引物浓度0.30μmol/L,Taq DNA聚合酶1.5 U,Mg^(2+)1.50 mmol/L,dNTPs 0.25 mmol/L。利用该体系筛选出19条SCoT引物,能稳定扩增出数量多、清晰可辨且多态性丰富的条带。【结论】优化的木薯SCoT-PCR反应体系检测结果稳定,重复性好,且筛选出的19条引物均适用于木薯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scot-pcr反应体系 正交试验设计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SCoT-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19
2
作者 尚小红 严华兵 +4 位作者 曹升 张尚文 谢向誉 王艳 欧昆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优化葛根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适用于葛根的SCoT引物,为利用SCoT分子标记进行葛根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对SCoT-PCR反应体系中的DNA模板量、dNTPs浓度、Mg^(2+)... 【目的】优化葛根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适用于葛根的SCoT引物,为利用SCoT分子标记进行葛根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对SCoT-PCR反应体系中的DNA模板量、dNTPs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量和引物浓度5个因素进行优化,利用最佳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出适用于葛根的SCoT引物,并对该体系进行验证。【结果】最佳葛根SCoT-PCR反应体系20.00μL:DNA模板50.00 ng,dNTPs 0.25 mmol/L,Mg^(2+)1.50 mmol/L,引物0.80μmol/L,Taq DNA聚合酶0.50 U。利用该体系从36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35条可从葛根中扩增出清晰条带的引物。使用3条引物对18个葛根材料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表现出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丰富的多态性。【结论】建立的最佳葛根SCoT-PCR反应体系和筛选获得的35条SCoT引物可适用于葛根种质资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分子标记开发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scot-pcr 反应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用西瓜SCoT-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静 王萍 石磊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9-896,共8页
采用L_(25)(5~6)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的5个因素(Taq酶用量、Mg^(2+)浓度、模板DNA用量、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籽用西瓜SCoT-PCR反应体系:Mg^(2+)2.5mmol·L^(-1)... 采用L_(25)(5~6)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的5个因素(Taq酶用量、Mg^(2+)浓度、模板DNA用量、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籽用西瓜SCoT-PCR反应体系:Mg^(2+)2.5mmol·L^(-1)、dNTPs 0.15mmol·L^(-1)、Taq酶1.5U、引物0.5μmol·L^(-1)、模板DNA 20ng,总体积20μL。比较各因素对扩增反应的结果,其中以Mg^(2+)浓度的影响最大,Taq酶用量的影响最小。应用22个籽用西瓜品种验证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41个SCoT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22个引物,并逐一筛选出最适退火温度。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CoT标记技术对籽用西瓜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指纹图谱构建、种质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用西瓜 scot-pcr 体系优化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瑶药瘤果紫玉盘SCoT-PCR反应体系建立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尚文 杨天为 +4 位作者 黄诗宇 李婷 高曼熔 何龙飞 张向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46-1655,共10页
【目的】建立瘤果紫玉盘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并筛选出适宜的SCoT引物,为瘤果紫玉盘种质鉴定分类、亲缘关系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广西河池、百色、柳州、南宁4份瘤果紫玉盘野生种质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 【目的】建立瘤果紫玉盘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并筛选出适宜的SCoT引物,为瘤果紫玉盘种质鉴定分类、亲缘关系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广西河池、百色、柳州、南宁4份瘤果紫玉盘野生种质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瘤果紫玉盘SCoT-PCR反应体系的DNA模板用量、引物用量和Mix预混液用量3个因素进行优化,并使用优化后最佳反应体系进行SCoT引物筛选。最后将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和筛选出的引物用于瘤果紫玉盘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DNA模板用量为40~70 ng,引物(10μmoL/L)用量为1.0~1.4μL,Mix预混液用量为9.0~12.0μL范围内扩增效果较好,通过L16(43)正交试验确定瘤果紫玉盘的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20.0μL:DNA模板(40 ng/μL)1.0μL,引物(10μmoL/L)1.2μL,Mix预混液10.0μL,7.8μL ddH2O。利用最佳反应体系筛选出26条适用于瘤果紫玉盘的SCoT引物,并确定了各引物最适的退火温度。26条SCoT引物在4份瘤果紫玉盘材料中共扩增出305个基因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04个,多态性比率为66.89%,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1.7个基因位点,有8.7个多态性位点。4份瘤果紫玉盘种质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1.737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34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053,Shannon指数(I)为0.4449。4份瘤果紫玉盘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443~0.6492,遗传距离为0.4320~0.6083,说明4份瘤果紫玉盘种质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结论】建立的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和筛选出的26条SCoT标记引物扩增效果较好,可用于瘤果紫玉盘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亲缘关系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果紫玉盘 scot-pcr 反应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蒜属植物SCoT-PCR反应体系构建及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姜小凤 高燕会 +1 位作者 童再康 黄春红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4-452,共9页
建立并优化了石蒜属Lycoris植物的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反应体系,为研究石蒜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思路。采用L25(56)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优化石蒜属植物SCoT-PCR体系... 建立并优化了石蒜属Lycoris植物的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反应体系,为研究石蒜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改良提供新的思路。采用L25(56)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优化石蒜属植物SCoT-PCR体系。得出石蒜属植物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DNA模板2.0 mg.L-1,引物0.125μmol.L-1,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0.2 mmol.L-1,镁离子(Mg2+)3.0 mmol.L-1,Taq DNA聚合酶1.0×16.67nkat。对优化的反应体系进行通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检测,结果均能获得丰富、稳定、清晰的DNA谱带。最后可知SCoT新型标记在石蒜属植物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为石蒜属植物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石蒜属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 PCR反应体系 正交设计 单因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妙娟 张若晨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4,共5页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最佳的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并利用36份种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独叶草SCoT-PCR的最优反应体系(25μL)中:Mg^2+为1.5μL、dNTPs为1.50μL、Taq酶...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最佳的独叶草SCoT-PCR反应体系,并利用36份种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独叶草SCoT-PCR的最优反应体系(25μL)中:Mg^2+为1.5μL、dNTPs为1.50μL、Taq酶为0.3μL、Primer为1.2μL、DNA为3.0μL。建立的SCoT-PCR反应体系可用于该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结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 独叶草 SCoT 反应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油料植物无患子SSR特征分析及SSR-PCR反应体系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宵 蒋丽娟 +7 位作者 李昌珠 陈韵竹 李培旺 熊宇晴 张路红 盛克寨 杨艳 陈景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3,共12页
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 L.)是集生物柴油、药用、生态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经济型木本油料。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挖掘了无患子叶片转录组中的SSR,对搜索到的SSR进行了特征分析,构建并优化了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无患子叶... 无患子(Sapindus saponaria L.)是集生物柴油、药用、生态等多种用途于一体的经济型木本油料。本研究利用MISA软件挖掘了无患子叶片转录组中的SSR,对搜索到的SSR进行了特征分析,构建并优化了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无患子叶片转录组共有Unigene条数目为52460条,其中含有SSR的Unigene有7014条,共检索到8654个SSR。经统计,SSR丰富度从二至六核苷酸依次减少,依次有4327、2669、634、208、161个。SSR长度范围在12~250 bp之间,长度小于等于15 bp的有3619个,均为二和三核苷酸;长度大于15 bp的有5035个,以二、三核苷酸居多。所有SSR共有435种不同重复单元。SSR不同类型重复基元频次分布在4~30次之间,主要分布在4~10频次,共有7090个SSR位点,占总频次的89.65%。SSR位点靶基因GO功能注释显示,无患子叶片转录组Unigene可分为3大类别51个小组;KEGG功能注释显示5大类别中,代谢通路占比最高为65.18%。通过对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构建与优化,无患子SSR-PCR反应体系最佳组合为:循环次数37次、退火温度60℃、引物量2.0μL、DNA模板浓度为40 ng/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油料植物 EST-SSR 功能注释 PCR反应体系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脂肪酶催化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辛嘉英 宋琪 +3 位作者 徐景懿 张卫丹 贺姣 夏春谷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46-456,共11页
脂肪酶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水解酶之一,广泛应用于风味酯生产、功能性酯开发及油脂改性等多个领域。然而,传统的脂肪酶催化反应体系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一旦处理不当,有机溶剂散失到环境中将造成严重污染,有害物质的残留将直接影响食... 脂肪酶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水解酶之一,广泛应用于风味酯生产、功能性酯开发及油脂改性等多个领域。然而,传统的脂肪酶催化反应体系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一旦处理不当,有机溶剂散失到环境中将造成严重污染,有害物质的残留将直接影响食用者的健康而引发食品安全事件。无溶剂体系脂肪酶催化具有不使用有毒有害试剂、安全性高、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和选择性好等诸多优势,引起了学术界和食品行业的高度关注。然而无溶剂反应体系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如:反应条件要求较高、某些反应难以进行、反应体系流动性差导致扩散困难等。由此,研究人员开发了机械、微波和超声等多种辅助强化手段优化反应。本文从无溶剂体系脂肪酶催化的反应类型、辅助强化手段及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展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体系 脂肪酶催化反应 辅助强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硫化铑催化剂在酸性体系中的氢氧化性能
9
作者 初园园 赵若琛 +2 位作者 周长剑 欧阳安鑫 谭小耀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0,共8页
针对传统商业Pt/C电催化剂在酸性电解质特别是盐酸中稳定性差这一问题,采用先冷凝回流后低温煅烧法制备了稳定性良好的高效氢氧化反应电催化剂即碳载硫化铑(RhxSy/C)纳米催化剂,结合物理表征手段以及在1 mol/L HCl中的电化学测试,考察... 针对传统商业Pt/C电催化剂在酸性电解质特别是盐酸中稳定性差这一问题,采用先冷凝回流后低温煅烧法制备了稳定性良好的高效氢氧化反应电催化剂即碳载硫化铑(RhxSy/C)纳米催化剂,结合物理表征手段以及在1 mol/L HCl中的电化学测试,考察了煅烧热处理的温度对电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煅烧温度造成了RhxSy/C纳米颗粒中不同的晶相组成,进而影响催化剂的整体催化性能。在350℃煅烧温度下制备的RhxSy/C催化剂既拥有一定氢氧化活性,同时也呈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经过1000圈加速老化稳定性测试后仍能保持87.1%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反应 酸性体系 硫化铑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雷公笋的SCoT-PCR体系优化及有效引物筛选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秀秀 王春梅 +3 位作者 陈加利 夏腾飞 冯依欣 郑道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95-99,共5页
[目的]分析DNA、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4种因素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结果的影响,通过最优的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多态性引物,为雷公笋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提供条件。[方法]以海南雷公笋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结果... [目的]分析DNA、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4种因素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结果的影响,通过最优的SCoT-PCR反应体系筛选多态性引物,为雷公笋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提供条件。[方法]以海南雷公笋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结果]Taq酶对雷公笋SCoT-PCR扩增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模板DNA和dNTPs,最后是引物;最优反应体系为20μL体系中40 ng DNA,0.30μmol/L引物,0.25 mmol/L dNTPs,3.00 U Taq酶。经验证,该体系获得的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应用该体系从40条SCoT引物筛选出8条多态性好,且适合雷公笋扩增的引物,多态性条带占62.64%。[结论]该研究为使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雷公笋开展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笋 SCoT 反应体系优化 有效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生热体系对天然气水合物二次生成规律的影响机制
11
作者 张继红 李明 +1 位作者 王亚楠 李菲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3-204,共12页
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常发生水合物二次生成现象,从而堵塞流体流动通道,降低了原位储层的有效渗透率。近年来,自生热体系(NH_(4)Cl+NaNO_(2)体系)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水合物原位开采的探索性研究,但该体系中离子及反... 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常发生水合物二次生成现象,从而堵塞流体流动通道,降低了原位储层的有效渗透率。近年来,自生热体系(NH_(4)Cl+NaNO_(2)体系)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水合物原位开采的探索性研究,但该体系中离子及反应残液对水合物二次生成规律的影响机制尚未明确。为此,利用自制自生热体系开采水合物实验系统,依据中国南海神狐海域SH7站沉积相物性参数及砂岩粒径分布数据,开展了不同盐度(质量分数分别为3%、5%、10%)条件下,NaCl、NH_(4)Cl及NaNO_(2)溶液中水合物初次、二次生成实验,并与纯水条件进行对照,进而逐步探究了不同盐度的NH_(4)Cl、NaNO_(2)溶液及自生热体系反应残液对水合物初次、二次生成规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单一盐类条件时,NaNO_(2)与NaCl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于水合物初次、二次生成过程均具有强抑制作用;②盐类抑制作用强度为NaNO_(2)>NaCl>NH_(4)Cl,阳离子抑制作用强度为Na^(+)>NH_(4)^(+),阴离子抑制作用强度则为NO_(2)^(-)>Cl^(-);③在相同初始盐度条件下,反应残液与NaNO_(2)溶液在二次生成诱导时间上更为接近,其中质量分数为3%的单一盐溶液及反应残液中均出现二次突变水合物生长阶段。结论认为,自生热体系中的NaNO_(2)对于水合物初次、二次生成的抑制作用最强,而NH_(4)Cl的抑制作用较为复杂,既存在“跳跃转动”机制和酸性条件引起的双重促进作用,也存在阴、阳离子水合作用下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二次生成 自生热体系 诱导时间 记忆效应 反应残液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反应条件对葡萄糖-丙氨酸甜香型美拉德反应模拟体系中二羰基化合物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相杰 赵建生 +3 位作者 黄启瑞 王起帆 陈洁 曾茂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4-120,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热反应条件(温度、pH、反应时间和底物摩尔比)对葡萄糖-丙氨酸模拟体系中3种重要二羰基化合物(Dicarbonylcompounds,DCs)同步生成规律及对应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邻苯二胺衍生结合HPLC同步测定了葡萄糖-丙氨酸体系中... 目的:探究不同热反应条件(温度、pH、反应时间和底物摩尔比)对葡萄糖-丙氨酸模拟体系中3种重要二羰基化合物(Dicarbonylcompounds,DCs)同步生成规律及对应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邻苯二胺衍生结合HPLC同步测定了葡萄糖-丙氨酸体系中的乙二醛(Glyoxal,GO)、丙酮醛(Methylglyoxal,MGO)和3-脱氧葡萄糖醛酮(3-Deoxyglucosone,3-DG)的含量;采用SPME-GC-MS测定了体系中的5类重要风味化合物。结果:温度升高会促进DCs的生成;碱性条件不利于3-DG的生成但有利于GO和MGO的生成;增加还原糖比例有利于3-DG的生成,而增加氨基酸比例则有利于GO和MGO的生成。结论:在甜香型食品热加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体系中的MGO。调整加工工艺来控制DCs生成或向危害物转化时,需要重点考虑对酮类和吡嗪类风味物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丙氨酸 美拉德反应 模拟体系 二羰基化合物 加工条件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水化合物制备5-羟甲基糠醛反应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方圆 刘想 +2 位作者 汪炜琛 朱万斌 王洪亮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8,共14页
总结了5-羟甲基糠醛(HMF)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反应机理,并着重对碳水化合物制备HMF的反应体系进行了分类讨论。当前用于碳水化合物转化制备HMF的反应体系,主要有批次反应体系和连续流动反应体系,其中批次反应体系可分为单相反应体系、双相... 总结了5-羟甲基糠醛(HMF)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反应机理,并着重对碳水化合物制备HMF的反应体系进行了分类讨论。当前用于碳水化合物转化制备HMF的反应体系,主要有批次反应体系和连续流动反应体系,其中批次反应体系可分为单相反应体系、双相反应体系和三相反应体系,连续流动反应体系可分为单相连续流动体系和双相连续流动体系。系统归纳了不同反应体系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双相体系可以实时分离HMF,减少副产物生成,在反应相中加入无机盐能显著提高HMF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离子液体或低共熔溶剂作为反应相的制备体系存在如何高效回收和重复利用以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连续流动反应体系在HMF制备中有许多优势,但在规模化生产中仍存在催化剂失活、副产物对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等问题。最后在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反应机理 批次反应体系 连续流动反应体系 微波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姜叶柯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引物筛选及验证
14
作者 罗超颖 严武平 +4 位作者 汪玉玲 王梦醒 彭莎 廖红 程建峰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1-3241,共11页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木姜叶柯SRAP-PCR的最佳反应体系,筛选出应用于木姜叶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多态性引物,为后续木姜叶柯保护遗传学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SRAP-PC... 【目的】建立一套适用于木姜叶柯SRAP-PCR的最佳反应体系,筛选出应用于木姜叶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多态性引物,为后续木姜叶柯保护遗传学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SRAP-PCR扩增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模板DNA用量、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利用最佳反应体系筛选出适用于木姜叶柯的SRAP多态性引物。【结果】优化获得木姜叶柯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20.00μL):10×PCRBuffer2.00μL,TaqDNA聚合酶1.50U,dNTPs0.25mmol/L,引物浓度0.600μmol/L和模板DNA 30.00 ng。各因素对木姜叶柯PCR扩增效果影响程度排序:引物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模板DNA用量。应用优化后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和筛选到的20对多态性引物对3个居群的24个木姜叶柯样本进行SRAP-PCR扩增,结果发现4对SRAP引物从3个野生木姜叶柯居群24个样本中共扩增出38个位点,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9.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共21个,多态性比率为55.26%。3个木姜叶柯居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1.55、1.30、0.18和0.27,总遗传多样性(Ht)、居群内遗传多样性(Hs)和遗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18、0.11和0.36,基因流(Nm)为0.90(<1.00),说明3个居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但基因交流程度有限。【结论】木姜叶柯SRAP-PCR扩增效果对引物浓度最敏感。建立木姜叶柯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和筛选到的SRAP引物扩增条带清晰稳定,多态性丰富,能较好地反映出不同木姜叶柯个体和居群间的亲缘关系,可应用于木姜叶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叶柯 SRAP-PCR 反应体系 优化 引物筛选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axFF反应力场的膨胀阻燃体系热解反应机制研究
15
作者 张翼 黄雅婷 +2 位作者 魏永宝 汤维 钱立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2,共7页
采用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添加不同膨胀阻燃体系的聚丙烯(PP)的热解过程,从分子水平探究嵌段共聚物(PAPO⁃MP)与共混(PAPP/MPP)2种状态下阻燃体系的热解反应机制。结果表明,模拟热重曲线与实验结果误差低于2.1%;加入膨胀阻燃体系后,... 采用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添加不同膨胀阻燃体系的聚丙烯(PP)的热解过程,从分子水平探究嵌段共聚物(PAPO⁃MP)与共混(PAPP/MPP)2种状态下阻燃体系的热解反应机制。结果表明,模拟热重曲线与实验结果误差低于2.1%;加入膨胀阻燃体系后,反应活化能从200.16 kJ/mol分别降至154.64 kJ/mol(PAPO⁃MP)和159.14 kJ/mol(PAPP/MPP),说明阻燃剂优先反应从而保护基材;气体小分子数量分别减少10%(PAPO⁃MP)和17.5%(PAPP/MPP),P—O—P结构可以促进大分子团聚物生成,从而降低有毒有害气体生成及提高残炭质量;添加PAPO⁃MP比添加PAPP/MPP的体系势能平均降低11.6×10^(3)kcal/mol,因此添加嵌段共聚物材料稳定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xFF反应分子动力学 聚丙烯 膨胀阻燃体系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阳离子染料对的光捕获体系构建及其在光催化CDC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胡金辉 蔡亭伟 +2 位作者 王照朋 何瑾馨 赵强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1,共7页
针对荧光素类染料单独使用中存在光响应范围窄、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利用离子染料之间的静电作用力构建阴阳离子染料对光捕获体系,探究光捕获体系对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的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染料间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 针对荧光素类染料单独使用中存在光响应范围窄、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利用离子染料之间的静电作用力构建阴阳离子染料对光捕获体系,探究光捕获体系对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的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染料间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可形成稳定的光捕获体系,以阴、阳离子染料玫瑰红(RB)和吖啶橙(AO)为受体和供体构建了光捕获体系“D_(AO)^(+)A_(RB)^(-)”(浓度为2×10^(-5)mol/L),其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率可达72%。光捕获体系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过程可有效拓宽光响应范围、提高受体光催化性能,“D_(AO)^(+)A_(RB)^(-)”体系对CDC反应展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反应速率是以RB为催化剂时的1.6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光捕获体系 离子染料对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调控石灰激发矿渣-钢渣胶凝体系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营 顾晓薇 +2 位作者 刘剑平 胥孝川 王青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为解决石灰激发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工作性能较差、早期强度较低的问题,将石灰-硫酸钠按摩尔比1∶1组成复合激发剂对矿渣-钢渣胶凝体系进行激发。对比分析在石灰、石灰-硫酸钠两种激发剂下矿渣-钢渣胶凝体系抗压强度、工作性能的异同,并利... 为解决石灰激发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工作性能较差、早期强度较低的问题,将石灰-硫酸钠按摩尔比1∶1组成复合激发剂对矿渣-钢渣胶凝体系进行激发。对比分析在石灰、石灰-硫酸钠两种激发剂下矿渣-钢渣胶凝体系抗压强度、工作性能的异同,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等探究硫酸钠对石灰-矿渣-钢渣胶凝体系水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水胶比为0.4、摩尔比为1∶1的石灰-硫酸钠激发矿渣-钢渣胶凝体系的3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28.7 MPa和36.5 MPa,较石灰单独激发矿渣-钢渣胶凝体系分别提升155.3%、14.8%,新拌浆体的流动度可提升44.2%,硫酸钠的加入缩短了石灰-矿渣-钢渣胶凝体系的凝结时间;石灰-矿渣-钢渣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主要为C—(A)—S—H凝胶、方解石、水化碳铝酸钙以及Ca(OH)_(2);随着硫酸钠的加入,胶凝体系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增加S—O振动谱带,水化碳铝酸钙生成量减少并向钙矾石转化,胶凝体系中水化产物明显增加且相互搭结交错,填充结石体孔洞,使结石体内部更加致密,进而提高矿渣-钢渣胶凝体系的抗压强度;研究成果可为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的制备以及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钠 石灰-矿渣-钢渣胶凝体系 抗压强度 工作性能 水化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验证
18
作者 白扬 仪泽会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6,共7页
以芦笋幼叶为材料,采用单因素与L1(643)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芦笋SSR-PCR反应的3个因素(2×Taq Master Mix,模板DNA,引物)进行优化,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试验筛选引物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结果表明,芦笋... 以芦笋幼叶为材料,采用单因素与L1(643)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芦笋SSR-PCR反应的3个因素(2×Taq Master Mix,模板DNA,引物)进行优化,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试验筛选引物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结果表明,芦笋基因组DNA的SSR-PCR最优反应体系为:10μL反应体系中,50 ng·μL^(-1) DNA模板0.125μL,10μmol·L^(-1)上下游引物各0.5μL,2×Taq PCR Mix 3μL,灭菌ddH2O 5.875μL。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30 s,60℃退火30 s,72℃延伸35 s,循环25次;72℃延伸10 min,4℃保存。经5对引物组合和5个不同芦笋品种DNA扩增验证,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芦笋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子纯度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图位克隆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SSR-PCR反应体系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将mTET1-H6与MBD融合的新蛋白酶促体系的优化
19
作者 胡珊珊 柏骁 +2 位作者 肖君华 李凯 周宇荀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1,共9页
TET(Ten-Eleven-Translocation)是依赖于Fe^(2+)和α-酮戊二酸(α-KG)的双加氧酶,具有氧化5-甲基胞嘧啶(5mC)的能力。为了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以小鼠TET1(mTET1)为研究对象,将甲基化CpG结合域(MBD)与mTET1进行融合,研究亚铁盐种类及浓度... TET(Ten-Eleven-Translocation)是依赖于Fe^(2+)和α-酮戊二酸(α-KG)的双加氧酶,具有氧化5-甲基胞嘧啶(5mC)的能力。为了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以小鼠TET1(mTET1)为研究对象,将甲基化CpG结合域(MBD)与mTET1进行融合,研究亚铁盐种类及浓度、小分子添加剂种类及浓度、缓冲液种类、酶浓度与不同种类、代数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化CpG结合域(MBD)的融合有利于结合底物DNA,从而提高mTET1-H6的酶活性。在100μL反应体系中,1 mmol/L的硫酸亚铁铵和Hepes-NaOH缓冲液有助于酶促反应,相对酶活分别提高2.04倍和3.88倍,且10μg的酶量有利于提高酶促反应速率。此外,在催化体系中添加1 mmol/L的L-半胱氨酸和四氯对苯醌小分子、40 nmol/L的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可以进一步提高酶的氧化能力,相对酶活分别提高5.7倍、6.39倍和7.62倍。mTET1-H6-MBD对5mC迭代氧化为5hmC、5fC和5caC的转化率达7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ET1蛋白 甲基化CpG结合域 酶促反应体系优化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置非承压复位橡胶滑移隔震体系研究
20
作者 敬心谙 赖正聪 杨云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49-755,共7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低矮隔震层的外置非承压复位橡胶滑移隔震体系,基于橡胶剪切理论及滑动摩擦理论建立各隔震元件的力学模型,提出该体系中主要隔震构件尺寸设计方法和各元件力学参数定义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ETABS对体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提出一种适用于低矮隔震层的外置非承压复位橡胶滑移隔震体系,基于橡胶剪切理论及滑动摩擦理论建立各隔震元件的力学模型,提出该体系中主要隔震构件尺寸设计方法和各元件力学参数定义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ETABS对体系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得出隔震前后周期、层间剪力、隔震层位移和水平向减震系数等指标,并进行罕遇地震下最大拉应力和隔震层最大位移校核。结果表明,该体系将复位橡胶元件与滑动摩擦元件分开布置,耐久性能较好,复位橡胶不承受竖向压力,仅提供水平刚度且更换时无需顶升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隔震层 组合隔震 隔震体系 数值模拟 地震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