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7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Data-driven Model to Reduce Outlet NO_(x)Concentration of SCR System in FCC Unit
1
作者 Zhong Chengliang Dai Ningkai Ouyang Fushe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36-146,共11页
Samples(25500)were collected from a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denitrification system in a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and preprocessed using the quartile method and the K-nearest neighbors interpolation meth... Samples(25500)were collected from a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denitrification system in a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and preprocessed using the quartile method and the K-nearest neighbors interpolation method to remove outliers.Using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LightGBM feature score method,13 key operational variables were identified and used to establish a model to predict outlet nitrogen oxide(NO_(x))concentration in an SCR system with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and LSTM-attention fully connected(FC)model,respectively.The LSTM-attention FC model showed better accuracy and generalization capability compared with other models.Its mean square error,mean absolute error,and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on the training and test datasets were 11.32 and 12.51,3.65%and 3.97%,and 0.96 and 0.94,respectively.Furthermore,a combination of the LSTM-attention FC model with a genetic algorithm used to optimize four feature variables including ammonia pressure compensation,inlet pressure,gas inlet upper temperature,and outlet ammonia concentration.The outlet NO_(x)concentration could be controlled below 80±3 mg/m^(3),and the ammonia slip concentration could be controlled below 0.1 mg/m^(3),demonstrating that the optimization model can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for reducing NO_(x)emissions and ammonia slip of SC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C Process scr Process LightGBM LSTM-attention FC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六重型车SCR系统不同劣化程度下的NO_(x)排放特征研究
2
作者 覃昭翔 马成功 +1 位作者 杨涛 李梁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3期14-17,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国六重型柴油车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不同部件开展不同劣化程度的模拟,基于车载排放测试(PEMS)和底盘测功机油耗排放测试研究国六柴油车SCR系统在不同劣化程度下的氮氧化物(NO_(x))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当SCR催化剂劣化后... 本研究通过对国六重型柴油车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不同部件开展不同劣化程度的模拟,基于车载排放测试(PEMS)和底盘测功机油耗排放测试研究国六柴油车SCR系统在不同劣化程度下的氮氧化物(NO_(x))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当SCR催化剂劣化后,NO_(x)排放显著增加,且随着劣化程度加重NO_(x)排放有升高的趋势。SCR催化剂在某些劣化程度下仍有可能出现排放超限而OBD系统未能有效识别并报警。SCR上游温度传感器劣化后,NO_(x)排放虽有增加,但当劣化到一定程度后,OBD系统能监测到信号失真并调整尿素喷射策略,使得NO_(x)排放始终控制在国六限值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六柴油车 scr 排放特征 劣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NO_(x)浓度低空速下SCR系统的工艺优化
3
作者 樊航 《中外能源》 CAS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在丙烯腈催化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硝酸盐的高温分解,有大量高浓度的NO_(x)烟气产生。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使还原剂氨(NH_(3))与氮氧化物反应后生成氮气(N_(2))与水(H_(2)O)。为使NO_(x)达标排放,生产单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N... 在丙烯腈催化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硝酸盐的高温分解,有大量高浓度的NO_(x)烟气产生。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使还原剂氨(NH_(3))与氮氧化物反应后生成氮气(N_(2))与水(H_(2)O)。为使NO_(x)达标排放,生产单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NO_(x)环保处理工艺。该工艺使用尿素[(NH_(2))_(2)CO]水溶液热解取得还原剂NH_(3),相较于直接使用NH_(3)更为安全、环保。通过对丙烯腈催化剂生产装置SCR系统进行工艺条件试验,取得了在低空速工况下去除高浓度NO_(x)的优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控制在325~335℃,入口NO_(x)浓度控制在3000μL/L以下,氨氮比保持在1.1~1.4,空速保持在620~700h^(-1)(对应尿素热解风的风量在320~370m^(3)/h),SCR系统的NO_(x)去除率保持在95%及以上且NO_(2)的去除率也保持在90%左右的高水平上。试验结果得到了实际运行的验证。在本文观察范围内,NO的去除率在各种工况下均能保持97%以上的高水平,影响NO_(x)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是NO_(2)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x scr 丙烯腈催化剂 空速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O+SCR一体化技术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姚成好 楚振忠 《石化技术》 2025年第1期202-203,190,共3页
随着工业废气排放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求高效、经济的废气处理技术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RTO(蓄热式氧化燃烧)与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作为两种成熟的废气处理技术,分别在有机废气和氮氧化物(NOx)去除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随着工业废气排放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求高效、经济的废气处理技术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RTO(蓄热式氧化燃烧)与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作为两种成熟的废气处理技术,分别在有机废气和氮氧化物(NOx)去除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本文结合这两种技术,探讨了RTO+SCR一体化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多重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优势,通过对RTO和SCR技术的集成设计,该一体化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去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NOx,还能够有效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O+scr一体化技术 废气处理 蓄热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SCR脱硝系统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征 刘子涵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2-809,共8页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大惯性、多扰动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状态信息和分段奖励函数优化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协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控制策略。针对SCR脱硝系统中存在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POMDP),...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大惯性、多扰动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状态信息和分段奖励函数优化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协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控制策略。针对SCR脱硝系统中存在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POMDP),导致DDPG算法策略学习效率较低的问题,首先设计SCR脱硝系统的多维状态信息;其次,设计SCR脱硝系统的分段奖励函数;最后,设计DDPG-PID协同控制策略,以实现SCR脱硝系统的控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DPG-PID协同控制策略提高了DDPG算法的策略学习效率,改善了PID的控制效果,同时具有较强的设定值跟踪能力、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G 强化学习 scr脱硝系统 协同控制 多维状态 分段奖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F气再燃对燃煤锅炉运行性能及SCR脱硝的影响
6
作者 王爱军 白麟睿 +2 位作者 周程 杨茂荃 张小桃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11-317,共7页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重。采用垃圾衍生燃料(RDF)气化与煤混燃发电技术可以无害化处理垃圾,降低燃煤炉污染物排放。为分析煤粉炉耦合RDF气再燃对锅炉的运行性能及SCR脱硝影响,基于600 MW燃煤锅炉,搭建RDF气化耦合燃煤锅...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重。采用垃圾衍生燃料(RDF)气化与煤混燃发电技术可以无害化处理垃圾,降低燃煤炉污染物排放。为分析煤粉炉耦合RDF气再燃对锅炉的运行性能及SCR脱硝影响,基于600 MW燃煤锅炉,搭建RDF气化耦合燃煤锅炉分级再燃系统模型和SCR脱硝模型,选择义马烟煤和3种典型RDF为燃料,在不同掺烧比下进行燃烧过程模拟。结果表明:RDF气化再燃导致锅炉炉膛出口温度和排烟温度升高,锅炉效率下降,烟气中NO_(x)生成量减少,且随掺烧比增加,参数变化更加明显。RDF气中CH_(4)含量影响再燃脱硝效果,3种RDF气再燃工况中RDF 2气化后CH_(4)含量最高,再燃脱硝效果最好,掺烧比为20%时,烟气中NO_(x)排放由原纯煤燃烧工况的36.34 mg/m^(3)降至30.02 mg/m^(3),减排量最高。喷氨量为定值时,SCR脱硝效率随再燃掺烧比的增加呈不同增减趋势。RDF 1与RDF 2再燃工况下,SCR脱硝效率随掺烧比的增加而升高,最高由89.89%上升至90.91%。RDF 3再燃对脱硝效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F气化 分级再燃 scr脱硝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脱硝系统的RBF条件积分滑模参数优化控制
7
作者 黄宇 魏家璇 +2 位作者 张雄 易衡 王晓燕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4-1252,共9页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在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下因系统特性随着机组负荷改变而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的条件积分滑模优化控制方案,用条件积分滑模减少抖振与调节时间,用RBF实时逼近SCR脱硝系统特性改变下的未...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在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下因系统特性随着机组负荷改变而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的条件积分滑模优化控制方案,用条件积分滑模减少抖振与调节时间,用RBF实时逼近SCR脱硝系统特性改变下的未知扰动以提高系统鲁棒性。并提出一种纳什均衡量子粒子群寻优(NEQPSO)算法,以获得RBF条件积分滑模控制方案的最优参数,并在20%~100%的机组负荷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RBF条件积分滑模控制与传统控制方案相比超调量降低50.26%、调节时间缩短13.55%,在干扰信号下超调量仅有1.50%,其响应速度更快、抗干扰能力更强、鲁棒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条件积分滑模 RBF 纳什均衡 量子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烧结SCR脱硝系统动态建模研究
8
作者 张学锋 李子豪 +3 位作者 龙红明 余正伟 陈良军 黄刘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51-3658,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CNN提取局部特征、LSTM处理时序序列数据、注意力层提取信息,最终输出预测值的方式对脱硝系统进行动态建模。利用最大信息系数法筛选出相关性高的特征,以BP、CNN、LSTM、CNN-LST... 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CNN提取局部特征、LSTM处理时序序列数据、注意力层提取信息,最终输出预测值的方式对脱硝系统进行动态建模。利用最大信息系数法筛选出相关性高的特征,以BP、CNN、LSTM、CNN-LSTM模型作为比较,采用均方根误差(E_(RMS))、平均绝对误差(E_(MA))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_(MAP))作为评价指标,评估NO_(x)浓度预测模型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模型预测NO_(x)浓度的准确度最高,E_(RMS)、E_(MA)、E_(MAP)分别0.6731、0.8670、1.5201%。该模型较其他对比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更强的泛化能力,可以实现对SCR系统的未来时间出口NO_(x)浓度的精准预测。通过该模型预测喷氨量可实现喷氨量的精准控制和减少NO_(x)排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喷氨脱硝 CNN-LSTM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捣固焦化项目的SCR脱硝装置流场分析
9
作者 刘垚 韩小金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1期17-20,共4页
利用CFD软件对烟道和单侧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反应器结构进行建模仿真,设置烟气在反应器中流动特性的物理模型为湍流模型,在反应器结构不同位置放置导流板从而提高流场的均匀性。利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 利用CFD软件对烟道和单侧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反应器结构进行建模仿真,设置烟气在反应器中流动特性的物理模型为湍流模型,在反应器结构不同位置放置导流板从而提高流场的均匀性。利用多孔介质模型模拟催化剂首层,分析流场通过首层催化剂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初始设计方案的SCR脱硝装置结构进行CFD数值模拟优化,确定最终优化方案符合SCR脱硝流场相关技术指标,为捣固焦化项目设计、脱硝反应器运行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反应器 数值模拟 多孔介质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燃煤锅炉SCR脱硝高温烟气旁路优化改造
10
作者 宋艳杰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2期10-12,共3页
脱硝系统受到烟气温度条件的限制,无法在烟气温度较低时正常投运。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锅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加装SC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系统。为保证脱硝入口烟气温度符合选用的SCR催化剂... 脱硝系统受到烟气温度条件的限制,无法在烟气温度较低时正常投运。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锅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加装SC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系统。为保证脱硝入口烟气温度符合选用的SCR催化剂活性范围,对锅炉加装脱硝高温烟气旁路进行优化改造设计。考虑到运行条件,为保证改造效果,对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的烟风系统进行调整试验,以实现SCR烟气脱硝系统达标排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装置 优化改造 烟温 调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型SCR尿素计量泵精度标定台方案设计
11
作者 叶燕仙 《时代汽车》 2024年第17期112-114,共3页
SCR技术已成为柴油车降低NOX排放的主流技术方法。尿素泵作为SCR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计量精度直接影响系统运行效率。针对传统的尿素泵标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微小椭圆齿轮流量计的尿素计量泵精度标定台,设计了气助型和非气助型... SCR技术已成为柴油车降低NOX排放的主流技术方法。尿素泵作为SCR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计量精度直接影响系统运行效率。针对传统的尿素泵标定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微小椭圆齿轮流量计的尿素计量泵精度标定台,设计了气助型和非气助型尿素泵标定方案,对于无回流型尿素计量泵,可采用单流量计装在吸液管上直接测量。对于有脉动强且有回流的尿素计量泵,使用“减重”法测量,在吸液管与回液管各安装一个椭圆齿轮流量计,通过差值的办法得到尿素喷射量。经过实践,实时性强,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尿素计量泵 精度 标定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脱硝系统的串级自耦PID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鹏 曾喆昭 黄利容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具有多扰动、大惯性和模型不确定性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比例积分微分(SCPID)控制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SCR脱硝系统中的内部扰动、外界扰动与模型不确定性等一切复杂因素定义为总扰动,进而将...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具有多扰动、大惯性和模型不确定性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耦比例积分微分(SCPID)控制理论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SCR脱硝系统中的内部扰动、外界扰动与模型不确定性等一切复杂因素定义为总扰动,进而将该系统映射为线性扰动系统,据此构建了一个在总扰动反相激励下的受控误差系统,然后针对SCR脱硝系统的内环和外环系统分别设计了自耦PID控制器,使得控制力的量纲与被控系统相匹配,最后采用3个仿真试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CPID控制方法响应速度快、无超调、抗干扰能力强,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系统 自耦PID控制器 速度因子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oO_(x)对FeTiO_(x)/TiO_(2)催化剂上NH_(3)-SCR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淑珍 边春艺 +2 位作者 于浩 訾学红 宋丽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8-875,共8页
氮氧化物(NO_(x))是当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治理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吸附法等,其中前者应用最为广泛。随着中低温SCR脱硝技术在钢铁、水泥、垃圾焚烧等行业的应用,NO_(x)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催化剂是SCR技术的核心,以Fe... 氮氧化物(NO_(x))是当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主要治理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吸附法等,其中前者应用最为广泛。随着中低温SCR脱硝技术在钢铁、水泥、垃圾焚烧等行业的应用,NO_(x)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催化剂是SCR技术的核心,以FeTiO_(x)/TiO_(2)催化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该催化剂及负载V_(2)O_(5)和MoO_(3)后的V-Mo/FeTiO_(x)/TiO_(2)催化剂的SCR性能,通过多项表征技术研究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为脱硝催化剂性能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V-Mo/FeTiO_(x)/TiO_(2)催化剂因其较好的氧化还原性能、较多的弱酸性位点,在200-40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吸附NH_(3)前后的IR结果表明,负载钒钼后的催化剂L酸位点和B酸位点强度均高于负载前的催化剂,吸附NO_(2)前后的IR结果表明FeTiO_(x)/TiO_(2)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被大量硝酸盐物种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x) scr 催化活性 酸性位点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掺杂对MnO_(x)-CeO_(2)低温SCR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孙雨霖 王智化 +4 位作者 唐海荣 班云飞 刘佩希 何勇 朱燕群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通过水解驱动氧化还原法合成了掺杂过渡金属的2Mn-Ce-M(M为Fe,Cu,Ni,Cr)催化剂,考察了过渡金属掺杂对低温SCR脱硝性能的影响.其中2Mn-Ce-0.2Cr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氧化还原能力适中,具有丰富的酸性位点和氧空位、最高的化学吸附氧含量... 通过水解驱动氧化还原法合成了掺杂过渡金属的2Mn-Ce-M(M为Fe,Cu,Ni,Cr)催化剂,考察了过渡金属掺杂对低温SCR脱硝性能的影响.其中2Mn-Ce-0.2Cr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氧化还原能力适中,具有丰富的酸性位点和氧空位、最高的化学吸附氧含量及酸位强度,有利于低温下NH_(3)-SCR反应的顺利进行.2Mn-Ce-0.2Cr催化剂的低温NH_(3)-SCR活性最好,能在100~225℃的宽温度区间内保持80%以上的NO_(x)转化率,在125℃时NO_(x)转化率更是达到99.1%,为中低温催化还原烟气中的NO_(x)提供了新思路.此外,2Mn-Ce-0.2Cr还具有良好的抗硫抗水能力,在150℃下,加入40×10^(-6)的SO_(2)反应5 h,其催化活性稳定在98%;在3%的水蒸气下,其效率保持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掺杂 MnO_(x)-CeO_(2) 低温scr 水解驱动氧化还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系统压力旋流式喷嘴结构对近场喷雾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王翀 何志霞 +2 位作者 张亮 钟汶君 李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7-324,共8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是柴油机脱除尾气NO_(x)的核心,喷嘴的雾化性能直接影响NO_(x)转化率及尿素结晶,压力旋流式喷嘴比直流式喷嘴更有性能优势.以新设计的一款压力旋流式喷嘴为对象,结合试验数据,基于流体体积函数(VOF)法,耦合喷嘴...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是柴油机脱除尾气NO_(x)的核心,喷嘴的雾化性能直接影响NO_(x)转化率及尿素结晶,压力旋流式喷嘴比直流式喷嘴更有性能优势.以新设计的一款压力旋流式喷嘴为对象,结合试验数据,基于流体体积函数(VOF)法,耦合喷嘴内旋流与喷嘴外近场喷雾开展三维数值模拟,精准获取旋流液膜厚度、液膜锥角.基于喷孔内部流场与索特平均直径(SMD)的关系模型,实现喷嘴结构对喷雾雾化性能的直接耦合研究,进而获得了旋流室长度、旋流室直径、出口段长度和出口段孔径等压力旋流式喷嘴关键结构参数对喷雾性能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喷嘴几何参数调整需由气核生长情况判断;当气/液两相分界面呈多级阶梯型时,减小旋流室长径比、出口段长径比均可有效降低喷雾粒径,增强雾化效果.该新设计的压力旋流式喷嘴具备SMD小于30μm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scr系统 压力旋流式喷嘴 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系统混合器与喷雾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红祥 许德衡 +2 位作者 萧水清 许松 梁海明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SCR系统的脱硝性能,首先,利用UG软件建立SCR系统的三维模拟模型,将其导入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中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然后,通过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模拟模型的准确性和... 为了进一步提高SCR系统的脱硝性能,首先,利用UG软件建立SCR系统的三维模拟模型,将其导入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中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然后,通过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模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改变混合器的数量及其前后位置,以及调整喷射结构参数,研究这些因素对氨气均匀性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他们对SCR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射位置应设置在距离催化反应器进口处5D~7D(D表示管道直径)的地方;喷射孔的最佳数量为8个;喷射锥角为40°最为合适。此外,研究还发现,混合器的数量及其位置的变化能够显著提高尿素喷射雾化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增加SCR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因此,在提高喷射雾化效果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压力损失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SCR系统的尿素喷射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系统 压力损失 均匀性 流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耦合污泥掺烧对SCR脱硝的性能影响及分析
17
作者 余长开 吴迅 +6 位作者 鲍强 王乐乐 唐荣富 孔凡海 李超 王军 何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5,共6页
对不同比例污泥掺烧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成分进行了测试分析,并跟踪检测了污泥掺烧前后催化剂性能劣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掺烧比例的增加,SCR脱硝入口NO_(x)质量浓度升高,烟气流量增大,烟气温度下降,烟气含... 对不同比例污泥掺烧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成分进行了测试分析,并跟踪检测了污泥掺烧前后催化剂性能劣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掺烧比例的增加,SCR脱硝入口NO_(x)质量浓度升高,烟气流量增大,烟气温度下降,烟气含水量增大,飞灰浓度升高;在2.1%的污泥掺烧比例下,SCR脱硝催化剂的劣化速率与未掺烧时劣化速率相比,无明显异常;污泥高比例掺烧时,脱硝装置氨耗量及氨逃逸明显升高,要充分考虑脱硝入口烟气成分变化对脱硝装置整体性能的影响,优化催化剂选型及提高性能裕量。研究可为污泥掺烧机组SCR脱硝设备运行和管理提供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污泥 scr脱硝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脱硝装置喷氨优化调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小伟 马俊飞 +1 位作者 王东 王丰吉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4,共6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区域喷氨量与烟气中NO_(x)的分布如果出现不一致,会导致脱硝出口NO_(x)分布均匀性变差,以及氨逃逸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脱硝效率.对山东某电厂2号机组进行摸底试验的测试,结果表明:在305MW、250MW、170MW3个负...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的区域喷氨量与烟气中NO_(x)的分布如果出现不一致,会导致脱硝出口NO_(x)分布均匀性变差,以及氨逃逸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脱硝效率.对山东某电厂2号机组进行摸底试验的测试,结果表明:在305MW、250MW、170MW3个负荷工况下,脱硝入口NO_(x)分布都非常均匀,但是出口NO_(x)分布均匀度却非常差,不均匀度最大值达到了64.8%,均值为53.0%,NO_(x)质量浓度偏差最大达到了73 mg/m^(3),氨逃逸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2.10mg/m^(3)、2.24mg/m^(3)、2.40mg/m^(3).经过喷氨优化调整之后,出口NO_(x)分布不均匀度大幅度下降,不均匀度最大值为18.9%,均值为18.5%,NO_(x)质量浓度偏差最大值下降至24mg/m^(3),氨逃逸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下降为155mg/m^(3)、1.61mg/m^(3)、1.80mg/m^(3),优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喷氨优化调整 不均匀度 氨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系统尿素喷嘴雾化特性与结晶风险研究
19
作者 赵闯 楼狄明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为研究发动机SCR系统尿素喷嘴雾化特性和结晶风险,探究了不同喷嘴雾化性能以及不同雾化性能对尿素结晶影响,结果表明SCR系统尿素喷嘴主要通过改变雾化方式和提高喷射压力来提高喷雾的雾化效果,即通过降低喷雾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SMD)来... 为研究发动机SCR系统尿素喷嘴雾化特性和结晶风险,探究了不同喷嘴雾化性能以及不同雾化性能对尿素结晶影响,结果表明SCR系统尿素喷嘴主要通过改变雾化方式和提高喷射压力来提高喷雾的雾化效果,即通过降低喷雾液滴的索特平均直径(SMD)来提高喷雾的雾化效果,达到降低尿素结晶的目的。在同等喷射压力下,气助式尿素喷嘴产生的喷雾的SMD比非气助式喷嘴产生的喷雾的SMD更小,雾化效果更好,相同工况下结晶量更少;而同样类型的喷嘴,其喷雾SMD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逐渐减小,喷雾SMD越小,雾化效果越好,相同工况下结晶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系统 尿素喷嘴 喷射压力 喷雾特性 尿素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船舶尾气NO_(x)去除的SCR催化剂涂覆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20
作者 崔少平 卫金秋 +4 位作者 肖萌 高婧 赵英杰 刘博群 郭铭玉 《水道港口》 2024年第4期568-577,共10页
涂覆工艺对于整体式涂覆型SCR催化剂至关重要。通过对催化剂浆料制备过程以及涂覆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的探究,考察了分散剂、增稠剂及对应添加量、pH和固含量对浆料涂覆效果及活性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涂覆方式、浆料搅拌时间... 涂覆工艺对于整体式涂覆型SCR催化剂至关重要。通过对催化剂浆料制备过程以及涂覆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的探究,考察了分散剂、增稠剂及对应添加量、pH和固含量对浆料涂覆效果及活性测试结果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涂覆方式、浆料搅拌时间、干燥温度及时间、成型焙烧温度及时间,对涂覆工艺进行过程优化选择。结果表明:通过最优方案制备的涂覆型催化剂在250~450℃的条件下反应活性均在85%以上,在315℃的条件下运行30 h脱硝活性仍能稳定在90%以上。系统地梳理了涂覆过程中关键参数的选择及应用,为整体式蜂窝状涂覆式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覆式催化剂 浆料 涂覆工艺 scr活性 船舶尾气 大气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