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I至上”的要害、根源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20
1
作者 叶继元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7-795,共9页
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近期教育部、科技部发出的有关破除SCI至上的文件精神,针对学界的一些质疑和担忧,利用概念分析法、SCI创始人观点的案例分析法,分析了SCI至上的要害是“至上”、“唯”,即思维方式的片面化、绝对化,是将形式评价等... 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近期教育部、科技部发出的有关破除SCI至上的文件精神,针对学界的一些质疑和担忧,利用概念分析法、SCI创始人观点的案例分析法,分析了SCI至上的要害是“至上”、“唯”,即思维方式的片面化、绝对化,是将形式评价等同于内容评价等,SCI里涉及的“同行评议”与针对评价客体的“同行评议”既有相同点,但更有不同点,二者不能完全等同。SCI至上产生的根源有:对引文的本质、学术评价要义缺乏深入认识,思维方式陈旧,国内外片面的学术机构排名榜的影响,大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等。相应的对策有:认清引文本质,不以SCI来源期刊、引文数据等为前置性条件,但不否定引文等文献计量学应有的功能,在评价上摆正其位置。回归“同行评议”,但必须建立一套对“同行专家”的选择、监督、元评价等制度,进一步提高学术共同体自律、自主和自纠等能力,营造宽松、良好的学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 sci至上 加菲尔德 引文本质 学术评价 学术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五唯”背景下我国科研评价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9
2
作者 宋艳辉 朱李 邱均平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0-197,共8页
[研究目的]以“唯SCI”“SCI至上”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使大量的科研成果外流,对我国科研创新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在“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背景下,旨为我国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提出正确的思... [研究目的]以“唯SCI”“SCI至上”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使大量的科研成果外流,对我国科研创新发展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在“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背景下,旨为我国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提出正确的思路,使之回归到科学的发展轨道上来。[研究方法]首先回顾并梳理了我国科研评价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变迁机制,并从SCI论文的资助效益、流向现状、被引用次数三个维度分析了目前唯“SCI至上”的科研评价导向造成科研成果流失、国内学术期刊质量无法提升、国外知识垄断加剧等不良影响。其次,在上述基础上,可视化分析了“科学网”上科研评价的专家评论信息,进一步提出了3个方面的科研创新思路:打破“以刊评文”“奖励驱动”的现状,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完善科研评价制度。[研究结论]认为科研评价的重点应聚焦在科学研究的“本质”,回归科研评价的“初心”,以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的,实施评价多元化,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评价 sci至上 评价制度 制度变迁 评价主体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