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斑汤对HaCat细胞、黑素细胞SCF/C-kit信号途径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贺倩倩 李耀耀 +2 位作者 曹毅 杨晓红 吴蓓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62-1865,共4页
目的:研究祛斑汤对Ha Cat细胞、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SCF/C-kit信号通路与黄褐斑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MTT法观察0、5、15、25、50、100 mg/m L浓度祛斑汤对Ha Cat细胞、黑素细胞的抑制情况,选取... 目的:研究祛斑汤对Ha Cat细胞、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SCF/C-kit信号通路与黄褐斑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MTT法观察0、5、15、25、50、100 mg/m L浓度祛斑汤对Ha Cat细胞、黑素细胞的抑制情况,选取最佳抑制浓度;根据最佳抑制浓度,将Hacat细胞分为1640培养基组、0.03 J/cm2UVB照射组、15 mg/m L祛斑汤组、0.03 J/cm2UVB照射+15 mg/m L祛斑汤组,黑素细胞分为Mel M-2培养基组、0.03 J/cm2UVB照射组、25 mg/m L祛斑汤组、0.03 J/cm2UVB照射+25 mg/m L祛斑汤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acat细胞SCF蛋白表达水平,各组黑素细胞的C-kit受体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祛斑汤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acat细胞/黑素细胞增殖,15 mg/m L时对Hacat细胞的抑制效应达到峰值(P<0.01),25 mg/m L时对黑素细胞的抑制效应达到峰值(P<0.01);祛斑汤抑制Hacat细胞SCF蛋白的表达和黑素细胞C-kit受体蛋白的表达,并下调UVB对Ha Cat细胞、黑素细胞SCF、C-kit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祛斑汤能有效抑制Hacat细胞、黑素细胞的增殖,可能与抑制SCF/C-kit信号途径的SCF、C-kit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斑汤 黄褐斑 HACAT细胞 黑素细胞 scf/c-kit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胃阳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肥大细胞活化及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税典奎 黎舒婷 +4 位作者 黄慧花 龙海华 杨健 罗诗雨 覃凌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基于肥大细胞活化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信号通路探讨温胃阳汤治疗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目的:基于肥大细胞活化及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信号通路探讨温胃阳汤治疗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不予造模,其他各组采用夹尾刺激加不规则喂养复合番泻叶法建立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温胃阳汤低、中、高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则分别用温胃阳汤(0.743 g/mL、1.485 g/mL和2.970 g/mL)及盐酸雷尼替丁胶囊(3 g/L)灌胃。治疗结束后,以碳墨推进法测定小肠推进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十二指肠组织肥大细胞并计数;ELISA测定大鼠十二指肠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和组胺(histamine,HA)的含量;RT-qPCR检测十二指肠中SCF和c-Ki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十二指肠中SCF和c-Ki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温胃阳汤治疗显著提高大鼠的小肠推进率(P<0.05);ELISA结果显示,温胃阳汤治疗可减少大鼠十二指肠黏膜组织肥大细胞数量及MCT和HA含量(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温胃阳汤治疗可上调大鼠十二指肠组织c-Kit和SCF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增加SCF和c-Kit阳性细胞数(P<0.05);RT-qPCR结果显示,WWYD治疗可上调大鼠十二指肠组织c-Kit和SCF mRNA的表达(P<0.01)。而且,小肠推进率分别与MCT和HA含量呈负相关,与SCF和c-Kit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温胃阳汤能促进大鼠十二指肠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十二指肠MCT和HA的生成,及激活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温胃阳汤 肥大细胞 scf/c-kit信号通路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型便秘大鼠结肠组织ICC及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建民 李明 +4 位作者 唐冉 王培森 徐烈娟 张润 韩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4-158,I000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CC表达的影响及对SCF/c-kit信号通路的修复作用,从理论上揭示益气健脾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慢传输型便秘...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CC表达的影响及对SCF/c-kit信号通路的修复作用,从理论上揭示益气健脾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法"复制慢传输型便秘大鼠动物模型,分别运用益气健脾通便方低、中、高剂量干预,并与西药聚乙二醇4000散对比。观察造模及治疗过程中各组大鼠粪便粒数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ICC的表达量及Western-Blot、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c-kit、SCF蛋白的表达及c-kit、SC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聚乙二醇组、益气健脾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慢传输型便秘大鼠24 h粪便粒数(P<0.05);与模型组比较,聚乙二醇组、益气健脾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ICC、c-kit、SCF蛋白及c-kit、SCF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聚乙二醇组比较,益气健脾通便方中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ICC及c-kit、SCF蛋白表达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健脾通便方中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c-kit、SCF mRNA表达水平较聚乙二醇组明显升高(P<0.05);益气健脾通便方高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c-kit、SCF mRNA表达水平较聚乙二醇组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通便方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结肠组织ICC的表达量及修复SCF/c-kit信号通路有关,从而改善便秘症状,以中、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通便方 慢传输型便秘 ICC scf/c-kit信号通路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F/c-Kit信号促进膀胱癌T24细胞侵袭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术俊 陶象男 +3 位作者 汪忆梦 唐洁 申林 宋传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SCF/c-Kit信号对膀胱癌T24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24细胞c-Kit表达及经SCF刺激后PI3K途径激活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直接与间接计数法)观察T24细胞经过SCF(1 ng/ml)刺激前后及使用Wortmannin(特异性PI3... 目的探讨SCF/c-Kit信号对膀胱癌T24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24细胞c-Kit表达及经SCF刺激后PI3K途径激活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直接与间接计数法)观察T24细胞经过SCF(1 ng/ml)刺激前后及使用Wortmannin(特异性PI3K阻断剂)预处理后侵袭性的变化。结果 T24细胞存在c-Kit蛋白的表达并且经SCF(1 ng/ml)作用24 h后,出现明显的磷酸化Akt;与对照组相比,SCF(1 ng/ml)刺激组穿过聚碳酸酯膜的T24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而Wortmannin预刺激阻断了SCF的这种效应。结论 SCF/c-Kit信号促进了T24细胞的侵袭性,这一效应是由PI3K途径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f c-kit信号 T24细胞 侵袭性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黄芪调控SCF/c-kit和PI3K/Akt信号通路防治少弱精症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李彦荣 陈振东 +3 位作者 张秋菊 蒋宜伟 刘光炜 杨扶德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5年第9期1693-1699,共7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黄芪通过激活SCF/c-kit信号通路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对少弱精症精子生成和活力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阳性对... 目的探讨淫羊藿-黄芪通过激活SCF/c-kit信号通路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对少弱精症精子生成和活力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环磷酰胺建立大鼠少弱精症模型。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分别按生药淫羊藿-黄芪提取物计算量800、400、200 mg·kg^(-1)灌胃,每日1次,给药35 d。阳性对照组予以左卡尼汀250 mg·kg^(-1)·d^(-1)灌胃,每日1次,给药35 d。ELISA检测血清T、E_(2)、FSH、LH,分别用Western blot法和IHC染色检测大鼠睾丸组织中SCF、c-kit、Bcl-2、Bax蛋白表达和PI3K、Akt蛋白表达,显微镜检测精子活性、睾丸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特点。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淫羊藿-黄芪可使大鼠模型精子密度、总活率和活力增加(P<0.05,P<0.01),精子凋亡率和LH、T、E_(2)水平降低(P<0.05,P<0.01),睾丸组织中Bax蛋白表达降低(P<0.01),Bcl-2、SCF、c-Kit、PI3K和Akt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生精细胞数量增多,生精小管形态改善明显,界膜增厚,管中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精细胞及精子。结论淫羊藿-黄芪对少弱精症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淫羊藿-黄芪通过激活SCF/c-kit信号通路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促使精原细胞增殖、分化使精子发生、成熟且获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黄芪 少弱精症 scf/c-kit信号通路 PI3K/Akt信号通路 生精细胞 睾丸 不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糖尿病性膀胱病逼尿肌中c-kit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云飞 丁国富 +2 位作者 蔡志强 范勇洪 王勤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5-348,共4页
目的:检测豚鼠糖尿病性膀胱病(DCP)逼尿肌中酪氨酸蛋白激酶生长因子受体(c-kit)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c-kit表达与DCP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60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实验组40只,实验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豚鼠模... 目的:检测豚鼠糖尿病性膀胱病(DCP)逼尿肌中酪氨酸蛋白激酶生长因子受体(c-kit)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c-kit表达与DCP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方法:60只豚鼠随机分成对照组20只,实验组40只,实验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豚鼠模型,2组豚鼠饲养10周后运用尿动力学检测并将实验组筛选出DCP组和糖尿病性非膀胱病(NDCP)组,应用RT-PCR、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分别检测各组膀胱组织c-kit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DCP组c-kit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及NDCP组(P<0.05),相对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4.65±0.47、5.66±0.54、5.54±1.28。糖尿病性膀胱病组c-ki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NDCP组(P<0.01),c-kit蛋白荧光值分别为548.69±48.51、844.67±59.24、856.52±53.03。结论:豚鼠DCP逼尿肌中c-kit mRNA、c-kit蛋白表达减少,导致c-kit信号通路异常,从而使Cajal样细胞在膀胱中的功能减弱而导致逼尿肌功能障碍发生DCP,因此c-kit表达异常可能是DCP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细胞 糖尿病膀胱病 c-kit scf/c-ki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元通络针法干预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峰 张瑶 +4 位作者 徐俊 胡昭端 周晓红 谢有琼 彭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804-1808,共5页
目的:研究养元通络针法对糖尿病胃轻瘫(DGP)模型大鼠胃窦平滑肌SCF-kit通路系统及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胆囊收缩素(CCK)、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模型组(M)、针刺组(A)、假针刺组(SA)、西药二... 目的:研究养元通络针法对糖尿病胃轻瘫(DGP)模型大鼠胃窦平滑肌SCF-kit通路系统及血清胃促生长素(Ghrelin)、胆囊收缩素(CCK)、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模型组(M)、针刺组(A)、假针刺组(SA)、西药二甲双胍组(MET),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均采用链脲佐菌(STZ)结合高脂饮食诱导造模。各组大鼠分别于相应干预措施2周后,光镜下观察大鼠胃窦平滑肌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Ghrelin、CCK、5-羟色胺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胃窦干细胞因子(SCF)、c-kit蛋白表达。结果:1)形态组织学改变: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窦黏膜不完整,血管数量减少,腺体的排列紊乱,间质细胞数目减少;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西药组胃窦黏膜尚完整,腺体排列比较整齐,有较丰富血管,间质细胞数量较多;假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Ghrelin、5-羟色胺表达下降(P<0.05),CCK、血糖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西药组血清Ghrelin、5-羟色胺表达上升,CCK、血糖水平下降(P<0.05),假针刺组Ghrelin、CCK、5-羟色胺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窦SCF、c-kit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西药组大鼠胃窦SCF、c-kit蛋白表达升高(P<0.05);假针刺组胃窦SCF、c-kit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元通络针法能使DGP大鼠胃窦组织内SCF和c-kit蛋白表达量提升,上调SCF-kit信号系统,提高血清Ghrelin、5-羟色胺表达,降低血清CCK表达,从而改善胃肠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糖尿病胃轻瘫 scf/c-kit信号通路 胃促生长素 胆囊收缩素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