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RELAP5程序的直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敏感性分析 |
刘新凯
刘建阁
彭敏俊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2
|
基于SCDAP/RELAP5耦合堆腔注水的非能动压水堆熔融池冷却分析 |
邵舸
佟立丽
曹学武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3
|
移动式气冷堆电源关键安全特性研究 |
马信荣
杨夷
|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套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负荷跟随动态特性分析 |
刘建阁
彭敏俊
张志俭
徐文奇
成守宇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5
|
CPR1000全厂断电事故瞬态特性分析 |
张亚培
田文喜
秋穗正
苏光辉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6
|
全厂断电事故下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分析 |
袁添鸿
于雷
王川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7
|
压水堆核电厂高压熔堆严重事故序列分析 |
张琨
曹学武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9
|
|
8
|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与运行特性分析 |
于雷
谢海燕
蔡章生
|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9
|
CPR1000非能动应急给水系统瞬态特性分析 |
张亚培
田文喜
秋穗正
苏光辉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0
|
CPR1000二次侧非能动应急热阱设计与事故缓解能力分析 |
王明军
张亚培
田文喜
苏光辉
秋穗正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1
|
气举试验井两相流动特性分析 |
卓文彬
彭云康
李颖川
郑海峰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2
|
熔融物压力容器内滞留瞬态传热特性分析 |
朱大欢
邓坚
陈彬
张丹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3
|
AP1000冷却剂强迫流动全部丧失事故瞬态特性分析 |
靖剑平
张春明
孙微
安婕铷
贾斌
|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4
|
主给水管道破口尺寸对CPR1000二次侧非能动应急热阱事故缓解能力影响研究 |
王明军
张亚培
田文喜
苏光辉
秋穗正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5
|
基于密度锁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及验证分析 |
陈薇
严春
阎昌琪
谷海峰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6
|
基于压水堆工况下CFETR水冷包层的增殖区破口事故初步分析 |
杨枭
赵平辉
葛志浩
李远杰
聂星辰
刘佳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7
|
AP1000核电厂主给水管道断裂事故瞬态特性分析 |
贾祥
安婕铷
靖剑平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8
|
一体化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代守宝
彭敏俊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9
|
传热管破裂位置及根数对SGTR事故进程的影响 |
蒋立国
彭敏俊
刘建阁
郭赟
|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20
|
直流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分析 |
蒋立国
彭敏俊
郭赟
刘建阁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