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液对全铅单液流电池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文越华 高辰 +3 位作者 程杰 潘军青 曹高萍 杨裕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54-2360,共7页
研究Pb(II)和H+离子浓度对全铅单液流电池正、负电极在复合石墨基体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bO2正极和Pb负极的电极过程受电化学和扩散混合控制.Pb(II)氧化沉积成PbO2时出现成核环,铅负极成核过电位小,充放电电压差远小于PbO2正极... 研究Pb(II)和H+离子浓度对全铅单液流电池正、负电极在复合石墨基体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bO2正极和Pb负极的电极过程受电化学和扩散混合控制.Pb(II)氧化沉积成PbO2时出现成核环,铅负极成核过电位小,充放电电压差远小于PbO2正极,电池极化主要来自PbO2正极.增加H+浓度有利于降低PbO2正极和Pb负极的极化,但析氧、析氢副反应和腐蚀加重.增大Pb(II)浓度有利于抑制析氧,但PbO2正极充电电压升高,充放电电压差增大.Pb(II)浓度较低时,充放电过程中PbO2沉积层少许脱落,充电电压进一步降低且更趋平稳.为此,电解液中HBF4浓度以2 mol L-1为宜,Pb(II)浓度应在0.9 mol L-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单液流电池 PbO2 PB2+ PB2+ PB 复合石墨电极 HBF4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全组分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高韶君 刘伟峰 +1 位作者 符冬菊 刘旭光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5-460,共26页
随着近年来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量以及退役量都在逐年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废旧锂离子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问题。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多由过渡金属氧化物或磷酸盐基正极、石墨基负极、含有害锂盐的有机电解质、... 随着近年来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量以及退役量都在逐年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废旧锂离子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问题。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多由过渡金属氧化物或磷酸盐基正极、石墨基负极、含有害锂盐的有机电解质、聚合物隔膜以及塑料或金属外壳组成,在电池退役后,其中的诸多贵金属以及石墨等都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本文对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组成结构、废旧锂离子电池全组分回收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回收的研究进展,从回收成本和二次污染等方面概述了不同方法所遇到的问题,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石墨 组分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回收处理及资源循环 被引量:11
3
作者 燕乔一 吴锋 +1 位作者 陈人杰 李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60-1771,共12页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是汽车行业碳减排的重要举措,并且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意义重大。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驱动力,其退役后的清洁处理和高效利用,关系到电动汽车行业...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推动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是汽车行业碳减排的重要举措,并且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意义重大。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驱动力,其退役后的清洁处理和高效利用,关系到电动汽车行业能否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石墨具有可逆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地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此,石墨负极材料的回收处理与资源循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深度净化、选择性提锂和残存电解质去除等角度,对废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回收处理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梳理出再生石墨及其产品的资源循环利用途径,并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分析石墨回收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未来的回收处理与资源循环技术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应着眼于厘清电池失效机理、实现全组分高效回收、坚持绿色化学新理念、拓宽高值化应用市场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石墨 回收处理 资源再利用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F_4溶液中全铅液流电池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东阳 程杰 +3 位作者 潘军青 文越华 曹高萍 杨裕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71-2576,共6页
报道了一种HBF_4水溶液中的全铅液流电池,正、负电极电解液均采用Pb(BF_4)_2的HBF_4水溶液.在酸性的四氟硼酸铅电解液中考察了石墨电极和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的循环伏安性能,石墨电极较适于用作全铅液流电池的正、负电极.采用石墨电极... 报道了一种HBF_4水溶液中的全铅液流电池,正、负电极电解液均采用Pb(BF_4)_2的HBF_4水溶液.在酸性的四氟硼酸铅电解液中考察了石墨电极和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的循环伏安性能,石墨电极较适于用作全铅液流电池的正、负电极.采用石墨电极作为电池的正、负电极并在四氟硼酸铅酸性电解液中进行充放电实验,其中Pb(BF_4)_2浓度分别为0.5、1.0和1.5 mol·L^(-1),且保持游离的HBF_4浓度为1.0 mol·L^(-1).该电池为单液流电池,不需要隔膜分隔正、负极的电解液,电流密度为10、20和40 mA.cm^(-2),当限定充电容量为7.0 mAh.cm^(-2),放电电压截止到1.0 V时,平均库仑效率大于87%,平均能量效率大于68%;当电解液采用1.0或1.5 mol·L^(-1) Pb(BF_4)_2+1.0 mol·L^(-1)HBF_4水溶液时,在10及20 mA.cm^(-2)电流下的能量效率最高可超过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氟硼酸 石墨电极 四氟硼酸铅 铅液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NCM811正极材料的制备以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吴允龙 江晓雪 +1 位作者 郭旗 李翠芹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富镍层状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因具有极高的充放电比容量被广泛关注,但是其在循环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结构退化以及界面不稳定的问题。采用多步煅烧法协同球磨法成功制备了单晶NCM811正极材料(SC-NCM),并对... 富镍层状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因具有极高的充放电比容量被广泛关注,但是其在循环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结构退化以及界面不稳定的问题。采用多步煅烧法协同球磨法成功制备了单晶NCM811正极材料(SC-NCM),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SC-NCM为正极、锂片为负极组装的半电池首圈库伦效率为85.4%,在1 C循环200次后拥有86.2%的容量保持率;以石墨为负极、SC-NCM为正极组装的全电池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达到了94.1%的容量保持率。通过对比传统NCM811(PC-NCM)与SC-NCM在循环期间的差异,分析得出对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长循环稳定性最大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多步煅烧法协同球磨法合成SC-NCM正极材料的新策略,以加速NCM811商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NCM811 循环稳定性 sc-ncm||石墨电池 多步煅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钙锡铝合金中铝 被引量:4
6
作者 杜颂如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8-278,280,共2页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铅钙锡铝合金 基体改进剂 电池极板 络天青S 比色测定 沉淀分离 直接测定 分析结果 国标法 酸溶解 免维护 密封 比色法 铅合金 试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