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硫胶粉/SBS改性沥青性能及机理研究
1
作者 徐强祥 张国平 +3 位作者 胡一红 杨法勇 赵琼阳 李志刚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针对现阶段常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剂价格高的现象,为实现降低SBS改性沥青的工程造价,在改善沥青性能和与有效循环利用废胶粉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脱硫胶粉(DCR)/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储存稳定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宏观性能... 针对现阶段常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剂价格高的现象,为实现降低SBS改性沥青的工程造价,在改善沥青性能和与有效循环利用废胶粉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脱硫胶粉(DCR)/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储存稳定性能、抗老化性能等宏观性能,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并评价了其形态特征和化学特性。结果表明,SBS和脱硫胶粉的加入改善了DCR/SBS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储存稳定性、抗老化性能,脱硫胶粉与SBS改性剂均匀分散并相互交联,脱硫胶粉-SBS-沥青三相间界面模糊,同时,脱硫胶粉与SBS在沥青中为物理改性与化学反应共存。为后续废胶粉替代部分SBS改性剂在道路工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脱硫胶粉 sbs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 流变性能 改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关龙 王枫 +1 位作者 匡民明 周晓龙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7,共7页
以AH-70为基质沥青,加入经糠醛抽出油预溶胀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外掺胶粉制备复合改性沥青(SBS/CRMA)。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糠醛抽出油掺量、胶粉掺量、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SB... 以AH-70为基质沥青,加入经糠醛抽出油预溶胀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外掺胶粉制备复合改性沥青(SBS/CRMA)。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糠醛抽出油掺量、胶粉掺量、搅拌温度和搅拌时间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SBS/CRMA、SBS改性沥青(SBSMA)和胶粉改性沥青(CRMA)的流变性能进行分析,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SBS/CRMA的微观结构。由正交试验得到最优方案为:糠醛抽出油掺量8%(质量分数)、胶粉掺量25%(质量分数)、搅拌温度210℃和搅拌时间2.5h。在最优方案下制得SBS/CRMA的5℃延度为327mm、软化点为78.0℃、弹性恢复91.6%。SBS/CRMA在低温下更柔韧,高温下更坚硬,温度敏感性降低,抗车辙形变能力增强。结合荧光显微镜结构图,提出了SBS/CRMA的三维网络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胶粉 改性沥青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胶粉-HDPE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被引量:9
3
作者 何锐 黄鑫 +1 位作者 仵江涛 王振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2-248,共7页
采用SK-90~#基质沥青,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选择6个试验变量,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技术指标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基质沥青经过SBS-胶粉-HDPE复合改性后,针入度大幅度降低,... 采用SK-90~#基质沥青,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选择6个试验变量,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技术指标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基质沥青经过SBS-胶粉-HDPE复合改性后,针入度大幅度降低,软化点和5℃延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第22组弹性恢复率高达60%,弹性较好;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制备SBS-胶粉-HDPE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改性剂SBS掺量为5.0%,改性剂胶粉掺量为20.0%,改性剂HDPE掺量为4.5%,剪切速率为4 500 r·min^(-1),剪切时间为45 min,剪切温度为170℃;在高温剪切的作用下,SBS和HDPE相互缠绕联结,形成以胶粉作为填充物的三维网状结构,其中聚合物作为分散介质,沥青作为分散相,从而使复合改性沥青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沥青 正交试验 sbs 胶粉 H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仕峰 吴晓羽 +1 位作者 杨思远 姚鸿儒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4-538,共5页
通过螺杆高温挤出使胶粉预先脱硫降解,然后嵌入分散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中,研究了胶粉的降解程度、种类、含量及交联稳定工艺对复合改性沥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胶粉易微细化嵌入SBS改性沥青中,... 通过螺杆高温挤出使胶粉预先脱硫降解,然后嵌入分散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中,研究了胶粉的降解程度、种类、含量及交联稳定工艺对复合改性沥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胶粉易微细化嵌入SBS改性沥青中,明显提高了SBS改性沥青的低温延度和耐老化性能,且不明显增加复合改性沥青的施工黏度.嵌入式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经过交联稳定后热贮存稳定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微细化 胶粉 性能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粉/SBS与高黏剂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周志刚 陈功鸿 +1 位作者 张红波 凌永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93-6099,共7页
为了给排水性沥青路面提供所需的高黏度改性沥青,并控制其制备成本,通过添加橡胶粉、SBS改性剂和高黏剂制备了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根据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针入度指数和60℃动力黏度等指标,研究了各改性剂对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为了给排水性沥青路面提供所需的高黏度改性沥青,并控制其制备成本,通过添加橡胶粉、SBS改性剂和高黏剂制备了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根据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针入度指数和60℃动力黏度等指标,研究了各改性剂对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各自的合适掺量。采用软化点差值法评价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研究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采用复数模量指数(GTS)法研究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高黏度复合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5%的SBS改性剂、13%橡胶粉和4%的高黏剂为合适的配比掺量,所制备的高黏度改性沥青具有较强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良好的感温性能,并满足储存稳定性要求。橡胶粉、SBS和高黏剂与基质沥青之间既存在物理共混,也有化学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改性沥青 复合改性 橡胶粉 sbs改性剂 高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碳纳米管提高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国峰 苏群 +1 位作者 张奇 张复实 《森林工程》 201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通过向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改性橡胶粉末中添加功能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的方式,获得了新型的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沥青改性剂。用该复合改性剂与基质沥青制备新型SBS改性沥青。针对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大量的结构... 通过向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改性橡胶粉末中添加功能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的方式,获得了新型的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沥青改性剂。用该复合改性剂与基质沥青制备新型SBS改性沥青。针对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进行大量的结构研究和路用性能测试。包括三大指标试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分析以及马歇尔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碳纳米管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大的π电子结构,能够提高SBS与沥青之间的物理溶胀及弱化学相互作用(这里主要以π-π堆积作用为主)。加入碳纳米管的SBS沥青较单纯SBS改性沥青在综合性能上有较大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sbs橡胶 功能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胶粉/碳纳米管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
7
作者 刘玉梅 孙敏 +3 位作者 曹宁 苏纪壮 周勇 袁连旺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4-1919,共6页
为了提高无搅拌湿法废旧胶粉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不同类型碳纳米管对其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废旧胶粉/碳纳米管复合改性沥青样品,考察了不同类型碳纳米管、胶粉对沥青基本物理性能以及不同温度及荷载作用状态下黏弹特性的... 为了提高无搅拌湿法废旧胶粉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不同类型碳纳米管对其进行复合改性,制备废旧胶粉/碳纳米管复合改性沥青样品,考察了不同类型碳纳米管、胶粉对沥青基本物理性能以及不同温度及荷载作用状态下黏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GT210和GT301两种碳纳米管,GT400碳纳米管与胶粉复合对沥青基本物理性能的改善效果更佳,同时其提高了胶粉改性沥青的表观黏度;碳纳米管增强了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和蠕变回复特性。此外,胶粉能够显著降低沥青的低温脆性,提高沥青的应力松弛能力,碳纳米管对胶粉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橡胶粉 碳纳米管 复合改性沥青 黏弹特性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评价及改性机理 被引量:33
8
作者 刘勇 顾兴宇 +1 位作者 李志刚 武宝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3,共6页
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了复合改性沥青,其中胶粉掺量分别为7%,10%,13%和16%.通过沥青三大指标及弯曲梁流变试验发现: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及抗高温变形能力优于单一的SBS改性沥青,但是其低温性能未得到改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高速剪切法制备了复合改性沥青,其中胶粉掺量分别为7%,10%,13%和16%.通过沥青三大指标及弯曲梁流变试验发现: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及抗高温变形能力优于单一的SBS改性沥青,但是其低温性能未得到改善.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的黏弹性力学性能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借助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等微观手段对改性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证明:胶粉在改性过程中发生物理溶胀反应,由颗粒状变成网状;在改性过程中没有新的官能团产生,但是红外光谱特征峰的峰值发生变化,表示反应过程有化学键打开,在高温与高速剪切条件下,与胶粉发生枝接反应.结合宏观与微观试验,胶粉的合适掺量为1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 胶粉 复合改性 改性机理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剂掺量对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贾晓凡 曹贵 +2 位作者 张喜军 李文举 张建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4-490,546,共8页
选用0、1.4‰、1.6‰、1.8‰、2.0‰、2.2‰、2.4‰等不同的稳定剂掺量,采用三大指标、弹性恢复和离析试验评价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通过温度扫描和频率扫描研究稳定剂掺量对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红... 选用0、1.4‰、1.6‰、1.8‰、2.0‰、2.2‰、2.4‰等不同的稳定剂掺量,采用三大指标、弹性恢复和离析试验评价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通过温度扫描和频率扫描研究稳定剂掺量对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红外光谱(FTIR)分析稳定剂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稳定剂可提高复合改性沥青的延度(5℃)和软化点、降低针入度,同时改善存储稳定性,增加弹性恢复率;推荐复合改性沥青最佳稳定剂掺量为2.0‰;稳定剂对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改性为物理过程,其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的各官能团特征峰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 稳定剂掺量 温度扫描 频率扫描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橡胶粉SBS改性沥青透水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 被引量:13
10
作者 肖飞鹏 宗启迪 +2 位作者 王金刚 陈军 刘继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9-846,共8页
排水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大,具有良好的排水、降噪功能,但是易发生水损害.使用粗橡胶粉和SBS(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改性剂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采用冻融劈裂强度比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进行评价.研究SB... 排水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大,具有良好的排水、降噪功能,但是易发生水损害.使用粗橡胶粉和SBS(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改性剂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采用冻融劈裂强度比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进行评价.研究SBS用量、最大公称粒径、粗橡胶粉用量、级配各筛孔通过率、消石灰用量和沥青用量6个影响因素对透水沥青混凝土抗水害损性能的影响,揭示粗橡胶粉SBS复配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BS用量的增加、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的增大、消石灰的加入均能提高透水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为了获得最佳的水稳定性和良好的经济性,建议SBS与粗橡胶粉的最佳掺量分别为6%和10%,并且通过灰关联分析得出了影响各规格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的关键筛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定性 冻融劈裂试验 透水沥青混凝土 粗橡胶粉sbs复配改性沥青 参数优化 抗水损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永宁 李晓民 +2 位作者 杨涛 魏定邦 李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评价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用测力延度、半圆弯曲和裂缝扩展性能试验分别测试了SBS改性沥青、未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和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指标,并采用熵权法对测力延度指标进... 为评价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低温性能,用测力延度、半圆弯曲和裂缝扩展性能试验分别测试了SBS改性沥青、未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和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指标,并采用熵权法对测力延度指标进行优选,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四组分试验对3种沥青的性能变化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测力延度指标中最大屈服点可有效表征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双螺杆活化过程中交联键被打开,并与SBS形成稳定的交联网络结构,显著提高了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和抗水损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双螺杆活化胶粉复合sbs改性沥青 力学性能 裂缝扩展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灰关联分析优化活化胶粉/SBR复合改性沥青掺量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何东坡 潘志强 +1 位作者 王宏光 杜文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7-191,共5页
为提升沥青的综合性能,采用废食用油对废胶粉进行活化处理,复配丁苯橡胶(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方法,分别对不同掺量废食用油、废胶粉、SBR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三大指标和135℃旋转黏度性能测试,利... 为提升沥青的综合性能,采用废食用油对废胶粉进行活化处理,复配丁苯橡胶(SBR)制备复合改性沥青。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方法,分别对不同掺量废食用油、废胶粉、SBR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三大指标和135℃旋转黏度性能测试,利用灰关联分析对沥青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关联度的响应面数学模型,得出各改性剂的最优掺量。结果表明,选用响应面法-灰关联分析可以很好地对沥青改性剂的掺量进行优化;当废食用油掺量为10%、废胶粉掺量为10%、SBR掺量为5%时,制得的复合改性沥青综合性能最优,且关联度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仅为2.45%,拟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胶粉 丁苯橡胶 响应面法 灰关联分析 复合改性沥青 改性剂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辉 王旭 +1 位作者 黄威麟 周争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879-3889,共11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离析软化点差3种方法研究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在化学助剂作用下胶粉与沥青相容性的变化。首先,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沥青四组分代表分子、胶粉代表分子、化学助剂代表分子的单体模型与混...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离析软化点差3种方法研究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在化学助剂作用下胶粉与沥青相容性的变化。首先,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沥青四组分代表分子、胶粉代表分子、化学助剂代表分子的单体模型与混合体系模型,模型经优化处理后进行分子动力学分析,计算得到各模型的溶解度参数和沥青与胶粉代表分子−丁苯橡胶及各混合体系的溶解度参数差;然后,根据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离析软化点差的试验结果对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中沥青与胶粉的相容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化学助剂的作用下,胶粉与沥青的相容性得到增强;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总吸热量低于普通胶粉改性沥青的总吸热量,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更加稳定;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相容性优于普通胶粉改性沥青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 相容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差示扫描量热法 离析软化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逼近理想点排序法的活化橡胶粉改性沥青工艺
14
作者 宋莉芳 张婷 +5 位作者 薛哲 乔云雁 周健 夏慧芸 高莉宁 陈华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6-231,314,共7页
采用系列复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橡胶粉进行活化,并利用得到的活化橡胶粉改性沥青。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橡胶粉活化前后的微观形貌和主要官能团进行对比分析。对基质沥青、橡胶粉改性沥青和活化橡胶粉改性沥青的... 采用系列复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橡胶粉进行活化,并利用得到的活化橡胶粉改性沥青。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橡胶粉活化前后的微观形貌和主要官能团进行对比分析。对基质沥青、橡胶粉改性沥青和活化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以及动态热机械和热稳定性对比分析,利用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OPSIS)对活化橡胶粉改性沥青的上述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橡胶粉的最佳活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橡胶粉表面活化最佳工艺:复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比为1∶2,掺量为橡胶粉质量的2%,活化温度为70℃,处理时间3h;活化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均优于普通橡胶粉改性沥青;动态热机械和热稳定性分析表明活化橡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均优于橡胶粉改性沥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改性沥青 TOPSIS 废旧橡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路面双改性高黏沥青性能优化技术及内在规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许志杨 沈菊男 王丽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46-251,共6页
废轮胎橡胶粉(crumb rubber modifier,CRM)和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双改性沥青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但它的性能与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探讨CRM和SBS改性剂沥青生产工艺及性能的优化。研究选用两种沥青,采用不同的剪拌工艺制... 废轮胎橡胶粉(crumb rubber modifier,CRM)和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双改性沥青具有很好的路用性能;但它的性能与生产工艺有很大关系。探讨CRM和SBS改性剂沥青生产工艺及性能的优化。研究选用两种沥青,采用不同的剪拌工艺制备双改性沥青,进行60℃动力黏度、135℃布氏黏度、三大指标、动态剪切流变的试验。研究发现:①先加SBS在沥青中剪切再加CRM(SSRM)搅拌双改性沥青的60℃动力黏度最高,抗车辙因子也最好;②通过SSRM工艺制得的4.5%SBS,8%CRM含量的双改性沥青的抗车辙性能优异,60℃动力黏度也远远高于排水路面用改性沥青60℃动力黏度20000Pa·s的要求;③CRM与SBS双改性沥青的60℃动力黏度与三大指标、抗车辙因子有着明显的线性关系,但与135℃布氏黏度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改性 拌和方式 CRM sbs 沥青性能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轮胎橡胶粉对复合改性沥青老化的多尺度性能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许志杨 沈菊男 +3 位作者 宋旭艳 俞锋 蒋涛 张立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7-365,共9页
为了研究废轮胎橡胶粉(CRM)对复合改性沥青老化的影响,本文对SBS掺量4.5%不变,改变CRM掺量为0、6%、10%和14%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对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老化前后的沥青分别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分析,原子力显微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为了研究废轮胎橡胶粉(CRM)对复合改性沥青老化的影响,本文对SBS掺量4.5%不变,改变CRM掺量为0、6%、10%和14%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对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T)老化前后的沥青分别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分析,原子力显微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多尺度分析CRM对复合改性沥青老化的影响。研究发现:CRM的掺入使得沥青蜂状结构变得细小、分散,老化后沥青表面变得粗糙,微观力学性能与宏观力学性能都有所增强;CRM增强了沥青的弹性性能和抗形变性能,增大黏附力和杨氏模量,使沥青整体粗糙,CRM对复合改性沥青的老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SBS老化过程中的分解没有影响;RTFOT前后,沥青抗车辙因子与R q和杨氏模量都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抗车辙因子与黏弹性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橡胶粉 复合改性 RTFOT老化 多尺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废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鲁玉莹 余黎明 +2 位作者 杨加可 曾武松 陆江银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86,共6页
以克拉玛依90号沥青作为基质沥青、废橡胶粉和水滑石(LDHs)作为改性剂,制备了LDHs/废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在废橡胶粉加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考察LDHs加入量对复合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抗紫外老化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橡胶... 以克拉玛依90号沥青作为基质沥青、废橡胶粉和水滑石(LDHs)作为改性剂,制备了LDHs/废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在废橡胶粉加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考察LDHs加入量对复合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抗紫外老化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橡胶粉加入量(w)为15%时,随着LDHs的加入,复合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升高,针入度和延度有所下降,两种改性剂相互结合,使复合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得到改善,并且满足国家聚合物改性沥青标准的要求。考虑到改性剂成本,选取LDHs加入量(w)为3%~4%;LDHs的加入使复合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增量减小,残留针入度比和延度保留率上升,表明LDHs可明显提高复合改性沥青的抗紫外老化性能;LDHs的加入可使复合改性沥青复数模量和车辙因子增加,相位角下降,说明LDHs可提高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车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橡胶粉 水滑石 复合改性沥青 抗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轮胎橡胶在沥青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力侨 费维水 +3 位作者 刘小峰 周杰 杜孟翔 赵新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2-38,共7页
随着废弃轮胎的数量逐渐增多,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将废弃轮胎进行回收利用,成为了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以碎轮胎橡胶在沥青中的运用研究为背景,以橡胶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为线索,揭示碎轮胎橡胶在“湿法”以及“终端共和... 随着废弃轮胎的数量逐渐增多,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将废弃轮胎进行回收利用,成为了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以碎轮胎橡胶在沥青中的运用研究为背景,以橡胶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为线索,揭示碎轮胎橡胶在“湿法”以及“终端共和”工艺下,制备所得改性沥青的特点、存在缺陷。并对两种改性沥青的改善措施、改性机理、稳定性评价的方法及原理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碎轮胎橡胶在沥青中的推广运用,提供理论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轮胎橡胶 改性沥青 稳定性 复合改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硬质沥青的制备及微观结构 被引量:6
19
作者 董夫强 张玉贞 +2 位作者 辛雪 范维玉 南国枝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4-179,共6页
以秦皇岛AH-70为基质沥青,外掺改性胶粉、SBS和硬沥青制备复合改性硬质沥青,考察制备方法(四步剪切法和三步剪切法)、剪切时间及外掺剂对其性能的影响,对制备过程中的微观相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步剪切法所制备的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性... 以秦皇岛AH-70为基质沥青,外掺改性胶粉、SBS和硬沥青制备复合改性硬质沥青,考察制备方法(四步剪切法和三步剪切法)、剪切时间及外掺剂对其性能的影响,对制备过程中的微观相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步剪切法所制备的复合改性硬质沥青性能优于三步剪切法,每步较合适的剪切时间为60、60、30和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胶粉、SBS和硬沥青的掺量分别为20%、2%、20%,所制备的复合改性硬质沥青的性能均满足浇注式沥青的指标要求;复合改性硬质沥青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既存在物理共混又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制备过程中其相态结构发生转变,由沥青为连续相、SBS为分散相,转变为沥青和SBS为双连续相,最后又转变为沥青连续相、SBS分散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硬质沥青 sbs沥青 改性胶粉 硬沥青 四步剪切法 相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