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R生物脱氮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菌相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廖永红 周晓宏 +2 位作者 汪苹 胡中豪 刘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8,共4页
对20LSBR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氨氮废水的活性污泥菌相进行了初步研究,成功地分离出了硝化菌、反硝化菌和异养菌,测定了工艺过程中各种成分和活性污泥细菌浓度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活性污泥的活性,提高SBR生物脱氮效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生物脱氮 菌相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异养菌 sbr生物反应器 活性污泥 相变化 反硝化菌 高氨氮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和HBR两种反应器中N2O产生量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永臻 尚会来 +2 位作者 张静蓉 王淑莹 刘秀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39-1344,共6页
为考察不同反应器类型对N_2O产生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好氧-缺氧SBR生物反应器和间歇式复合生物反应器HBR(填料填充率:30%,运行方式:瞬间进水—曝气360 min—沉淀40 min—排水20 min),研究实际生活污水脱氮过程中N_2O的产生与释放情况,重... 为考察不同反应器类型对N_2O产生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好氧-缺氧SBR生物反应器和间歇式复合生物反应器HBR(填料填充率:30%,运行方式:瞬间进水—曝气360 min—沉淀40 min—排水20 min),研究实际生活污水脱氮过程中N_2O的产生与释放情况,重点考察不同生物反应器类型对脱氮过程中N_2O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BR系统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脱氮过程中N_2O主要产生于硝化阶段,不同生物反应器类型对脱氮过程中N_2O产生量有显著影响.SBR生物反应器和HBR生物反应器硝化过程N_2O产生量分别为0.76和1.48 mg/L,SBR生物反应器硝化过程中N_2O产生量远低于HBR生物反应器N_2O产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R生物反应器 sbr生物反应器 N2O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强化生物作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冰 陈东辉 +1 位作者 陈亮 陈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8-158,共1页
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投加于 SBR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废水 ,通过比较处理效率、污泥活性、污泥结构等指标来探明壳聚糖强化活性污泥生物作用的机理。研究表明 ,壳聚糖虽对污泥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 ,但能很好地改善污泥的絮体结构 ,从而提... 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投加于 SBR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废水 ,通过比较处理效率、污泥活性、污泥结构等指标来探明壳聚糖强化活性污泥生物作用的机理。研究表明 ,壳聚糖虽对污泥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 ,但能很好地改善污泥的絮体结构 ,从而提高活性污泥的处理效率 ,其中分子量越大的壳聚糖强化生物处理的效果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生物作用 分子量 sbr生物反应器 生活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应用于SBR剩余污泥减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金瑞洪 NG Wu nJer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2期239-242,245,共5页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臭氧可以用于减少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该系统由SBR和污泥臭氧化及回流装置组成,其中SBR排出的污泥经与臭氧接触反应再回流到SBR中.结果显示,臭氧化促进了反应器中生物量的减少,并有一定量的生...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臭氧可以用于减少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该系统由SBR和污泥臭氧化及回流装置组成,其中SBR排出的污泥经与臭氧接触反应再回流到SBR中.结果显示,臭氧化促进了反应器中生物量的减少,并有一定量的生物污泥被无机化.在臭氧投加量接近于0.2gO3/gSS且污泥回流量为0.3L/L·d时,污泥观测产率Yobs可接近零.另外,当臭氧投加量为0.05gO3/gSS且污泥回流量为0.4L/L·d时,也可得到相同结果.实验中SBR的MLSS有效地维持在4000~6000mg/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化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 污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埋固定化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对邻氯苯酚的降解 被引量:4
5
作者 董怡华 胡筱敏 +1 位作者 张玉革 高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9-1376,共8页
以海藻酸钠为包埋载体,活性炭为添加材料,对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PSB-1D进行固定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炭添加量为1%,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包埋菌体与包埋材料的质量比为1/20... 以海藻酸钠为包埋载体,活性炭为添加材料,对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PSB-1D进行固定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最佳制备条件:活性炭添加量为1%,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包埋菌体与包埋材料的质量比为1/20。在最佳条件下,微生物小球培养7 d后对2-氯苯酚(2-CP)的降解率为72.6%。对比研究微生物小球和游离细菌的降酚效果。将微生物小球引入序批式好氧生物反应器(SBR)工艺中,分别研究小球投加量、曝气时间、曝气量对生物反应器降解2-氯苯酚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小球对2-CP的降解率较游离细菌有明显提高。在黑暗好氧条件下,有效容积为5 L的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对2-CP模拟废水降解处理的最佳稳定工艺条件为:微生物小球投加量为20 g,曝气时间10 h,曝气量为100 L/h。在此条件下,经过连续30个周期的测定,微生物小球对2-CP的平均去除率始终保持在6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 沼泽红假单胞菌 2-氯苯酚 序批式好氧生物反应器(sbr)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