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辐射硫化SBR/SiO2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庆国 黄兆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4-156,共3页
与硫磺硫化、过氧化物硫化相比,电子束辐射硫化(辐射剂量200kGy)的SBR/SiO2复合材料具有最大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核磁交联密度测定仪测试表明,电子束辐射硫化、硫磺硫化、过氧化物硫化的SBR/SiO2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分别为15.6×1... 与硫磺硫化、过氧化物硫化相比,电子束辐射硫化(辐射剂量200kGy)的SBR/SiO2复合材料具有最大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核磁交联密度测定仪测试表明,电子束辐射硫化、硫磺硫化、过氧化物硫化的SBR/SiO2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分别为15.6×10-5mol/cm3、11.7×10-5mol/cm3和24.4×10-5mol/cm3;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大,SBR/SiO2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大,扯断伸长率减小。O3老化试验表明,电子束辐射硫化SBR/SiO2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臭氧老化性能,O3老化后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下降幅度很小;硫磺硫化SBR/SiO2复合材料的耐臭氧老化性能较差,O3老化后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sio2复合材料 电子束辐射硫化 耐臭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I.纳米SiO_2在PET单体EG中的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锐 武荣瑞 +1 位作者 张大省 徐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1-184,187,共5页
以 EG为分散介质 ,研究了分散方法 ,分散剂的种类 ,分散剂的浓度及分散时间对纳米 Si O2 在 EG中分散性的影响 ,用 TEM对其分散情况进行表征 ,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探讨与研究。其结果表明 ,不同的分散方法 ,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及不同的分... 以 EG为分散介质 ,研究了分散方法 ,分散剂的种类 ,分散剂的浓度及分散时间对纳米 Si O2 在 EG中分散性的影响 ,用 TEM对其分散情况进行表征 ,并对其分散机理进行探讨与研究。其结果表明 ,不同的分散方法 ,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及不同的分散剂浓度 ,不同的分散时间对 Si O2 在 EG中的分散性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纳米sio2复合材料 聚酯 单体 EG 研究 分散性 分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VSR/SiO_2电绝缘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蔡登科 喻剑辉 +2 位作者 文习山 蓝磊 陈江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2-167,共6页
该文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制成以及采用不同偶联剂处理的纳米 SiO2 在 RTV 硅橡胶中的分散情况,根据结果对 RTVSR/SiO2 纳米复合电绝缘材料进行了力学、热学、耐酸液(HCl)性能以及电气性能测试,并与纯 RTV 进行了对比。借助 FT-IR、FT-Ra... 该文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制成以及采用不同偶联剂处理的纳米 SiO2 在 RTV 硅橡胶中的分散情况,根据结果对 RTVSR/SiO2 纳米复合电绝缘材料进行了力学、热学、耐酸液(HCl)性能以及电气性能测试,并与纯 RTV 进行了对比。借助 FT-IR、FT-Raman、SEM 和 TG-DTG-DSC 等先进的测试手段,对它们的测试结论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与研究。实验表明,采用 B 型偶联剂处理的纳米 SiO2能更好地分散于 RTV 硅橡胶中,而且所得到的复合物有了更优异的力学、热学、耐酸液性能。考虑到 RTV 硅橡胶是电气绝缘材料,因此对 RTV/SiO2 纳米复合电绝缘材料也进行了耐漏电起痕、tanδ 、ρν和憎水角等基本电气性能指标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VSR sio2 电绝缘纳米复合材料 绝缘材料 绝缘性能 憎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用聚氨酯/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张志华 吴广明 +4 位作者 沈军 付甜 杨帆 夏长生 王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8-502,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纳米SiO2 颗粒 ,然后通过超声分散机将SiO2 纳米颗粒分散到聚氨酯树脂中制备出聚氨酯 SiO2 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 (FTIR)、万能电子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 (DMA)、量... 采用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纳米SiO2 颗粒 ,然后通过超声分散机将SiO2 纳米颗粒分散到聚氨酯树脂中制备出聚氨酯 SiO2 纳米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 (FTIR)、万能电子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仪 (DMA)、量热示差扫描仪 (DSC)分别表征了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的结构和形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SiO2 颗粒均匀分布在聚氨酯中 ,并与聚氨酯的基团发生了反应 ;聚氨酯 SiO2 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纯聚氨酯树脂更高的模量和内耗峰强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并具有一个最佳值 ;而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 ,但随SiO2 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又有所提高 ;纳米SiO2 掺杂对聚氨酯树脂的耐低温的性能影响不大 ,却提高了树脂的耐热性能 ,从而使聚氨酯树脂使用温度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sio2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物性 溶胶-凝胶反应 树脂 纳米技术 人造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对聚醚砜酮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邵鑫 田军 +2 位作者 刘维民 马春林 薛群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2,共5页
在 MM- 2 0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不同载荷和速度下纳米 Si O2 含量对聚醚砜酮 (PPESK)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分析 PPESK及纳米 Si O2 /PPESK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 在 MM- 2 0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不同载荷和速度下纳米 Si O2 含量对聚醚砜酮 (PPESK)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分析 PPESK及纳米 Si O2 /PPESK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纳米 Si O2 不但可以提高 PPESK的耐磨性 ,而且还有较好的减摩作用。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 ,当纳米 Si O2 的质量分数为 2 5 %时 ,填充 PPESK复合材料具有最佳摩擦学性能。随着载荷的增大 ,填充 PPESK的摩擦系数降低 ,填料含量在 2 0 %质量分数以下时随载荷增大其耐磨性提高较明显 ,而填料含量超过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酮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O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月英 刘勇兵 +1 位作者 曹占义 杨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对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的Al2O3·SiO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SiO2颗粒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复合材料同基体铝合金相比摩擦因数也较低.在较低载荷和滑动速度下,该... 对用挤压铸造法制备出的Al2O3·SiO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SiO2颗粒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复合材料同基体铝合金相比摩擦因数也较低.在较低载荷和滑动速度下,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明显优越于基体铝合金,摩擦因数也稳定地低于基体铝合金;而在较高载荷和滑动速度下,同基体铝合金相比,复合材料耐磨性的改善有所降低,但摩擦因数仍可以保持较低的水平.这是由于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变化,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发生了转化.对Al2O3·SiO2颗粒在摩擦磨损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o2颗粒 铝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特性 挤压铸造法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红姬 张万喜 +3 位作者 孙国恩 陈广义 徐之光 崔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7-440,共4页
采用一步法制备出EVA/SiO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FESEM、FTIR、SEM等测试手段表征纳米SiO2微粒在EVA基体中的分散性,并研究其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SiO2微粒以30~40nm左右的粒径分散于EVA基体之中,并与EVA形成化学键合结构,断裂时呈... 采用一步法制备出EVA/SiO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FESEM、FTIR、SEM等测试手段表征纳米SiO2微粒在EVA基体中的分散性,并研究其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SiO2微粒以30~40nm左右的粒径分散于EVA基体之中,并与EVA形成化学键合结构,断裂时呈现脆韧双重断裂特征.当纳米SiO2填充量为1%时,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16.1%与11.7%,并以该含量处为转折点先提高后降低.纳米SiO2微粒填充量在1%~3%范围内,复合熔体的表观粘度低于纯EVA,熔点变化较少,加工流动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 纳米sio2 一步法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超支化聚酯/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玉梅 陆绍荣 +1 位作者 张晨曦 杨桂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4-137,共4页
采用超支化聚酯与聚硅酸溶胶共混改性环氧树脂,制备了环氧树脂/超支化聚酯/纳米SiO2三元共混体系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超支化聚酯/聚硅酸溶胶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DSC)、热... 采用超支化聚酯与聚硅酸溶胶共混改性环氧树脂,制备了环氧树脂/超支化聚酯/纳米SiO2三元共混体系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超支化聚酯/聚硅酸溶胶增韧改性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及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微观相态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酯/聚硅酸的加入使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当纳米SiO2的含量为1%(质量分数,下同)时冲击强度比纯环氧树脂提高了10.48kJ/m2,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也提高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酯 纳米sio2 环氧树脂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ES疏水改性SiO_2气凝胶修饰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战武 刘渝 +4 位作者 沈晓冬 崔升 刘学涌 林本兰 成伟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3-106,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疏水改性剂,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疏水SiO2气凝胶修饰活性炭复合材料。采用接触角分析仪、N2吸附法、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疏水SiO2气凝...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疏水改性剂,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疏水SiO2气凝胶修饰活性炭复合材料。采用接触角分析仪、N2吸附法、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疏水SiO2气凝胶修饰活性炭复合材料的表面特性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疏水SiO2气凝胶修饰活性炭复合材料的接触角为156°、比表面积为759.2 m2/g、孔体积为4.38 cm3/g,最可几孔径是32nm,孔径主要分布为1~50 nm,疏水SiO2气凝胶均匀地分散于活性炭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气凝胶 疏水 活性炭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材料CoFe_2O_4/SiO_2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海波 陈敬艳 +2 位作者 刘梅 冯明 华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4-616,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Fe2O4)x/(SiO2)1-x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G/DTA,XRD和Mssbauer效应研究了热处理过程中干凝胶的变化及样品的结构、晶粒尺寸和磁性.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样品中CoFe2O4的晶粒尺寸和内磁场逐渐变小,并从...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Fe2O4)x/(SiO2)1-x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G/DTA,XRD和Mssbauer效应研究了热处理过程中干凝胶的变化及样品的结构、晶粒尺寸和磁性.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样品中CoFe2O4的晶粒尺寸和内磁场逐渐变小,并从磁有序状态转变为超顺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CoFe2O4/sio2 XRD Mossbauer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f)/SiO_2复合材料与TC4,Ti_3Al和TiAl的钎焊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波 熊华平 +1 位作者 毛唯 程耀永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4,90,共5页
在880℃/10min规范下,采用AgCuTi活性箔带钎料完成了SiO2f/SiO2/TC4,SiO2f/SiO2/Ti3Al和SiO2f/SiO2/TiAl三种接头的连接,每种接头界面均结合良好。接头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三种接头组织形貌较为相似,均在靠近SiO2f/SiO2母材的界面处形成... 在880℃/10min规范下,采用AgCuTi活性箔带钎料完成了SiO2f/SiO2/TC4,SiO2f/SiO2/Ti3Al和SiO2f/SiO2/TiAl三种接头的连接,每种接头界面均结合良好。接头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三种接头组织形貌较为相似,均在靠近SiO2f/SiO2母材的界面处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扩散反应层组织,在该组织中出现了Ti和O的富集。分析认为,钎焊过程中钎料中的Ti会优先向SiO2f/SiO2母材边缘扩散,同时,金属母材中的元素在液态钎料的作用下不断向钎缝中溶解,其中一部分母材中的Ti也会向复合材料母材边缘扩散,两种不同来源的Ti共同与SiO2发生反应生成Ti-O相,根据三种接头扩散层中Ti和O的原子比例推断Ti-O相为Ti2O。三种接头的钎缝基体区主要由白色组织和灰色组织共同组成,其中白色组织中富含Ag,主要以Ag基固溶体形式存在,而灰色组织中富含Ti和Cu,二者结合生成Ti-Cu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f/sio2复合材料 AgCuTi TC4 TI3AL T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郑亚萍 宁荣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8-150,154,共4页
以纳米 Si O2 作为增强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了不同的纳米 Si O2 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 Si O2 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 ,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 (PAL S)测试了自由体积的尺寸及浓度。结果表明 ,当纳米粒... 以纳米 Si O2 作为增强材料 ,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了不同的纳米 Si O2 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 Si O2 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 ,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 (PAL S)测试了自由体积的尺寸及浓度。结果表明 ,当纳米粒子 Si O2 含量为 3%时 ,自由体积浓度最小 ,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性能 研究 纳米复合材料 自由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T/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钰明 钟爱民 +2 位作者 何曼 崔一平 张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将硅烷染料、含硅氧烷的非线性聚氨酯与正硅酸乙酯(TEOS)共水解,缩合制备了新型聚氨酯噻唑(PUT/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用IR、SEM、TEM、UV-Vis、DSC和TGA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材料中聚氨酯与SiO2以共价键相... 利用溶胶-凝胶法将硅烷染料、含硅氧烷的非线性聚氨酯与正硅酸乙酯(TEOS)共水解,缩合制备了新型聚氨酯噻唑(PUT/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用IR、SEM、TEM、UV-Vis、DSC和TGA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材料中聚氨酯与SiO2以共价键相连,没有发生相分离,且其中非线性较好的噻唑生色团含量和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分解温度(Td)都较纯非线性光学材料(NLO)聚氨酯(PU)有显著增加,可以用来制备性能优良的二阶非线性光学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复合材料 非线性光学 噻唑 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春齐 江大志 肖加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045-3048,3053,共5页
先采用机械搅拌和超声分散方式在环氧树脂中分散纳米SiO2微粒,通过扫描电镜表征断面的形貌来分析纳米SiO2分散效果,再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纳米SiO2对环氧树脂及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分散效果明显优于机械... 先采用机械搅拌和超声分散方式在环氧树脂中分散纳米SiO2微粒,通过扫描电镜表征断面的形貌来分析纳米SiO2分散效果,再采用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纳米SiO2对环氧树脂及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分散效果明显优于机械搅拌分散;纳米SiO2含量对分散效果、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采用超声分散的1%(质量分数)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浇铸体的弯曲强度比未改性的提高了21.2%,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9.7%和7.9%,但层间剪切强度则降低了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SiO_2杂化材料增强增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佳铌 俞科静 +3 位作者 钱坤 曹海建 卢雪峰 孙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1-55,71,共6页
采用原位接枝法制备得到三维结构的石墨烯/SiO2杂化材料,用透射电镜对杂化材料的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同时对二氧化硅的粒径进行表征。利用环氧树脂固化工艺制备复合材料样条,将不同比例(0.1%、0.3%、0.5%)的杂化材料添加到树脂中制备树脂... 采用原位接枝法制备得到三维结构的石墨烯/SiO2杂化材料,用透射电镜对杂化材料的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同时对二氧化硅的粒径进行表征。利用环氧树脂固化工艺制备复合材料样条,将不同比例(0.1%、0.3%、0.5%)的杂化材料添加到树脂中制备树脂基复合材料,利用万能强力仪测试样条的拉伸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对样条的断截面进行扫描,研究不同比例的杂化材料对树脂增强增韧效果的影响,并得到最佳的添加比例。再以最佳添加比例将石墨烯、SiO2、杂化材料分别添加到树脂中制备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种类的填料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结合拉伸测试结果和断截面扫描结果分析可以得到,杂化材料的添加量为0.3%时,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最佳;且杂化材料对树脂的增强增韧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独添加石墨烯和二氧化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sio2 杂化材料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增强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f)/SiO_2复合材料自身及其与铜、不锈钢的钎焊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波 熊华平 +1 位作者 毛唯 程耀永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0,共6页
采用AgCuTi活性钎料,在880℃/10min规范下成功实现了SiO2f/SiO2自身、SiO2f/SiO2与Cu和SiO2f/SiO2与1Cr18Ni9Ti三种接头的连接。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接头中靠近SiO2f/SiO2母材的界面处均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扩散反应层组织,反应层中出现了Ti... 采用AgCuTi活性钎料,在880℃/10min规范下成功实现了SiO2f/SiO2自身、SiO2f/SiO2与Cu和SiO2f/SiO2与1Cr18Ni9Ti三种接头的连接。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接头中靠近SiO2f/SiO2母材的界面处均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扩散反应层组织,反应层中出现了Ti和O的富集,根据两者的原子比例推断生成了TiO2相;另外,三种接头中心区都形成了由灰色相和白色相共同组成的Ag-Cu共晶组织,其中灰色相为Cu基固溶体,白色相为Ag基固溶体。接头剪切强度结果显示,SiO2f/SiO2/Cu接头剪切强度为12.4MPa,SiO2f/SiO2/1Cr18Ni9Ti接头剪切强度为18.4MPa,接头中的残余应力是决定接头强度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f/sio2复合材料 AgCuTi 钎焊 CU 1CR18NI9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少兵 程绍娟 +1 位作者 张颖 贾林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0,50,共4页
采用预聚体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体(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通过Al(OH)_3对纳米SiO_2表面改性以及超声波分散的方法来提高纳米SiO_2在PUE基体中的分散性,并考查了表面处理前后的纳米SiO_2对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 采用预聚体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弹性体(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通过Al(OH)_3对纳米SiO_2表面改性以及超声波分散的方法来提高纳米SiO_2在PUE基体中的分散性,并考查了表面处理前后的纳米SiO_2对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O_2能均匀分散于PUE基体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纳米SiO_2的用量对PUE/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并且当纳米SiO_2的质量分数为2%和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纳米SiO_2复合材料结构表征及复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光明 刘元 +2 位作者 吴义强 胡云楚 吴志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9-62,共4页
杉木木材可与纳米SiO2通过类似生物拟态矿化的过程进行复合,其力学性能等提高的程度取决于两者间的界面结构和结合状态.通过SEM,TEM表征杉木-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并基于二元复合理论,结合XRD和EDXA等分析其复合机理.结果表明,纳米S... 杉木木材可与纳米SiO2通过类似生物拟态矿化的过程进行复合,其力学性能等提高的程度取决于两者间的界面结构和结合状态.通过SEM,TEM表征杉木-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结构;并基于二元复合理论,结合XRD和EDXA等分析其复合机理.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多数以纳米尺度分布在木材细胞壁上,并有部分沉积在木材中的纳米空间;纳米SiO2与木材组分既有原位复合,但主要是其表面的大量不饱和残键和游离羟基与杉木组分中的羟基形成化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杉木 纳米sio2 结构表征 复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包封原生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5
19
作者 孙多先 贾海东 +1 位作者 郭长海 朱岩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主要研究了SiO2 /水性聚氨酯 (WPU)无机 -有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TEM和动态光散射分析表明 ,SiO2 /WPU纳米复合物粒子分散于WPU胶束内部 ,粒径在 60nm左右 ,具有核 -壳型结构的纳米级微粒。体系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和透光性 ,并且其随... 主要研究了SiO2 /水性聚氨酯 (WPU)无机 -有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TEM和动态光散射分析表明 ,SiO2 /WPU纳米复合物粒子分散于WPU胶束内部 ,粒径在 60nm左右 ,具有核 -壳型结构的纳米级微粒。体系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和透光性 ,并且其随着SiO2 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胶束良好的包覆作用 ,抑制了纳米粒子的团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包封 原生sio2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表征 纳米复合 二氧化硅/水性聚氨酯 核-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和CaCO_3对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戎志丹 姜广 孙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3-398,共6页
系统研究了双掺纳米SiO2和纳米CaCO3对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水化热分析、XRD、MIP和纳米压痕等多种微观分析测试手段对其水化进程及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掺纳米材料可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纳... 系统研究了双掺纳米SiO2和纳米CaCO3对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水化热分析、XRD、MIP和纳米压痕等多种微观分析测试手段对其水化进程及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掺纳米材料可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纳米CaCO3的最佳掺量为3%-5%.纳米SiO2的高反应活性促进了早期水泥水化的进程,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反应产生C-S-H凝胶,纳米CaCO3主要起到了填充增强和晶核的作用,二者共同作用下,使得复合材料结构更为密实,孔隙率进一步降低,孔径得到细化,超高密度C-S-H凝胶大量生成,界面区得以强化,异常均匀致密的微观结构使得复合材料在宏观上体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纳米CACO3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微结构 纳米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