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5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柯弘
王杰
+1 位作者
梁兴东
吴一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2-612,共11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与通信一体化可提升SAR的信息交互能力,实现探测数据实时传输,提升系统整体性能。一体化平台在工作过程中,将引入多普勒偏移和多径效应,这使得广泛研究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一体化波形的正交性无法保持,成像与通信性...
合成孔径雷达(SAR)与通信一体化可提升SAR的信息交互能力,实现探测数据实时传输,提升系统整体性能。一体化平台在工作过程中,将引入多普勒偏移和多径效应,这使得广泛研究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一体化波形的正交性无法保持,成像与通信性能受限。该文提出利用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波形实现SAR与通信一体化,一方面,FBMC波形对子载波间的正交性要求低,可以对抗多普勒与多径效应,另一方面,FBMC波形不采用循环前缀(CP),因此可以避免出现虚假目标,提升了频谱利用率。该文分析了FBMC波形的一体化性能,针对一体化系统中的多径效应与多普勒偏移对FBMC波形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并针对大频偏的情况提出了适用于FBMC一体化波形的多普勒补偿算法。基于FBMC的SAR与通信一体化波形在宽测绘带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中有更好的性能,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
滤波器组多载波
多径效应
多普勒偏移
正交频分复用(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研究
2
作者
王爽
温冠宇
+3 位作者
吕泽群
王贺
韩兴伟
王刚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0,共6页
随着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的发展,基于激光通信的卫星通讯网和基于激光测距的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应用成果。将激光通信与激光测距结合在一起,实现通信测距一体化已成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激光通信测距...
随着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的发展,基于激光通信的卫星通讯网和基于激光测距的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应用成果。将激光通信与激光测距结合在一起,实现通信测距一体化已成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国内现状,提出了一种具有空间碎片探测能力的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在长春站原1米激光通信望远镜系统上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空间碎片目标的测距能力,实测数据表明,有效数据精度最高优于1m。最后对未来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进一步推动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仪
激光
通信
激光测距
一体化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下无线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特邀)
3
作者
王佳乐
郑凯文
廉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1,共7页
【目的】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水下物联网(IoT)面临着智能化和便捷化的迫切需求。传统通信与感知模块的分离导致设备体积庞大和成本高昂,制约了整体系统性能,从而促使通信与感知一体化(ISAC)系统,尤其是基于水下无线光通信(UWOC)的光...
【目的】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水下物联网(IoT)面临着智能化和便捷化的迫切需求。传统通信与感知模块的分离导致设备体积庞大和成本高昂,制约了整体系统性能,从而促使通信与感知一体化(ISAC)系统,尤其是基于水下无线光通信(UWOC)的光学ISAC(OISAC)系统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尽管OISAC系统具有高频谱利用率和低延迟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时钟同步及硬件实现的挑战。【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扩频信号的一体化双工水下光通信测距(OICAR)系统。文章采用扩频通信体制传输通信信息,这种通信方式能够有效地对抗发射光源和传输信道导致的信道衰落,保证了通信信息的成功传输。同时,文章在双工扩频信号码片中添加时间戳信息,利用主从机时间戳信息、扩频码自相关特性以及频率控制字(FCW),实现了异步收发机水下高精度测距。并且文章采用发光二极管(LED)阵列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系统搭建了实时硬件实现系统,为水下OICAR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硬件验证系统。【结果】随后,在拖曳水池对OICAR实时系统进行了通信与测距实验,验证了文章设计系统水下最远通信距离可达63.5 m,且测距精度保持在±0.25 m以内。【结论】这一结果表明,文章所设计OICAR系统能够实时实现高效的水下通信与精确测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光
通信
硬件设计
水池实验
一体化
光
通信
测距
扩频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随机信号体制下MIMO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收发预编码设计
4
作者
刘凡
卢仕航
陈子豪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1-796,共16页
通过复用随机通信信号,并基于现网中的通信架构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能够显著降低ISAC实现成本、加速感知功能融入现有通信网络。然而,通信数据的随机性将会使得感知功能出现随机起伏,造成感知性能不稳定。为了获得稳健的感知性能...
通过复用随机通信信号,并基于现网中的通信架构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能够显著降低ISAC实现成本、加速感知功能融入现有通信网络。然而,通信数据的随机性将会使得感知功能出现随机起伏,造成感知性能不稳定。为了获得稳健的感知性能,该文研究了随机通感一体空域信号处理方法,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通感一体(MIMO-ISAC)系统收发预编码联合优化设计方案。具体而言,考虑对目标响应矩阵的估计,该文首先定义了随机信号下感知系统的遍历克拉美罗界(ECRB),并基于复逆Wishart矩阵的分布推导了ECRB的闭合表达式,从理论上说明了使用随机信号进行感知相较于传统使用确定性正交信号的性能损失。进一步地,该文分别考虑了ECRB最小化的感知最优问题以及多天线多用户信号估计的通信最优问题,并获得了感知最优预编码设计和通信最优预编码设计方案。接着,该文将上述收发预编码优化设计思路扩展至通信感知一体化场景。最后,该文通过大量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相关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收发预编码设计方案能够支持高精度目标响应矩阵估计,同时能够实现通信信号估计误差与目标响应矩阵估计误差的灵活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
感知
一体化
多输入多输出
系统
预编码设计
信号处理
多用户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测通信一体化波形研究进展和声呐应用展望
5
作者
门伟
张亮
+3 位作者
杜军
殷宏宇
任勇
殷敬伟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探测和通信设备是陆/海/空基平台进行环境感知与信息交互的重要保障,基于硬件和软件系统相似性设计探测通信一体化系统可有效减小平台体积,避免多系统相互干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信息获取效率,因此近年来受到了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本文...
探测和通信设备是陆/海/空基平台进行环境感知与信息交互的重要保障,基于硬件和软件系统相似性设计探测通信一体化系统可有效减小平台体积,避免多系统相互干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信息获取效率,因此近年来受到了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了探测通信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工作体制,并重点对全共享体制下一体化波形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别面向单输入多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的一体化系统进行波形设计方法及信号处理技术的归纳和总结,并给出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分析;其次,针对海洋信息领域对水声探测通信一体化技术的迫切需求,借鉴雷达通信一体化领域的研究思路,从理论基础、系统原理及系统组成等方面分析了探测和通信声呐系统集成的可行性,阐明了其相比于传统分立式声呐系统的优势。最后,对水声探测通信一体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分析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可以为声呐系统的集成化、多功能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
通信
一体化
全共享体制
一体化
波形设计
声呐
系统
集成
应用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
被引量:
2
6
作者
冯宇
许超
+2 位作者
李威
李曦
刘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由于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会受到传播距离的影响,存在串行干扰和噪声,致使天线方向图与实际数值不一致。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通过5G新空口多波束基站、多波束基站天线自动对准平台以及...
由于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会受到传播距离的影响,存在串行干扰和噪声,致使天线方向图与实际数值不一致。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通过5G新空口多波束基站、多波束基站天线自动对准平台以及多波束采集控制平台三部分,设计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硬件结构;并在系统硬件结构基础上设计系统软件部分,采用多波束形成方法设计5G新空口多波束赋形接收和发射子系统,获取天线方向图。在子系统内,通过5G新空口混合时空编码,采用QR分解构建多波束分解信道矩阵,消除编码过程中存在的串行干扰;根据信道分解结果,采用基于通道映射的方法提取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通过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构建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多波束成形是向中心点聚拢的,天线方向最大值为0,与理想图完全重合,能够实现多波束稳定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
系统
5G新空口
感知
通信
一体化
技术
多波束基站
天线自动对准平台
天线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SP32的大田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
3
7
作者
毛博文
李永可
+2 位作者
王磊
孙华键
周文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3-107,共5页
为解决在传统大田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水肥一体化集成度低、成本高、远程监控与管理困难的问题,设计一个能够远程控制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执行装置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实现了对水肥一体化的全面控制...
为解决在传统大田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水肥一体化集成度低、成本高、远程监控与管理困难的问题,设计一个能够远程控制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执行装置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实现了对水肥一体化的全面控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EC值、肥液流量等数据,主控模块主要进行智能化分析,通过执行装置模块实现对水肥的自动施用,再使用远程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存储,并允许用户通过远程方式监控和调整系统工作状态。经测试,该系统在本地控制时响应耗时平均为16.5 ms,远程控制响应平均耗时为1290 ms,远程控制与本地控制所显示的系统工作状态以及传感器数据实时同步。该系统设计为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高效的解决方案,提高了水肥一体化的集成度,降低了成本,并解决了远程监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
一体化
ESP32
远程控制
系统
大田作物
本地控制
RS
485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下信息物理系统探测–通信–控制一体化:挑战与进展
被引量:
5
8
作者
闫敬
关新平
+1 位作者
罗小元
杨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96-2008,共13页
水下信息物理系统是集计算、通信和控制于一体的水下智能系统,包括水下探测与采集、通信与组网、控制与决策等过程.目前,水下信息物理系统探测–通信–控制一体化理论体系尚处于构建之中,相关研究正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简...
水下信息物理系统是集计算、通信和控制于一体的水下智能系统,包括水下探测与采集、通信与组网、控制与决策等过程.目前,水下信息物理系统探测–通信–控制一体化理论体系尚处于构建之中,相关研究正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简述了水下信息物理系统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分析了水下探测–通信–控制一体化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关键问题;综述了水下立体探测、通信组网、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水下信息物理系统探测–通信–控制一体化未来值得深入探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信息物理
系统
探测
通信
组网
协同控制
一体化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盲”紫外通信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3
9
作者
吕照顺
吴晗平
+1 位作者
梁宝雯
李军雨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
针对紫外通信系统收发分离方式给系统灵活性、可靠性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的问题,采用折反式结构,设计了大视场角、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用于紫外通信。根据紫外通信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光学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利用光学软件ZEMAX进行了设计与...
针对紫外通信系统收发分离方式给系统灵活性、可靠性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的问题,采用折反式结构,设计了大视场角、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用于紫外通信。根据紫外通信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光学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利用光学软件ZEMAX进行了设计与优化,结果表明:当系统工作波段为265~270nm时,中心波长为266nm,接收光学系统焦距为10mm时,系统可实现360°×(5°~20°)接收,发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5×准直扩束,系统总长246.8mm,能满足主要设计指标要求,实现了收发光学系统一体化。该系统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既可以满足紫外通信系统大视场的要求,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机动灵活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通信
日盲
折反式
收发
一体化
光学
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无人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轨迹与资源联合优化
被引量:
5
10
作者
范绍帅
王煜菲
+2 位作者
田辉
Jie Zhang
史金鑫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2-192,共11页
针对灵活高效的区域探测和数据回传任务,研究了时分复用模式下无人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IRCS)的时间资源分配、功率资源分配和无人机轨迹的联合优化问题,以达到最大化系统雷达探测链路和通信传输链路的加权总容量的目的。为解决该非凸...
针对灵活高效的区域探测和数据回传任务,研究了时分复用模式下无人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IRCS)的时间资源分配、功率资源分配和无人机轨迹的联合优化问题,以达到最大化系统雷达探测链路和通信传输链路的加权总容量的目的。为解决该非凸优化问题,采用了块坐标下降(BCD)算法及逐次凸逼近(SCP)技术,迭代优化时间资源分配、功率资源分配和无人机轨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得到收敛解,并且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通信
一体化
系统
无人机
资源分配
轨迹设计
系统
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被引量:
2
11
作者
文虎
刘一丹
+3 位作者
郑学召
蔡国斌
黄渊
严瑞锦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5,共12页
针对目前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盲点,开展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架构设计。首先通过分析灾后断路、断电、断网原因,得出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三大需求特点;其次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针对目前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盲点,开展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架构设计。首先通过分析灾后断路、断电、断网原因,得出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三大需求特点;其次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提升、灵活适应、快速部署三大类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分析了空天地网络切片、网络协同技术等多个技术的业务类型、适用情景及性能特点;然后建立以“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为主框架,“公专结合、宽窄融合”相辅助的集中冗余型应急通信系统,并提出了涵盖终端层、接入层、网络层和决策层的多层次资源协同管理应急通信方案;最后设计出极端条件下多场景联动、多方式优选的应急通信系统架构流程与应用模式。结果表明:该应急通信系统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多源信息实时传输与分析和各层次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研究能够为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的恢复与保障问题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
通信
系统
极端条件
断路断电断网
空天地
一体化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
11
12
作者
黄鹤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5期460-464,共5页
多传感器、多功能综合是现代战争电子装备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而雷达-通信一体化是综合射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数字阵列体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基于共用射频前端模块进行雷达和通信信号...
多传感器、多功能综合是现代战争电子装备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而雷达-通信一体化是综合射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数字阵列体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基于共用射频前端模块进行雷达和通信信号的实时控制与资源共享,是一个兼具目标探测、跟踪与通信的多任务综合体。试验结果表明雷达与通信模式均能正常工作,实测数据率与设计值相当,语音和图片传输快速、流畅,证明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通信
一体化
综合射频
系统
数字阵列雷达
数字阵列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波环境中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
11
13
作者
吴文俊
唐波
+1 位作者
汤俊
胡元奎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0-580,共11页
针对杂波环境中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探测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以信干噪比作为设计准则,通过联合优化系统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来抑制杂波,进而增强目标探测性能。为同时保证系统信息传输的质量,将通信信号的多用户干扰能量纳入约束条件。...
针对杂波环境中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探测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以信干噪比作为设计准则,通过联合优化系统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来抑制杂波,进而增强目标探测性能。为同时保证系统信息传输的质量,将通信信号的多用户干扰能量纳入约束条件。此外,引入相似性约束使得发射波形具有良好的模糊函数。为求解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优化和半正定松弛的迭代算法。理论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形不仅可以提升系统在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探测性能,而且可以高效地实现多用户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通信
一体化
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阵列
杂波环境
目标探测
多用户
通信
半正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星载多波束测控接入一体化通信系统
被引量:
2
14
作者
李国清
邹永庆
余鹏程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4-980,共7页
为满足星载测控通信的需求,在充分借鉴国内外中继卫星技术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S频段测控接入一体化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前向射频空间波束形成,返向星上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技术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前向有效...
为满足星载测控通信的需求,在充分借鉴国内外中继卫星技术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S频段测控接入一体化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前向射频空间波束形成,返向星上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技术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前向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EIRP)、返向增益/温度(gain/temperature,G/T)值均能满足系统通信的要求,测控波束和接入波束共用部分射频通道,后端信号合并处理,实现了一体化的设计目标.该方案具有天线增益高、灵活性好等特点,为多用户测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
测控
一体化
通信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达通信一体化专题征文通知
15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现代军事和民用平台大都同时具备雷达与通信功能。传统的分立式设计增加了系统的体积、功耗和成本,并降低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雷达通信一体化设计能够让雷达和通信共享硬件平台,从而克服上述缺点。从技术趋势角度看,现有雷达与通信...
现代军事和民用平台大都同时具备雷达与通信功能。传统的分立式设计增加了系统的体积、功耗和成本,并降低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雷达通信一体化设计能够让雷达和通信共享硬件平台,从而克服上述缺点。从技术趋势角度看,现有雷达与通信系统的硬件架构、信道特性以及信号处理方法已经十分接近,两者的结合乃至一体化已成必然趋势;从应用需求角度看,相当一部分5G-A/6G新兴应用需要进行雷达感知与通信联合设计,例如智慧工厂、智慧家庭等物联网应用,以及上述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智能交通应用。为高效利用频谱、功率等无线资源,并服务于多种新兴应用场景,雷达通信一体化被广泛认为是能够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的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通信
一体化
通信
系统
智慧工厂
信号处理方法
信道特性
智能交通
硬件架构
分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外通信与感知一体化:建模与系统优化
被引量:
1
16
作者
龚晨
潘昱宸
徐正元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共11页
针对目前结合感知的通信研究很少,需要建立通信感知一体化的信号模型及系统联合设计优化框架。基于此,给出了紫外通信与感知一体化框架,包括一个发射端、一个感知探测端与一个通信接收端。发射端发射调制信号到通信接收端,进行信息传输...
针对目前结合感知的通信研究很少,需要建立通信感知一体化的信号模型及系统联合设计优化框架。基于此,给出了紫外通信与感知一体化框架,包括一个发射端、一个感知探测端与一个通信接收端。发射端发射调制信号到通信接收端,进行信息传输。借助于紫外光的非视距散射特性,部分调制信号分量散射至未知探测目标并继续反射到达感知探测端,感知探测端基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目标探测。凝练通信收发端信号的互信息作为通信性能指标,感知探测端在给定虚警率下的漏检概率作为感知性能指标,并分析两者与发射端调制参数(高电平功率、低电平功率与先验概率)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了通信与感知性能的权衡关系,并指出了高电平功率应该设定为峰值功率,低电平功率与先验概率应该作为系统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在给定互信息下界时最小化漏检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通信
通信
感知
一体化
系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体化射频通信体系对抗的仿真系统设计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丰双
刘忠
戴长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65,共4页
简要介绍了射频通信体系对抗仿真中的模型,一体化建模方法。以红方对蓝方通信进行干扰为例分析了通信体系对抗仿真的功能模块,提出了对抗框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干扰方法,提出对抗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实例说明通信体系对抗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一体化
射频
通信
体系对抗
仿真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低复杂度PAPR抑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
6
18
作者
陈康润
刘洋
张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0,共5页
为解决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正交频分复用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PAPR抑制算法。该算法在发射端通过限幅法降低系统PAPR,在接收端结合压缩感知原理,运用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重构被限幅的...
为解决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正交频分复用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PAPR抑制算法。该算法在发射端通过限幅法降低系统PAPR,在接收端结合压缩感知原理,运用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重构被限幅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PAPR抑制算法能够避免高信噪比条件下限幅法所引起的信号失真和带外辐射,在保证误码率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PAPR,并且相比传统基追踪算法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正交频分复用
雷达
通信
一体化
系统
峰均功率比
限幅法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军事通信系统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19
作者
林峰
曹勇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在各军兵种研制通信装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体化问题。从加强理论研究和完善顶层设计标准、大力发展装备,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及谋求长远发展,培养齐全的人才群体入手,对加强军事通信系统一体化的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军事
通信
系统
一体化
建设
通信
装备
系统
一体化
设计标准
兵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舰艇通信与电子系统一体化集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20
作者
汪陶先
欧新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1期42-46,共5页
舰艇电子信息系统正在向"一体化结构"演变,舰艇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分析舰艇电子信息系统结构演变方向基础上,重点研究舰艇通信作战使用特点,分析通信与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一体化集成的...
舰艇电子信息系统正在向"一体化结构"演变,舰艇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分析舰艇电子信息系统结构演变方向基础上,重点研究舰艇通信作战使用特点,分析通信与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一体化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通信系统集成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和目标,概要分析相关的核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
通信
通信
系统
电子信息
系统
一体化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被引量:
4
1
作者
朱柯弘
王杰
梁兴东
吴一戎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2-612,共11页
基金
国家部委基金~~
文摘
合成孔径雷达(SAR)与通信一体化可提升SAR的信息交互能力,实现探测数据实时传输,提升系统整体性能。一体化平台在工作过程中,将引入多普勒偏移和多径效应,这使得广泛研究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一体化波形的正交性无法保持,成像与通信性能受限。该文提出利用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波形实现SAR与通信一体化,一方面,FBMC波形对子载波间的正交性要求低,可以对抗多普勒与多径效应,另一方面,FBMC波形不采用循环前缀(CP),因此可以避免出现虚假目标,提升了频谱利用率。该文分析了FBMC波形的一体化性能,针对一体化系统中的多径效应与多普勒偏移对FBMC波形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并针对大频偏的情况提出了适用于FBMC一体化波形的多普勒补偿算法。基于FBMC的SAR与通信一体化波形在宽测绘带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中有更好的性能,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结论。
关键词
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
滤波器组多载波
多径效应
多普勒偏移
正交频分复用(OFDM)
Keywords
Integrat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
sar
)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Filter Bank Multi Carrier(FBMC)
Multipath effect
Doppler shif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分类号
TP722.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研究
2
作者
王爽
温冠宇
吕泽群
王贺
韩兴伟
王刚
机构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激光测距研究室
出处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0,共6页
基金
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卓越人才(团队)项目(No.20220508147RC)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No.JJKH20251781KJ)
+1 种基金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重点项目(No.KY2024-1-1)
校企横向课题项目(No.2024HX01)资助。
文摘
随着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的发展,基于激光通信的卫星通讯网和基于激光测距的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应用成果。将激光通信与激光测距结合在一起,实现通信测距一体化已成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国内现状,提出了一种具有空间碎片探测能力的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在长春站原1米激光通信望远镜系统上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空间碎片目标的测距能力,实测数据表明,有效数据精度最高优于1m。最后对未来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进一步推动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
激光测距仪
激光
通信
激光测距
一体化
系统
Keywords
laser range finder
laser communication
laser ranging
integrated system
分类号
P228.5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TN24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下无线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特邀)
3
作者
王佳乐
郑凯文
廉杰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出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001392)。
文摘
【目的】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水下物联网(IoT)面临着智能化和便捷化的迫切需求。传统通信与感知模块的分离导致设备体积庞大和成本高昂,制约了整体系统性能,从而促使通信与感知一体化(ISAC)系统,尤其是基于水下无线光通信(UWOC)的光学ISAC(OISAC)系统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尽管OISAC系统具有高频谱利用率和低延迟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时钟同步及硬件实现的挑战。【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扩频信号的一体化双工水下光通信测距(OICAR)系统。文章采用扩频通信体制传输通信信息,这种通信方式能够有效地对抗发射光源和传输信道导致的信道衰落,保证了通信信息的成功传输。同时,文章在双工扩频信号码片中添加时间戳信息,利用主从机时间戳信息、扩频码自相关特性以及频率控制字(FCW),实现了异步收发机水下高精度测距。并且文章采用发光二极管(LED)阵列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系统搭建了实时硬件实现系统,为水下OICAR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硬件验证系统。【结果】随后,在拖曳水池对OICAR实时系统进行了通信与测距实验,验证了文章设计系统水下最远通信距离可达63.5 m,且测距精度保持在±0.25 m以内。【结论】这一结果表明,文章所设计OICAR系统能够实时实现高效的水下通信与精确测距功能。
关键词
水下无线光
通信
硬件设计
水池实验
一体化
光
通信
测距
扩频
系统
Keywords
UWOC
hardware design
water⁃tank experiment
OICAR
spread spectrum system
分类号
TN929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随机信号体制下MIMO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收发预编码设计
4
作者
刘凡
卢仕航
陈子豪
机构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
出处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1-796,共16页
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4A1515011218)。
文摘
通过复用随机通信信号,并基于现网中的通信架构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能够显著降低ISAC实现成本、加速感知功能融入现有通信网络。然而,通信数据的随机性将会使得感知功能出现随机起伏,造成感知性能不稳定。为了获得稳健的感知性能,该文研究了随机通感一体空域信号处理方法,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通感一体(MIMO-ISAC)系统收发预编码联合优化设计方案。具体而言,考虑对目标响应矩阵的估计,该文首先定义了随机信号下感知系统的遍历克拉美罗界(ECRB),并基于复逆Wishart矩阵的分布推导了ECRB的闭合表达式,从理论上说明了使用随机信号进行感知相较于传统使用确定性正交信号的性能损失。进一步地,该文分别考虑了ECRB最小化的感知最优问题以及多天线多用户信号估计的通信最优问题,并获得了感知最优预编码设计和通信最优预编码设计方案。接着,该文将上述收发预编码优化设计思路扩展至通信感知一体化场景。最后,该文通过大量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相关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收发预编码设计方案能够支持高精度目标响应矩阵估计,同时能够实现通信信号估计误差与目标响应矩阵估计误差的灵活折衷。
关键词
通信
感知
一体化
多输入多输出
系统
预编码设计
信号处理
多用户
通信
Keywords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s(ISA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Precoding designs
Signal processing
Multiple-user communications
分类号
TN959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测通信一体化波形研究进展和声呐应用展望
5
作者
门伟
张亮
杜军
殷宏宇
任勇
殷敬伟
机构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哈尔滨工程大学极地海洋声学与技术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
出处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401317,52071111)
水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SKF202411)。
文摘
探测和通信设备是陆/海/空基平台进行环境感知与信息交互的重要保障,基于硬件和软件系统相似性设计探测通信一体化系统可有效减小平台体积,避免多系统相互干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信息获取效率,因此近年来受到了高度关注和广泛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了探测通信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概况和工作体制,并重点对全共享体制下一体化波形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别面向单输入多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的一体化系统进行波形设计方法及信号处理技术的归纳和总结,并给出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分析;其次,针对海洋信息领域对水声探测通信一体化技术的迫切需求,借鉴雷达通信一体化领域的研究思路,从理论基础、系统原理及系统组成等方面分析了探测和通信声呐系统集成的可行性,阐明了其相比于传统分立式声呐系统的优势。最后,对水声探测通信一体化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分析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可以为声呐系统的集成化、多功能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探测
通信
一体化
全共享体制
一体化
波形设计
声呐
系统
集成
应用展望
Keywords
integrated det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fully shared system
integrated waveform design
sonar system integration
application prospects
分类号
TN929.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O427.9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
被引量:
2
6
作者
冯宇
许超
李威
李曦
刘翀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CFB377)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及群众性创新课题研究(2021YF-86)
国网辽宁电力科技项目(2020YF-7)。
文摘
由于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会受到传播距离的影响,存在串行干扰和噪声,致使天线方向图与实际数值不一致。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通过5G新空口多波束基站、多波束基站天线自动对准平台以及多波束采集控制平台三部分,设计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硬件结构;并在系统硬件结构基础上设计系统软件部分,采用多波束形成方法设计5G新空口多波束赋形接收和发射子系统,获取天线方向图。在子系统内,通过5G新空口混合时空编码,采用QR分解构建多波束分解信道矩阵,消除编码过程中存在的串行干扰;根据信道分解结果,采用基于通道映射的方法提取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通过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构建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多波束成形是向中心点聚拢的,天线方向最大值为0,与理想图完全重合,能够实现多波束稳定传输。
关键词
多波束
系统
5G新空口
感知
通信
一体化
技术
多波束基站
天线自动对准平台
天线方向图
Keywords
multibeam system
5G new radio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intergated technology
multibeam base station
antenna automatic alignment platform
antenna pattern
分类号
TN929.5‐3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SP32的大田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
3
7
作者
毛博文
李永可
王磊
孙华键
周文艺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智能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新疆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3-107,共5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农田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研究项目(2022A0201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研发项目(2022B02049-3)。
文摘
为解决在传统大田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水肥一体化集成度低、成本高、远程监控与管理困难的问题,设计一个能够远程控制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执行装置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实现了对水肥一体化的全面控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EC值、肥液流量等数据,主控模块主要进行智能化分析,通过执行装置模块实现对水肥的自动施用,再使用远程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存储,并允许用户通过远程方式监控和调整系统工作状态。经测试,该系统在本地控制时响应耗时平均为16.5 ms,远程控制响应平均耗时为1290 ms,远程控制与本地控制所显示的系统工作状态以及传感器数据实时同步。该系统设计为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高效的解决方案,提高了水肥一体化的集成度,降低了成本,并解决了远程监控难题。
关键词
水肥
一体化
ESP32
远程控制
系统
大田作物
本地控制
RS
485
通信
Keywords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ion
ESP32
remote control system
field crops
local control
RS 485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TN926-3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P2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下信息物理系统探测–通信–控制一体化:挑战与进展
被引量:
5
8
作者
闫敬
关新平
罗小元
杨晛
机构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96-2008,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873345,61973263,6203301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203002,2021203056)资助。
文摘
水下信息物理系统是集计算、通信和控制于一体的水下智能系统,包括水下探测与采集、通信与组网、控制与决策等过程.目前,水下信息物理系统探测–通信–控制一体化理论体系尚处于构建之中,相关研究正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简述了水下信息物理系统的内涵与主要特征,分析了水下探测–通信–控制一体化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关键问题;综述了水下立体探测、通信组网、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水下信息物理系统探测–通信–控制一体化未来值得深入探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水下信息物理
系统
探测
通信
组网
协同控制
一体化
设计
Keywords
underwater cyber physical system
detec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
cooperation control
co-design
分类号
TN929.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盲”紫外通信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
3
9
作者
吕照顺
吴晗平
梁宝雯
李军雨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系
武汉工程大学光电子系统技术研究所
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出处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
基金
国家部委基金资助项目(YJMG-2012GH-001
2011-095.XY.T)
文摘
针对紫外通信系统收发分离方式给系统灵活性、可靠性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的问题,采用折反式结构,设计了大视场角、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用于紫外通信。根据紫外通信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光学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利用光学软件ZEMAX进行了设计与优化,结果表明:当系统工作波段为265~270nm时,中心波长为266nm,接收光学系统焦距为10mm时,系统可实现360°×(5°~20°)接收,发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5×准直扩束,系统总长246.8mm,能满足主要设计指标要求,实现了收发光学系统一体化。该系统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既可以满足紫外通信系统大视场的要求,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机动灵活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紫外
通信
日盲
折反式
收发
一体化
光学
系统
设计
Keywords
UV communication
solar blind
catadioptric
transceiverintegration
optical system design
分类号
TH703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无人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轨迹与资源联合优化
被引量:
5
10
作者
范绍帅
王煜菲
田辉
Jie Zhang
史金鑫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
出处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2-19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1790553,No.61801044)。
文摘
针对灵活高效的区域探测和数据回传任务,研究了时分复用模式下无人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IRCS)的时间资源分配、功率资源分配和无人机轨迹的联合优化问题,以达到最大化系统雷达探测链路和通信传输链路的加权总容量的目的。为解决该非凸优化问题,采用了块坐标下降(BCD)算法及逐次凸逼近(SCP)技术,迭代优化时间资源分配、功率资源分配和无人机轨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得到收敛解,并且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容量。
关键词
雷达
通信
一体化
系统
无人机
资源分配
轨迹设计
系统
容量
Keywords
integrated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AV
resource allocation
trajectory design
system capacity
分类号
TN91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被引量:
2
11
作者
文虎
刘一丹
郑学召
蔡国斌
黄渊
严瑞锦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矿山救援西安研究中心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74197)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1HZ1130,2022R058)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BSF-101)。
文摘
针对目前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盲点,开展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架构设计。首先通过分析灾后断路、断电、断网原因,得出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三大需求特点;其次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提升、灵活适应、快速部署三大类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分析了空天地网络切片、网络协同技术等多个技术的业务类型、适用情景及性能特点;然后建立以“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为主框架,“公专结合、宽窄融合”相辅助的集中冗余型应急通信系统,并提出了涵盖终端层、接入层、网络层和决策层的多层次资源协同管理应急通信方案;最后设计出极端条件下多场景联动、多方式优选的应急通信系统架构流程与应用模式。结果表明:该应急通信系统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多源信息实时传输与分析和各层次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研究能够为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的恢复与保障问题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应急
通信
系统
极端条件
断路断电断网
空天地
一体化
应急救援
Keywords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xtreme conditions
disconnection of roads,power and networks
integration of space-air-ground
emergency rescue
分类号
X948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
11
12
作者
黄鹤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出处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5期460-464,共5页
文摘
多传感器、多功能综合是现代战争电子装备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而雷达-通信一体化是综合射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数字阵列体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基于共用射频前端模块进行雷达和通信信号的实时控制与资源共享,是一个兼具目标探测、跟踪与通信的多任务综合体。试验结果表明雷达与通信模式均能正常工作,实测数据率与设计值相当,语音和图片传输快速、流畅,证明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雷达-
通信
一体化
综合射频
系统
数字阵列雷达
数字阵列模块
Keywords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integrative radio frequency system
digital array ra-dar
digital array module
分类号
TN958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波环境中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
11
13
作者
吴文俊
唐波
汤俊
胡元奎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出处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0-58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71450,61671453)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21YFA1402102)
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108085J30)。
文摘
针对杂波环境中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探测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以信干噪比作为设计准则,通过联合优化系统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来抑制杂波,进而增强目标探测性能。为同时保证系统信息传输的质量,将通信信号的多用户干扰能量纳入约束条件。此外,引入相似性约束使得发射波形具有良好的模糊函数。为求解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优化和半正定松弛的迭代算法。理论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形不仅可以提升系统在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探测性能,而且可以高效地实现多用户通信。
关键词
雷达
通信
一体化
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阵列
杂波环境
目标探测
多用户
通信
半正定松弛
Keywords
DFRC system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array
Clutter environment
Target detectio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
分类号
TN959.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星载多波束测控接入一体化通信系统
被引量:
2
14
作者
李国清
邹永庆
余鹏程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出处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4-980,共7页
文摘
为满足星载测控通信的需求,在充分借鉴国内外中继卫星技术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S频段测控接入一体化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前向射频空间波束形成,返向星上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技术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前向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EIRP)、返向增益/温度(gain/temperature,G/T)值均能满足系统通信的要求,测控波束和接入波束共用部分射频通道,后端信号合并处理,实现了一体化的设计目标.该方案具有天线增益高、灵活性好等特点,为多用户测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星载
测控
一体化
通信
系统
Keywords
spaceborne
TT&C
integ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分类号
TN927.2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达通信一体化专题征文通知
15
出处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现代军事和民用平台大都同时具备雷达与通信功能。传统的分立式设计增加了系统的体积、功耗和成本,并降低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雷达通信一体化设计能够让雷达和通信共享硬件平台,从而克服上述缺点。从技术趋势角度看,现有雷达与通信系统的硬件架构、信道特性以及信号处理方法已经十分接近,两者的结合乃至一体化已成必然趋势;从应用需求角度看,相当一部分5G-A/6G新兴应用需要进行雷达感知与通信联合设计,例如智慧工厂、智慧家庭等物联网应用,以及上述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智能交通应用。为高效利用频谱、功率等无线资源,并服务于多种新兴应用场景,雷达通信一体化被广泛认为是能够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的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雷达
通信
一体化
通信
系统
智慧工厂
信号处理方法
信道特性
智能交通
硬件架构
分立式
分类号
TN95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外通信与感知一体化:建模与系统优化
被引量:
1
16
作者
龚晨
潘昱宸
徐正元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
出处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2171428)。
文摘
针对目前结合感知的通信研究很少,需要建立通信感知一体化的信号模型及系统联合设计优化框架。基于此,给出了紫外通信与感知一体化框架,包括一个发射端、一个感知探测端与一个通信接收端。发射端发射调制信号到通信接收端,进行信息传输。借助于紫外光的非视距散射特性,部分调制信号分量散射至未知探测目标并继续反射到达感知探测端,感知探测端基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目标探测。凝练通信收发端信号的互信息作为通信性能指标,感知探测端在给定虚警率下的漏检概率作为感知性能指标,并分析两者与发射端调制参数(高电平功率、低电平功率与先验概率)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了通信与感知性能的权衡关系,并指出了高电平功率应该设定为峰值功率,低电平功率与先验概率应该作为系统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在给定互信息下界时最小化漏检概率。
关键词
紫外
通信
通信
感知
一体化
系统
优化
Keywords
ultraviolet communication
unified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system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N929.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体化射频通信体系对抗的仿真系统设计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丰双
刘忠
戴长华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
出处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6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17201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3JJY3110)
文摘
简要介绍了射频通信体系对抗仿真中的模型,一体化建模方法。以红方对蓝方通信进行干扰为例分析了通信体系对抗仿真的功能模块,提出了对抗框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干扰方法,提出对抗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实例说明通信体系对抗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一体化
射频
通信
体系对抗
仿真
系统
Keywords
intergration ,RF communication ,systematic countermeasure ,simulation system
分类号
TN97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低复杂度PAPR抑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
6
18
作者
陈康润
刘洋
张伟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01155)
文摘
为解决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正交频分复用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PAPR抑制算法。该算法在发射端通过限幅法降低系统PAPR,在接收端结合压缩感知原理,运用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重构被限幅的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PAPR抑制算法能够避免高信噪比条件下限幅法所引起的信号失真和带外辐射,在保证误码率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PAPR,并且相比传统基追踪算法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关键词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正交频分复用
雷达
通信
一体化
系统
峰均功率比
限幅法
压缩感知
Keywords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radar-communication integrated system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
clipping method
Compressive Sensing(CS)
分类号
TP30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军事通信系统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19
作者
林峰
曹勇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
出处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文摘
在各军兵种研制通信装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体化问题。从加强理论研究和完善顶层设计标准、大力发展装备,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及谋求长远发展,培养齐全的人才群体入手,对加强军事通信系统一体化的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军事
通信
系统
一体化
建设
通信
装备
系统
一体化
设计标准
兵种
分类号
E96 [军事—军事通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舰艇通信与电子系统一体化集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20
作者
汪陶先
欧新建
机构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1期42-46,共5页
文摘
舰艇电子信息系统正在向"一体化结构"演变,舰艇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分析舰艇电子信息系统结构演变方向基础上,重点研究舰艇通信作战使用特点,分析通信与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实现一体化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通信系统集成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和目标,概要分析相关的核心技术。
关键词
舰艇
通信
通信
系统
电子信息
系统
一体化
集成
Keywords
ship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分类号
TN91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朱柯弘
王杰
梁兴东
吴一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研究
王爽
温冠宇
吕泽群
王贺
韩兴伟
王刚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下无线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实现(特邀)
王佳乐
郑凯文
廉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随机信号体制下MIMO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收发预编码设计
刘凡
卢仕航
陈子豪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探测通信一体化波形研究进展和声呐应用展望
门伟
张亮
杜军
殷宏宇
任勇
殷敬伟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
冯宇
许超
李威
李曦
刘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ESP32的大田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
毛博文
李永可
王磊
孙华键
周文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水下信息物理系统探测–通信–控制一体化:挑战与进展
闫敬
关新平
罗小元
杨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日盲”紫外通信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设计
吕照顺
吴晗平
梁宝雯
李军雨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面向无人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轨迹与资源联合优化
范绍帅
王煜菲
田辉
Jie Zhang
史金鑫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文虎
刘一丹
郑学召
蔡国斌
黄渊
严瑞锦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
黄鹤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杂波环境中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算法研究
吴文俊
唐波
汤俊
胡元奎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星载多波束测控接入一体化通信系统
李国清
邹永庆
余鹏程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雷达通信一体化专题征文通知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紫外通信与感知一体化:建模与系统优化
龚晨
潘昱宸
徐正元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一体化射频通信体系对抗的仿真系统设计
王丰双
刘忠
戴长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低复杂度PAPR抑制算法研究
陈康润
刘洋
张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关于军事通信系统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林峰
曹勇
《兵工自动化》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舰艇通信与电子系统一体化集成技术研究
汪陶先
欧新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