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柯弘 王杰 +1 位作者 梁兴东 吴一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2-612,共11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与通信一体化可提升SAR的信息交互能力,实现探测数据实时传输,提升系统整体性能。一体化平台在工作过程中,将引入多普勒偏移和多径效应,这使得广泛研究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一体化波形的正交性无法保持,成像与通信性... 合成孔径雷达(SAR)与通信一体化可提升SAR的信息交互能力,实现探测数据实时传输,提升系统整体性能。一体化平台在工作过程中,将引入多普勒偏移和多径效应,这使得广泛研究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一体化波形的正交性无法保持,成像与通信性能受限。该文提出利用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波形实现SAR与通信一体化,一方面,FBMC波形对子载波间的正交性要求低,可以对抗多普勒与多径效应,另一方面,FBMC波形不采用循环前缀(CP),因此可以避免出现虚假目标,提升了频谱利用率。该文分析了FBMC波形的一体化性能,针对一体化系统中的多径效应与多普勒偏移对FBMC波形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并针对大频偏的情况提出了适用于FBMC一体化波形的多普勒补偿算法。基于FBMC的SAR与通信一体化波形在宽测绘带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中有更好的性能,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 滤波器组多载波 多径效应 多普勒偏移 正交频分复用(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研究
2
作者 王爽 温冠宇 +3 位作者 吕泽群 王贺 韩兴伟 王刚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0,共6页
随着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的发展,基于激光通信的卫星通讯网和基于激光测距的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应用成果。将激光通信与激光测距结合在一起,实现通信测距一体化已成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激光通信测距... 随着深空探测、卫星导航等领域的发展,基于激光通信的卫星通讯网和基于激光测距的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应用成果。将激光通信与激光测距结合在一起,实现通信测距一体化已成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国内现状,提出了一种具有空间碎片探测能力的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在长春站原1米激光通信望远镜系统上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空间碎片目标的测距能力,实测数据表明,有效数据精度最高优于1m。最后对未来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系统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进一步推动激光通信与测距一体化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仪 激光通信 激光测距 一体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总结与展望
3
作者 罗泓昊 李明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4期690-698,共9页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与感知的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提升网络性能的重要方向。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作为这一融合的关键技术,旨在协同优化数据传输与环境感知能力,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与感知的深度融合逐渐成为提升网络性能的重要方向。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作为这一融合的关键技术,旨在协同优化数据传输与环境感知能力,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应用需求。与此同时,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技术凭借其智能调控无线传播环境的能力,在ISAC系统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调整RIS反射单元的电磁特性,既能提升信号的传输质量,又能增强系统的感知能力。概述了RIS和ISAC的技术背景,深入探讨了RIS在ISAC中的作用及其潜在应用,详细分析了RIS辅助ISAC系统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智能超表面 多天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一体化的波形信号探析
4
作者 蔡斌 陈迪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1期31-33,共3页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无线电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构成了挑战。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允许在同一频段内同时进行通信和感知,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缓解了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1]。为了增强频谱利用率和系统性能,可将通...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无线电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构成了挑战。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允许在同一频段内同时进行通信和感知,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缓解了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1]。为了增强频谱利用率和系统性能,可将通信和感知功能整合到同一波形信号中,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频谱资源 通信感知 频谱利用率 波形信号 无线通信系统 感知功能 一体化技术 物联网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宇 许超 +2 位作者 李威 李曦 刘翀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由于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会受到传播距离的影响,存在串行干扰和噪声,致使天线方向图与实际数值不一致。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通过5G新空口多波束基站、多波束基站天线自动对准平台以及... 由于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会受到传播距离的影响,存在串行干扰和噪声,致使天线方向图与实际数值不一致。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通过5G新空口多波束基站、多波束基站天线自动对准平台以及多波束采集控制平台三部分,设计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硬件结构;并在系统硬件结构基础上设计系统软件部分,采用多波束形成方法设计5G新空口多波束赋形接收和发射子系统,获取天线方向图。在子系统内,通过5G新空口混合时空编码,采用QR分解构建多波束分解信道矩阵,消除编码过程中存在的串行干扰;根据信道分解结果,采用基于通道映射的方法提取多波束通信信道中的重要信号。通过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构建基于5G新空口的感知通信一体化多波束系统。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多波束成形是向中心点聚拢的,天线方向最大值为0,与理想图完全重合,能够实现多波束稳定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系统 5G新空口 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 多波束基站 天线自动对准平台 天线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信应用系统一体化网控中心的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振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3期77-79,共3页
卫星通信作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应用系统的复杂性逐渐提升,针对卫星通信的管理和控制也应提出更高要求。一体化网控中心作为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为实... 卫星通信作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应用系统的复杂性逐渐提升,针对卫星通信的管理和控制也应提出更高要求。一体化网控中心作为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为实现对卫星通信资源的集中管理、监控和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卫星通信应用系统一体化网控中心的实现,从而提升卫星通信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通过对一体化网控中心的关键技术、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进行研究,有望为卫星通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想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网控中心 现代通信领域 卫星通信应用 全球范围 一体化 集中管理 管理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盲”紫外通信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吕照顺 吴晗平 +1 位作者 梁宝雯 李军雨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8,共5页
针对紫外通信系统收发分离方式给系统灵活性、可靠性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的问题,采用折反式结构,设计了大视场角、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用于紫外通信。根据紫外通信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光学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利用光学软件ZEMAX进行了设计与... 针对紫外通信系统收发分离方式给系统灵活性、可靠性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的问题,采用折反式结构,设计了大视场角、收发一体化光学系统,用于紫外通信。根据紫外通信系统性能要求,提出了光学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利用光学软件ZEMAX进行了设计与优化,结果表明:当系统工作波段为265~270nm时,中心波长为266nm,接收光学系统焦距为10mm时,系统可实现360°×(5°~20°)接收,发射光学系统能够实现5×准直扩束,系统总长246.8mm,能满足主要设计指标要求,实现了收发光学系统一体化。该系统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既可以满足紫外通信系统大视场的要求,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机动灵活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通信 日盲 折反式 收发一体化 光学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轨迹与资源联合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范绍帅 王煜菲 +2 位作者 田辉 Jie Zhang 史金鑫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2-192,共11页
针对灵活高效的区域探测和数据回传任务,研究了时分复用模式下无人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IRCS)的时间资源分配、功率资源分配和无人机轨迹的联合优化问题,以达到最大化系统雷达探测链路和通信传输链路的加权总容量的目的。为解决该非凸... 针对灵活高效的区域探测和数据回传任务,研究了时分复用模式下无人机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IRCS)的时间资源分配、功率资源分配和无人机轨迹的联合优化问题,以达到最大化系统雷达探测链路和通信传输链路的加权总容量的目的。为解决该非凸优化问题,采用了块坐标下降(BCD)算法及逐次凸逼近(SCP)技术,迭代优化时间资源分配、功率资源分配和无人机轨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得到收敛解,并且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 无人机 资源分配 轨迹设计 系统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P32的大田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毛博文 李永可 +2 位作者 王磊 孙华键 周文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3-107,共5页
为解决在传统大田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水肥一体化集成度低、成本高、远程监控与管理困难的问题,设计一个能够远程控制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执行装置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实现了对水肥一体化的全面控制... 为解决在传统大田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水肥一体化集成度低、成本高、远程监控与管理困难的问题,设计一个能够远程控制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执行装置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实现了对水肥一体化的全面控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EC值、肥液流量等数据,主控模块主要进行智能化分析,通过执行装置模块实现对水肥的自动施用,再使用远程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存储,并允许用户通过远程方式监控和调整系统工作状态。经测试,该系统在本地控制时响应耗时平均为16.5 ms,远程控制响应平均耗时为1290 ms,远程控制与本地控制所显示的系统工作状态以及传感器数据实时同步。该系统设计为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高效的解决方案,提高了水肥一体化的集成度,降低了成本,并解决了远程监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ESP32 远程控制系统 大田作物 本地控制 RS 485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鹤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5期460-464,共5页
多传感器、多功能综合是现代战争电子装备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而雷达-通信一体化是综合射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数字阵列体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基于共用射频前端模块进行雷达和通信信号... 多传感器、多功能综合是现代战争电子装备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而雷达-通信一体化是综合射频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基于数字阵列体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基于共用射频前端模块进行雷达和通信信号的实时控制与资源共享,是一个兼具目标探测、跟踪与通信的多任务综合体。试验结果表明雷达与通信模式均能正常工作,实测数据率与设计值相当,语音和图片传输快速、流畅,证明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综合射频系统 数字阵列雷达 数字阵列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23年第4期专栏征稿主题: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的无源互调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万照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2年第10期I0006-I0006,共1页
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前6G共识)突破地形地表的限制,扩展到太空、天空、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真正实现6G时代的智联万物。未来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关注的是融合,典型的一体化网络由三部分组成:由各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天基网络、由飞行器构... 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前6G共识)突破地形地表的限制,扩展到太空、天空、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真正实现6G时代的智联万物。未来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关注的是融合,典型的一体化网络由三部分组成:由各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天基网络、由飞行器构成的空中网络以及传统的蜂窝无线网络等地基网络。复杂的多网络、多频段共存造成其无源互调风险巨大。因此,复杂通信系统中无源互调效应的建模与数值仿真技术、高精度检测定位技术以及有效的无源互调抑制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系统 无源互调 蜂窝无线网络 一体化网络 天基网络 多频段 高精度检测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12
作者 文虎 刘一丹 +3 位作者 郑学召 蔡国斌 黄渊 严瑞锦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35,共12页
针对目前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盲点,开展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架构设计。首先通过分析灾后断路、断电、断网原因,得出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三大需求特点;其次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针对目前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盲点,开展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架构设计。首先通过分析灾后断路、断电、断网原因,得出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系统三大需求特点;其次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提升、灵活适应、快速部署三大类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分析了空天地网络切片、网络协同技术等多个技术的业务类型、适用情景及性能特点;然后建立以“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系统为主框架,“公专结合、宽窄融合”相辅助的集中冗余型应急通信系统,并提出了涵盖终端层、接入层、网络层和决策层的多层次资源协同管理应急通信方案;最后设计出极端条件下多场景联动、多方式优选的应急通信系统架构流程与应用模式。结果表明:该应急通信系统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多源信息实时传输与分析和各层次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了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研究能够为极端条件下应急通信的恢复与保障问题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通信系统 极端条件 断路断电断网 空天地一体化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通信信息一体化运维体系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根茂 张梦君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1期162-163,共2页
阐述电力通信中的信息一体化运维体系特点,分析该系统的运营现状,提出运营策略,包括创建运维信息体制、创新运维技术支持、建立综合运维评价系统、建立运维信息化系统。
关键词 电力通信 一体化系统 运维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波环境中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波形设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文俊 唐波 +1 位作者 汤俊 胡元奎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0-580,共11页
针对杂波环境中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探测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以信干噪比作为设计准则,通过联合优化系统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来抑制杂波,进而增强目标探测性能。为同时保证系统信息传输的质量,将通信信号的多用户干扰能量纳入约束条件。... 针对杂波环境中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探测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以信干噪比作为设计准则,通过联合优化系统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来抑制杂波,进而增强目标探测性能。为同时保证系统信息传输的质量,将通信信号的多用户干扰能量纳入约束条件。此外,引入相似性约束使得发射波形具有良好的模糊函数。为求解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优化和半正定松弛的迭代算法。理论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形不仅可以提升系统在杂波环境中的目标探测性能,而且可以高效地实现多用户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 多输入多输出阵列 杂波环境 目标探测 多用户通信 半正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多波束测控接入一体化通信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国清 邹永庆 余鹏程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4-980,共7页
为满足星载测控通信的需求,在充分借鉴国内外中继卫星技术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S频段测控接入一体化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前向射频空间波束形成,返向星上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技术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前向有效... 为满足星载测控通信的需求,在充分借鉴国内外中继卫星技术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S频段测控接入一体化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前向射频空间波束形成,返向星上数字波束形成(digital beamforming,DBF)技术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前向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EIRP)、返向增益/温度(gain/temperature,G/T)值均能满足系统通信的要求,测控波束和接入波束共用部分射频通道,后端信号合并处理,实现了一体化的设计目标.该方案具有天线增益高、灵活性好等特点,为多用户测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 测控 一体化 通信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通信一体化专题征文通知
16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现代军事和民用平台大都同时具备雷达与通信功能。传统的分立式设计增加了系统的体积、功耗和成本,并降低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雷达通信一体化设计能够让雷达和通信共享硬件平台,从而克服上述缺点。从技术趋势角度看,现有雷达与通信... 现代军事和民用平台大都同时具备雷达与通信功能。传统的分立式设计增加了系统的体积、功耗和成本,并降低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雷达通信一体化设计能够让雷达和通信共享硬件平台,从而克服上述缺点。从技术趋势角度看,现有雷达与通信系统的硬件架构、信道特性以及信号处理方法已经十分接近,两者的结合乃至一体化已成必然趋势;从应用需求角度看,相当一部分5G-A/6G新兴应用需要进行雷达感知与通信联合设计,例如智慧工厂、智慧家庭等物联网应用,以及上述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智能交通应用。为高效利用频谱、功率等无线资源,并服务于多种新兴应用场景,雷达通信一体化被广泛认为是能够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的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通信系统 智慧工厂 信号处理方法 信道特性 智能交通 硬件架构 分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通信与感知一体化:建模与系统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晨 潘昱宸 徐正元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共11页
针对目前结合感知的通信研究很少,需要建立通信感知一体化的信号模型及系统联合设计优化框架。基于此,给出了紫外通信与感知一体化框架,包括一个发射端、一个感知探测端与一个通信接收端。发射端发射调制信号到通信接收端,进行信息传输... 针对目前结合感知的通信研究很少,需要建立通信感知一体化的信号模型及系统联合设计优化框架。基于此,给出了紫外通信与感知一体化框架,包括一个发射端、一个感知探测端与一个通信接收端。发射端发射调制信号到通信接收端,进行信息传输。借助于紫外光的非视距散射特性,部分调制信号分量散射至未知探测目标并继续反射到达感知探测端,感知探测端基于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目标探测。凝练通信收发端信号的互信息作为通信性能指标,感知探测端在给定虚警率下的漏检概率作为感知性能指标,并分析两者与发射端调制参数(高电平功率、低电平功率与先验概率)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了通信与感知性能的权衡关系,并指出了高电平功率应该设定为峰值功率,低电平功率与先验概率应该作为系统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在给定互信息下界时最小化漏检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通信 通信感知一体化 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射频通信体系对抗的仿真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丰双 刘忠 戴长华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65,共4页
简要介绍了射频通信体系对抗仿真中的模型,一体化建模方法。以红方对蓝方通信进行干扰为例分析了通信体系对抗仿真的功能模块,提出了对抗框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干扰方法,提出对抗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实例说明通信体系对抗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一体化 射频通信 体系对抗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天地一体化的卫星通信系统
19
作者 紫晓 《太空探索》 2009年第5期16-19,共4页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通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震中地区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给了解情况,指挥抗震救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然而,一场大震何以造成通信瘫痪,该怎样避免在自然灾害面前通信失灵的问题重蹈覆辙?航天专家们对...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通信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震中地区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给了解情况,指挥抗震救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然而,一场大震何以造成通信瘫痪,该怎样避免在自然灾害面前通信失灵的问题重蹈覆辙?航天专家们对此展开了思考,对加强我国通信卫星系统建设,增强在应急情况下的通信保障能力颇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天地一体化 通信卫星系统 抗震救灾 自然灾害 航天专家 保障能力 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军事通信系统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峰 曹勇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在各军兵种研制通信装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体化问题。从加强理论研究和完善顶层设计标准、大力发展装备,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及谋求长远发展,培养齐全的人才群体入手,对加强军事通信系统一体化的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军事通信系统 一体化建设 通信装备 系统一体化 设计标准 兵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