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芡欧鼠尾草种子(奇亚籽)有益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威 陈智勇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239-242,共4页
综述了芡欧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 L.)种子(奇亚籽)的主要有益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奇亚籽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酚类化合物、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成分在调节血脂与血糖、抗氧化、抗炎、抗菌及... 综述了芡欧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 L.)种子(奇亚籽)的主要有益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奇亚籽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酚类化合物、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成分在调节血脂与血糖、抗氧化、抗炎、抗菌及抗肿瘤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药理活性。奇亚籽中的ω-3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酚类化合物具有强大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蛋白质和氨基酸则为其提供了均衡的营养价值。奇亚籽在功能性食品和药物开发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旨在为奇亚籽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欧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 L.) 奇亚籽 多不饱和脂肪酸 酚类化合物 药理活性 功能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贾永艳 田效志 +2 位作者 李九席 贾永 魏超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0873-10875,共3页
[目的]优选丹参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总酚酸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参的超临界萃取及醇提工艺条件。[结果]丹参的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料液比为10... [目的]优选丹参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总酚酸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参的超临界萃取及醇提工艺条件。[结果]丹参的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料液比为10∶3(g/ml);在此条件下,丹参酮ⅡA的转移率为69.03%。丹参的最佳醇提条件为:料液比1∶11(g/ml),乙醇浓度30%,回流3次,每次0.5h。[结论]优化后的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适于丹参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RADIX ET RHIZOMA salviae MILTIORRHIZAE)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提取工艺 均匀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渣在丹参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绕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307-2308,共2页
[目的]为了实现中药材的产业化开发,进行丹参的育苗基质的种类与配比的筛选。[方法]试验采用盆播进行育苗,共计9个处理,按随机区组排列,3个重复,每个处理30个盆,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直径;用直尺测量株高、开展度、叶面积、根长等;用SF... [目的]为了实现中药材的产业化开发,进行丹参的育苗基质的种类与配比的筛选。[方法]试验采用盆播进行育苗,共计9个处理,按随机区组排列,3个重复,每个处理30个盆,用游标卡尺测量茎粗、直径;用直尺测量株高、开展度、叶面积、根长等;用SF—602电子天平测量地上部、地下部的鲜重和干重。[结果]处理C2蘑菇渣与沙按4∶1(W/W)比例混合的处理是最佳选择,各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试验优选了丹参的育苗基质种类与配比,为丹参的种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丹参(RADIX ET RHIZOMA salviae MILTIORRHIZAE) 育苗 基质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ESI/MS^n-DPPH在线筛选与鉴别丹参和康定鼠尾草中抗氧化活性成分 被引量:15
4
作者 耿丹丹 董琦 +3 位作者 谭亮 迟晓峰 许旭 胡风祖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4-320,共7页
本研究建立了在线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二苯基三硝基苯肼(HPLC-DAD-ESI/MSn-DPPH)快速筛选和鉴别丹参和康定鼠尾草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和含量的方法。经液相色谱、质谱和文献报道综合分析鉴定出丹参和康定鼠尾草中的3种抗氧化活性化合物,分... 本研究建立了在线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二苯基三硝基苯肼(HPLC-DAD-ESI/MSn-DPPH)快速筛选和鉴别丹参和康定鼠尾草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和含量的方法。经液相色谱、质谱和文献报道综合分析鉴定出丹参和康定鼠尾草中的3种抗氧化活性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比较了热回流、超声辅助提取和快速溶剂萃取的提取效果,并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这3种化合物均可有效分离,并在1.7~35.3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5~0.999 8,检出限为0.05~1.85μg/m L,定量下限为0.18~6.16μg/m L,平均回收率为96.6%~97.2%,相对标准偏差为1.1%~1.3%。运用该方法测定丹参和鼠尾草样品中这3个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咖啡酸0.303,0.254 mg/g;异迷迭香酸苷1.019,1.401 mg/g;迷迭香酸17.279,8.104 mg/g。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从复杂天然产物中快速筛选与鉴别抗氧化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康定鼠尾草 抗氧化活性成分 HPLC-DAD-ESI/MSn-DPPH在线筛选 SALVIA prattiiHem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的南丹参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及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何淑婷 白碧玉 +3 位作者 但佳惠 赵静滢 高馨琪 景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311-2314,共4页
[目的]对南丹参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对适生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收集中草药南丹参的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综合相关68项环境因子,分析南丹参在中国的分布信息。[结果]全国适合于南丹参分... [目的]对南丹参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对适生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收集中草药南丹参的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综合相关68项环境因子,分析南丹参在中国的分布信息。[结果]全国适合于南丹参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等地,其高适生区面积依次为湖南省(319.44 km2)、江西省(251.39 km2)、浙江省(122.92 km2)、福建省(62.5 km2);刀切法(Jackknife)分析显示,南丹参分布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丹参的野生资源利用及其他南丹参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丹参(Salvia bowleyana Dunn ) 潜在适生区 MAXENT ARCGIS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鼠尾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建 何倩 +2 位作者 热娜.卡斯木 王小青 邢文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424-6425,共2页
[目的]探明新疆鼠尾草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新疆鼠尾草的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贮藏条件等因素影响下,对新疆鼠尾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其发芽率。[结果]在光照和贮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为20℃时,各... [目的]探明新疆鼠尾草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新疆鼠尾草的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和贮藏条件等因素影响下,对新疆鼠尾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其发芽率。[结果]在光照和贮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为20℃时,各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最高;在最佳温度20℃条件下,新疆鼠尾草种子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的发芽率变化不大;在温度20℃及黑暗条件下,经过冷藏处理的种子其平均发芽率为89%,对照种子发芽率为90%,两者相差不大。[结论]温度对新疆鼠尾草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 Schang) 种子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根部生长规律Logistic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亚楠 郭满才 +3 位作者 梁宗锁 汝梅 刘岩 刘峰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83-1588,共6页
通过Logistic方程以定植时间为自变量建立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主根粗、主根长和根鲜重的生长模型。分别用2011和2012年的数据进行拟合和检验,用1∶1作图法(1∶1plot)和均方根误差(RMSE)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通过对Logistic方... 通过Logistic方程以定植时间为自变量建立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主根粗、主根长和根鲜重的生长模型。分别用2011和2012年的数据进行拟合和检验,用1∶1作图法(1∶1plot)和均方根误差(RMSE)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通过对Logistic方程求一、二、三阶导数和拐点,研究了丹参根部生长速率与密度和氮肥的关系,探索丹参根部的生长规律。2011年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96以上,回归方程统计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012年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95以上。结果表明,用Logistic曲线可较好地拟合丹参根部生长量与定植时间的关系;在生长中期和后期,低密度(株距25 cm×行距30 cm)处理的丹参根鲜重增长速率比其余密度处理的快;适量的氮肥(100 kg/hm2)使根鲜重的增长速率较快且持续的时间较长,速生期是丹参根部生长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根部性状 LOGISTIC模型 密度与氮肥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油中挥发性成分GC/FTIR与GC/MS联合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蔡继宝 林平 +2 位作者 桑文强 李军 苏庆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99-1602,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获得了香紫苏(Salvia sclarea L.)精油,利用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GC/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相结合的手段,对其挥发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着重讨论了GC/FTIR在精油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获得了香紫苏(Salvia sclarea L.)精油,利用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GC/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相结合的手段,对其挥发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着重讨论了GC/FTIR在精油分析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不同波数官能团(Gram-Schmidt)重建红外光谱图、红外光谱差谱技术及质谱等相互验证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香紫苏油挥发成分的定性分析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GC/FTIR)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香紫苏(Salvia sclarea L.)油 精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甘晓燕 谭友莉 陈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2期12575-12577,12579,共4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丹参5种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1,2-二氢丹参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以不同产地丹参为材料,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丹参5种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1,2-二氢丹参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以不同产地丹参为材料,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Analytial 4.6×250mm.5μn),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tn,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1,2-二氢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99~0.9900、0.0207~3.1050、0.0196~1.9600、0.0217~2.1700、0.0414~4.1400μg/ml(R。分别为0.9998、0.9999、0.9996、0.9998和0.999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2%、100.15%、100.10%、99.96%和100.34%;RSD分别为0.957%、1.175%、1.038%、1.156%和1.04%。不同产地丹参中5种成分含量差别较大。[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Salvia mihiorrhiza Bge ) HPLC 脂溶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裕丹参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媛媛 郭万周 +2 位作者 王晓瑜 贾荷丽 郭嘉一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394-3395,共2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裕丹参(Yu Salvia miltiorrhiza Bge.)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50×4.6 mm,5μm);0.01%(V/V)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计算相似度。...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裕丹参(Yu Salvia miltiorrhiza Bge.)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50×4.6 mm,5μm);0.01%(V/V)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计算相似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和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5%,各产地样品的相似度大于90%,各产地裕丹参药材的品质比较稳定,为这些地区裕丹参的GAP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丹参(Yu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一串红、金鱼草、彩叶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春雪 孙博遒 苏小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2,共2页
利用播种繁殖技术播种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彩叶草(Coleus blumei)种子。对每种草花种子均设光、暗两组对比:黑暗处理的种子进行正常覆土,并用黑布罩住盆口;光照处理的一组则不进行覆土。3组种子全部... 利用播种繁殖技术播种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彩叶草(Coleus blumei)种子。对每种草花种子均设光、暗两组对比:黑暗处理的种子进行正常覆土,并用黑布罩住盆口;光照处理的一组则不进行覆土。3组种子全部置于同温、同湿、同光照强度的光照培养箱中。通过对累积萌发率、发芽指数及发芽势的测定,比较光照对3种草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对一串红种子的累积萌发率、发芽指数及发芽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金鱼草和彩叶草种子的累积萌发率、发芽指数及发芽势则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 彩叶草(Coleus blumei) 萌发特性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酶法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宁娜 韩建军 +2 位作者 郁建生 邹宗尧 牟少霞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444-448,共5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中丹酚酸B的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纤维素酶用量和酶解p H进行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中丹酚酸B的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纤维素酶用量和酶解p H进行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最佳工艺为酶解时间54 min,酶解温度49℃,纤维素酶用量2.70 mg/g、酶解p H 4.4。在该条件下,丹参中丹酚酸B的提取量为4.8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丹酚酸B 纤维素酶 超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花序、打顶对商洛丹参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320-2322,共3页
[目的]考察摘花序、打顶对商洛丹参生长的影响。[方法]对种植于陕西商洛香菊药源基地的2年生丹参样品,采用摘花序、打顶的处理方法,研究其对丹参生长性状及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摘花序、打顶后的植株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多、根... [目的]考察摘花序、打顶对商洛丹参生长的影响。[方法]对种植于陕西商洛香菊药源基地的2年生丹参样品,采用摘花序、打顶的处理方法,研究其对丹参生长性状及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摘花序、打顶后的植株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多、根部产量高、有效成分积累量大,处理结果明显优于2种处理方法单独使用的效果。[结论]试验考察了摘花序、打顶对商洛丹参生长的影响,为商洛丹参的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 摘花序 打顶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生殖生长对商洛丹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320-3322,3325,共4页
为了探讨控制生殖生长对商洛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质量的影响,2011年在陕西商州香菊药源基地进行了丹参田间试验,采取摘花序、打顶等方法控制其生殖生长,以不打顶也不摘花序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摘花序、打顶后的植株生长... 为了探讨控制生殖生长对商洛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质量的影响,2011年在陕西商州香菊药源基地进行了丹参田间试验,采取摘花序、打顶等方法控制其生殖生长,以不打顶也不摘花序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摘花序、打顶后的植株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多、根部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其结果明显优于两种处理方法单独使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质量 摘花序 生殖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亚的用途及其栽培技术
15
作者 王玉富 邱财生 +5 位作者 邱化蛟 龙松华 郭媛 赵信林 吴智敏 黄荣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对奇亚(Salvia hispanica L.)子的有效成分、用途和产品,奇亚的植物学特征、生理特性、用途以及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旨在对奇亚的种植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奇亚(Salvia hispanica L.) 用途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蝽属中国一新记录种(半翅目:蝽科)
16
作者 林毓鉴 章士美 《生物灾害科学》 1996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新记录种 半翅目 蝽科 江西农业 中国新记录 Salvia 前胸背板 昆虫研究 小盾片 云南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材吉子思保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17
作者 兰科加 童丽 +1 位作者 王津慧 徐达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1期8877-8877,888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藏药材吉子思保种子的萌发情况。[方法]选用吉子思保野生种和驯化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野生种及驯化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考察不同处理方法的催芽作用。[结果]驯化后的吉子思保种子的饱满程度、发芽率优于...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藏药材吉子思保种子的萌发情况。[方法]选用吉子思保野生种和驯化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野生种及驯化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考察不同处理方法的催芽作用。[结果]驯化后的吉子思保种子的饱满程度、发芽率优于野生种子。驯化吉子思保种子在15℃条件下发芽率最高,为77.67%;赤霉素液浸种对种子的催芽时间优于清水对照组;低温积层4个月对种子的催芽作用最优。[结论]采用驯化吉子思保种子,利用赤霉素液浸种,低温积层4个月,开展吉子思保种植有助于推动藏药产业化生产,满足市场对藏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 MAXIM ) 施肥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同仁地区甘西鼠尾草栽培技术及种植效益分析
18
作者 徐永忠 王津慧 +4 位作者 白俊 童丽 李莲 徐达宇 孙树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7期13348-13348,13426,共2页
对甘西鼠尾草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灌溉、中耕锄草和病虫害防治进行综述,并对产量产值和种植效益进行系统分析,为甘西鼠尾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 Maxim.) 栽培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wave digestion polarography for determining seven trace elements in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and compound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injection simultaneously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熠 张泰铭 +1 位作者 曹娟 梁逸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4期514-519,共6页
The sensitive second derivative waves of Cu(Ⅱ),Pb(Ⅱ),Cd(Ⅱ),Ni(Ⅱ),Zn(Ⅱ),Fe(Ⅱ)and Mn(Ⅱ),forming in the substrate solution(pH=9.26)consisting of ammonia,ammonium chlorid,gelatin and ascorbic acid were researched.T... The sensitive second derivative waves of Cu(Ⅱ),Pb(Ⅱ),Cd(Ⅱ),Ni(Ⅱ),Zn(Ⅱ),Fe(Ⅱ)and Mn(Ⅱ),forming in the substrate solution(pH=9.26)consisting of ammonia,ammonium chlorid,gelatin and ascorbic acid were researched.The peak potentials of the polarographic waves of the seven ions are at about 0.48,0.63,0.79,1.04,1.28,1.44 and 1.60 V respectively.Combining with microwave technique,a new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seven trace elemen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was developed.The method is easy to operate,rapid,simple and convenient.When the signal-to-noise rate equals 3,the detection limits of Cu,Pb,Cd,Ni,Zn,Fe and Mn are 4.2×10 3,5.3×10 3,2.1×10 3,5.8×10 4,3.0×10 3,7.7×10 4 and 1.1×10 3 μg/mL respectively.Well linear relationships exist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and the peak currents when Cu,Pb,Cd,Ni,Zn,Fe and Mn concentrations are within 8.5×10 3 10,9.7×10 3 10,4.5×10 3 10,1.2×10 3 10,6.4×10 3 10,1.5×10 3 10 and 2.8×10 3 10 μg/mL,respectively.The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seven trace elements in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and compound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injection,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s)of the Cu,Pb,Cd,Ni,Zn,Fe and Mn in the two medicines are 3.9% and 5.8%,4.0% and 4.1%,4.3% and 5.7%,4.9% and 5.3%,4.4% and 4.7%,3.5% and 4.0%,0.51% and 2.8%,respectively;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with the values obtained by the standard method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ed method has very well ver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ivative polarographic wave microelement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compound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inj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和基肥对丹参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映军 张翔宇 +4 位作者 张俊 赵明勇 王海玲 刘建新 涂光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6期4217-4219,共3页
为探索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在黔西北山区种植密度、基肥种类和用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以毕节市大面积示范种植的紫花丹参为材料,开展不同密度和不同基肥对丹参产量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在黔西北山区,丹参最佳种植密度为6 ... 为探索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在黔西北山区种植密度、基肥种类和用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以毕节市大面积示范种植的紫花丹参为材料,开展不同密度和不同基肥对丹参产量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在黔西北山区,丹参最佳种植密度为6 672株/667 m^2,基肥以腐熟有机肥最佳,适宜用量为4 000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产量 种植密度 基肥 黔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