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310渗碳钢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钛合金化处理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春雷 罗甸 +2 位作者 马廷涛 马欣新 孙志国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94,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SAE9310钢表面渗碳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技术在不同的能量密度下对SAE9310渗碳钢进行表面钛合金化处理。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及电化学试验等研究了钛合... 为进一步提高SAE9310钢表面渗碳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技术在不同的能量密度下对SAE9310渗碳钢进行表面钛合金化处理。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及电化学试验等研究了钛合金化试样的表面及截面形貌、相组成及性能等。结果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后钛以合金元素形式固溶于基体中,重熔层奥氏体含量增加。钛合金化层腐蚀电位由未处理时的-0.577V提高至-0.539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至2×10-7 A/cm2,较未处理试样低1个数量级。合金化处理后样品表面显微硬度与原始样品接近,硬度约为780HV0.25,但干摩擦因数由0.8降至0.15,磨损率降低接近3倍。电子束表面钛合金化处理可以提高9310钢渗碳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e9310渗碳钢 强流脉冲电子束 辐照 钛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E9310钢奥氏体的冷却转变行为 被引量:11
2
作者 厉勇 王春旭 +3 位作者 刘宪民 田志凌 许广鹏 赵肃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5,共4页
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高纯净SAE9310钢奥氏体化后平衡组织的转变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膨胀法和金相法在Formastor-FⅡ型膨胀仪上测定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结果表明:SAE9310钢的平衡转变组织为α-Fe、... 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高纯净SAE9310钢奥氏体化后平衡组织的转变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膨胀法和金相法在Formastor-FⅡ型膨胀仪上测定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结果表明:SAE9310钢的平衡转变组织为α-Fe、γ-Fe以及M_(23)C_6和M_7C_3碳化物;在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当冷却速率小于0.056℃·s^(-1)时,转变产物为粒状贝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当冷却速率介于0.056~1.9℃·s^(-1)时,转变产物为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组织;当冷却速率大于1.9℃·s^(-1)后,粒状贝氏体逐渐消失,转变产物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钢的硬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e9310 组织转变 CCT曲线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E9310钢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顺喆 厉勇 +3 位作者 王春旭 韩顺 刘宪民 田志凌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7,共7页
应用加工硬化理论探讨了SAE9310钢在大应变条件下的加工硬化率曲线及动态再结晶的拐点判据,根据在变形温度为9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0s。条件下的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采用拐点判据方法和金相观察手段,研究了SAE9310钢... 应用加工硬化理论探讨了SAE9310钢在大应变条件下的加工硬化率曲线及动态再结晶的拐点判据,根据在变形温度为9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0s。条件下的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采用拐点判据方法和金相观察手段,研究了SAE9310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建立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状态图。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SAE9310钢的流变曲线呈现两种特征类型;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c,和临界应力αc均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之间满足εc/εp=0.30~0.42;随着Z参数的增加,临界变形量增大,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变得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硬化 sae9310 动态再结晶 临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前处理对AISI9310齿轮钢低温渗碳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宋靖东 何卫锋 +2 位作者 罗思海 曹振阳 梁晓晴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162,共8页
AISI9310钢是一种高强度渗碳齿轮钢,具有较好的韧性。服役过程中,齿面极易发生磨损和接触疲劳失效损伤。为有效改善9310齿轮钢的耐磨损和抗接触疲劳性能,实现磨损和接触疲劳性能协同强化,提出采用激光冲击(LSP)+渗碳(LC)复合强化的技术... AISI9310钢是一种高强度渗碳齿轮钢,具有较好的韧性。服役过程中,齿面极易发生磨损和接触疲劳失效损伤。为有效改善9310齿轮钢的耐磨损和抗接触疲劳性能,实现磨损和接触疲劳性能协同强化,提出采用激光冲击(LSP)+渗碳(LC)复合强化的技术思路,采用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对AISI9310钢基体进行前处理,再对其开展低温渗碳热处理。为进一步研究LSP和LC对9310齿轮钢微观组织形貌的影响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表征渗碳层微观组织形貌和截面方向的晶体学特征,并对试件截面方向的硬度进行考核。研究结果表明,AISI 9310钢的渗碳层厚度约为14μm,最大硬度约为305.67 HV,硬化层厚度约300μm;LSP前处理后,渗碳层厚度提升到23μm,最大硬度提升到328.87HV,硬化层厚度提升到约700μm。对比发现,LSP前处理分别可将9310钢低温渗碳层厚度提升64.3%,渗碳层硬度提升23.17 HV,硬化层深度提升133%。这主要是低温渗碳对9310钢的Kernel平均取向差(KAM)和小角度晶界影响较小,但是LSP前处理可引入塑性变形并提升小角度晶界比例,有助于碳元素扩散,促进9310钢低温渗碳行为,提升渗碳层厚度、硬化层硬度和厚度。初步解决了LSP前处理诱导微观组织缺陷促进碳元素扩散的问题,可为LSP复合强化提升航空齿轮关键部件服役寿命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低温渗碳 AISI 9310 小角度晶界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10钢薄壁空心轴渗碳淬火工程化应用
5
作者 李克 张莉 罗强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5期97-100,107,共5页
研究了涡轴发动机9310钢薄壁空心轴渗碳+淬火复合型热处理技术,通过调整低压真空渗碳加热、冷却方法实现了9310钢薄壁空心轴0.5mm渗碳层加工。采用分级淬火方法、改进装炉方式、半精加工后增加稳定处理等,有效控制了空心轴的微小变形,... 研究了涡轴发动机9310钢薄壁空心轴渗碳+淬火复合型热处理技术,通过调整低压真空渗碳加热、冷却方法实现了9310钢薄壁空心轴0.5mm渗碳层加工。采用分级淬火方法、改进装炉方式、半精加工后增加稳定处理等,有效控制了空心轴的微小变形,获得高硬度、高耐磨和尺寸精度高的零件,并通过了涡轴发动机150h持久试车考核,实现了薄壁空心轴渗碳淬火的工程化应用,为小尺寸薄壁轴类零件渗碳及淬火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10 空心轴 渗碳淬火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