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法确诊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原继荣 付小萌 +3 位作者 胡双九 张玲 肖兵 杜亚丽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及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27的免疫组织化学法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宫腔镜检查846例患者,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中10例正常子宫内膜,13例子宫... 目的探讨宫腔镜及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27的免疫组织化学法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宫腔镜检查846例患者,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中10例正常子宫内膜,1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2例子宫内膜癌中PTEN和P27基因表达。结果宫腔镜及病理检查确诊32例子宫内膜癌(3.78%);3种组织比较,PTEN、P27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观病灶,准确活检,宜于早期诊断;PTEN、P27表达异常对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宫腔镜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的改进(漂片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晶晶 单立冬 吴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5期16-17,20,共3页
目的改进用漂片法进行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的封闭液,以减少组织切片破损。方法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大鼠踏转轮运动中所引起增殖细胞,通过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在染色过程中,比较不同的封... 目的改进用漂片法进行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的封闭液,以减少组织切片破损。方法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大鼠踏转轮运动中所引起增殖细胞,通过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在染色过程中,比较不同的封闭液(羊血清、牛血清白蛋白、胰酶抑制剂)减少脑片破损的效果。结果踏转轮运动可使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加入不同的封闭液后,组织片破损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和胰酶抑制剂组,但胰酶抑制剂组有非特异性染色。结论牛血清白蛋白是较理想的封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DU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胰酶抑制剂 牛血清白蛋白 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猪脾脏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卢培成 贺利民 +5 位作者 牛更智 剡海阔 马勇江 范小龙 李玉谷 邓衔柏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8期292-293,296,共3页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在猪脾脏分布定位,为DON体内残留及DON对免疫系统影响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选用10头健康阉公猪,随机分为二组,一组经乳静脉注射DON标准品,注射剂量为75μg/kg体重,另一...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在猪脾脏分布定位,为DON体内残留及DON对免疫系统影响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选用10头健康阉公猪,随机分为二组,一组经乳静脉注射DON标准品,注射剂量为75μg/kg体重,另一组经乳静脉注射相当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完成后开始计时,并观察记录猪的反应情况,待30min后放血宰杀,并迅速取脾脏,4%多聚甲醛固定,经脱水、包埋及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法定位脾脏中DON的分布情况。免疫组化法定位结果显示,在75μg/kg体重给药组中,脾组织中的血管壁周围见有DON阳性反应颗粒,而对照组未见阳性反应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脾脏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微波修复法和高压过修复法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中的比较
4
作者 黄大可 李报 +1 位作者 桂丽 贾雪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4-506,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是免疫学和形态学的完美结合。因其既能确定抗原在组织和细胞中的位置,还可进行半定量分析,已成为临床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随着抗体产品的完善和抗原修复方法的改进,免疫组织化学也被广泛运用至科学研究中,是检测目的... 免疫组织化学是免疫学和形态学的完美结合。因其既能确定抗原在组织和细胞中的位置,还可进行半定量分析,已成为临床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随着抗体产品的完善和抗原修复方法的改进,免疫组织化学也被广泛运用至科学研究中,是检测目的蛋白在组织和细胞中表达的有效方法之一。临床病理科和实验室中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多运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然后进行抗原修复。抗原修复是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化学显色 微波修复 抗原修复方 临床病理诊断 高压 石蜡包埋组织 半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粟阳清 赵梓斐 +1 位作者 郭云 李晓旭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3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190例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均采取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法、石蜡切片进行... 目的:观察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3月-2023年10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190例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均采取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法、石蜡切片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以石蜡切片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法以及两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190例患者石蜡切片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56例。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法,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低于冰冻切片、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冻切片联合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阴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转移 冰冻切片 快速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猪肾脏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钱慧慧 牛更智 +5 位作者 何敏 剡海阔 马勇江 卢培成 刘本杰 邓衔柏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6期309-310,312,共3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目前全球污染谷物最严重的真菌毒素之一。在所有的易感动物中,以猪最为敏感。该研究采用DON标准品,通过静脉注射的途径,研究该毒素在猪体内肾脏的分布情况,为毒素的残留提供依据。选用10头健...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目前全球污染谷物最严重的真菌毒素之一。在所有的易感动物中,以猪最为敏感。该研究采用DON标准品,通过静脉注射的途径,研究该毒素在猪体内肾脏的分布情况,为毒素的残留提供依据。选用10头健康阉公猪,随机分为2组,一组经乳静脉注射DON,注射剂量为75μg/kg体质量,另一组经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注射完成后开始计时,并观察记录猪的反应情况,待30min后放血宰杀,并迅速取肾脏,采用免疫组化法定位肾脏中DON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染毒剂量75μg/kg体质量组,静注后约5~10min开始出现明显的异常反应。具体表现为:狂躁不安,不停的磨牙,咀嚼,之后大量流涎,随之出现呕吐等症状,这一过程的持续时间对该组猪来说存在个体差异。免疫组化法定位结果显示,在肾小囊的壁层见有DON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肾脏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段会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4期4488-4489,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95例手术送检的食管癌组织标本。采用CD8、CD4、Ki67、IL-17作染色标记,抗原修复采用高压修复法、水浴修复法、微波... 目的对比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95例手术送检的食管癌组织标本。采用CD8、CD4、Ki67、IL-17作染色标记,抗原修复采用高压修复法、水浴修复法、微波辐射修复法,根据3种方法的染色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采用高压修复法时CD4抗体阳性率为100.00%,采用微波辐射修复法时CD4抗体阳性率为49.47%,采用水浴修复法时CD4抗体阳性率为43.16%,高压抗原修复法下CD4抗体阳性率较其他两种方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抗原修复法下CD8、Ki67、IL-17抗体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修复法下CD8、CD4、IL-17呈现的强阳性率高于微波辐射修复法、水浴法修复(均P<0.05)。结论采用高压抗原修复法的总体效果优于微波辐射修复法和水浴修复法,但由于实际运用时易导致脱片,因此在3种修复方式抗体阳性率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也可选择微波辐射修复法或水浴修复法,需根据不同抗原修复的特点选用合适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抗原修复 高压修复 微波辐射修复 水浴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鸭腺胃蛙皮素细胞生长发育的免疫组织化学观测
8
作者 吴旧生 朱有法 +1 位作者 沈元新 刘月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4,共4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方法 ,显示绍兴麻鸭胚后期腺胃蛙皮素免疫反应细胞 ( P细胞 )的形态及其分布 ,分别计数每个周龄阶段的腺胃腺叶和表面上皮中蛙皮素免疫反应细胞的数量 ,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P细胞形态多样 ,以卵圆形、...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方法 ,显示绍兴麻鸭胚后期腺胃蛙皮素免疫反应细胞 ( P细胞 )的形态及其分布 ,分别计数每个周龄阶段的腺胃腺叶和表面上皮中蛙皮素免疫反应细胞的数量 ,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P细胞形态多样 ,以卵圆形、多面体形为主 ,并且有胞质突起。P细胞多分散分布于腺叶的中间与内侧区 ,个别分布在表面上皮中。腺叶 P细胞的生长峰期为 0~ 6周龄 ,以后下降 ,表面上皮P细胞生长峰期为 0~ 10周龄 ,以后迅速下降。各周龄腺叶 P细胞数明显多于表面上皮 P细胞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鸭 腺胃P细胞 生长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蛙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切片中的应用
9
作者 赵果毅 王兰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6期476-477,共2页
免疫组织化学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根据标记物的不同... 免疫组织化学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标法,亲和组织化学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亲和组织化学 免疫酶标 切片 标记抗体 特异性结合 免疫荧光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内科临床的应用
10
作者 张景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68-169,共2页
免疫组织化学的最基本技术是应用荧光素或酶标记抗体进行免疫病理研究,主要原理是用标记的抗体定位抗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性质,从而使组织的功能与形态联系起来。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 免疫组织化学的最基本技术是应用荧光素或酶标记抗体进行免疫病理研究,主要原理是用标记的抗体定位抗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性质,从而使组织的功能与形态联系起来。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免疫组织化学这一融免疫学、病理学为一体的新技术进展神速。除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免疫荧光、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外,各种新的免疫酶技术不断涌现,如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法(ABC),葡萄糖氧化酶抗葡萄糖氧化酶法(GAG),硷性磷酸酶抗硷性磷酸酶法(APAAP);各种单克隆抗体及其片段(Fab,F(ab′)2)被大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临床 葡萄糖氧化酶 免疫酶技术 免疫荧光 酶标记抗体 磷酸酶 免疫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单克隆抗体 细胞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方法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晓实 姚榛祥 孙耀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15-16,23,共3页
目的 探讨建立适用于临床工作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方法.方法 免疫组化法.RT-PCR、Western blot、Dot blot分析VEGF在乳腺导管癌组织的表达.结果 VEGF阳性细胞主要为肿瘤细胞,间质也着色.VEGF蛋白质分子量为4... 目的 探讨建立适用于临床工作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方法.方法 免疫组化法.RT-PCR、Western blot、Dot blot分析VEGF在乳腺导管癌组织的表达.结果 VEGF阳性细胞主要为肿瘤细胞,间质也着色.VEGF蛋白质分子量为46KD,含三种异构体.Dot bolt见于53%癌组织,VEGF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结论 Dot blot可作为临床工作中检测VEGF的初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印渍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S的大鼠脑组织免疫分析
12
作者 杨津 刘卓 +3 位作者 苏虹羊 彭茹 宋薇 赵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17-2321,共5页
将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结合,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神经元特异性骨架蛋白的新方法.将所制备的SERS免疫胶体金标签加入至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研究了经免疫识别后组织的SERS光谱,在脑组织切片... 将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结合,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大鼠脑组织中神经元特异性骨架蛋白的新方法.将所制备的SERS免疫胶体金标签加入至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研究了经免疫识别后组织的SERS光谱,在脑组织切片中得到了探针分子对巯基苯甲酸(MBA)的特征峰(1076,1589 cm-1).对比了不同浓度抗体对SERS信号及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免疫组化法相比,SERS法可以简化步骤,缩短实验时间,同时展现出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丝蛋白200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小肠S-100^+树突状细胞的组织分布 被引量:3
13
作者 孔令平 朱清仙 +2 位作者 曾慧红 钟纯 邹江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 :观察人胚胎小肠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s)的组织分布。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人胚胎小肠DC的出现时间、分布部位、形态以及数量等进行研究。结果 :( 1 )人胚胎小肠各段S 1 0 0 + DC于第 9~ 1 1w相继出现 ,主要... 目的 :观察人胚胎小肠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s)的组织分布。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人胚胎小肠DC的出现时间、分布部位、形态以及数量等进行研究。结果 :( 1 )人胚胎小肠各段S 1 0 0 + DC于第 9~ 1 1w相继出现 ,主要分布于粘膜固有层 ,外形不规则 ,第 2 4w以后 ,其突起相连逐渐在固有层形成网状结构。 ( 2 )回肠集合淋巴小结S 1 0 0 + DC以滤泡间区数量最多 ,其外形相对规则。结论 :人胚胎小肠S 1 0 0 + DC主要分布于固有层 ,其数量随胎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而回肠集合淋巴小结S 1 0 0 + DC呈区域性分布 ,它们与固有层S 1 0 0 + DC在形状、大小和数量上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S-100蛋白 小肠 胚胎 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 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山羊卵巢中的分布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健红 张涌 +3 位作者 郑月茂 刘根胜 马夜肥 赵慧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20-923,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表达,本试验应用高灵敏度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的分布。结果显示,ERα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存在于成熟卵泡的颗粒细... 为了研究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的表达,本试验应用高灵敏度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不同生殖周期山羊卵巢中的分布。结果显示,ERα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存在于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发情期和妊娠期生长卵泡的部分颗粒细胞、原始卵泡卵母细胞胞质、粒黄体细胞胞质及膜黄体细胞胞核、卵泡膜细胞和类固醇细胞胞质;间情期生长卵泡的颗粒细胞中的ERα免疫反应产物较少,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卵母细胞中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初级卵泡阶段含量较少,从次级卵泡开始其含量很丰富。以上结果提示,ERα以激活不同信号途径的方式参与了对卵泡生长、排卵及妊娠维持的调控,这为研究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α在卵巢中的作用及其生殖调控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Α 卵巢 免疫组织化学SP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和白细胞介素1β致痫大鼠海马PKAcβ、PKCα的免疫反应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莉 李正莉 +3 位作者 朱长庚 刘庆莹 魏瑛 童逸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研究谷氨酸和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致痫大鼠海马PKAcβ、PKCα的免疫反应变化。 方法 :大鼠于脑立体定位仪上行侧脑室注射 ,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B组注射阈下致痫量的L 谷氨酸钠 ;C组注射致痫剂量的L 谷氨酸钠 ;D组单纯注射IL ... 目的 :研究谷氨酸和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致痫大鼠海马PKAcβ、PKCα的免疫反应变化。 方法 :大鼠于脑立体定位仪上行侧脑室注射 ,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B组注射阈下致痫量的L 谷氨酸钠 ;C组注射致痫剂量的L 谷氨酸钠 ;D组单纯注射IL 1β;E组联合注射IL 1β和阈下致痫量的L 谷氨酸钠。注射完毕 1h后用SABC法显示 5组大鼠海马的PKAcβ、PKCα的免疫反应变化。结果 :C、D、E 3组大鼠均有明显的痫性发作 ,且海马PKAcβ、PKCα的免疫反应均明显强于A组。 结论 :在谷氨酸和IL 1β的致痫活动中 ,PKAcβ、PKCα参与了其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 免疫反应 侧脑室注射 IL-1β 海马 致痫大鼠 白细胞介素-1β PKA 细胞内信号转导 sa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Ki-67及CD3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孔东方 何庆泗 +3 位作者 孙国瑞 曲辉 绳继健 徐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研究Ki-67和CD3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Ki-67的表达,并以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结果用微血管密度(MVD)表示。结果:Ki-67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 目的:研究Ki-67和CD3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Ki-67的表达,并以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结果用微血管密度(MVD)表示。结果:Ki-67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Ki-67与MVD在胃癌组织中呈正相关(P<0.05)。MVD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Ki-67及CD34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方面明显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检测胃癌组织中Ki-67及CD34的表达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KI-67 CD34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酶P450、ERβ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恒芳 刘孜 +2 位作者 康安静 苏进 代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ERβ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癌周组织的表达差异,进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至2008年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癌周组织存档蜡块标本各30例,用免疫组化S...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P450、ERβ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癌周组织的表达差异,进而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4年至2008年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及癌周组织存档蜡块标本各30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表达。结果芳香化酶P450在正常宫颈组织、癌周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0%(0/30)、0%(0/30)和36.7%(11/30),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宫颈组与癌周组织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ERβ在正常宫颈组织、癌周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73%(22/30)、70%(21/30)和36.7%(11/3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常宫颈组织与癌周组织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芳香化酶P450在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ERβ在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低,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变及宫颈癌预后良好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芳香化酶P450 ER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与TLR9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晓聪 朱慧芬 +7 位作者 杨道锋 曹旭东 邓科兰 黄春梅 胡晓萌 陈琰琰 姜素华 沈关心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3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TLR9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搜集临床经病理证实的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肝血管瘤组织标本,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TLR9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TLR4表达明显低于癌旁及肝血管瘤组...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TLR9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搜集临床经病理证实的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肝血管瘤组织标本,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TLR9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TLR4表达明显低于癌旁及肝血管瘤组织,而TLR9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及肝血管瘤组织,P均<0.05。结论TLR4、TLR9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乙肝病毒可能通过拮抗TLR4表达、激活TLR9通路促进肝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TOLL样受体4 TOLL样受体9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蛋白多肽对鹅不同组织脂肪酸合成酶定位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栾新红 曹中赞 +3 位作者 曹敏建 石娇 吴高峰 姜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73,共5页
选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玉米蛋白多肽对鹅不同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定位表达的影响。选取1日龄昌图豁鹅24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基础日... 选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玉米蛋白多肽对鹅不同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定位表达的影响。选取1日龄昌图豁鹅24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蛋白多肽100、300、500 mg/kg。于30和60日龄分别采集动物肝脏和皮下脂肪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法分析两种组织中FAS的表达量及分布。结果表明,鹅两种组织中FAS的表达主要分布在肝脏内皮细胞胞质和胞核及脂肪细胞膜上,且随着鹅日龄增加,FAS含量均增加;玉米蛋白多肽的添加可促进鹅肝脏中FAS的表达,抑制脂肪组织中FAS的表达;高、中、低3个剂量组肝脏中FAS含量,鹅60日龄时分别比30日龄升高47.75%、36.21%、158.74%,增幅均高于对照组(11.00%);而60日龄时,3个剂量组脂肪组织中FAS含量分别比30日龄降低22.34%、46.43%、49.17%。结果提示,玉米蛋白多肽呈现双重作用,在鹅日粮中较长时间低剂量水平(100 mg/kg日粮)添加,可有效促进肝脏中FAS表达,降低脂肪组织中FAS含量,从而有利于调控机体脂类代谢,提高动物胴体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多肽 免疫组织化学 脂肪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光凝法诱导大鼠高眼压模型的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丽芳 黄楚开 +1 位作者 林洪杰 张铭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评估激光光凝法诱导大鼠高眼压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532 nm激光光凝小梁网法诱导大鼠左眼高眼压(n=45,右眼为对照眼),评估激光后大鼠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网膜电图的变化;采用Tono-Lab眼压计测量清醒状态下的双眼眼压,每天1次... 目的评估激光光凝法诱导大鼠高眼压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532 nm激光光凝小梁网法诱导大鼠左眼高眼压(n=45,右眼为对照眼),评估激光后大鼠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视网膜电图的变化;采用Tono-Lab眼压计测量清醒状态下的双眼眼压,每天1次;激光后3周,采用双盲法计数双眼视网膜铺片上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的阳性节细胞数;记录大鼠双眼基线及处死前的视网膜电图。结果激光后90.70%(39/43眼)的大鼠眼压升高,其中需要第2次激光者占74.42%(32/43眼)。激光后右眼的眼压为(16.13±1.11)mm Hg(n=39;1 k Pa=7.5 mm Hg);左眼中有28.21%眼(n=11)眼压升高(18.27±2.53)d,其余眼(n=28)眼压升高(7.93±2.40)d,两者的眼压分别为(35.59±4.57)mm Hg、(21.56±3.06)mm Hg,两者的峰值眼压分别为(63.36±4.23)mm Hg、(49.43±7.22)mm Hg;实验眼与对照眼之间的峰值眼压差为(31.13±8.64)mm Hg,累积眼压差为(182.31±140.35)mm Hg,左右眼的眼压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激光后3周,两个高眼压组的节细胞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3),左眼的节细胞丢失率为67.4%±14.8%,与右眼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左眼视网膜电图明适应b波、Ph NR波及暗适应b波的潜伏期与激光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46、0.000),其振幅与激光前相比,差异也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0.000、0.000),而明适应a波的潜伏期、振幅及暗适应a波的潜伏期与激光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8、0.198、0.092)。结论激光光凝法诱导大鼠眼压升高成功率较高,但持续时间有限,峰值眼压过高,且需重复激光,高眼压引起的节细胞丢失率高,视网膜电图提示视网膜损伤主要累及双极细胞及节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模型 激光光凝 视网膜电生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