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技术产业化的S-T-E-M创新链模型及其应用
1
作者 王世英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90,共3页
文章根据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提出了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的S-T-E-M创新链模型,该模型认为,科学研究(Sci ence r esear ch)、技术开发(Technol ogy devel opment)、工程开发(Engi neer i ng devel opment)和市场化(Mar ket i ... 文章根据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提出了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的S-T-E-M创新链模型,该模型认为,科学研究(Sci ence r esear ch)、技术开发(Technol ogy devel opment)、工程开发(Engi neer i ng devel opment)和市场化(Mar ket i ng)是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四个核心环节,产业化需要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工程和从工程到市场化三次大的转化。根据S-T-E-M创新链模型,中国在实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在国家层面应将创新链重心前移、在城市层面应围绕创新链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在企业层面应升级创新层次再造竞争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创新链模型 新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产业化 产业升级 创新驱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BMA方法的实证分析
2
作者 程敏 易小凤 王方亮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163,共8页
为了解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DEA窗口分析法相结合对2016-2020年我国48家建筑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为了解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DEA窗口分析法相结合对2016-2020年我国48家建筑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年48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值介于0.50~0.54之间,技术创新效率有待提升;(2)根据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将样本企业分为四类,8家企业属于高效集约型、12家企业属于低研发高转化型、9家企业为高研发低转化型、19家企业为粗放低效型;(3)成立年限、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对建筑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研发财力资源投入强度、政府扶持以及研发人力资源投入强度对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效率改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价值 技术创新效率 建筑业 超效率网络SBM模型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范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基于链式中介模型的深度分析
3
作者 陈凡 马姗姗 韩冠爽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41,共9页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师范生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和关键能力。基于全国266所高校7659名师范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链式中介模型对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能力、创新动力、创新...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师范生专业培养的核心目标和关键能力。基于全国266所高校7659名师范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链式中介模型对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能力、创新动力、创新文化等因素显著影响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创新资源支持和创新教育与师范生创新能力呈负相关;高校创新环境对师范生创新能力有间接影响,创新过程和创新人格在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应通过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的师范生培养体系、搭建以数字能力为突破口的师范教育课程框架、创建更加开放的师范生跨学科合作交流机制,切实有效开展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式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杨浩昌 赖孟 李廉水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6,共12页
本研究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机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并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以及政府支持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 本研究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机理,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并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中介效应,以及政府支持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本地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且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但数字化转型对邻近地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②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呈现梯次增长,而东北地区则不显著。同时,当城镇化水平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③政府支持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而市场化水平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关系,为破解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产业创新融合 空间杜宾模型 中介效应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驱动下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婕佳 邵建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6,共10页
本文基于2012~2023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攀升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调整样本比例、... 本文基于2012~2023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攀升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调整样本比例、替换变量、更改模型设定和2SLS-IV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此外,技术创新在数字新基建推动国内价值链升级方面发挥了较为关键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指出,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东部、高产业密集度及创新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地区,这一正向效应尤为突出。基于此,研究建议应加速数字新基建的发展,确保资源合理均衡分配,有序推进技术创新改革,以期国内价值链实现更高层次的跃升和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技术创新 价值升级 调节效应模型 动态面板模型 差分GMM 区域差异 产业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新质生产力、颠覆式技术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
6
作者 宿桂红 常春水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34,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金融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 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金融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新质生产力对东部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作用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颠覆式技术创新在金融新质生产力影响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中发挥传导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新质生产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新质生产力 全球价值嵌入 颠覆式技术创新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的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方文龙 赖丹 +1 位作者 李彦蓉 易贤华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测算了我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SFA模型调整,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矿产品>精炼产品>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应用的特征,纯技术效率是制约产业链各环...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测算了我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SFA模型调整,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矿产品>精炼产品>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应用的特征,纯技术效率是制约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空间上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西强东弱”的分布特征,产权上国企高于非国企;供应商集中度、企业规模、员工质量与创新效率正相关,市场竞争程度、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与创新效率负相关。为提升产业链创新效率,应从降低新能源企业创新风险、提高新能源企业收益、推动产业集聚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现代化 创新效率 有色金属 新能源 四阶段DEA 供应 产业集群 测度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上下游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合创新:概念模型、模式和效率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陶爱萍 张丹丹 刘志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55,共5页
基于产业链的链合创新,近年来已经成为产业组织理论与创新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链合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通过构建概念模型厘清链合创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究不同标准依据下链合创新的主要模式,最后基于链合创新效应对链... 基于产业链的链合创新,近年来已经成为产业组织理论与创新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链合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通过构建概念模型厘清链合创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究不同标准依据下链合创新的主要模式,最后基于链合创新效应对链合创新的效率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概念模型 创新模式 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链模型的中部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与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蔡玮 付祥 彭建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95,共5页
运用在传统CCR模型上改进的序列链DEA方法,建立科技投入到经济产出的两阶段模型,对中部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进行评价,并与京、沪、粤地区进行对比,进而分析了中部区域DEA无效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但由科技创... 运用在传统CCR模型上改进的序列链DEA方法,建立科技投入到经济产出的两阶段模型,对中部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进行评价,并与京、沪、粤地区进行对比,进而分析了中部区域DEA无效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但由科技创新向实际生产能力转化的效率偏低。因此,如何强化科技实力的经济转化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模型 有效性 区域创新系统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服务业开放式创新的价值链模型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梅强 傅金辉 李文元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5-69,共5页
分析了基本价值链和创新价值链的不足,首先根据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特征与知识型服务业的创新特性,探讨了高技术服务业的创新特性,其次根据其创新特性讨论了开放式创新价值链的构成因素,继而构建了高技术服务业开放式创新的价值链模型,... 分析了基本价值链和创新价值链的不足,首先根据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特征与知识型服务业的创新特性,探讨了高技术服务业的创新特性,其次根据其创新特性讨论了开放式创新价值链的构成因素,继而构建了高技术服务业开放式创新的价值链模型,并且讨论了如何通过价值链管理获得差异化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服务业 开放式创新 价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式模型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戴冬秀 李睿 宋化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79,共2页
根据克莱茵(Kline)和罗森伯格(Rosenberg)所提出的创新链式模型,从技术积累、R&D投入、生产消化新技术、销售新产品能力等4个方面选取了10项指标,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用指数法和综合指标评价法进行评估,经实证研究,... 根据克莱茵(Kline)和罗森伯格(Rosenberg)所提出的创新链式模型,从技术积累、R&D投入、生产消化新技术、销售新产品能力等4个方面选取了10项指标,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用指数法和综合指标评价法进行评估,经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本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模型 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环回路模型的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策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洪燕真 刘燕娜 余建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3,共5页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举措。根据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链接模型,从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低碳技术创新的结构,并构建了一个基于链环回路模型的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模型,以期探讨从低...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举措。根据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链接模型,从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低碳技术创新的结构,并构建了一个基于链环回路模型的低碳技术创新发展模型,以期探讨从低碳技术创新层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路。本研究提出低碳技术创新价值链应建立于社会使用的基础上,该创新价值链始于社会生活的潜在需求,经由低碳技术的发明与创造、示范与推广、重新设计与生产,终于服务顾客,注重市场的反馈以及技术系统与管理系统的密切配合,以使低碳技术创新价值链持续运作并充分挖掘镶嵌于技术创新社会价值中的经济价值。研究结论是:应强化低碳技术创新技术系统以实现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整合、通过示范强化技术系统与管理系统的链接以及强化低碳技术创新管理系统以提高产业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回路模型 价值 低碳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创新的知识链模型及其集成管理架构 被引量:14
13
作者 骆品亮 殷华祥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6,31,共9页
模块化具有分解复杂系统的功能,模块化创新实现了创新资源在集群企业内的分享与合作.知识链由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形成、知识内化及知识外化五个基本活动和领导、协调、控制、测评四个辅助活动构成.对知识链各环节的集成式动态管... 模块化具有分解复杂系统的功能,模块化创新实现了创新资源在集群企业内的分享与合作.知识链由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形成、知识内化及知识外化五个基本活动和领导、协调、控制、测评四个辅助活动构成.对知识链各环节的集成式动态管理是模块化创新知识链管理架构的核心.在此,将单个企业的知识链扩展到模块化创新下企业群的知识链,分析了模块化创新知识链的结构,提出模块化创新知识链的概念模型及其集成管理战略架构,并通过CM I应用案例分析对模块化创新知识链集成管理模式予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创新 知识 概念模型 集成管理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瞿群臻 韩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0-153,共4页
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当今的一个重要工作。在创新创业人才和人才供应链管理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我国不同地区样本的18个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原理,通过SPSS19软... 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当今的一个重要工作。在创新创业人才和人才供应链管理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我国不同地区样本的18个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原理,通过SPSS19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取主成分并进一步界定其涵义,构建出创新创业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型,包括循环式创新创业人才支持服务链、创新创业人才专门性产业拉动力、成果性人才培养和无缝式人才对接,并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 人才供应 管理模型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和供应链整合对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实证调查的中介效应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慧颖 徐可 于淏川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7期164-170,共7页
文章提出了社会资本、供应链整合以及产品创新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在中国大陆十三个省市四个行业的280家企业做了实证调查研究,运用SPSS和AMOS软件检验了社会资本对供应链整合和产品创新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上制造企业进... 文章提出了社会资本、供应链整合以及产品创新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在中国大陆十三个省市四个行业的280家企业做了实证调查研究,运用SPSS和AMOS软件检验了社会资本对供应链整合和产品创新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上制造企业进行产品创新项目的实施中,社会资本积极影响供应链整合和产品创新,并且供应链整合在社会资本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关系中起着积极显著的中介作用,从而为企业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供应整合 产品创新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S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过程与路径研究——以CS新材料产业集群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吉敏 胡汉辉 +1 位作者 陈金丹 谢庆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77,共7页
基于集群供应链企业知识创新过程特征,从供应链企业横向合作、纵向本链合作、纵向跨链合作视角,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过程与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SECI知识螺旋,建立了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双S模型。最后,以新材料产业... 基于集群供应链企业知识创新过程特征,从供应链企业横向合作、纵向本链合作、纵向跨链合作视角,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过程与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SECI知识螺旋,建立了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双S模型。最后,以新材料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供应链知识创新过程和传导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S模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供应 知识创新过程 知识传导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基于生产分解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杨蕙馨 张红霞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6-78,共13页
基于增加值和最终产品的生产分解模型,本文对我国制造业前向与后向产业关联下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进行测度,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吸收能力与技术差距两个重要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同时,运用... 基于增加值和最终产品的生产分解模型,本文对我国制造业前向与后向产业关联下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进行测度,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吸收能力与技术差距两个重要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同时,运用双重差分、工具变量法以及GMM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以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①我国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国际间知识溢出效应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②吸收能力能够强化这一正向影响关系;③技术差距在后向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中呈倒U型调节作用,而在前向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关系中呈正向调节作用。本文推动了网络嵌入理论和知识溢出理论从组织网络向全球价值链领域的繁衍,丰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利用全球价值链嵌入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嵌入 网络嵌入 知识溢出 技术创新 生产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
18
作者 杨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6,共4页
本文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价值链优化,在进行广义矩阵估计、最小二乘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的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本文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价值链优化,在进行广义矩阵估计、最小二乘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的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绿色技术创新在创新要素集聚影响流通价值链优化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创新要素集聚对流通价值链优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及中西部地区流通价值链优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流通价值链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集聚 流通价值优化 绿色技术创新 基准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卫新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2,共4页
知识供应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其概念、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知识供应链的局限性,提出了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概念和原则,分析了二次创新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二次创新的模型图及创... 知识供应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其概念、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知识供应链的局限性,提出了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概念和原则,分析了二次创新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二次创新的模型图及创新过程的运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供应 知识二次创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晓辉 任群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20,共10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Tobit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及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创新链升级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学习效应”在邻近地区传导,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创新链...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Tobit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及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绿色创新链升级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学习效应”在邻近地区传导,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创新链升级,创新要素配置正向影响绿色创新链升级及溢出效应;(2)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及溢出效应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具有正向直接影响效应及溢出效应,在中部和东北地区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的直接影响效应为正,对溢出效应的影响为负;(3)市场化程度对创新要素配置影响绿色创新链升级发挥调节作用,即市场化程度越高,创新要素配置对绿色创新链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据此,提出推动创新要素高效合理配置、构建区域绿色创新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环境支撑作用等建议,以助推各区域绿色创新链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配置 绿色创新升级 市场化程度 Tobit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