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表面置换中假体柄长度对股骨应力的影响
1
作者 袁钰振 高丽兰 +3 位作者 胡亚辉 王献抗 刘淑红 张春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1-301,共1页
目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被称为一种保骨手术,该手术只更换患病或受损的髋臼和股骨头表面,大部分的骨量得以保存。该手术适用于患有较小范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轻微畸形的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年轻患者。本研究探讨表面髋置换中假体柄的长度... 目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被称为一种保骨手术,该手术只更换患病或受损的髋臼和股骨头表面,大部分的骨量得以保存。该手术适用于患有较小范围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轻微畸形的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年轻患者。本研究探讨表面髋置换中假体柄的长度对股骨近端生物力学的影响,找出假体柄的长度与股骨外侧皮质长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无髋关节疾病史的成年男性的股骨CT资料和常用表面髋假体,建立自然髋关节模型并建立表面髋假体模型。建立不同长度的表面髋假体柄,分别为60、55、50、45、40 mm。将皮质骨和松质骨分别赋予不同的弹性模量。股骨侧假体为锆铌合金材料,表面经过氧化形成金属陶瓷材料。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在股骨上方加载350 N观察股骨近端的应力变化。结果随着表面髋假体柄长度的减小,股骨上的最大Mises应力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主应变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股骨头假体边缘和股骨交界处的应力值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结论当假体柄长度为50 mm时,此时股骨上的应力最大,为12.92 MPa;应变最小,为893.6με。由于建立模型的股骨外侧皮质长度为88 mm,通过计算,股骨假体柄长度与股骨外侧皮质长度的最佳比例应为57%左右,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表面髋假体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股骨近端 髋关节疾病 Mises应力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金属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型股骨柄假体植入并发股骨近段骨折与股骨近段髓腔解剖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敏 张峡 +3 位作者 郝勇 周跃 张正丰 李长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分析Ribbed解剖型股骨柄假体植入并发股骨近段骨折的原因,探讨股骨髓腔解剖因素在股骨近段骨折中的重要影响。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采用德国Link公司解剖型股骨柄假体Ribbed柄对213例(254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213例患... 目的分析Ribbed解剖型股骨柄假体植入并发股骨近段骨折的原因,探讨股骨髓腔解剖因素在股骨近段骨折中的重要影响。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采用德国Link公司解剖型股骨柄假体Ribbed柄对213例(254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213例患者的髓腔形态归纳分析,随访时间最短的1年,最长的5年,平均3.6年,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结果 82.63%(176/213)患者的髓腔形态为正常型,香槟型占9.39%(20/213),只有7.98%(17/213)的患者髓腔为烟囱型。术中有11例发生股骨近段的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5例,大转子骨折6例),占了手术并发症的26.19%(11/42),占本组病例的5.16%(11/213)。骨折主要发生在香槟型患者中,占63.64%(7/11)。213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11例股骨近段骨折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假体无菌性松动,95.31%(203/213)患者术后仍能从事原工作岗位,91.55%(195/213)的患者可以下蹲和穿鞋袜。按照Harris评分标准,术前平均为40.8分,术后平均为93.0分,优良率达到94.84%(202/213)。结论解剖型股骨柄假体植入时发生股骨近段骨折或植入困难和股骨髓腔的解剖形态有关系,选择解剖型假体时,应该考虑股骨近段的解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型股骨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骨折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非骨水泥股骨柄假体的初期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季文婷 陶凯 +2 位作者 胡孔足 白雪岭 王成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03-1807,共5页
选取4种不同形态的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柄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和比较步态和爬楼梯2种载荷下股骨柄与股骨间的相对微动情况.结果发现,假体柄形状的不同对初期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特别是Ribbed解剖型假体柄与其他3种直柄非解剖型假... 选取4种不同形态的非骨水泥股骨假体柄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和比较步态和爬楼梯2种载荷下股骨柄与股骨间的相对微动情况.结果发现,假体柄形状的不同对初期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特别是Ribbed解剖型假体柄与其他3种直柄非解剖型假体柄的微动分布截然不同,其近端的微动小于远端;但其微动值均小于5μm,远小于导致骨纤维化的临界微动值,这一数据为假体临床使用时的稳定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骨水泥股骨 初期稳定性 微动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线片定制股骨柄假体的设计原理及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如宇 顾寄南 韦建和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6-542,共7页
目的介绍自编的基于X线片设计定制型股骨柄假体程序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功能模块。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X线片上一些患者股骨解剖特征点(如小粗隆最高点、股骨头中心及转子间窝等)、2个规划的手术截骨位置点(大粗隆侧截骨边界位置点及... 目的介绍自编的基于X线片设计定制型股骨柄假体程序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功能模块。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X线片上一些患者股骨解剖特征点(如小粗隆最高点、股骨头中心及转子间窝等)、2个规划的手术截骨位置点(大粗隆侧截骨边界位置点及截骨线最低点位置点)以及一些设计用关键位置点(如假体远端位置、假体颈干连接段最高点位置等),以此预测患者股骨近端髓腔,并通过输入设计参数值(如颈干角、前倾角、预留的松质骨厚度、假体匹配段截面圆弧半径及假体过渡段高度等)设计出定制型股骨柄假体。并对设计出的定制股骨柄假体进行匹配区域多个截面的二维截面验证和三维的总体验证。结果根据验证情况,调整设计参数重新生成股骨柄假体模型点云数据,使设计出的股骨柄假体与患者股骨腔相匹配,达到定制型假体设计要求。结论介绍的程序系统可用于为患者设计定制型股骨柄假体,设计周期较短,成本较低,有利于促进定制型股骨柄假体在临床上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片 定制型 股骨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假体柄与股骨界面应力传递简化模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正明 俞学中 +1 位作者 严世贵 郭乙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27-2332,共6页
将股骨、骨水泥和假体柄看成为线弹性和各项同性材料结合的同心圆锥体,建立包含热效应时的轴对称界面应力传递简化模型.在骨水泥、假体柄承受压缩应力的状态下,应用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获得了假体柄、骨水泥、股骨轴向应力以及界面剪切... 将股骨、骨水泥和假体柄看成为线弹性和各项同性材料结合的同心圆锥体,建立包含热效应时的轴对称界面应力传递简化模型.在骨水泥、假体柄承受压缩应力的状态下,应用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获得了假体柄、骨水泥、股骨轴向应力以及界面剪切应力随轴向位置的分布.界面失效是假体柄、骨水泥、骨结构承载的主要失效形式.热残余温差的存在,加速了假体柄、骨水泥和股骨界面的失效和假体柄的松动,加剧了股骨应力遮盖效应,这主要是骨水泥具有较高的热膨胀系数所致.由于Ti-6Al-4V(钛合金)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比钴铬合金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界面和股骨的失效,这和临床所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水泥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联合金属伪影削减算法抑制股骨柄假体金属伪影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卓 魏拓 +2 位作者 洪楠 陈雷 张卓璐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通过体模研究,评价双能量CT扫描获得的虚拟单色谱图像(VMS)联合金属伪影削减(MAR)算法抑制股骨柄假体金属伪影的效果。方法:将人工股骨柄假体用细绳悬挂在水箱中心。以不同管电压(80、100、120、140 kVp)单能量CT(SECT)及不同管电... 目的:通过体模研究,评价双能量CT扫描获得的虚拟单色谱图像(VMS)联合金属伪影削减(MAR)算法抑制股骨柄假体金属伪影的效果。方法:将人工股骨柄假体用细绳悬挂在水箱中心。以不同管电压(80、100、120、140 kVp)单能量CT(SECT)及不同管电流(200、484 mA)下的双能量CT(DECT)扫描假体。扫描设备选择单球管,单层探测器CT扫描仪。利用单球管双电压快速切换的双能量扫描获得的数据重建40、90、140 keV单色谱图像(VMS),及经过金属伪影抑制算法处理的40、90、140 keV单色谱图像(VMS+MAR)。对全部图像(16组)进行质量评价,包括伪影面积(AA),伪影指数(AI)。结果:16组图像(140 kVp、120 kVp、100 kVp、80 kVp、40 keV 485 mA、40 keV 485 mA MAR、90 keV 485 mA、90 keV 485 mA MAR、140 keV 485 mA、140 keV 485 mA MAR、40 keV 200 mA、40 keV 200 mA MAR、90 keV 200 mA、90 keV 200 mA MAR、140 keV 200 mA、140 keV 200 mA MAR)伪影面积分别为787、1088、1499、2133、5664、650、665、172、279、157、7603、886、803、238、423、172 mm^2,伪影指数分别为22.75、33.65、58.58、92.55、195.18、3.53、23.38、0.35、7.88、0.05、230.28、4.95、24.83、1.43、10.98、0.10 HU。对于单能量扫描,随着管电压的降低,伪影逐步加重。对于双能量扫描单色谱图像,管电流越低伪影越严重;光子能量越低伪影越严重。经过金属伪影削减算法处理的单能量图像,金属伪影明显减轻。结论:与单能量扫描相比,双能量CT扫描高光子能量单色谱图像联合MAR算法能有效抑制股骨柄假体金属伪影。光子能量越高,金属伪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伪影 金属植入物 股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柄股骨假体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龚宪生 王超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8-293,共6页
通过对比传统有柄股骨假体的应力分布来研究新型无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利用真实人体股骨上端的CT扫描图像,建立完整股骨、2个或3个固定螺钉的无柄假体、传统有柄假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人单腿直立的载荷情况,分析和比较每种模... 通过对比传统有柄股骨假体的应力分布来研究新型无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利用真实人体股骨上端的CT扫描图像,建立完整股骨、2个或3个固定螺钉的无柄假体、传统有柄假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人单腿直立的载荷情况,分析和比较每种模型的V on M ises应力分布.研究表明,无柄假体股骨上的V on M ises应力比传统有柄假体和完整股骨上的都要高;与传统有柄假体相比,防止了应力遮挡效应的产生;2个或3个固定螺钉的无柄假体在股骨的V on M ises应力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别.新型无柄假体可以防止应力遮挡效应,和传统有柄假体相比能够使股骨上的应力分布更加符合实际的生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有限元分析 应力遮挡效应 人工股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柄股骨假体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超 龚宪生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传统有柄股骨假体的应力分布来研究新型无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利用真实人体股骨上端的CT扫描图像,建立完整股骨、两个或三个固定螺钉的无柄假体、传统有柄假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人单腿直立的载荷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比传统有柄股骨假体的应力分布来研究新型无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利用真实人体股骨上端的CT扫描图像,建立完整股骨、两个或三个固定螺钉的无柄假体、传统有柄假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人单腿直立的载荷情况,分析和比较每种模型的VonMises应力分布。结果(1)无柄假体股骨上的VonMises应力比传统有柄假体和完整股骨上的都要高;(2)与传统有柄假体相比,防止了应力遮挡效应的产生。(3)两个或三个固定螺钉的无柄假体在股骨的VonMises应力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别。结论新型无柄假体可以防止应力遮挡效应,和传统有柄假体相比能够使股骨上的应力分布更加符合实际的生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有限元分析 应力遮挡效应 骨质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线片与模板的股骨柄假体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陆晴友 曲爱丽 +2 位作者 王芬 吴岳嵩 王成焘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对4组与股骨匹配的股骨柄假体进行生物力学的评价,寻找与正常股骨上力学分布最为接近的股骨柄假体。方法在Matlab中导入股骨近端X线正位片及4组股骨-股骨柄假体模板的bmp格式的图像文件,分别提取股骨、带假体模板的股骨二维轮廓数据... 目的对4组与股骨匹配的股骨柄假体进行生物力学的评价,寻找与正常股骨上力学分布最为接近的股骨柄假体。方法在Matlab中导入股骨近端X线正位片及4组股骨-股骨柄假体模板的bmp格式的图像文件,分别提取股骨、带假体模板的股骨二维轮廓数据,利用ANSYS软件建立股骨、股骨-股骨柄几何模型及二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负荷加载后对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假体置入后股骨上的力学分布与正常股骨有较大的差异,但在4组股骨柄假体中,终有一种假体其在股骨上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与正常股骨最为接近,而这种假体相对于此股骨来说其生物力学性能为最优。结论通过基于X线片与模板的股骨柄假体生物力学的分析比较,可对股骨柄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作出评价,为假体的优化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截面形状定制型股骨柄假体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如宇 顾寄南 韦建和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8-423,共6页
目的介绍一种标准截面形状定制型股骨柄假体结构以及自行开发的设计方法。方法首先利用DICOM格式的患者股骨CT图像,重建患者股骨近端模型;根据重建出的患者股骨近端模型构建股骨柄假体匹配段矩形的截面边界,并在矩形截面边界内用简单的... 目的介绍一种标准截面形状定制型股骨柄假体结构以及自行开发的设计方法。方法首先利用DICOM格式的患者股骨CT图像,重建患者股骨近端模型;根据重建出的患者股骨近端模型构建股骨柄假体匹配段矩形的截面边界,并在矩形截面边界内用简单的线条初步构建出假体的截面轮廓曲线;利用股骨近端模型对初步设计出的股骨柄假体进行验证,并通过调整设计参数使最终设计出的个性化股骨柄假体与患者股骨髓腔相匹配。结果定制型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假体采用标准截面形状,便于快速设计出个性化假体,而且设计操作简单。参数化程序设计大大降低了个性化股骨柄假体的设计工作量。结论标准截面形状定制型股骨柄假体的设计将有助于提高定制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率,促进定制型股骨柄假体在临床上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股骨 模型重建 截面 定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验证用股骨柄假体样件的加工
11
作者 马如宇 顾寄南 +1 位作者 杨志贤 丁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3-165,共3页
金属在CT图像上会产生伪影,在需要分析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假体样件与相应股骨腔匹配情况实验中,股骨柄假体样件不能采用金属材料。由于光敏树脂成形后具有一定硬度,光敏树脂材料的股骨柄假体样件能够植入相应股骨腔而不会发生变形。此外,... 金属在CT图像上会产生伪影,在需要分析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假体样件与相应股骨腔匹配情况实验中,股骨柄假体样件不能采用金属材料。由于光敏树脂成形后具有一定硬度,光敏树脂材料的股骨柄假体样件能够植入相应股骨腔而不会发生变形。此外,树脂材料样件加工方便,加工成本较低。提出采用光敏树脂作为实验验证用股骨柄假体样件材料,并介绍了采用SLA快速成型方法加工股骨柄假体样件的方法。实验中,光敏树脂材料的股骨柄假体样件被植入股骨腔中并拍摄了CT图像。CT图像中光敏树脂材料股骨柄假体样件与股骨松质骨之间分界明显,采用边缘检测方法很容易从CT图像中检测出股骨柄假体样件轮廓曲线。这使股骨柄假体样件与相应股骨腔之间的匹配程度得以定量分析。上述结果表明,采用光敏树脂作为股骨柄假体样件材料来分析股骨柄假体样件与股骨腔的匹配程度切实可行,较好地解决了金属股骨柄假体样件不能用来分析在股骨腔中的匹配程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树脂 样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型生物固定股骨柄假体周围骨密度的中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冕 贺尧 +3 位作者 陈虹 徐伟 毕守盈 黄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94-1398,共5页
目的:研究应用解剖型生物固定股骨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患者术后中短期随访时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为假体设计、改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门诊随访采用Ribbed股骨柄行初次单侧THA 1年以上的患者。采用双能... 目的:研究应用解剖型生物固定股骨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患者术后中短期随访时假体周围骨密度变化,为假体设计、改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门诊随访采用Ribbed股骨柄行初次单侧THA 1年以上的患者。采用双能X线对假体周围及非手术侧相应7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对比分析。结果:随访2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5.5月。与非手术侧相比,假体周围ROI 1、2、3、5、6、7区BMD未见明显差异,仅ROI 4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侧BMD(1.58±0.28)g/cm2,非手术侧BMD(1.66±0.20)g/cm2;t=-2.216,P=0.035]。结论:采用解剖型生物固定Ribbed股骨柄假体行THA的患者,假体周围骨长入达到生物固定效果,术后股骨侧应力比较符合正常生理传导,其特点在未来假体设计时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RIBBED 股骨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磨削技术制作定制式股骨柄假体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茂义 朱建非 +3 位作者 吴琪 刘昌平 夏方方 席文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0-444,共5页
非骨水泥股骨柄假体在股骨髓腔中的低填充率是股骨柄假体无菌松动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股骨柄假体与股骨髓腔的填充率,利用机器人磨削系统加工与猪腿骨匹配的股骨柄假体.其方法是利用CT数据重建股骨髓腔三维模型,依据该三维模型设计股骨... 非骨水泥股骨柄假体在股骨髓腔中的低填充率是股骨柄假体无菌松动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股骨柄假体与股骨髓腔的填充率,利用机器人磨削系统加工与猪腿骨匹配的股骨柄假体.其方法是利用CT数据重建股骨髓腔三维模型,依据该三维模型设计股骨柄假体.将设计的股骨柄假体模型导入CAD/CAM/Robotic集成系统,生成磨削股骨柄假体的加工轨迹.加工轨迹后处理后导入机器人仿真软件中运行,消除刀具与CAD模型的干涉并生成机器人加工轨迹;将机器人加工轨迹下载到控制器中,磨削加工股骨柄假体.将股骨柄假体与猪腿骨髓腔匹配,分析股骨柄假体在髓腔中的填充率,验证机器人磨削技术和CAD/CAM/Robotic集成方法加工定制式股骨柄假体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定制式股骨柄假体在猪腿骨髓腔中有好的填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定制 磨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宏伟 张文 +4 位作者 蒋俊锋 翁益平 徐南伟 张云坤 王彩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评价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已验证有效性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股骨颈基底部截骨,通过置入不同短柄股骨柄假体,分别建立4种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手术模型:SMF...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评价个性化钛合金短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已验证有效性的股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模拟股骨颈基底部截骨,通过置入不同短柄股骨柄假体,分别建立4种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手术模型:SMF柄模型(模型A)、BE1柄模型(模型B)、MINI柄(模型C)、个性柄模型(模型D)。对4组THR模型施加同样的载荷和约束,计算分析模型von Mises应力分布和变形,比较各组模型的力学稳定性。结果所有THR模型变形都比生理状态模型要小。模型B、C变形量接近,模型A、D变形量接近。模型C应力峰值高于其他组模型,达到95.55 MPa,整体应力趋势是模型C>模型B>模型D>模型A>生理状态模型。结论个性化短柄股骨假体应力峰值、应力分布与SMF柄相当,应力分布合理,对股骨近端应力遮挡小,应力下假体整体变形度及剪切应力最小,其有效性和稳定性能满足人体生物力学要求,可为关节外科医生和假体研发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个性 应力遮挡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股骨假体柄型面拷贝式电解加工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胥中正 陈晓磊 +1 位作者 于兆勤 张永俊 《电加工与模具》 2022年第1期34-38,60,共6页
针对髋关节股骨假体柄材料难加工、型面面积大、大批量生产困难等难点,提出拷贝式电解加工的方法,利用成形阴极在304不锈钢毛坯件上进行假体柄型面拷贝式电解加工试验,重点研究电解液压力、加工电压、进给速度对型面尺寸精度的影响规律... 针对髋关节股骨假体柄材料难加工、型面面积大、大批量生产困难等难点,提出拷贝式电解加工的方法,利用成形阴极在304不锈钢毛坯件上进行假体柄型面拷贝式电解加工试验,重点研究电解液压力、加工电压、进给速度对型面尺寸精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参数优化,得到在电解液入口压力0.6 MPa、加工电压16 V、阴极进给速度0.15 mm/min条件下,加工的假体柄型面实际尺寸与目标尺寸的误差在0.035~0.153 mm,表面粗糙度在Ra0.796~1.31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拷贝式 电解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自锁型髋关节的长柄股骨假体治疗股骨中上段肿瘤
16
作者 庞瑞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6期395-396,共2页
带自锁型髋关节的长柄股骨假体治疗股骨中上段肿瘤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510180)庞瑞华近10年来,由于以Enneking的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外科分期理论指导,以及手术前后化疗、放疗的发展,特别是人工假体的进步,使四... 带自锁型髋关节的长柄股骨假体治疗股骨中上段肿瘤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510180)庞瑞华近10年来,由于以Enneking的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外科分期理论指导,以及手术前后化疗、放疗的发展,特别是人工假体的进步,使四肢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得以取代传统的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股骨肿瘤 股骨 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假体柄形状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俞学中 郭乙木 +2 位作者 李俊 张蕴秋 何荣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1-584,共4页
在人工髋关节假体柄承受压力作用下,假设股骨和假体柄为完全结合的同心圆柱体,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界面应力传递理论模型,获得了界面剪切应力和径向应力随轴向位置变化的分布.界面最大的剪应力发生在z=0处,即股骨颈的截面上.随着z的增... 在人工髋关节假体柄承受压力作用下,假设股骨和假体柄为完全结合的同心圆柱体,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界面应力传递理论模型,获得了界面剪切应力和径向应力随轴向位置变化的分布.界面最大的剪应力发生在z=0处,即股骨颈的截面上.随着z的增大,界面剪应力呈幂指数减小.重要的是使得股骨假体柄与股骨之间界面应力在假体柄轴向上沿长度保持为一定常数且与施加于假体柄z=0处的压力相平衡,这样就不会出现股骨局部应力集中和假体柄下沉的现象.假设0<z<0.1 m区域内的剪应力值等于z=0.1 m处的值,计算出假体柄半径a随轴向位置变化的分布,进而为假体柄表面尺寸的设计提供一个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关节 应力分析 尺寸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髋关节假体柄的生物力学设计
18
作者 禹健豪 张凯 +7 位作者 李鹏翠 卫小春 王艳芹 何李明 闫瑞忠 薛艳茹 武晓刚 陈维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8-1204,共7页
目的基于一种新型髋关节假体柄设计,分析其在站立、行走、跑步和坐姿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差异。方法基于人体CT数据,建立7组不同柄植入后的髋关节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假体柄和股骨应力情况。结果与植入传统假体柄相比,... 目的基于一种新型髋关节假体柄设计,分析其在站立、行走、跑步和坐姿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差异。方法基于人体CT数据,建立7组不同柄植入后的髋关节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工况下假体柄和股骨应力情况。结果与植入传统假体柄相比,站立时新型假体柄植入后假体柄应力峰值降低23%、股骨应力降低72%。7种假体柄结果显示,假体柄高度为86.5 mm的新型设计最符合患者需求。多工况结果显示,患者处于坐姿,柄承受应力最小,使用寿命更长。结论新型假体柄有助于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减小骨损伤风险。髋关节假体模型为后期柄的设计及患者术后康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柄涂层失效的翻修取出物分析
19
作者 杨晴晴 郑诚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46-546,共1页
目的从翻修取出的股骨柄植入物入手,分析假体失效原因,以及其中与涂层性能相关的因素,为涂层测试标准的改进与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收集39例髋关节翻修术资料,结合取出物表面损伤情况、影像资料和患者信息从产品因素、手术因... 目的从翻修取出的股骨柄植入物入手,分析假体失效原因,以及其中与涂层性能相关的因素,为涂层测试标准的改进与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收集39例髋关节翻修术资料,结合取出物表面损伤情况、影像资料和患者信息从产品因素、手术因素、患者因素分析假体失效原因。取10例带涂层股骨柄与1例全新的带涂层股骨柄进行涂层形貌(厚度、孔隙率、平均孔隙截距)和涂层结合强度(拉伸、剪切)检测。涂层结合强度测试参照标准进行了改进,使其可在完整股骨柄上测试。结果假体失效的原因主要为产品因素,占67%,包括PE内衬磨损、双动杯功能受限,其中多为PE内衬磨损导致骨溶解;患者摔伤导致假体周围骨折占15%;手术因素占13%,假体尺寸选择偏小或者髋臼杯固定不足。涂层平均厚度:69.46~458.44μm,孔隙率:20.93%~40.53%,平均孔隙截距:44.14~285.33μm,在国内外临床主流产品范围内。测试结果发现拉伸强度均未达规定值,剪切强度仅1例满足要求,全新的股骨柄拉伸、剪切强度也仅为16.8、11.7 MPa,低于使用标准样块的测试值。结论PE内衬磨损为假体失效的首要原因,还需提高PE的耐磨损性。现有的涂层结合强度测试方法并不能反映出成品股骨柄的涂层结合强度,存在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失效 手术因素 参照标准 骨溶解 耐磨损性 剪切强度 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李俊伟 郑诚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2-322,共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PFF)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方法回顾性统计111例PFF患者与388例非PFF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骨质疏松、髓腔闪烁指数(CFI)、髓腔/皮质...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PFF)的危险因素,并对危险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方法回顾性统计111例PFF患者与388例非PFF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骨质疏松、髓腔闪烁指数(CFI)、髓腔/皮质骨比(CBR)、骨干/干垢端髓腔比(CCR)、股骨柄设计以及股骨柄在髓腔的填充率(P1、P2、P3、P4)。连续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chi-squared检验。应用随机森林算法对PFF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并降维,将降维后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确定PFF的危险因素。结果PFF组的平均年龄、BMI、CBR、CCR、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均大于非PFF组,PFF组的平均CFI、P1、P2、P3、P4均低于非PFF组,此外,PFF的设计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BMI、骨质疏松、股骨柄设计、低CFI、高CBR、高CCR、低P1、低P2、低P3、低P4是PFF的危险因素。PFF危险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P3、CFI、骨质疏松、CBR、年龄、P4、P1、股骨柄设计、CCR、BMI、P2。结论低P3、低CFI、骨质疏松、高CBR、高龄、低P4、低P1、股骨柄设计、高CCR、高BMI、低P2增加了PFF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骨质疏松 随机森林算法 非骨水泥 危险因素 股骨 皮质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