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结构三维网格模型生成研究
1
作者 操宛霖 马博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单一数据采集方式难以全面捕捉船舶结构的复杂细节,本文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结构三维网格模型生成方法。在同一个无人机上搭载激光雷达装置、正摄像机,分别采集船舶激光点云数据、影像数据,将2种船舶结构数据坐标投影变换,融合... 单一数据采集方式难以全面捕捉船舶结构的复杂细节,本文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船舶结构三维网格模型生成方法。在同一个无人机上搭载激光雷达装置、正摄像机,分别采集船舶激光点云数据、影像数据,将2种船舶结构数据坐标投影变换,融合多源数据,融合后数据作为船舶结构三维网格建模的数据样本,通过求解泊松方程,推断出船舶结构实体的近似指示函数,利用该函数构建等值面,连接各个等值面,生成三维网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方式,构建与实际船舶结构数据高度拟合的三维网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船舶结构 三维网格模型 投影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研究与实践——以“基于岗位S-E-P三维融合”模型为基础 被引量:26
2
作者 黄侃 刘勇 许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83-88,共6页
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互联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是,我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研究,在融入... 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互联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是,我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研究,在融入理论和融入方法上还有所缺失。以"基于岗位S-E-P三维融合"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企业调研、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研究和实践,形成"4433"融入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创新创业教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s-e-p三维融合模型 专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紧凑中心的多模态三维模型检索研究
3
作者 龙丽叶 焦世超 +2 位作者 郭磊 韩燮 况立群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4,共13页
随着三维模型分类检索任务的不断发展,多模态特征融合已经成为提高模型性能和丰富形状表征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基于多模态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侧重于直接融合多种全局特征,然后利用交叉熵损失拟合标签信息,将检索任务转化为分类任务,同... 随着三维模型分类检索任务的不断发展,多模态特征融合已经成为提高模型性能和丰富形状表征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基于多模态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侧重于直接融合多种全局特征,然后利用交叉熵损失拟合标签信息,将检索任务转化为分类任务,同时忽略了复杂三维模型多模态之间的局部互补信息,导致检索性能不够理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紧凑中心损失的全局-局部特征互补融合方法。首先,利用预训练模型从点云数据和多视图数据中提取深度特征;然后,设计注意力感知融合模块,利用点云与多视图特征间的关系分数细化视图特征集并融合点云特征,以获得显著的局部互补信息;其次,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在特征动态聚合模块中自适应地探索全局点云特征、全局视图特征以及局部互补特征之间的潜在模态表示,进一步融合互补特征并最小化冗余;最后,利用紧凑中心损失和交叉熵损失的联合约束,在最小化类内距离的同时最大化类间距离,生成具有高度区分性的特征描述符。在ModelNet40、ModelNet1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取得了93.4%、94.8%的分类准确率(OA)以及92.5%、95.1%的平均精度均值(m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融合 三维模型 注意力 特征互补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融合的开放域三维模型检索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毛福新 杨旭 +1 位作者 程嘉强 彭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0,共10页
为了满足开放域下海量新增模型数据的管理和检索需求,提出开放域三维模型检索算法,可以有效地利用多模态信息的语义一致性.借助无监督算法探寻未知样本间的类别信息,利用该类别信息实现网络模型的参数优化,使得网络模型在开放域条件下... 为了满足开放域下海量新增模型数据的管理和检索需求,提出开放域三维模型检索算法,可以有效地利用多模态信息的语义一致性.借助无监督算法探寻未知样本间的类别信息,利用该类别信息实现网络模型的参数优化,使得网络模型在开放域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模型表征性能及检索结果.提出基于Transformer结构的层级化多模态信息融合模型,有效地剔除了多模态间的冗余信息,得到鲁棒性更强的模型表征向量.在数据集ModelNet40上进行实验,通过与其他典型算法的对比实验可知,所提方法在mAP指标上优于所有的对比方法,验证了该方法在检索性能提升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多模态融合 开放域检索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云骨架匹配在改进建筑实景三维模型完整性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炳豪 黄小林 +2 位作者 孙保燕 王子扬 赵永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285-7292,共8页
探讨一种基于骨架匹配的建筑点云融合方法,旨在解决建筑实景三维模型中模型缺失的挑战。该方法首先通过建筑实景三维逆向建模,利用所得的逆向点云数据结合原有建筑设计数据生成正向点云模型。随后,运用基于旋转对称轴(rotational symmet... 探讨一种基于骨架匹配的建筑点云融合方法,旨在解决建筑实景三维模型中模型缺失的挑战。该方法首先通过建筑实景三维逆向建模,利用所得的逆向点云数据结合原有建筑设计数据生成正向点云模型。随后,运用基于旋转对称轴(rotational symmetry axis,ROSA)的方法分别从建筑逆向点云模型和正向点云模型中提取模型骨架线。最终,通过正逆向骨架线匹配,实现建筑正向和逆向点云模型的融合,进而重构出完整性较高的三维模型。实验验证显示,该方法显著减少了模型缺失区域,为建筑实景三维建模和逆向工程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匹配 ROSA 实景三维模型 建筑点云融合 模型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D3级地下空间模型融合及云渲染方法
6
作者 乔月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183,共4页
城市空间逐步从地上走向地上地下一体协同发展,从二维走向三维可视化管理,对地下空间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都提出了新的需求和高度。三维模型的融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模型的美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精... 城市空间逐步从地上走向地上地下一体协同发展,从二维走向三维可视化管理,对地下空间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都提出了新的需求和高度。三维模型的融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对模型的美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精细化构建城市地下空间三维模型的技术路线,将分块构建的三维模型进行高精度融合,并利用云渲染技术对模型表面进行渲染,以满足地下空间的数据融合和展示需求,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的绘制提供了数据支撑,促进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三维建模 数据融合 可视化 模型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感三维模型的纹理融合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星明 刘晓利 +3 位作者 殷永凯 李阿蒙 吴威 彭翔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40-1446,共7页
提出一种消除物体表面纹理接缝,重建高精度真实感三维模型的纹理融合方法.首先将不同视场的深度图像匹配到同一坐标系下,经过深度图像融合获得物体完整的几何模型;然后确定深度图像和纹理图像的映射关系,并定义复合权重进行纹理融合来... 提出一种消除物体表面纹理接缝,重建高精度真实感三维模型的纹理融合方法.首先将不同视场的深度图像匹配到同一坐标系下,经过深度图像融合获得物体完整的几何模型;然后确定深度图像和纹理图像的映射关系,并定义复合权重进行纹理融合来获取整个纹理映射图,并进行模型的纹理映射.该方法可消除物体表面重叠区域由于光照变化、几何模型的非完全漫反射以及拍摄视场的改变等外界因素引起的色彩差异,重构真实感三维模型;且对物体的几何形状、拍摄视场没有限制,能够自由拍摄,并实现高精度三维纹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是有效和鲁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图像匹配 深度图像融合 纹理融合 三维标定 真实感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融合态的低密度三维模型信息隐藏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任帅 徐振超 +4 位作者 王震 贺媛 张弢 苏东旭 慕德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0-1105,共6页
针对现有三维模型信息隐藏算法无法有效抵抗不均匀压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融合态的多载体低密度的信息隐藏算法。首先通过平移和缩放对多个三维模型进行定位、定向及定型;其次对三维模型进行不同角度的旋转,以中心点作为融合点进行融... 针对现有三维模型信息隐藏算法无法有效抵抗不均匀压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融合态的多载体低密度的信息隐藏算法。首先通过平移和缩放对多个三维模型进行定位、定向及定型;其次对三维模型进行不同角度的旋转,以中心点作为融合点进行融合,得到多个融合态;再次,利用局部高度和Mean Shift聚类分析算法对融合态模型的顶点进行能量划分,得到不同能量的顶点;最后,通过修改顶点坐标的方法将经过Arnold置乱变化的秘密信息快速隐藏于多个融合态和三维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抵御不均匀压缩的攻击有很好的鲁棒性且具有很高的不可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三维模型 融合 局部高度理论 Mean Shift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三维模型检索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燕 曾凡智 杨跃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03-309,共7页
针对三维模型检索中单一特征检索效果差的难题,首先提出了三维模型的3类特征向量提取算法,即刻画模型表面特性的扩展高斯球面特征向量、反映模型内部结构的Radon变换球面分布特征向量、代表模型投影层次的视图分层压缩感知特征向量。其... 针对三维模型检索中单一特征检索效果差的难题,首先提出了三维模型的3类特征向量提取算法,即刻画模型表面特性的扩展高斯球面特征向量、反映模型内部结构的Radon变换球面分布特征向量、代表模型投影层次的视图分层压缩感知特征向量。其次,以样本模型的查询结果分类信息熵作为指标并结合监督学习过程,给出了一种多特征融合的加权系数估算方法。最后,设计了融合多特征的模型间相似度度量,完成基于查询示例的模型检索过程。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3类特征向量具有较好的可区分性,多特征融合检索算法的查全率与查准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检索 特征融合 模型相似度 分层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矩阵反馈的多特征融合三维模型检索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敏 罗珣 马韵洁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4期325-330,共6页
为解决相关反馈三维模型检索方法存在用户不能确定模型是否相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矩阵反馈的多特征融合三维模型检索方法。首先,采用形状分布和球面调和两种特征提取算法进行多特征提取。然后,对每种特征进行检索计算,将得到的... 为解决相关反馈三维模型检索方法存在用户不能确定模型是否相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矩阵反馈的多特征融合三维模型检索方法。首先,采用形状分布和球面调和两种特征提取算法进行多特征提取。然后,对每种特征进行检索计算,将得到的相似度进行基于语义的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对不同特征分配不同的权值。最后,对迭代反馈结果的权求和得到检索模型的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检索结果比用单一的特征提取方法得到的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检索 语义矩阵 相关反馈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曲率多特征融合改进人体三维脊椎模型特征点的标注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惠宇 武君胜 +2 位作者 鱼滨 张琛 武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72-2879,共8页
由于脊椎生理结构的精准坐标描述和准确匹配尚未达到医学精度的要求,本文对如何精确描述脊柱腰骶段特征点的物理坐标进行研究。介绍了人体脊椎采样特征点的定义和传统标记方法。针对手动标注特征点精确度不够,易产生较大误差等问题提出... 由于脊椎生理结构的精准坐标描述和准确匹配尚未达到医学精度的要求,本文对如何精确描述脊柱腰骶段特征点的物理坐标进行研究。介绍了人体脊椎采样特征点的定义和传统标记方法。针对手动标注特征点精确度不够,易产生较大误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多特征融合的自适应标注特征点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找出某个特征点的高斯曲率和平均曲率流的定义值,得到该特征点的法曲率相对极大值,并计算在指定极小半径r范围内的所有模型点的法曲率相对极大值。由于极大值曲率越大,三维模型表面在该点处的弯曲程度越大,该点就越能表现三维模型的大致轮廓,故以r范围内极大值最大的点作为特征点的曲率描述来替换手动拾取的点,从而准确反映该点的特征变化情况。最后,对改进结果进行偏差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准确度比现有手动标注特征点方法的准确度提高了约37%,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三维模型 特征点标注 曲率多特征融合 极大值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加权的三维模型特征融合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海生 张朝立 +2 位作者 蔡强 毛典辉 杜军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7-68,共12页
特征融合是提高三维模型检索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为解决融合特征权重的自适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加权的三维模型多特征融合算法,以提升检索效果.算法的主要贡献有:1)为了精确地刻画形状分布直方图,针对传... 特征融合是提高三维模型检索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为解决融合特征权重的自适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加权的三维模型多特征融合算法,以提升检索效果.算法的主要贡献有:1)为了精确地刻画形状分布直方图,针对传统形状分布算法提出了三次样条插值形状分布特征提取算法,同时由于形状分布算法本身缺少描述模型形状的层次分布信息,设计了简化的形状上下文特征提取算法;2)采用衡量不确定性的信息熵来自适应计算上述两个欲融合特征的权值,进而得到融合后的相似距离用于三维模型检索.在SHREC2014的综合模型库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特征融合算法的通用和加权的6种评价指标(PR/NN/FT/ST/E/DCG)优于采用单一特征的检索算法,且运行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融合 信息熵 三次样条插值 简化的形状上下文 三维模型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Pal)信息熵融合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
13
作者 陈俊英 何波 王羡慧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77-1779,1789,共4页
为了弥补单种特征提取算法描述模型特征的不足,提出基于HPal信息熵的三维模型多特征动态融合检索算法。针对给定的查询模型,利用各特征集上的检索结果列表动态计算各特征相对应的HPal信息熵,基于HPal信息熵确定融合权值,然后通过距离加... 为了弥补单种特征提取算法描述模型特征的不足,提出基于HPal信息熵的三维模型多特征动态融合检索算法。针对给定的查询模型,利用各特征集上的检索结果列表动态计算各特征相对应的HPal信息熵,基于HPal信息熵确定融合权值,然后通过距离加权计算模型之间的相似度。与融合中最好单特征集相比,该方法的检索准确率明显提高,并且实验结果也表明该方法比其他3种流行的算法更为有效地提高了检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检索 动态融合 多特征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融合的堆芯物理模型反演优化方法及工业验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林 张凯 +1 位作者 万承辉 吴宏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2-1439,共8页
由于堆芯运行过程中的组件辐照生长、冷却剂高速冲击等因素,燃料组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弯曲现象。但机组运行期间无法直接测量燃料组件弯曲状态,导致数值模拟采用的堆芯物理模型与真实堆芯状态之间存在差异,直观上表现为堆芯功率分布的... 由于堆芯运行过程中的组件辐照生长、冷却剂高速冲击等因素,燃料组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弯曲现象。但机组运行期间无法直接测量燃料组件弯曲状态,导致数值模拟采用的堆芯物理模型与真实堆芯状态之间存在差异,直观上表现为堆芯功率分布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存在显著误差。为了提高数值模拟精度,本文开展了基于实测数据融合的堆芯物理模型反演优化方法研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大量样本训练建立堆芯物理模型与实测数据物理场之间的显式函数关系;基于三维变分算法和实测数据物理场,建立物理模型反演优化代价函数,通过实测数据反演优化得到与真实状态更为接近的堆芯物理模型。为了实现方法验证,本文利用国内某商用压水堆核电厂的功率分布实测数据对堆芯燃料组件弯曲实现了反演优化。数值结果表明:采用反演优化得到的堆芯物理模型,可将堆芯功率分布计算误差的最大值由13.4%降至7.7%,显著提升了堆芯数值模拟结果的精度。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实测数据融合的堆芯物理模型反演优化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堆芯数值模拟的精度,在核反应堆数字孪生技术研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数据融合 模型反演优化 三维变分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通用形变模型信息的面部三维重建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瞻宇 顾营迎 +2 位作者 吕耀宇 徐振邦 吴清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4-192,共9页
基于图像对的立体重建是用于获取人脸三维信息的通用方法,但根据图像数据和重建算法所得到的三维重建结果存在各种误差,本文对通用形变模型进行改进并与三维立体重建融合以得到更精确的重建结果。首先使用Max-Margin对象检测算法来获取... 基于图像对的立体重建是用于获取人脸三维信息的通用方法,但根据图像数据和重建算法所得到的三维重建结果存在各种误差,本文对通用形变模型进行改进并与三维立体重建融合以得到更精确的重建结果。首先使用Max-Margin对象检测算法来获取面部边界框,其中回归树集合法能直接从像素强度的稀疏子集识别面部特征点。然后通过PCA颜色模型生成形状和颜色的三维面部统计模型,利用ISOMAP算法将三维网格转换为二维表面并提取纹理信息,得到面部模型。最后在源网格上进行两步非刚性表面配准的变形过程:先通过对源网格进行二次采样来选择少量网格点来表示源的全局变化,并选取径向基函数(RBF)进行非刚性全局变形;再对源顶点进行Procrustes分析获得非刚性变换,再通过加权方案来进行k-近邻变换,得到平滑的局部变形。将单图像重建的面部模型,立体重建的面部模型和本文的面部变形模型与高质量扫描云图进行对齐比较,得到面部变形模型的3个RMS值分别为2.795 2,2.102 8和2.153 4,相比于其他模型,面部变形模型更接近高质量扫描云图,即与原图像一致性更高,误差更小。面部变形模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立体重建与人脸一般形状信息的组合在几何信息的表达上优于基于通用模型的单个图像重建以及未考虑通用模型的立体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面部形变模型 特征提取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细节与整体特征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平安 唐雁 +3 位作者 牟春倩 陈强 石教开 张辉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1-137,共7页
三维模型检索技术能有效提高三维模型的复用率和共享率.为了提高三维模型检索结果的准确率,提出一种融合细节与整体特征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通过SIFT特征和傅立叶描述子特征来对三维模型进行特征描述.分别利用这2种特征来对三维模型进... 三维模型检索技术能有效提高三维模型的复用率和共享率.为了提高三维模型检索结果的准确率,提出一种融合细节与整体特征的三维模型检索方法,通过SIFT特征和傅立叶描述子特征来对三维模型进行特征描述.分别利用这2种特征来对三维模型进行相似度度量,再通过加权求和的方式对这2种特征进行融合.通过融合这2种特征可以达到同时兼顾三维模型的整体形状特征和局部细节特征,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提高三维模型检索结果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检索 傅立叶描述子特征 SIFT特征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点动态选择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素雅 何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9-634,共6页
针对典型的点云配准方法中伪特征点过多导致配准效率低和配准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动态选择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方法。该方法在粗配准阶段,采用动态特征矩阵求解法获取粗匹配特征变换矩阵以避免伪特征点的干扰。在精... 针对典型的点云配准方法中伪特征点过多导致配准效率低和配准结果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动态选择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方法。该方法在粗配准阶段,采用动态特征矩阵求解法获取粗匹配特征变换矩阵以避免伪特征点的干扰。在精配准过程中,采用二次加权法向量垂直距离法在人脸流形表面选择更有效的特征点以减少伪特征点的数量,并采用基于特征融合与局部特征一致性的迭代最近点方法进行精配准。经过对比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高精度且快速的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且均方根误差达到1.8165 mm,相较其他算法,其在模型重建精度和效率方面都有所提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点云模型重建 动态特征矩阵 二次加权法向量垂直距离 特征融合 局部特征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在某铜金属矿山开展三维实体建模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玉娇 刘雯婷 +2 位作者 王建超 姜海 唐艳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5-198,共4页
采用3Dmine三维建模软件结合地质数据、工程测量数据、图件矢量化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构建某铜金属矿山多源信息数据库,并建立了该矿的三维地表DTM模型、矿体三维模型、构造模型、岩性模型、井巷工程三维模型以及矿体块体模型等,利用距... 采用3Dmine三维建模软件结合地质数据、工程测量数据、图件矢量化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构建某铜金属矿山多源信息数据库,并建立了该矿的三维地表DTM模型、矿体三维模型、构造模型、岩性模型、井巷工程三维模型以及矿体块体模型等,利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矿体矿石量、金属量、品位等进行了估值,并与矿山储量核实报告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表明,所建模型估算的品位、矿石量、金属量结果可靠,可以有效地展示矿山深部矿体、围岩、断层、井巷工程等三维地下空间的可视化,并为矿山深部矿床的探矿设计、开采设计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金属矿山 三维数字化建模 全地质模型 距离幂次反比法 3Dm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约束局部模型的三维人脸特征点定位 被引量:2
19
作者 成翔昊 达飞鹏 汪亮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0-776,共7页
提出基于特征融合约束局部模型的三维人脸特征点定位算法.该算法对每个特征点分别使用三维网格的深度信息和网格局部形状信息训练分类器,对分类器的响应进行融合.使用基于融合响应的正则化特征点均值漂移算法进行模型拟合,实现特征点定... 提出基于特征融合约束局部模型的三维人脸特征点定位算法.该算法对每个特征点分别使用三维网格的深度信息和网格局部形状信息训练分类器,对分类器的响应进行融合.使用基于融合响应的正则化特征点均值漂移算法进行模型拟合,实现特征点定位.三维人脸特征点定位经常需要对每个特征点的候选点集进行遍历产生候选点组合,该算法使用模型拟合代替穷举搜索,避免了嵌套循环带来的快速增长的时间开销.使用FRGC v2.0和Bosphorus数据库,对算法进行实验评估. FRGC v2.0库上的特征点平均误差为2.48~4.12 mm,总体检测成功率为97.3%,其中中性、温和及极端表情下的检测成功率分别为97.6%、97.4%和95.5%. Bosphorus库上3种姿态下的检测成功率分别是94%、95%和89%.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对表情和小幅度的姿态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特征点定位 约束局部模型 特征融合 深度信息 局部形状信息 正则化特征点均值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三维动画投影融合模型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来娜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7-191,共5页
虚拟现实融合技术的作用即为降低虚拟目标与实际视频图像间的视觉冲击,实现视觉感官的无缝融合。三维动画的虚实融合技术常具有画面畸变和虚实对准不均衡的问题。由此,构建一种基于VR技术的三维动画投影融合模型。通过三维动画激光扫描... 虚拟现实融合技术的作用即为降低虚拟目标与实际视频图像间的视觉冲击,实现视觉感官的无缝融合。三维动画的虚实融合技术常具有画面畸变和虚实对准不均衡的问题。由此,构建一种基于VR技术的三维动画投影融合模型。通过三维动画激光扫描图像采集与预处理方法,采集三维动画并实现三维动画图像纹理分割;基于预处理获取的三维动画图像纹理特征,通过基于VR技术的三维动画视频重构方法,重构三维动画视频;最后使用基于视频模型的虚实融合方法,实现三维动画投影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融合后的三维动画清晰度较高,且应用内存小,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三维动画投影融合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三维 动画 投影 融合模型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