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1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准模型的SCD文件虚回路校核方法
1
作者 曹海欧 沈蛟骁 +1 位作者 张玥 陈鹏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智能变电站具有网络化信息共享等特性,SCD文件作为运行关键数据来源,直接关系到站内继电保护动作的准确性,然而当前SCD虚回路校核面临诸多困境。人工校核在面对大量虚... 【目的】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智能变电站具有网络化信息共享等特性,SCD文件作为运行关键数据来源,直接关系到站内继电保护动作的准确性,然而当前SCD虚回路校核面临诸多困境。人工校核在面对大量虚回路信息时,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漏查等情况,故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颇高。基于固定规则的校核技术,因智能站虚回路受电压等级、主接线形式、间隔类型、装置类型、保护功能需求等众多复杂因素影响,致使校核规则极为繁杂,其可靠性与可维护性难以保证。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致力于提升智能变电站虚回路自动校核技术的适应性和准确性,涉及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整体架构及运行保障等相关范围,对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基于标准模型方法深入剖析影响SCD虚回路校核的因素,通过构建标准模型来适配差异。专业人员依据电压等级、接线方式及装置类型等构建并维护ICD标准虚端子模型库,其标识具备唯一性。同时,建立ICD厂家虚端子与标准虚端子的映射模型,明确映射文件表达方式及数据结构,记录两者精确对应关系。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构建标准虚回路模型,并由专业人员负责维护发布,为校核提供准确依据。在具体校核过程中,通过解析SCD文件生成装置间互操作关系对象标识,运用数学模型集合的逻辑运算差集,将解析的虚回路数据与标准虚回路模型进行对比,精准计算正确、多余与缺失回路的情况。【结果】所提方法通过标准模型及配套流程可有效解决SCD虚回路校核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核准确性,可有效应对多种差异。【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提出的基于标准模型的校核模式优势明显,可为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助力规范行业建设与运维标准制定。在学术交流价值方面,可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研究开拓新路径,为后续虚回路校核研究在模型构建、数据处理等方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SCD文件 虚回校核 标准模型 虚端子 映射模型 编码标识 二次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温升计算场路耦合和降阶模型研究
2
作者 杨帆 胡星宇 王鹏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071-4084,共14页
数字孪生是推动电力设备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构建电力变压器的数字孪生模型有助于保证其运行可靠性、维护效率和故障预测能力。然而,基于模型驱动的数字孪生模型常因计算速度较慢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对此,该文基于M... 数字孪生是推动电力设备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构建电力变压器的数字孪生模型有助于保证其运行可靠性、维护效率和故障预测能力。然而,基于模型驱动的数字孪生模型常因计算速度较慢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对此,该文基于Modelica语言,构建了变压器的等效热流计算场路耦合简化模型以降低计算复杂度。模型结合本征正交分解(POD)对场计算部分进行降阶以提高计算效率。为验证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该文对35kV油浸式自冷(ONAN)换流变压器开展温升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时是否考虑散热器对绕组温升的大小和热点位置均有显著影响。在达到稳态时,所提模型与实验结果的最大绝对误差为1.37 K;所提模型在温升工况下的计算与三维全阶模型相比效率提升258.65倍,与全阶场路耦合模型相比速度提升5.1倍,证明所提模型在保证数字孪生模型计算精度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MODELICA语言 耦合 绕组温升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ord:一种层次式Chord路由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必晴 钟志水 +2 位作者 孟伟东 袁晓勇 王福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7,100,共3页
结构化P2P网络Chord的路由表只能覆盖一半标识符空间,只要目标节点落入路由表没有覆盖的半环,就必须通过至少一个中间节点即2跳才能找到,导致其查找效率不高。由此提出一种层次式Chord路由模型——S-Chord,通过构建位于Chord环上的域间... 结构化P2P网络Chord的路由表只能覆盖一半标识符空间,只要目标节点落入路由表没有覆盖的半环,就必须通过至少一个中间节点即2跳才能找到,导致其查找效率不高。由此提出一种层次式Chord路由模型——S-Chord,通过构建位于Chord环上的域间转发网,使与发起查找节点不在同一半环内的目标节点有可能只需1跳就能查找到,较好地解决了路由表覆盖面不足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S-Chord能够减少平均查找跳数,提高查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 s-chord路由模型 分布式哈希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关联度模型的绿色节能路由框架
4
作者 王玲 金子琨 +1 位作者 吴勇 耿海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299,共1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规模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网络的能耗也随之攀升。业界普遍采用关闭利用率较低的链路来降低网络能耗。然而,目前的网络节能方案并不能有效平衡能量节约率、计算开销和路径拉伸度三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规模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网络的能耗也随之攀升。业界普遍采用关闭利用率较低的链路来降低网络能耗。然而,目前的网络节能方案并不能有效平衡能量节约率、计算开销和路径拉伸度三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关联度模型的绿色节能路由框架。该框架支持不同的链路关联度模型,仅需要网络拓扑结构,而不需要网路中的实时流量矩阵,更易于在实际网络中部署。基于提出的链路关联度模型的绿色节能路由算法的框架,文中实现了链路行关联度算法LRC(Link Row Correlation)、链路列关联度算法LCC(Link Column Correlation)、链路行-列关联度算法LRCC(Link Row Column Correlation)和链路介数关联度LBC(Link Betweenness Correlation)4种不同的绿色节能路由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The Internet Topology Zoo公布的真实拓扑和由Brite模拟生成的拓扑中,LRC,LCC,LRCC和LBC的平均能量节约率比DLF算法的平均能量节约率高12.65%和7.17%,且它们的平均路径拉伸度比DLF算法的平均路径拉伸度低3.00%和1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节能路由 关联度模型 径拉伸度 能量节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雨胞雨衰模型的微波链路雨强反演方法
5
作者 杨涛 沈玉芳 +5 位作者 陈渝青 叶文杰 陈曦 张玉松 涂杰 史晓薇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7,共7页
为了提高微波链路雨强反演的准确性,基于指数雨胞雨衰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微波链路雨强反演方法,并利用瑞典哥德堡市21条微波链路和距链路2 km范围内8个雨量站的实测数据,将指数雨胞雨衰模型与传统幂律模型和ITU-R P.530-16雨衰模型进行... 为了提高微波链路雨强反演的准确性,基于指数雨胞雨衰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微波链路雨强反演方法,并利用瑞典哥德堡市21条微波链路和距链路2 km范围内8个雨量站的实测数据,将指数雨胞雨衰模型与传统幂律模型和ITU-R P.530-16雨衰模型进行了雨强反演对比。结果表明:指数雨胞雨衰模型在雨强反演方面表现优异,决定系数和纳什效率系数均为0.78,平均绝对误差为0.39 mm/h,均方根误差为0.68 mm/h;与幂律模型相比,指数雨胞雨衰模型在准确度和稳定性方面有显著提升,与ITU-R P.530-16雨衰模型相比也有所改进,特别是在短链路和中小雨的雨强反演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对于进一步提升微波链路雨强反演精度和改善降水监测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雨衰 指数雨胞雨衰模型 微波链 雨强反演 哥德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双站激光微波混合链路性能分析
6
作者 邵军虎 杜旭晓 +1 位作者 庞健 史魏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8-476,共9页
针对气象变化对自由空间光(Free Space Optical,FSO)通信链路和毫米波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通信链路可用率的影响问题,采用马尔科夫建模与稳态概率求解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FSO/RF混合链路的双接收站分集与中断概率性能.基于... 针对气象变化对自由空间光(Free Space Optical,FSO)通信链路和毫米波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通信链路可用率的影响问题,采用马尔科夫建模与稳态概率求解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FSO/RF混合链路的双接收站分集与中断概率性能.基于FSO链路和RF链路的信道模型,采用有限状态马尔科夫链(Finite State Markov Chain,FSMC)分别对单双站FSO/RF混合链路的切换选择进行建模,推导得出不同参数和天气情况下系统稳态的中断概率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中断概率达到10^(-6),雨雾天气链路距离为1~7 km时,双站FSO/RF混合链路相比单站可获得4~25 dB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O/RF混合链 多站分集 马尔科夫模型 中断概率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及锂电池组主动均衡策略研究
7
作者 李善寿 钱龙 +2 位作者 叶伟 黄梅初 谢陈磊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823,共10页
针对当前均衡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存在均衡速度慢、均衡路径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Buck-Boost电路电池组均衡控制电路拓扑,分析了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实现单体-单体和多体-非对称多体均衡控制原理。以锂电池荷电状态(SOC)为均... 针对当前均衡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存在均衡速度慢、均衡路径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Buck-Boost电路电池组均衡控制电路拓扑,分析了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实现单体-单体和多体-非对称多体均衡控制原理。以锂电池荷电状态(SOC)为均衡变量,构建电池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二次规划算法滚动优化均衡电流。通过调节开关管占空比控制实现锂电池组SOC均衡。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下搭建了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及主动均衡控制策略模型。针对马里兰大学公开锂电池充放电实验数据集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非对称Buck-Boost电路均衡拓扑和主动均衡控制策略模型可以快速实现锂电池组SOC均衡,与传统的拓扑和控制策略相比,均衡时间缩短30.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组 非对称Buck-Boost电 SOC均衡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弧、弧-路模型的集装箱循环班列车流组织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思雨 杨凯丽 +2 位作者 董欣垒 郎茂祥 于乃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0-521,共12页
立足“公转铁”和“散改集”货源,基于集装箱运输需求的变化性和区域的不均衡性,为了实现集装箱和车辆的均衡发展、改善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从而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能力、提升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围绕一种新型集装箱班列组织模式—固定车底... 立足“公转铁”和“散改集”货源,基于集装箱运输需求的变化性和区域的不均衡性,为了实现集装箱和车辆的均衡发展、改善集装箱运输组织模式,从而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能力、提升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围绕一种新型集装箱班列组织模式—固定车底循环班列,探讨其开行条件、班列走行径路等问题。以空车总走行距离最小为目标建立集装箱固定车底循环班列车流组织的点-弧模型,以求解循环班列的弧段选用和弧段上分配的箱流量;考虑循环班列的走行径路特点,以空车总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弧-路模型,以求解循环班列的走行路径和弧段上分配的箱流量。基于20英尺35 t通用箱的市场使用情况,以35 t通用箱的运单数据作为实证研究,设计搜索循环班列可行路径的算法,利用Gurobi求解器求解2种模型,分析求解结果得到了车流组织方案。对比分析2类模型在计算效率和求解结果等方面的区别,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案例结果表明:点-弧模型求解速度快但无法直观得到走行径路和分配结果,弧-路模型对大规模网络的求解效率较低但能直接得到走行径路和分配结果,集装箱循环班列的车流组织方案可根据运输需求的空间分布和运输组织的复杂性进行调整,以提升运输效率。本研究成果能够为丰富铁路货运产品、设计循环班列组织方案提供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 走行径 车流组织 集装箱循环班列 点-弧模型 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的社交网络链路预测
9
作者 舒坚 陈芷晨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社交网络中,节点间存在多种关系类型,节点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种异质性和动态性给链路预测任务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学习的社交网络链路预测方法(incremental learning social networks link prediction... 社交网络中,节点间存在多种关系类型,节点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种异质性和动态性给链路预测任务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学习的社交网络链路预测方法(incremental learning social networks link prediction,IL-SNLP)。通过对网络进行分层,使每一层网络只包含一种关系类型,以更好地获取节点在每种关系类型下的语义信息;针对网络的动态性,利用时序随机游走捕获社交网络中的局部结构信息和时序信息;针对增量数据,采用增量式更新随机游走策略对历史随机游走序列进行更新。通过增量式skip-gram模型从随机游走序列中提取新出现节点的特征,并进一步更新历史节点的特征;针对网络的异质性,采用概率模型提取不同关系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关联程度,并将其作用于每一层的节点特征,以改善不同关系层下节点特征表现能力;利用多层感知机构建节点相互感知器,挖掘节点间建立连接时的相互贡献,实现更高的链路预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在3个真实的社交网络数据集上,IL-SNLP方法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和F1分数比基线方法分别提高了10.08%~67.60%和1.76%~64.67%,提升了预测性能;对于增量数据,只需要少次迭代就能保持预测模型的性能,提高了模型训练的速度;与未采用增量学习技术的IL-SNLP−方法相比,IL-SNLP方法在时间效率上提升了30.78%~257.58%,显著缩短了模型的运行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预测 增量学习 时序随机游走 概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地埋电缆群暂态温升热路模型适应性仿真验证研究
10
作者 傅晨钊 司文荣 +1 位作者 杨剑 梁永春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146,共8页
简易可行、快速准确地评估电缆实时温升,是释放潜在输送能力,提高运行效率的基础。目前,评估电缆线芯温升的方法主要有测量方法与计算方法,借鉴热电比拟的方法,提出了引入平衡热阻与平衡热感的电缆群暂态温升热路模型。然而实际运行中,... 简易可行、快速准确地评估电缆实时温升,是释放潜在输送能力,提高运行效率的基础。目前,评估电缆线芯温升的方法主要有测量方法与计算方法,借鉴热电比拟的方法,提出了引入平衡热阻与平衡热感的电缆群暂态温升热路模型。然而实际运行中,电缆的运行环境更为复杂,电缆回数多少、负荷波动程度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模型的准确性。为充分验证热路模型的适应性,文中通过构建一个复杂环境、工况条件下的电缆群暂态温升有限元算例,并与热路模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原有热路模型可进行灵活调整扩展,参数求解方法不变,模型的便捷性与准确性不受影响;电缆回数数量、介质均匀性、负荷波动程度、日照与环温变化幅度均不明显降低模型的准确性。研究成果不仅验证了模型的适应性,而且可为类似模型的检验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群 暂态温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路面检测链路模型研究
11
作者 杨祎 张磊磊 +3 位作者 阮驰 贺锋涛 赵梓轩 焦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216,共13页
粗糙路面的反射特性影响路面检测系统的性能和路面气象检测的准确性,根据传统微面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多参量半球形等效仿真模型,建立了基于无线激光的粗糙路面链路传输模型。通过采用蒙特卡洛统计方法,分析了反射光在不同入射角和粗糙度... 粗糙路面的反射特性影响路面检测系统的性能和路面气象检测的准确性,根据传统微面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多参量半球形等效仿真模型,建立了基于无线激光的粗糙路面链路传输模型。通过采用蒙特卡洛统计方法,分析了反射光在不同入射角和粗糙度情况下接收光功率的变化以及光子的分布规律。基于该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套850 nm波长的非接触式激光路面状况检测系统,并利用该系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仿真及实验结果均显示,随着入射光与路面法线方向夹角(入射角)的增大,接收到的光功率逐渐减小。当入射角小于15°时,粗糙度的增加与接收的光功率负相关;入射角大于15°时,随着粗糙度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功率逐渐增加,粗糙度越大,接收光功率与入射角的衰减关系越接近线性;当入射角达到60°时,接收到的光功率趋于常数。实验结果与模型仿真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粗糙路面光反射等效半球形模型的有效性,且接收的回波信号信噪比不受路面粗糙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气象检测系统 微面元模型 半球形等效模型 传输模型 粗糙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随机分块模型的电商网络链路预测算法
12
作者 史玉林 钱晓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4-830,847,共8页
通过改进的随机分块模型(SBM)链路预测算法,研究电子商务网络的演化过程与社团结构。针对原始SBM模型块之间的度分布为二项式分布,引入度衰减参数使得随机分块模型中块之间的度分布遵循幂律分布。针对原始SBM模型中节点之间的连接仅仅... 通过改进的随机分块模型(SBM)链路预测算法,研究电子商务网络的演化过程与社团结构。针对原始SBM模型块之间的度分布为二项式分布,引入度衰减参数使得随机分块模型中块之间的度分布遵循幂律分布。针对原始SBM模型中节点之间的连接仅仅取决于节点所属块的假设,引入度控制参数使其更接近真实网络的度数分布。基于此提出优化后的随机分块模型,并利用阿里巴巴淘宝数据集验证该算法,结果显示该算法精确度高于随机分块模型(SBM)、度修正的随机分块模型(DCSBM)以及层次结构模型(HBM)。说明改进后的算法能较好地刻画电商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准确地发现网络中的缺失链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分块模型 电商网络 预测 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理图谱的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研究
13
作者 张春龙 张海涛 +2 位作者 庞宇飞 杨轶 张可欣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本研究从科学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入手,聚力情报智慧,基于事理图谱、网络科学等理论,明确重大突发事件驱动因素、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以及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概念内涵,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进一步揭... 本研究从科学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入手,聚力情报智慧,基于事理图谱、网络科学等理论,明确重大突发事件驱动因素、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以及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概念内涵,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进一步揭示重大突发事件演变机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具体流程,并依据2021—2024年暴雨数据,构建暴雨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揭示了暴雨事件中事件传导链路与舆情传导链路、应急传导链路之间的耦合机制,验证了传导链路和耦合模型的科学性以及构建方法和流程的可操作性。基于实证研究结果,遵循系统科学的理念,论述了重大突发事件传导链路及传导链路耦合模型的应用场景,对构建“风险管理—舆情管理—应急管理”三位一体的重大突发事件决策与应急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传导链 事理图谱 驱动因素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5的输电线路无人机图像缺陷检测研究
14
作者 周霞 揭振华 +1 位作者 朱兆优 揭博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2-266,273,共6页
针对现有无人机航拍输电线路图像缺陷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精度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图像缺陷检测的改进YOLOv5模型。通过四个方面的优化(Kmeans+算法、SENet注意力模块、DIoU损失函数、优化空间金字塔化结构)提高YOLOv... 针对现有无人机航拍输电线路图像缺陷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精度差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图像缺陷检测的改进YOLOv5模型。通过四个方面的优化(Kmeans+算法、SENet注意力模块、DIoU损失函数、优化空间金字塔化结构)提高YOLOv5模型的检测精度和效率。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在绝缘子缺陷和杆塔鸟巢缺陷检测中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与常规输电线路缺陷检测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缺陷检测准确率和较快的检测速度,检测准确率大于95.00%,检测速度高于40FPS。该研究可为电力巡检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输电电 图像缺陷 YOLOv5模型 SENet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n的梨树叶片病害检测模型
15
作者 黄政 张涛 +2 位作者 孔万仔 赵丹枫 魏泉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1,共9页
针对传统目标检测模型对自然场景下梨树叶片病害检测存在精度低、模型参数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的梨树叶片病害检测改进模型。首先,使用RepGhostNet改进主干网络,利用结构重参数化实现特征的隐式重用,在提升网络特征提取能力... 针对传统目标检测模型对自然场景下梨树叶片病害检测存在精度低、模型参数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的梨树叶片病害检测改进模型。首先,使用RepGhostNet改进主干网络,利用结构重参数化实现特征的隐式重用,在提升网络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使网络更加轻量化。其次,引入双层路由注意力机制,通过查询自适应的方式降低模型对不相关特征的关注,提高模型对关键信息的敏感性,增强网络的表征能力和特征融合能力。最后,使用Inner-SIoU损失函数优化边界框回归,加快模型收敛速度,提高识别精度。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有效对梨树叶片病害进行检测,在DiaMOSPlant数据集上对梨树叶片病害的检测平均精准度m AP@50达到0.901,相较于原模型提高了5.6%;而模型参数量仅为2.4×10^(6)个,计算量仅为7GFLOPs,相较于原模型分别降低了20.00%和13.58%。与SSD、Faster-RCNN、YOLOv5n、YOLOv8s等主流目标检测模型相比,改进的模型不仅平均精准度有所提高,而且参数量和计算量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叶片病害检测 YOLOv8n 模型轻量化 RepGhostNet 双层路由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的三相逆变电路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宁 李颖晖 +1 位作者 韩建定 朱喜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5-380,共6页
逆变电路传统开关函数模型只能描述电路的控制变迁而忽略了电路的条件变迁,为此,建立了三相逆变电路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al,MLD)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其作为预测模型,提出了电路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 逆变电路传统开关函数模型只能描述电路的控制变迁而忽略了电路的条件变迁,为此,建立了三相逆变电路混合逻辑动态(mixed logical dynamical,MLD)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其作为预测模型,提出了电路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策略。FCS-MPC充分考虑了电路的离散特性,选择有限控制集中使目标函数值最小的开关状态作为电路开关管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无需任何调制器,可简化MPC的优化问题。此外,基于全维状态观测器设计了电路负载电流观测器,增强了控制器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电 混合逻辑动态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状态观测器 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热路法暂态模型 被引量:37
17
作者 刘刚 阮班义 张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8-62,123,共6页
建立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暂态热路模型,通过监测导线温度及导线周围环境温度便可实时计算出架空导线的允许载流量。设计了室内导线加载阶跃电流的实验,结果表明导线温度的理论计算值大于实测值,最大误差小于1℃,温升时间与环境热阻有... 建立了架空导线动态增容的暂态热路模型,通过监测导线温度及导线周围环境温度便可实时计算出架空导线的允许载流量。设计了室内导线加载阶跃电流的实验,结果表明导线温度的理论计算值大于实测值,最大误差小于1℃,温升时间与环境热阻有关。设计了室外导线加载恒定电流24h的实验,通过暂态热路模型计算出导线实时最大允许电流,并初步分析了环境条件与导线温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导线 模型 热阻 动态增容 导线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商品流模型的铁路网车流分配和径路优化模型 被引量:25
18
作者 纪丽君 林柏梁 +1 位作者 乔国会 王金宝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针对既有点—弧模型和弧—路模型的局限性做2点改进。第1点是定义1个0—1决策变量,使优化结果体现车流的径路;第2点是区分大股车流和小股车流,使优化结果符合实际车流组织的特点。基于多商品流模型,结合铁路运输组织的车流不拆散原则,... 针对既有点—弧模型和弧—路模型的局限性做2点改进。第1点是定义1个0—1决策变量,使优化结果体现车流的径路;第2点是区分大股车流和小股车流,使优化结果符合实际车流组织的特点。基于多商品流模型,结合铁路运输组织的车流不拆散原则,对大股车流、线路能力和车站能力进行约束,构建铁路网车流分配和径路优化改进模型,采用Lingo 8.0软件求解。以简化的东北地区局部路网为例,采用模拟OD车流,按照本文构建的模型进行铁路网车流分配及径路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能够得出较理想的车流分配和径路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流组织 车流径 多商品流模型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架空导线电流与轴向温度关系计算的热路模型 被引量:12
19
作者 应展烽 冯凯 +2 位作者 杜志佳 柳亚芳 吴军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87-2895,共9页
不同电流时的高压架空导线轴向温度分布对输电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热平衡原理,提出了基于状态方程形式的轴向热路模型。为验证模型精度,设计了导线温度测量实验平台,利用接续管使实验导线轴向产生温度分布,在自然对流条件下... 不同电流时的高压架空导线轴向温度分布对输电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热平衡原理,提出了基于状态方程形式的轴向热路模型。为验证模型精度,设计了导线温度测量实验平台,利用接续管使实验导线轴向产生温度分布,在自然对流条件下对不同电流时的LGJ—400导线和LJG—240导线轴向温度进行了实测。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模型中导热热阻和对流热阻进行了灰箱辨识。热阻辨识结果表明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时,随着导线电流及平均实验数据所用时间窗长度的增加,导线导热热阻呈增大趋势,对流热阻呈减小趋势。通过求解轴向热路模型时域响应,得到了导线温度分布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热路模型计算结果平均误差在3%以内,精度高于IEEE标准模型,能够用于计算自然对流下LGJ—400导线和LJG—240导线的轴向温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架空导线 模型 轴向温度分布 参数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高阶流体模型实证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干宏程 孙立军 +1 位作者 郝媛 陈建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2-606,共5页
在回顾宏观流体模型的发展和分析宏观模型中的高阶流体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上海高架快速路实测交通数据,对快速路控制中常用的一种高阶流体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和模型性能分析,验证了模型对于我国城市快速路的适用性;最后给出下一步研究的... 在回顾宏观流体模型的发展和分析宏观模型中的高阶流体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上海高架快速路实测交通数据,对快速路控制中常用的一种高阶流体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和模型性能分析,验证了模型对于我国城市快速路的适用性;最后给出下一步研究的设想.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提供有力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 宏观流体模型 高阶流体模型 模型参数估计 交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