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生物合成S-腺苷-L-蛋氨酸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惠 林建平 +1 位作者 吴坚平 岑沛霖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研究了酿酒酵母在葡萄糖和L-蛋氨酸存在时生物合成S-腺苷-L-蛋氨酸(SAM)的规律。在高溶氧(DO>40%)条件下,SAM产率及L-蛋氨酸转化率分别达到了82.2 mgg-1和37.4%。将代谢溢流模型推广应用到包括酵母生长和加前体生物转化过程的动力学... 研究了酿酒酵母在葡萄糖和L-蛋氨酸存在时生物合成S-腺苷-L-蛋氨酸(SAM)的规律。在高溶氧(DO>40%)条件下,SAM产率及L-蛋氨酸转化率分别达到了82.2 mgg-1和37.4%。将代谢溢流模型推广应用到包括酵母生长和加前体生物转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SAM AdoMet SAM-e) 酿酒酵母 代谢溢流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腺苷-L-蛋氨酸防治全胃肠外营养所致肝内胆汁郁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怡晟 蔡威 +1 位作者 吴圣楣 钱龙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研究S腺苷L蛋氨酸(SAMe)对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胆汁郁积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新生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PN对照组、SAMe治疗组,治疗组在TPN同时加用SAMe100mg/(kg·d)。结果SAMe治疗组血清胆汁酸、... 目的研究S腺苷L蛋氨酸(SAMe)对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胆汁郁积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新生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PN对照组、SAMe治疗组,治疗组在TPN同时加用SAMe100mg/(kg·d)。结果SAMe治疗组血清胆汁酸、ALT、AKP、总胆红素、总蛋白和白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直接胆红素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较TPN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形态正常;TPN对照组可见明显肝内胆汁郁积表现,并可见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SAMe治疗组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凋亡数为0.263%±0.041%;TPN对照组肝细胞凋亡数为1.060%±0.217%;SAMe治疗组肝细胞凋亡数为0.467%±0.182%,较TPN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SAMe可有效防治TPN所致郁胆,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 全胃肠外营养 胆汁郁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S-腺苷-L-蛋氨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昌禄 朱汉春 +3 位作者 张晓霞 周庆礼 陈勉华 陈俊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54-156,161,共4页
研究了不同pH控制方式对S-腺苷-L-蛋氨酸(SAM)发酵过程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对发酵过程中不控制pH、控制恒定pH、两阶段控制pH和三阶段控制pH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菌体干重、葡萄糖代谢和SAM产量的影响。控制合适的pH有利于菌体生长与... 研究了不同pH控制方式对S-腺苷-L-蛋氨酸(SAM)发酵过程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对发酵过程中不控制pH、控制恒定pH、两阶段控制pH和三阶段控制pH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菌体干重、葡萄糖代谢和SAM产量的影响。控制合适的pH有利于菌体生长与SAM的生物合成,菌体生长最适pH为6.0,SAM转化最适pH为6.5,采用三阶段控制pH,使SAM产量比不控制pH提高了133%,比控制pH6.5提高了18.6%,比两阶段控制pH提高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s--l- 发酵 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基因(GhSAMDC2/3/4)的克隆及其诱导表达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凡龙 朱华国 +3 位作者 程文翰 刘永昌 成新琪 孙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3,共8页
利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技术克隆获得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SAMDC)基因家族3个基因,分别命名为Gh SAMDC2、Gh SAMDC3和GhSAMDC4。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c DNA包含的upstre... 利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技术克隆获得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SAMDC)基因家族3个基因,分别命名为Gh SAMDC2、Gh SAMDC3和GhSAMDC4。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c DNA包含的upstream ORF(u ORF)和main ORF(m ORF)为植物SAMDC基因特征ORF,其中m ORF长度分别为1068 bp、1110 bp和1032 bp,分别编码355、369和343个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Gh SAMDC2/3蛋白与可可树(Theobroma cacao)SAMDC聚为一类,且Gh SAMDC2与GhSAMDC3蛋白亲缘关系最近;Gh SAMDC4与拟南芥At SAMDC4聚为一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h SAMDC2在茎中表达相对较高,随着纤维发育其表达量不断增加,在纤维发育后期其表达量达到最高;Gh SAMDC2/3/4在不同的胁迫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Gh SAMDC2受低温和干旱胁迫诱导最强烈,Gh SAMDC3响应盐胁迫显著,Gh SAMDC4受ABA诱导强烈。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棉花SAMDC基因功能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多胺 s-脱羧酶基因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孙晓红 陈明杰 +2 位作者 汪虹 冯爱萍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根据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SAHH)全长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草菇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草菇SAHH基因的全长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草菇SAHH长度为1868bp,编码430个氨基酸残基,基因由12个外显子... 根据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SAHH)全长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草菇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草菇SAHH基因的全长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草菇SAHH长度为1868bp,编码430个氨基酸残基,基因由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组成,将草菇SAHH基因推断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的SAHH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发现,SAHH基因保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s--l-高半胱水解酶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同源基因Cor3低温条件下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汪虹 陈明杰 +1 位作者 冯爱萍 乔娜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1,共8页
将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菌株VH3的菌丝体在4℃下处理不同时间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中的双标准曲线法研究了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同源基因Cor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后,草菇V23菌株的Cor3基因... 将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V23和耐低温诱变菌株VH3的菌丝体在4℃下处理不同时间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中的双标准曲线法研究了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同源基因Cor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后,草菇V23菌株的Cor3基因表达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不断下降趋势,10h时,其表达量仅为对照的7%。而VH3菌株Cor3基因4℃处理2h表达量明显上升,为对照的1.8倍,处理4h和6h表达量降低,分别为对照的80%和90%,处理8h的表达量又上升,为对照的1.4倍,随后下降,处理10h表达量最低,为对照的60%。根据结果初步推测Cor3基因与草菇低温耐受性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诱导基因表达 低温耐受性 实时定量PCR s--l-高半胱水解酶 草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果实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基因McSAMDC的克隆、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山 陈桂信 +3 位作者 许端祥 钟开勤 林义章 潘东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8-844,共7页
根据已构建苦瓜果实均一化文库中获得的1个与SAMDC基因相关的EST序列,采用3′RACE技术,克隆获得1个苦瓜SAMDC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McSAMDC(GenBank登录号为KC632099)。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1 900 bp,5′UTR和3′UTR分别... 根据已构建苦瓜果实均一化文库中获得的1个与SAMDC基因相关的EST序列,采用3′RACE技术,克隆获得1个苦瓜SAMDC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McSAMDC(GenBank登录号为KC632099)。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1 900 bp,5′UTR和3′UTR分别长501、325 bp。该cDNA序列存在3个开放读码框(微型tORF、上游读码框uORF和主读码框mORF),其中mORF长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9.31 ku,含有酶原剪切位点结构域和蛋白快速降解有关的PEST二个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分析显示,McSAMDC含有无规卷曲(45.53%)、α-螺旋(29.33%)、伸展链(19.83%)、β-转角(5.3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cSAMDC与拟南芥(CAA69073.1)、琴叶拟南芥(XP 002882231.1)和雪里红(AAS45435.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69%、68%和68%。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McSAMDC定位在细胞质中。荧光定量结果表明,McSAMDC在果实膨大期表达量最高,并随之迅速下降,并从成熟初期至完全成熟期该基因表达量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s-脱羧酶基因 亚细胞定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腺苷-L-蛋氨酸在弱酸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平衡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惠 林建平 岑沛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结合Donnan膜平衡理论与树脂的弱电解质性质,在假设S-腺苷-L-蛋氨酸(SAM)分子带一价正电荷的基础上,建立了SAM在D113弱酸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平衡模型.实验测定了初始pH值为2.30、5.01、7.13及8.13时的等温离子交换平衡数据,通过实验数据... 结合Donnan膜平衡理论与树脂的弱电解质性质,在假设S-腺苷-L-蛋氨酸(SAM)分子带一价正电荷的基础上,建立了SAM在D113弱酸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平衡模型.实验测定了初始pH值为2.30、5.01、7.13及8.13时的等温离子交换平衡数据,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两个模型参数.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5~8时,两参数的模型较好地描述了离子交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 树脂 离子交换平衡 Donnan膜平衡理论 离子交换剂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上游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9
作者 孙晓红 陈明杰 +2 位作者 汪虹 冯爱萍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1,共4页
根据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sahh)全长序列设计两个嵌套引物,与Takara LA PCR in vitro cloning试剂盒的接头引物结合进行巢式PCR扩增,得到sahh上游调控序列,通过序列分析发现,该序列含有1个TATA盒和... 根据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sahh)全长序列设计两个嵌套引物,与Takara LA PCR in vitro cloning试剂盒的接头引物结合进行巢式PCR扩增,得到sahh上游调控序列,通过序列分析发现,该序列含有1个TATA盒和4个CAAT盒。应用MatInspector程序分析sahh上游调控序列,发现该区域存在1个耐盐因子,1个热激因子,2个DRE元件和2个ABA应答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高半胱水解酶基因 调控序列 草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加前体DL-蛋氨酸对S-腺苷-L-蛋氨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天丰 王普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0-394,共5页
通过补加前体提高酿酒酵母SAM-J5E-4发酵生产S-腺苷-L-蛋氨酸的水平.采用10 L罐发酵,考察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补加不同类型的蛋氨酸前体对S-腺苷-L-蛋氨酸合成的影响.当补加前体D-蛋氨酸和L-蛋氨酸时,S-腺苷-L-蛋氨酸的产量分别为1.53 ... 通过补加前体提高酿酒酵母SAM-J5E-4发酵生产S-腺苷-L-蛋氨酸的水平.采用10 L罐发酵,考察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补加不同类型的蛋氨酸前体对S-腺苷-L-蛋氨酸合成的影响.当补加前体D-蛋氨酸和L-蛋氨酸时,S-腺苷-L-蛋氨酸的产量分别为1.53 g/L和4.66 g/L,而未补加前体蛋氨酸的对照仅为0.38 g/L.发酵过程中补加2倍量的DL-蛋氨酸前体对促进S-腺苷-L-蛋氨酸的积累效果最佳,补料方式为流加,补加速率为4 g/(L.h),共流加5 h,在此条件下S-腺苷-L-蛋氨酸的产量为5.28 g/L,生物量达120 g/L以上.以DL-蛋氨酸为前体应用于S-腺苷-L-蛋氨酸的流加发酵过程可明显提高发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 补料分批发酵 DL- 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酿酒酵母中S-腺苷-L-蛋氨酸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坚 崔海容 +4 位作者 郭坚 胡德聪 刘恭源 杨广笑 何光源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verisiae,SC)发酵样品中S-腺苷-L-蛋氨酸(SAM)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流动相为甲醇∶40 mmoL/LNH4H2PO4-8 mmoL/L 1-庚烷磺酸钠=20∶8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用...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verisiae,SC)发酵样品中S-腺苷-L-蛋氨酸(SAM)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流动相为甲醇∶40 mmoL/LNH4H2PO4-8 mmoL/L 1-庚烷磺酸钠=20∶8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平均回收率分别为0.82%和98.22%。该方法简便有效,适用于SAM系列产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s--l-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4-丁烷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原料及制剂中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薇 张劲松 +2 位作者 俞建生 姚黎栋 谢志鹏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846-847,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1,4-丁烷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原料及注射用灭菌粉末中4种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Supelcosil LC-SCX强阳离子交换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1mol·L-1甲酸铵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至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1,4-丁烷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原料及注射用灭菌粉末中4种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Supelcosil LC-SCX强阳离子交换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0.1mol·L-1甲酸铵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至2.8),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0nm。结果1,4-丁烷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峰与各杂质峰均能良好分离。杂质腺苷、腺嘌呤、S-腺苷-L-高半胱氨酸和甲硫腺苷的浓度分别在0.96~19.27,0.95~18.93,1.03~20.64和2.11~42.1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100.6%,100.1%,98.2%和99.3%,RSD分别为1.3%,0.8%,0.5%和1.1%(n=12)。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1,4-丁烷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原料和制剂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丁烷二磺 嘌呤 s--l-高半胱 甲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绿枝扦插生根过程中乙烯合成相关基因aco和sams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聂浩 焦锋 +3 位作者 张晓峰 李小玉 唐壮 程嘉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3-637,共5页
植物内源乙烯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不定芽、不定根的形成以及体细胞胚的诱导等过程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诱导桑树绿枝插穗基部皮层生根过程中与乙烯合成相关的1-氨基-羧酸环丙烷氧化酶基因aco和S-腺苷-L-蛋... 植物内源乙烯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不定芽、不定根的形成以及体细胞胚的诱导等过程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诱导桑树绿枝插穗基部皮层生根过程中与乙烯合成相关的1-氨基-羧酸环丙烷氧化酶基因aco和S-腺苷-L-蛋氨酸合成酶基因sams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插穗生根发育过程中aco和sams均表现为表达下调,其中生根率低的未诱导对照组插穗中这2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均表现出先小幅下降后升高的变化特点,而生根率高的诱导组插穗中这2个基因则表现为持续低水平转录,尤其在插穗生根发育后期,2个基因在2个试验组插穗中的转录水平变化呈现近乎相反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初步说明,乙烯合成相关基因aco和sams的mRNA转录水平与桑树绿枝插穗的生根率呈现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扦插 生根率 内源乙烯 1-基-羧环丙烷氧化酶基因 s-腺苷-l-蛋氨酸合成酶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胆汁淤滞性肝病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心传 刘霆 +3 位作者 贾永前 何川 李建军 黄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术后早期胆汁淤滞性肝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03-2007年本院行allo-HSCT术后诊断早期胆汁淤滞...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术后早期胆汁淤滞性肝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03-2007年本院行allo-HSCT术后诊断早期胆汁淤滞性肝病患者26例,序贯入组,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应用UDCA口服14mg.kg-1.d-1,治疗14d;对照组S-腺苷蛋氨酸静脉点滴,1g/d,治疗14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8例。结论UDCA治疗allo-HSCT术后早期胆汁淤滞性肝病安全有效,患者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胆汁淤滞性肝病 熊去氧胆 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市场
15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6-96,共1页
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S-腺苷-L-蛋氨酸,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合成天门冬氨酸。
关键词 技术市场 s--l- 发酵生产 天门冬 谷胱甘肽 综合利用 高密度 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市场
16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技术市场 s--l- 发酵生产 天门冬 L-乳 谷胱甘肽 综合利用 发酵法 高密度 菌丝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