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芴/2,8-S,S-二氧-二苯并噻吩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1
作者 杨君维 王淑萌 +1 位作者 丁军桥 王利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56-1163,共8页
将缺电子单元—S,S-二氧-二苯并噻吩(SO)以2,8位引入到聚螺芴(PSFs)的主链,通过Suzuki聚合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SO含量的共聚物PSF-28SO-3、PSF-28SO-5、PSF-28SO-7和PSF-28SO-10。不同于3,7位连接,该系列2,8-位连接的共聚物既有来自于高... 将缺电子单元—S,S-二氧-二苯并噻吩(SO)以2,8位引入到聚螺芴(PSFs)的主链,通过Suzuki聚合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SO含量的共聚物PSF-28SO-3、PSF-28SO-5、PSF-28SO-7和PSF-28SO-10。不同于3,7位连接,该系列2,8-位连接的共聚物既有来自于高分子主链的本征态(LE:local excited)发光,又有来自于从四烷氧基芴侧链到主链中SO单元的电荷转移(CT:charge transfer)发光,最终表现为近白光发射。其中,PSF-28SO-10具有最优器件性能,发光效率为0.58 cd/A,色坐标为(0.25,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发光极管 电荷转移 聚螺芴 S s-二氧-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负载磷钼酸铵液相催化氧化二苯并噻吩
2
作者 贾连洋 耿辉 +3 位作者 于丽敏 龚树文 申文忠 尹汉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4-1189,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SiO2负载磷钼酸铵(AMPA)催化剂(AMPA/SiO2);利用XRD,FTIR,SEM等手段对AMPA/Si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二苯并噻吩等含硫化合物为底物、以30%(w)H2O2为氧化剂,初步评价了AMPA/SiO2...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SiO2负载磷钼酸铵(AMPA)催化剂(AMPA/SiO2);利用XRD,FTIR,SEM等手段对AMPA/Si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二苯并噻吩等含硫化合物为底物、以30%(w)H2O2为氧化剂,初步评价了AMPA/SiO2催化剂催化氧化噻吩类化合物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AMPA/SiO2催化剂保持了磷钼酸铵的Keggin结构;含有AMPA/SiO2催化剂、30%H2O2(w)的正己烷/乙酸的双液相氧化体系可高效地将噻吩类化合物氧化为相应的砜,噻吩类化合物氧化反应活性的高低顺序为: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苯并噻吩>噻吩;在MoO3质量分数为10%的AMPA/SiO2催化剂用量0.20 g、H2O2与二苯并噻吩摩尔比2∶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min的优化条件下,二苯并噻吩砜的收率达94%,AMPA/SiO2催化剂可多次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磷钼酸铵/二氧化硅催化剂 催化氧化 脱硫 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载体特性对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汪怀远 朱友庄 +2 位作者 赵景岩 程小双 张志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62-2467,共6页
以自制的大比表面介孔二氧化钛晶须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载体,采用一步浸渍法制备了MoO3-NiO/TiO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SEM、拉曼衍射等技术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TiO2晶须材料作为二苯并噻吩(DBT)上加氢脱硫(... 以自制的大比表面介孔二氧化钛晶须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载体,采用一步浸渍法制备了MoO3-NiO/TiO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SEM、拉曼衍射等技术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TiO2晶须材料作为二苯并噻吩(DBT)上加氢脱硫(HDS)催化剂载体的性能及优越性,并详细考察了不同TiO2载体的晶型与比表面积对催化剂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介孔晶须具有较为活泼的锐钛矿相和晶须形貌,同时提供了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孔道结构,在温度280℃、氢分压2.0 MPa、氢/油体积比400、体积空速4h-1的温和条件下,DBT转化率即可接近100%。比表面积相近时,催化剂的脱硫效果依次为锐钛矿相>混晶>金红石相;同为锐钛矿相TiO2载体,催化剂的脱硫效果随着比表面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钛晶须 TiO2载体 加氢脱硫 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甲基二苯并噻吩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卞丽华 周威 +1 位作者 倪惠琼 徐婉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69-2074,共6页
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4-甲基二苯并噻吩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表面4-甲基二苯并噻吩印迹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和氮气吸附对其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该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4-甲基二苯并噻吩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表面4-甲基二苯并噻吩印迹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和氮气吸附对其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该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载体表面合成了印迹聚合物,其吸附量远大于非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量,前者吸附动力学符合pseudo-first-order model,后者符合pseudo-first-order model和pseudo-second-ordermodel。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等温线满足Freundich等温吸附方程,属于多分子层吸附;与结构类似的二苯并噻吩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相比,印迹聚合物对模板4-甲基二苯并噻吩显示了特异的识别选择性与优良的结合亲和性;此外,印迹聚合物还能循环再生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 4-甲基苯并噻吩 表面印迹 分子印迹聚合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深蓝色荧光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型三聚体的合成
5
作者 魏奕文 庞智 +3 位作者 汪彬 杨莹 雷良才 李海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108,112,共4页
高效稳有机蓝色荧光材料可以应用于白色光源和全色显示器件。设计合成了具有深蓝色荧光的三聚体3,7-双(9,9-二己基芴基)-2,8-二环己甲氧基-S,S-二氧化二苯并噻吩(FSOCyF)。首先在S,S-二氧化二苯并噻吩(SO)的2,8-位引入官能团环己甲氧基... 高效稳有机蓝色荧光材料可以应用于白色光源和全色显示器件。设计合成了具有深蓝色荧光的三聚体3,7-双(9,9-二己基芴基)-2,8-二环己甲氧基-S,S-二氧化二苯并噻吩(FSOCyF)。首先在S,S-二氧化二苯并噻吩(SO)的2,8-位引入官能团环己甲氧基,以增加二苯并氧化噻吩的溶解性,将可溶性的二苯并氧化噻吩溴化后,与9,9-二己基芴-2-硼酸在钯催化下进行Suzuki-coupling反应,合成了分子内电荷转移型三聚体FSOCyF,并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元素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X射线衍射以及荧光光谱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zuki-coupling反应 3 7-双(9 9-己基芴基)-2 8-环己甲氧基-S s-二氧化二苯并噻吩 分子内电荷转移型三聚体 深蓝色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吸附脱硫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单清雯 张娟 +1 位作者 王亚娟 刘文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571-4579,共9页
以N-甲基二烯丙基胺与金属酞菁合成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单体、硅胶球为载体,在载体表面聚合制备成硅胶球负载的聚合功能化离子液体吸附材料[(NMDA-Pc/Ni^(2+))/SiO_(2)]。本研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对其进行... 以N-甲基二烯丙基胺与金属酞菁合成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单体、硅胶球为载体,在载体表面聚合制备成硅胶球负载的聚合功能化离子液体吸附材料[(NMDA-Pc/Ni^(2+))/SiO_(2)]。本研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剂在常压室温下对二苯并噻吩(DBT)的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NMDA-Pc/Ni^(2+)/SiO_(2)的吸附脱硫性能最好。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为1.5g/10mL模型油,吸附时间为20min,DBT的最大吸附量为6.198mg/g。该吸附剂对DBT的吸附行为遵循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以甲醇洗涤再生,重复使用5次后,吸附性能没有明显降低。烯烃和芳烃都会影响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效果,但芳烃对DBT选择性吸附的影响小于烯烃。吸附剂对不同的硫化合物也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去除顺序为:二苯并噻吩>苯并噻吩>噻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离子液体 吸附 脱硫 苯并噻吩 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改性对NiMo/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振雪 于海斌 +5 位作者 张国辉 张景成 卢雁飞 何艳贞 孙彦民 韩恩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10-220,共11页
以中和法合成的不同SiO_(2)含量的改性氧化铝为载体,本文制备系列Si改性的NiMo/Al_(2)O_(3)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BET)、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程序升温还原(H_(2)-TPR)、高分辨透... 以中和法合成的不同SiO_(2)含量的改性氧化铝为载体,本文制备系列Si改性的NiMo/Al_(2)O_(3)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BET)、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程序升温还原(H_(2)-TPR)、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进行详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引入Si减弱了活性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催化剂的孔结构与表面酸性分布,提高了活性相分散度和金属硫化度,促使形成更多的Ⅱ类NiMoS活性相。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考察了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性能,结果表明,引入Si可降低DBT的加氢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常数,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对比DBT转化率在50%时的脱硫产物分布表明引入Si可影响催化剂的反应路径选择性,直接脱硫路径(DDS)选择性从83.69%增加至92.89%,证实了催化剂的表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二氧化 NiMo/Al_(2)O_(3) 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改性复合载体催化剂用于柴油加氢脱硫的研究
8
作者 马守涛 常玉红 +1 位作者 赵野 张文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43-346,323-324,共4页
将纳米二氧化钛引入到AlPO4-5/Al2O3复合载体中,以W-Ni为活性金属制备了不同TiO2含量的复合载体催化剂。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在微反装置上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4.0MPa,氢油体积比500∶1,体积速度7.53... 将纳米二氧化钛引入到AlPO4-5/Al2O3复合载体中,以W-Ni为活性金属制备了不同TiO2含量的复合载体催化剂。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在微反装置上对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4.0MPa,氢油体积比500∶1,体积速度7.53mL/h的条件下,TiO2含量在10.0%(w)时,所制备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最高。以大庆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对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 复合载体 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