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试探性策略的新兴科技伦理治理路径探究
1
作者 于雪 王前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7,共8页
新兴科技的良性发展亟待伦理治理的框架支撑,这一点已成为学界共识。当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有三个关注点:风险治理、敏捷治理和全球治理,通过对这三个关注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仍存在科技伦理治理应急能力不足、治理效能不高、全球... 新兴科技的良性发展亟待伦理治理的框架支撑,这一点已成为学界共识。当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有三个关注点:风险治理、敏捷治理和全球治理,通过对这三个关注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仍存在科技伦理治理应急能力不足、治理效能不高、全球协作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本文认为,科技伦理治理的试探性策略有助于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试探性策略具有以谨慎、动态、灵活和渐进方式处置问题的特征,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治理方法,特别注重先兆、反馈并据此调整策略,以寻求最佳效果,其治理过程更适用于新兴科技发展的“上游”阶段。作为对不确定性的回应,试探性策略有助于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但其策略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平衡、临时性与长远性的兼顾、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协同等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治理 试探性策略 敏捷治理 全球治理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科研人员对科技伦理治理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2
作者 卢阳旭 肖为群 赵延东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68,共10页
企业是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主体,而企业科研人员对科技伦理治理的态度会影响企业伦理治理能力和成效。基于对一项全国企业科研人员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科研人员日常工作中碰到科技伦理议题的情况比较普遍。但总体而言,与其他科研人... 企业是科技伦理治理的重要主体,而企业科研人员对科技伦理治理的态度会影响企业伦理治理能力和成效。基于对一项全国企业科研人员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科研人员日常工作中碰到科技伦理议题的情况比较普遍。但总体而言,与其他科研人员相比,企业科研人员对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持更“消极”的态度;科技伦理失范行为风险感知、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设置情况,以及科技伦理“大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科研人员对科技伦理治理的态度。并对研究发现的理论和政策含义及研究的局限性进行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科研人员 科技伦理 治理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应登 霍竹 邓益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9-188,共10页
英国是科技创新强国,向来重视科技伦理的合理有效监管,已建立涉及多个领域的科技伦理监管体系。通过研究英国科技伦理监管法规政策制度和实验动物、卫生健康、转基因与生态环境、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财政资助计划项目等领域的伦理监管体... 英国是科技创新强国,向来重视科技伦理的合理有效监管,已建立涉及多个领域的科技伦理监管体系。通过研究英国科技伦理监管法规政策制度和实验动物、卫生健康、转基因与生态环境、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财政资助计划项目等领域的伦理监管体制机制,分析总结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的经验及特点,本文认为英国内政部负责的实验动物管理体制、独特的卫生健康伦理监管系统、重视财政资助计划项目伦理监管以及有效的信息化平台支撑是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的特色,对中国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就此提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相关启示及建议,为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科技伦理监管 英国伦理监管 科技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析国家科技安全机理积极维护国家科技安全
4
作者 游光荣 张守明 +2 位作者 郭秋怡 张斌 闫州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共7页
国家科技安全是构成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是支撑国家安全的非传统保障要素和物质技术基础,是维护其他重要领域安全的国家因素和力量“倍增器”。通过系统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有关国家科技安全创新内容,深化理解国家科技安全的发... 国家科技安全是构成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是支撑国家安全的非传统保障要素和物质技术基础,是维护其他重要领域安全的国家因素和力量“倍增器”。通过系统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有关国家科技安全创新内容,深化理解国家科技安全的发展脉络、地位作用、核心内容,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从理论维度、历史视角、实践作用、世界发展等不同方面分析国家科技安全的重要意义,提升维护国家科技安全的思想认识,并提出统筹推进国家科技安全和科技发展、建立常态化国家科技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国家科技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国家科技安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 监测预警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6
5
作者 赵付民 苏盛安 邹珊刚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84,共7页
通过计量分析方法和模型,就政府科技投入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政府科技投入 广义矩阵法 杠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投入分布特征与研发投资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基于我国30万个工业企业面板数据 被引量:133
6
作者 成力为 戴小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165,共14页
利用我国2005-2007年30万家工业企业数据,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我国仅10%左右的企业有研发活动,在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中49.25%的企业研发活动不稳定;年销售收入大于3亿元的特大型企业,其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 利用我国2005-2007年30万家工业企业数据,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我国仅10%左右的企业有研发活动,在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中49.25%的企业研发活动不稳定;年销售收入大于3亿元的特大型企业,其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只有0.52%;研发投入产业分布具有明显重型化工业结构特征、地区分布不均衡;政府引导企业研发投入的特征明显;大规模、寿命期长的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比例高、研发投入总量大,但研发投入强度反而更低;研发投入集中度较高,约1/4的研发投入集中在有研发投资活动的3%的企业里,研发投资还没有成为一般企业的自主行为。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第一,企业规模、年龄等内部因素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总量,但显著负向影响研发投资强度,企业规模与"研发投资/总资产"表示的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利润显著正向影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但对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第二,地区财政的科技支持、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显著提高了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但对国有企业的作用大大超过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投入存在两难: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大、强度高,主要来源于财政和信贷支持,企业缺乏内生的激励与资金来源;私营企业创新投入有内生激励,但缺乏政府财政支持、尤其信贷大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研发投入 分布特征 财政的科技支出 银行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业不同来源科研经费投入绩效实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蒋开东 王其冬 俞立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5,共6页
本文选取政府经费投入、企业经费投入、银行科技贷款、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作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变量,新产品销售额作为产出变量,首先采用面板数据研究投入要素贡献的弹性系数,然后采用SBM超效率模型测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最后运用系... 本文选取政府经费投入、企业经费投入、银行科技贷款、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作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投入变量,新产品销售额作为产出变量,首先采用面板数据研究投入要素贡献的弹性系数,然后采用SBM超效率模型测度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最后运用系统广义矩(SYS-GMM)分析投入要素节约对效率提高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经费贡献的弹性系数和资源利用率最高,拥有最高的绩效;政府经费投入与银行科技贷款的绩效较低,要素贡献的弹性系数和资源利用率较低。提高企业经费投入的利用率对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政府科技投入,提高银行科技贷款的利用率对效率提高的影响较小。我国科技绩效总体处于缓慢升高的状态,发展态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企业经费 政府经费 科技贷款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影响的再审视——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6
8
作者 肖丁丁 朱桂龙 王静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32,共8页
本文基于1997—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了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在各区域以及各分位点处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效果存在鲜明的区域与分布差异性.从全国范围看,政府... 本文基于1997—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了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在各区域以及各分位点处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效果存在鲜明的区域与分布差异性.从全国范围看,政府对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资助会对企业R&D支出产生杠杆效应,而对企业的研发资助则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且随着条件分布向高分位点处移动,二者之间的差距将逐渐减小;三大经济区域中,政府对中西部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资助均对企业R&D支出产生杠杆效应,而仅有对东部企业的研发资助表现为杠杆效应,对中西部企业研发资助的效果要视分位点位置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科技投入 杠杆效应 挤出效应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青 王桂强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9,共8页
利用灰色关联方法,构建了地方政府层面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原理、体系、方法.以上海市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工作的实际工作为例,介绍了开展关联评价的关键操作步骤,提供了部分结论,为开展类似工作的地区政府提供有关理论支撑和操... 利用灰色关联方法,构建了地方政府层面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原理、体系、方法.以上海市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工作的实际工作为例,介绍了开展关联评价的关键操作步骤,提供了部分结论,为开展类似工作的地区政府提供有关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南,文中数据均来自上海市近年真实数据,可供决策部门直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科技投入 地方财政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技创新融资支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龚传洲 陆彩兰 胡建生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9-116,共8页
科技创新是一个昂贵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文章运用计量模型,采用1987—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科技创新融资支持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长期信贷和政府的财政拨款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巨大,但证券市场筹资... 科技创新是一个昂贵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文章运用计量模型,采用1987—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科技创新融资支持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长期信贷和政府的财政拨款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巨大,但证券市场筹资的支持作用却十分有限.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中长期信贷的支持作用持久且递增,财政拨款的短期促进效果显著而长期作用递减,证券市场发展相对不充分及存在的结构问题是导致对科技创新支持不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中长期信贷 财政科技拨款 证券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凤朝 孙玉涛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107,共8页
通过对Agosin和Mayer(2000)投资模型的修正,建立科技投入模型,分析政府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的挤入挤出效应;在深化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具... 通过对Agosin和Mayer(2000)投资模型的修正,建立科技投入模型,分析政府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的挤入挤出效应;在深化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具有挤入效应,但并不显著;中央政府的科技投入对挤入效应的贡献大于地方政府的贡献;政府对大学的科技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对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的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科技投入 挤入挤出效应 经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环节建设 被引量:18
12
作者 鲍林 黄朗喜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2002年第4期30-34,52,共6页
中试环节的滞后是造成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关键因素之一 ,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在新世纪腾飞的原因之一。本文初步阐述了中试环节的含义 ,分析加强中试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并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建全中试环节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中试环节 中国 风险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职能转变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第三方评估咨询 被引量:24
13
作者 方勇 王明明 刘牧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25,共6页
科技计划项目评估咨询制度的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而政府职能决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因而从政府职能转变角度分析第三方评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出发,首先分析了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政府职能问题,然后... 科技计划项目评估咨询制度的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而政府职能决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因而从政府职能转变角度分析第三方评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出发,首先分析了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政府职能问题,然后分析了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第三方机构的职责,最后提出了第三方评估咨询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评估咨询 科技计划项目 科研管理 政府职能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的机遇、经验和问题——基于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调研 被引量:9
14
作者 卢阳旭 樊立宏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30,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的内容、方式以及当前面临的机遇和问题,重点总结和分析了浙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在解决上述三个问题上的经验和仍需继续探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系统政府网站评价与科技电子政务发展对策建议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晓林 李卫东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8,共6页
科技系统政府网站是科技部门沟通公众与社会的窗口,其发展程度可反映科技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科技系统政府网站的评价结果,探讨科技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科技电子政务的发展应制定统一的规划,推进科技信息... 科技系统政府网站是科技部门沟通公众与社会的窗口,其发展程度可反映科技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科技系统政府网站的评价结果,探讨科技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科技电子政务的发展应制定统一的规划,推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善科技电子政务的服务功能,加强科技电子政务的决策支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系统 电子政务 政府网站 网站评价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合作股份制公司的投资格局、利益分配及其激励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爱辉 黄瑞华 司训练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1,共5页
在产学合作组建科技股份制公司这种技术转移方式中,大学科技人员对合作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提出让大学科技人员在分享技术利益的同时,以有形资产的形式进行投资,并享有相应的利益分成;通过建立信号传递模型和激励相容模... 在产学合作组建科技股份制公司这种技术转移方式中,大学科技人员对合作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提出让大学科技人员在分享技术利益的同时,以有形资产的形式进行投资,并享有相应的利益分成;通过建立信号传递模型和激励相容模型,得出这种投资格局和利益分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对科技成果能带来的预期高利润的概率估计,而且能提高大学科技人员的努力程度,提高各相关主体的利益.给出了大学科技人员投入资金数额的计算方法.通过案例验证了该思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股份制企业 投资 利益分配 信号传递 激励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府R&D资金来源分析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利政 高昌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共5页
R&D经费与GDP的比值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标。从目前情况看,"十一五"规划提出的2010年达到2%的目标难以实现。能否如期完成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达到2.5%的目标,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发挥... R&D经费与GDP的比值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标。从目前情况看,"十一五"规划提出的2010年达到2%的目标难以实现。能否如期完成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达到2.5%的目标,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发挥政府在全社会R&D投入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对R&D活动的投入不仅是研发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研发活动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在研究我国政府R&D经费投入情况基础上,对政府R&D资金的来源展开分析,提出实现R&D强度目标政府所需采取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R&D投入 R&D强度 财政科技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模型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估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姚矿 夏琼 刘华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3-1416,共4页
文章首先综述了目前已有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评估模型,分析了F-O模型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估工具的适用性;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对模型进行修正时,充分考虑了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探讨了企业未来的增长率和权益... 文章首先综述了目前已有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评估模型,分析了F-O模型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估工具的适用性;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对模型进行修正时,充分考虑了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探讨了企业未来的增长率和权益资本成本率的确定方法;以合肥市高新区内的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案例,说明了具体的评估计算过程;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模型 科技型中小企业 投资价值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科技投资:理论、现状与创新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2,共8页
本文尝试提出一个能够涵盖科技投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国科技投资体系的建设进展和主要问题,提出若干方向性的创新建议。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从资源配置角度出发,落脚于科技投资不同性质支出的构成及经济涵义... 本文尝试提出一个能够涵盖科技投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国科技投资体系的建设进展和主要问题,提出若干方向性的创新建议。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从资源配置角度出发,落脚于科技投资不同性质支出的构成及经济涵义;对科技投资具体实践的评述则包括政府科技投入(税收),以及科技金融结合的几个主要渠道:创业风险投资、银行科技贷款、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保险信托等。除了分析科技投资的内在机制之外,本文还特别强调要注意若干重要外部因素对科技投资的负面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投资 科技金融 科技财税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平面原型聚类的水轮机调速系统模糊模型辨识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超顺 周建中 +3 位作者 向秀桥 刘力 贺徽 张勇传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3-368,388,共7页
针对水轮机调速系统的辨识难题,提出了1种基于超平面原型聚类的T-S模糊模型辨识方法.基于局部模糊模型线性度的重要性,推导出1种基于超平面的模糊聚类算法.该算法以优化局部模型线性度为目标,进行模糊模型前提结构辨识,能使局部模型具... 针对水轮机调速系统的辨识难题,提出了1种基于超平面原型聚类的T-S模糊模型辨识方法.基于局部模糊模型线性度的重要性,推导出1种基于超平面的模糊聚类算法.该算法以优化局部模型线性度为目标,进行模糊模型前提结构辨识,能使局部模型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它应用变尺度混沌优化方法搜索最优聚类结果,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应用最小二乘法实现模糊模型结论参数辨识.以某水电厂水轮机调速系统为对象,采用该方法建立了T-S模糊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辨识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T-S辨识模型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及较强的泛化能力,提出的模型辨识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调速系统 系统辨识 t-s模糊模型 超平面 模糊聚类 混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