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状室间隔与肥厚型心肌病
被引量:
1
1
作者
石蕴琦
付强
+5 位作者
侯爱杰
朱芳
刘莹
张薇薇
段娜
李占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7-468,共2页
随着老龄人群的增多,目前S状室间隔在临床上很常见,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其被长期的血流冲击及扩张和伸长的主动脉向下推压室间隔有关。S状室间隔的形成是心脏衰老的客观证据,过去认为S状室间隔不会产生不良事件,无临床意义。近来学者发现S...
随着老龄人群的增多,目前S状室间隔在临床上很常见,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其被长期的血流冲击及扩张和伸长的主动脉向下推压室间隔有关。S状室间隔的形成是心脏衰老的客观证据,过去认为S状室间隔不会产生不良事件,无临床意义。近来学者发现S状室间隔的患者心脏处于高收缩状态时,可能发生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同时可以与肥厚型心肌病并存,加重患者的症状。对于造成临床症状的S状室间隔可应用负性肌力药物,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进一步行化学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状室间隔
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
室
流出道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状室间隔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明岩
朱芳
赵含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技术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室间隔形态的差异,探讨S状室间隔的发生率与性别是否存在相互关联,并分析其对左心室流出道内径( LVOTD)及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速度( LVOTS)...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技术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室间隔形态的差异,探讨S状室间隔的发生率与性别是否存在相互关联,并分析其对左心室流出道内径( LVOTD)及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速度( LVOTS)的影响。方法对25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像分析,测量室间隔厚度、形态、LVOTD及LVOTS,其中241例确诊为S状室间隔,并按性别分组。结果在24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S状室间隔患者中,女性148例,占61.4%;男性93例,占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P=0.000);男女LVO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3.6) mm 比(21.8±3.0) mm,t =0.092,P =0.008];男女 LVOT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0±37.3)cm/s比(140.5±40.1)cm/s,t=0.334,P=0.221]。结论 S状室间隔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应进一步了解其原因,指导临床合理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s状室间隔
左心
室
流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状室间隔与肥厚型心肌病
被引量:
1
1
作者
石蕴琦
付强
侯爱杰
朱芳
刘莹
张薇薇
段娜
李占全
机构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7-468,共2页
文摘
随着老龄人群的增多,目前S状室间隔在临床上很常见,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其被长期的血流冲击及扩张和伸长的主动脉向下推压室间隔有关。S状室间隔的形成是心脏衰老的客观证据,过去认为S状室间隔不会产生不良事件,无临床意义。近来学者发现S状室间隔的患者心脏处于高收缩状态时,可能发生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同时可以与肥厚型心肌病并存,加重患者的症状。对于造成临床症状的S状室间隔可应用负性肌力药物,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进一步行化学消融术。
关键词
s状室间隔
肥厚型心肌病
左心
室
流出道梗阻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状室间隔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明岩
朱芳
赵含章
机构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功能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6期462-465,共4页
文摘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技术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女不同性别之间室间隔形态的差异,探讨S状室间隔的发生率与性别是否存在相互关联,并分析其对左心室流出道内径( LVOTD)及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速度( LVOTS)的影响。方法对25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像分析,测量室间隔厚度、形态、LVOTD及LVOTS,其中241例确诊为S状室间隔,并按性别分组。结果在24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S状室间隔患者中,女性148例,占61.4%;男性93例,占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P=0.000);男女LVO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3.6) mm 比(21.8±3.0) mm,t =0.092,P =0.008];男女 LVOT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0±37.3)cm/s比(140.5±40.1)cm/s,t=0.334,P=0.221]。结论 S状室间隔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应进一步了解其原因,指导临床合理预防及治疗。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s状室间隔
左心
室
流出道
Keywords
Echocardiography
s
igmoid-
s
haped ventricular
s
eptum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分类号
R544.1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状室间隔与肥厚型心肌病
石蕴琦
付强
侯爱杰
朱芳
刘莹
张薇薇
段娜
李占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状室间隔性别差异分析
丁明岩
朱芳
赵含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