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型桨叶捕能消波浮式防波堤仿真及试验研究
1
作者
黄方平
龚国芳
+1 位作者
杨灿军
杨华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6-874,共9页
为了促进开放海域海养殖装备智能化、无人值守化发展,解决离岸养殖装备自主供能以及安全防护问题,针对所提出的Savonius型(S型)桨叶捕能消波式浮式防波堤,建立二维波浪数值水池,搭建物理水槽试验系统和海试系统,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系统...
为了促进开放海域海养殖装备智能化、无人值守化发展,解决离岸养殖装备自主供能以及安全防护问题,针对所提出的Savonius型(S型)桨叶捕能消波式浮式防波堤,建立二维波浪数值水池,搭建物理水槽试验系统和海试系统,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系统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水动力学特性,分析探究相对间距、相对入水深度、波陡对系统捕能消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防波堤系统能同时进行捕能和消波,其捕能性能随着波陡的增加而增加,在周期1.6 s时捕能效果最好;消波性能随相对间距的增加而变好,透射系数为0.2~0.8,消波效果显著.系统捕能与消波性能存在相互影响,多数情况下两者不能同时达到最佳.海试运行测试验证了该型防波堤的捕能消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防波堤
s型桨叶
捕能消波
透射系数
水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浮式防波堤水动力性能数值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余洁
陈俊华
+2 位作者
姚建均
李凤甡
苗炳义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73,共12页
针对设计的新型双浮筒+Savinious型(S型)桨叶浮式防波堤的结构形式,基于势波理论和结构耦合水动力分析理论,利用面元积分和Newmark-β时间步进格式进行计算,研究其在线性规则波作用下的消波性能、运动响应和系泊张力响应,验证该结构的...
针对设计的新型双浮筒+Savinious型(S型)桨叶浮式防波堤的结构形式,基于势波理论和结构耦合水动力分析理论,利用面元积分和Newmark-β时间步进格式进行计算,研究其在线性规则波作用下的消波性能、运动响应和系泊张力响应,验证该结构的合理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阻尼修正后的防波堤纵摇运动响应合理,在波高H=1.5 m、波浪周期T=3 s下其消浪性能较为理想,透射系数达到0.65,同时系泊线张力呈周期响应并满足最大破断力的条件。此外,还研究了浮筒相对间距S 1/L,浮筒—桨叶相对间距S 2/L以及Savinious型桨叶高径比d/h三个无量纲关键几何参数对防波堤透射系数C t和系泊线时域张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浮筒间距S 1越接近波长,防波堤消波性能越好,但迎浪侧张力响应幅值越大;随着浮筒—桨叶相对间距S 2/L由0趋近于1,其透射系数随之减小,但迎浪侧张力响应幅值基本保持不变;减小桨叶的高径比d/h可以提高防波堤消波性能的稳定性,但张力响应幅值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防波堤
s型桨叶
势波理论
运动响应
透射系数
几何参数
张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型桨叶捕能消波浮式防波堤仿真及试验研究
1
作者
黄方平
龚国芳
杨灿军
杨华勇
机构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6-87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05431)
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15C110015).
文摘
为了促进开放海域海养殖装备智能化、无人值守化发展,解决离岸养殖装备自主供能以及安全防护问题,针对所提出的Savonius型(S型)桨叶捕能消波式浮式防波堤,建立二维波浪数值水池,搭建物理水槽试验系统和海试系统,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系统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水动力学特性,分析探究相对间距、相对入水深度、波陡对系统捕能消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防波堤系统能同时进行捕能和消波,其捕能性能随着波陡的增加而增加,在周期1.6 s时捕能效果最好;消波性能随相对间距的增加而变好,透射系数为0.2~0.8,消波效果显著.系统捕能与消波性能存在相互影响,多数情况下两者不能同时达到最佳.海试运行测试验证了该型防波堤的捕能消波效果.
关键词
浮式防波堤
s型桨叶
捕能消波
透射系数
水动力性能
Keywords
floating breakwater
s
type blade
energy-capturing and wave-di
s
s
ipating
tran
s
mi
s
s
ion coefficient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分类号
TK730.7 [交通运输工程—轮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浮式防波堤水动力性能数值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余洁
陈俊华
姚建均
李凤甡
苗炳义
机构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73,共12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专项资金(NBME2011CL02)
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5C110015)
文摘
针对设计的新型双浮筒+Savinious型(S型)桨叶浮式防波堤的结构形式,基于势波理论和结构耦合水动力分析理论,利用面元积分和Newmark-β时间步进格式进行计算,研究其在线性规则波作用下的消波性能、运动响应和系泊张力响应,验证该结构的合理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阻尼修正后的防波堤纵摇运动响应合理,在波高H=1.5 m、波浪周期T=3 s下其消浪性能较为理想,透射系数达到0.65,同时系泊线张力呈周期响应并满足最大破断力的条件。此外,还研究了浮筒相对间距S 1/L,浮筒—桨叶相对间距S 2/L以及Savinious型桨叶高径比d/h三个无量纲关键几何参数对防波堤透射系数C t和系泊线时域张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浮筒间距S 1越接近波长,防波堤消波性能越好,但迎浪侧张力响应幅值越大;随着浮筒—桨叶相对间距S 2/L由0趋近于1,其透射系数随之减小,但迎浪侧张力响应幅值基本保持不变;减小桨叶的高径比d/h可以提高防波堤消波性能的稳定性,但张力响应幅值随之增大。
关键词
浮式防波堤
s型桨叶
势波理论
运动响应
透射系数
几何参数
张力响应
Keywords
floating breakwater
s
aviniou
s
blade
potential wave theory
motion re
s
pon
s
e
tran
s
mi
s
s
ion coefficient
geometric parameter
ten
s
ion re
s
pon
s
e
分类号
TV139.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型桨叶捕能消波浮式防波堤仿真及试验研究
黄方平
龚国芳
杨灿军
杨华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浮式防波堤水动力性能数值研究
余洁
陈俊华
姚建均
李凤甡
苗炳义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