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床成因:原位S和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
1
作者 贾文彬 李永胜 +2 位作者 严光生 吕志成 于晓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85-1298,共14页
青海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床是西南三江特提斯北段新生代铅锌矿集区的典型矿床之一,本文首次应用飞秒激光剥蚀多接受器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多才玛铅锌矿床中金属硫化物的原位S和Pb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的原... 青海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床是西南三江特提斯北段新生代铅锌矿集区的典型矿床之一,本文首次应用飞秒激光剥蚀多接受器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多才玛铅锌矿床中金属硫化物的原位S和Pb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的原位S同位素的δ^(34)S_(V-CDT)值介于-26.34‰~4.24‰之间,均值-12.15‰(n=20),其中闪锌矿的δ^(34)S_(V-CDT)值介于-10.30‰~-3.52‰,均值-7.39‰(n=9);方铅矿的δ^(34)S_(V-CDT)值为-26.34‰~-11.74‰,均值-20.36‰(n=9);黄铁矿的δ^(34)S_(V-CDT)值分别为2.50‰,4.24‰。矿床δ^(34)S数据范围较宽,总体表现为富集负值硫的特征,说明有机质可能参与成矿。岩浆热液期发育的黄铁矿δ^(34)S值具有深源特征,沉积热液期发育的方铅矿和闪锌矿的δ^(34)S值表明成矿过程存在还原作用,指示盆地地层还原流体的混入,综上可认为多才玛铅锌矿床硫具有混合来源的特征。方铅矿原位Pb同位素结果为^(206)Pb/^(204)Pb=18.866~18.929,^(207)Pb/^(204)Pb=15.674~15.689,^(208)Pb/^(204)Pb=39.052~39.174。方铅矿与地层的Pb同位素组成一致,位于上地壳平均Pb演化线之上,具上地壳和地幔混合俯冲带铅的特征,表明其成矿物质的来源多样。结合矿床学、矿物学及同位素数据,本文认为多才玛铅锌矿床S元素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Pb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藏北钾质火山岩,侵入地层岩浆与盆地流体的混合是金属硫化物沉淀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特提斯 多才玛铅锌矿 原位s和pb同位素 物质来源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东川大笑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S和Pb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
2
作者 潘萍 常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6-474,共9页
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云南东川大笑铅锌矿床,赋存于中—新元古代昆阳群黑山组泥质白云岩中,呈脉状、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该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次之,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矿石矿物具有粒状、交代... 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云南东川大笑铅锌矿床,赋存于中—新元古代昆阳群黑山组泥质白云岩中,呈脉状、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该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次之,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矿石矿物具有粒状、交代等结构,矿石具有块状、脉状、浸染状等构造,具有后生热液成矿特征。方铅矿的δ34S值介于+6.1‰^+8.5‰,明显高于幔源岩浆硫的δ34S值(-3‰^+3‰),但位于赋矿中-新元古代变质岩/流体的δ34S值(-20‰^+20‰)范围内,所以不能排除赋矿地层的贡献。此外,与上覆震旦—二叠系沉积岩中海相硫酸盐矿物的δ34S值(+11.8‰^+28.3‰)相比,该矿床硫化物的δ34S值要明显低的多,但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能产生高达+15‰的分馏)可以形成大笑铅锌矿床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特征,所以也不能排除上覆地层蒸发膏岩(层)的贡献。因此,最合理的解释是该矿床成矿流体中的S由赋矿地层和上覆地层共同提供,而TSR在还原S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单颗粒方铅矿的Pb同位素比值变化较小,其206Pb/204Pb比值范围为16.5687~16.6058,207Pb/204Pb比值范围为15.4978~15.5026,208Pb/204Pb比值范围为36.3700~36.4067,位于上地壳和造山带平均铅演化线之间,落入赋矿中—新元古代昆阳群Pb同位素组成范围内,表明该矿床成矿金属Pb具有壳源特征,且主要由赋矿地层昆阳群提供。因此,大笑铅锌矿床成矿物质具有混合特征,其中赋矿地层昆阳群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金属铅和部分硫),上覆盖层沉积岩提供了部分硫,其矿床类型属于后生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s和pb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流体混合 大笑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会理天宝山矿床深部新发现铜矿与铅锌矿的成因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海瑞 周家喜 +4 位作者 黄智龙 樊海峰 叶霖 罗开 高建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07-3417,共11页
天宝山矿床是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内的代表性铅锌矿床之一,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近年来,该矿床深部发现了以铜为主的矿化,甚至形成铜矿体。目前,对铜矿成因及其与铅锌矿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文报道新发现铜矿的矿物学和同位素... 天宝山矿床是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内的代表性铅锌矿床之一,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近年来,该矿床深部发现了以铜为主的矿化,甚至形成铜矿体。目前,对铜矿成因及其与铅锌矿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文报道新发现铜矿的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以期揭示铜矿的成矿物质来源,结合铅锌矿的相关研究,探讨铜矿形成机制及其与铅锌矿的成因关系。镜下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显示,铜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和银黝铜矿,其次为方铅矿和毒砂,含少量闪锌矿和黄铁矿;铅锌矿石中闪锌矿是主要金属矿物,方铅矿和黄铁矿次之,含少量黄铜矿和深红银矿。铜矿石中闪锌矿主要呈半自形-他形粒状,与黄铜矿共生或被其包裹,方铅矿主要呈细脉状充填在黄铜矿、银黝铜矿和毒砂的裂隙中或呈他形粒状分布在这些矿物中;铅锌矿石中黄铜矿主要呈浸染状分布于闪锌矿之中。两类矿石金属矿物的组构特征,显示铜矿物与铅锌矿物具有密切的共生、穿插和包裹关系,应属同期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显示,铜矿石中黄铜矿的δ34SCDT值为3.9‰~4.2‰(均值为4.1‰,n=3),铅锌矿石闪锌矿的δ34SCDT值为3.3‰~3.9‰(均值为3.5‰,n=3),十分相近,暗示它们具有相似的S源,应均属赋矿地层海相蒸发岩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产物。铜矿石中黄铜矿的^(206)Pb/^(204)Pb=18.441~18.476(均值为18.461,n=3),^(207)Pb/^(204)Pb=15.731~15.751(均值为15.741,n=3),^(208)Pb/^(204)Pb=38.809~38.873(均值为38.849,n=3),μ=9.72~9.76;铅锌矿石中方铅矿的^(206)Pb/^(204)Pb=18.442~18.480(均值为18.455,n=3),^(207)Pb/^(204)Pb=15.746~15.763(均值为15.752,n=3),^(208)Pb/^(204)Pb=38.793~38.892(均值为38.840,n=3),μ=9.75~9.78。两者具有相近的Pb同位素组成且其壳源特征明显,表明它们的成矿金属来源相似,均来自上地壳,与赋矿沉积岩有关。综上,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天宝山矿床深部新发现铜矿与铅锌矿具有明显的同期共生关系和相似的成矿物质来源,是同一成矿热液体系不同阶段演化的产物。天宝山铜铅锌矿床与MVT矿床的成矿特征不同,暗示其成矿作用(环境)特殊,可能与矿床所处的地质背景有关,其成因认识对川滇黔接壤区同类型矿床深部找铜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s和pb同位素 铜矿成因及其与铅锌矿的关系 天宝山铜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赫章蟒硐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向达福 王林均 钱志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7-452,共6页
蟒硐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垭都-蟒硐构造成矿亚带南东部,紧邻筲箕湾铅锌矿床,为一小型矿床。对该矿床主要原生矿体主成矿期块状硫化物矿石中的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进行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S同位素组成变... 蟒硐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垭都-蟒硐构造成矿亚带南东部,紧邻筲箕湾铅锌矿床,为一小型矿床。对该矿床主要原生矿体主成矿期块状硫化物矿石中的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进行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S同位素组成变化不大,介于+10.7‰^+13.7‰(均值+12.2‰,n=12),与筲箕湾矿床δ34S CDT值相近(+8.4‰^+11.6‰,均值10.5‰,n=11),不同于δ34SCDT值在0±3‰的幔源硫,而与地层蒸发岩中所含的石膏(+15‰)和重晶石(+22‰^+28‰)以及泥盆纪至三叠纪海水(+20‰^+35‰)的S同位素组成相近。因此,推测成矿流体中的S是地层膏盐层中海相蒸发硫酸盐热化学还原的产物。蟒硐矿床Pb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其206Pb/204Pb为18.582~18.668(均值18.635,n=6),207Pb/204Pb为15.706~15.811(均值15.739,n=6)和208Pb/204Pb为39.075~39.341(均值39.176,n=6)。在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位于上地壳铅平均演化线之上,主要与上泥盆统至下二叠统沉积岩投影区域重叠,部分与基底岩石投影区域重叠,与峨眉山玄武岩投影区域明显不同。因此,蟒硐矿床成矿流体中的金属主要来自赋矿沉积岩,但不能排除基底岩石的贡献。综合分析认为,蟒硐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和物质均主要来自赋矿地层沉积岩,部分来自基底岩石,峨眉山玄武岩没有明显贡献,矿床成因属于与盆地卤水有关的后生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和pb同位素 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 蟒硐铅锌矿床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