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西北解放桥钨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时代:来自H、O、S同位素分析和锆石、石榴子石U-Pb测年的约束
1
作者 黎敦朋 刘复焜 +4 位作者 杨树亮 谢忠龙 黄伟 付一航 陈楠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76,共19页
闽西北解放桥钨矿床是近年新发现的与晚侏罗世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石英脉型白钨矿床。矽卡岩钨矿床产于寒武系林田组大理岩透镜体中;石英脉型钨矿产于新元古界下峰岩组中,包含石英大脉和石英细脉型2种矿体;钨矿体空间分布具有上部为... 闽西北解放桥钨矿床是近年新发现的与晚侏罗世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石英脉型白钨矿床。矽卡岩钨矿床产于寒武系林田组大理岩透镜体中;石英脉型钨矿产于新元古界下峰岩组中,包含石英大脉和石英细脉型2种矿体;钨矿体空间分布具有上部为似层状矽卡岩型矿体、下部为石英脉型矿体的“上层下脉”的特征。为了研究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时代,对石英-硫化物成矿期的石英和黄铁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分别进行了H、O同位素和S同位素分析,对与成矿相关的花岗岩与花岗斑岩的锆石、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进行了U-Pb测年,结果显示:(1)δD值介于-72.9‰~-56.4‰,δ^(18)OH_(2)O值介于-3.2‰~2.5‰,在岩浆水与雨水线之间,表明成矿流体起源于岩浆流体,在成矿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加入;(2)δ^(34)S值2.1‰~2.9‰,平均值为2.65‰,属幔源硫,表明硫来源于岩浆;(3)矿区广泛分布的九仙山正长花岗岩获得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3.6±1.3)Ma,与成矿相关的花岗斑岩获得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49.8±2.2)Ma,并获得矽卡石中石榴子石的T-W下交点年龄为(150.4±5.3)Ma,说明解放桥钨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与华南地区的燕山期钨成矿作用具有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型-石英脉型 钨矿床 h、o同位素 s同位素 U-PB测年 晚侏罗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公峪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其He、Ar、S、H、O同位素组成对成矿流体来源的示踪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永峰 毛景文 +5 位作者 胡华斌 白凤军 李厚民 李蒙文 郭保健 叶会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47-1358,共12页
豫西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位于熊耳山东南缘祁雨沟金矿田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内。为探讨成矿流体的来源,尤其是地幔流体参与成矿的程度,选择13件主成矿期的矿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研究,测定了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系统的... 豫西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位于熊耳山东南缘祁雨沟金矿田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内。为探讨成矿流体的来源,尤其是地幔流体参与成矿的程度,选择13件主成矿期的矿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研究,测定了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系统的温度及其 S、H、O 同位素和惰性气体 He、Ar 同位素组成。对保存于石英中的原生包裹体进行的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中含有丰富的包裹体,其类型复杂多样,有气体包裹体、气液包裹体、液体包裹体、含 CO_2包裹体四种类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宽,在120℃~440℃之间均有分布,可进一步分为150℃~190℃、210℃~250℃和290~350℃三个区间,但主要集中于150℃~250℃的范围内。结合显微镜下观测载金矿物特点,推测金矿的形成温度区间主要在150℃~250℃之间。冰点变化范围较大,在-0.2℃~-9.6℃之间,对应的盐度在0.53wt%~13.51wt%之间。稳定同位素结果表明:硫化物的δ^(34)S 值变化于-1.7‰~2.2‰之间,与陨石硫的δ^(34)S 值接近,反映为深源;成矿Ⅰ阶段流体的δD 值为-68‰~-86‰,δ^(18)O_(H_2O)为+3.5‰~+4.5‰,Ⅱ阶段流体的δD 值为-67‰~-84‰,δ^(18)O_(H_2O)为-3.7‰~+2.6‰,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有两个来源,Ⅰ阶段以深源水为主,Ⅱ阶段有大量大气降水混入。氦氩同位素研究表明:公峪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 比值为1.05~3.17R/Ra,高于地壳的~3He/~4He 比值100余倍,但明显低于地幔流体的~3He/~4He 比值;^(40)Ar/^(36)Ar=298~391,略高于大气氩的同位素组成;^(40)Ar/~45He 比值0.08~0.35,平均为0.20,与地壳^(40)Ar/~4He 比值一致。He、Ar 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了公峪金矿床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但同时有地幔流体成分,推断金矿床成矿作用与地幔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与祁雨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的对比研究,认为虽然祁雨沟金矿和公峪金矿赋存于不同的构造环境中,但是流体包裹体及其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了二者的成矿作用具有一致性,他们应属于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均与燕山晚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可能为同源、同期、不同构造空间的演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s、h、o、he、ar同位素 金矿床 公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H-O-He-Ar-C-S-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晓锋 赵延朋 +4 位作者 张青伟 董爱国 胡乔帆 白令安 吴继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6-492,共17页
老挝班康姆矿床是近年来在琅勃拉邦-黎府成矿带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铜金矿床。该矿床矽卡岩与矿体主要赋存在安山岩中且缺乏矽卡岩分带,与典型矽卡岩矿床的地质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厘清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及矿... 老挝班康姆矿床是近年来在琅勃拉邦-黎府成矿带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铜金矿床。该矿床矽卡岩与矿体主要赋存在安山岩中且缺乏矽卡岩分带,与典型矽卡岩矿床的地质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厘清班康姆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机制是后续开展琅勃拉邦-黎府成矿带大型铜金矿床找矿勘探的基础。该矿床矿化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δD分布于-110‰~-90‰,δ^(18)O分布于-1.5‰~7.1‰,其中低δD的样品具有相对高的δ^(18)O值;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为0.41~3.43Ra(大部分<1Ra),^(40)Ar/^(36)Ar为314.8~362.4。H-O及He-Ar同位素结果表明,班康姆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流体(至少部分来自地幔)与低δD的大气雨水的混合,雨水占更大的比例,且某些矿化流体的雨水端元在混合前经历了明显的水岩作用。除一件样品(BK64)的黄铁矿具有高的δ^(34)S(8.1‰)外,其余硫化物的δ^(34)S分布于-0.9‰~1.5‰,位于地幔硫的范围。共生硫化物对的硫同位素平衡分馏计算以及动力学分馏不支持高δ^(34)S(8.1‰)黄铁矿的硫来自从热液流体,可能来自围岩。热液方解石的δ^(13)C范围为-3.1‰~2.5‰,δ^(18)O变化于26.0‰~28.4‰,指示其碳来自矿区灰岩,而灰岩的溶解为热液摄取围岩的重硫提供了可能。矿石黄铁矿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7.9284~18.7756;^(207)Pb/^(204)Pb:15.5336~15.6651;^(208)Pb/^(204)Pb:37.9125~38.8090)位于黎府褶皱带和长山褶皱带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大陆弧岩浆岩的Pb同位素范围,介于印支地块玄武岩和泰国-老挝S-型花岗岩及相关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之间,指示班康姆矿床的Pb来自壳幔混合源。本文S-Pb-He-Ar同位素结果及区域Cu-Au成矿过程的岩石地化研究,表明班康姆矿床Cu、Au主要来自地幔。与典型矽卡岩Cu-Au矿床的S-Pb-H-O同位素及矽卡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盐度特征的对比,结合前人的火山气热液交代火山岩形成矽卡岩的实验结果,认为班康姆矽卡岩型Cu-Au矿床的形成机制为深部出溶的气相为主的含矿岩浆流体沿断裂上升到浅部交代安山岩或大理岩并经历了流体混合、沸腾及矿石沉淀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铜金矿床 h-o-he-ar-C-s-Pb同位素 琅勃拉邦-黎府成矿带 老挝班康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小西南岔富金斑岩铜矿床的含矿流体起源与演化——H,O,C,S,Pb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宏光 孙景贵 +3 位作者 陈军强 赵俊康 姚凤良 段展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1-606,共6页
延边地区小西南岔富金斑岩铜矿床的H、O、C、S和Pb同位素特征如下:δ18OQ-H2O为-0.1‰^+5.6‰、δD为-77‰^-38‰,δ18OCc-H2O为-4.3‰、δD为-62‰;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13CCO2为-5.6‰^-3.5‰,1δ8OCc-H2O为-4.3‰^+11.39‰、1δ3CPDB为... 延边地区小西南岔富金斑岩铜矿床的H、O、C、S和Pb同位素特征如下:δ18OQ-H2O为-0.1‰^+5.6‰、δD为-77‰^-38‰,δ18OCc-H2O为-4.3‰、δD为-62‰;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13CCO2为-5.6‰^-3.5‰,1δ8OCc-H2O为-4.3‰^+11.39‰、1δ3CPDB为-8.8‰^-5.3‰,3δ4S集中在+2.1‰^+4.8‰之间,206Pb/204Pb=18.103~18.3882、07Pb/204Pb=15.405~15.5902、08Pb/204Pb=37.888~38.184,μ值为8.52~8.79。其中:S同位素特征指示含矿流体与次大陆岛弧岩浆相似,而C、O、Pb同位素则指示初始地幔源。结合H、O同位素的地幔初生水+岩浆水+变质水和演化过程向雨水热液和海水方向进行的特征初步认为,初始含矿流体的热动力源是原始地幔,成矿物质来源于I MORB性质地幔,含矿流体演化的浅部过程受到一定程度的雨水热液的混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o C s PB同位素 流体起源与演化 富金斑岩铜矿床 延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肯登高尔铜钼矿地质和S、Pb、O、H同位素组成及Re-Os测年 被引量:23
5
作者 贾志业 薛春纪 +2 位作者 屈文俊 赵强 张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86,共13页
肯登高尔是新疆西天山备受关注的一处铜钼矿,它处于博罗霍洛古生代岛弧带。矿体呈板状、不规则脉状和透镜状产在晚石炭世花岗闪长岩与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外接触带矽卡岩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铜矿、辉钼矿为主,脉石矿物以透辉石、钙铁榴... 肯登高尔是新疆西天山备受关注的一处铜钼矿,它处于博罗霍洛古生代岛弧带。矿体呈板状、不规则脉状和透镜状产在晚石炭世花岗闪长岩与上石炭统碳酸盐岩外接触带矽卡岩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铜矿、辉钼矿为主,脉石矿物以透辉石、钙铁榴石为主;硫化物矿物呈自形晶或他形结构,网脉状、浸染状分布于矽卡岩中。内生成矿作用明显经历了矽卡岩和石英-硫化物2期。肯登高尔铜钼矿石中辉钼矿、黄铜矿的δ34SV-CDT值介于-0.55‰~1.90‰,集中在零值附近;206Pb/204Pb=17.963~18.256,207Pb/204Pb=15.549~15.605,208Pb/204Pb=36.802~38.271;成矿物质显示上地幔与下地壳混合来源特点。石英-硫化物铜钼矿石中石英的δ18OH2O(V-SMOW)=-2.82‰~3.65‰,δDH2O(V-SMOW)=-96‰~-82‰,显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并有大气降水的混合。铜钼矿石中辉钼矿的w(Re)介于11.13~59.72μg/g,Re-Os等时线测年获得(313.9±2.5)Ma的晚石炭世成矿年龄。铜钼成矿与早石炭世中期依连哈比尔尕小洋盆向南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铜钼矿 s、Pb、o、h同位素组成 Re-os法测年 肯登高尔 新疆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H-O-S-Pb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指示——兼与念青唐古拉成矿带中-东段铅锌(铜钼)矿床对比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永超 郑有业 +6 位作者 高顺宝 姜军胜 田坎 伍登浩 姜晓佳 张树志 栾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7-479,共13页
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位于念青唐古拉铅锌银铁铜成矿带西段南缘,为查明其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对该矿床开展了系统的H、O、S、Pb同位素研究,并与念青唐古拉成矿带中-东段典型铅锌(铜钼)矿床进行对比。查个勒矿床石英H、O同位素(δD值介... 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位于念青唐古拉铅锌银铁铜成矿带西段南缘,为查明其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对该矿床开展了系统的H、O、S、Pb同位素研究,并与念青唐古拉成矿带中-东段典型铅锌(铜钼)矿床进行对比。查个勒矿床石英H、O同位素(δD值介于-189‰~-157‰之间,δ^(18)O_(H_2O)值介于-2.2‰~2.9‰之间)指示其成矿流体主要由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组成。矿区北部铅锌矿体硫化物δ^(34)S值为-5.6‰~-0.8‰,均值为-3.7‰,显示岩浆硫和地层硫混合的特征。矿区南部(铜)钼矿体硫化物δ^(34)S值为1.1‰~2.6‰,均值为1.8‰,显示岩浆硫的特征。矿石硫化物和花岗斑岩全岩^(208)Pb/^(204)Pb,^(207)Pb/^(204)Pb,^(206)Pb/^(204)Pb的比值分别为38.988~39.269、39.002~39.559,15.657~15.747、15.643~15.664,18.614~18.688、18.663~19.058。矿石硫化物与花岗斑岩的Pb同位素特征相似,均表现出上地壳Pb源的特征,推测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壳岩浆源。查个勒矿床H、O、S、Pb同位素特征与中-东段典型铅锌(铜钼)矿床相似,表明念青唐古拉成矿带铅锌(铜钼)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一致。作者认为查个勒矿床是一个受岩浆和构造共同控制的斑岩型(铜)钼+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铅锌矿床,在念青唐古拉成矿带,自西向东分布有多处斑岩型(铜)钼矿+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铅锌矿矿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Pb同位素 成矿物质 查个勒铅锌钼铜矿床 念青唐古拉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符山铁矿床成因研究:来自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息朝庄 杜高峰 +1 位作者 戴塔根 邓会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7-848,共12页
符山铁矿位于冀南邯邢地区、符山岩体中南部,矿体呈“入”字型、似层状、透镜体赋存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中。为厘清其成因,对矿床中主要矿物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干矽卡岩期至湿矽卡岩期,流体包裹体的... 符山铁矿位于冀南邯邢地区、符山岩体中南部,矿体呈“入”字型、似层状、透镜体赋存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中。为厘清其成因,对矿床中主要矿物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干矽卡岩期至湿矽卡岩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大多为510~310℃;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以K^(+)、Na^(+)、Ca^(2+)与Mg^(2+),SO_(4)^(2-)、Cl^(-)与F^(-)为主;气相成分以H_(2)O、CO_(2)与CH_(4)为主。符山铁矿黄铁矿的δ^(34)S值为6.3‰~8.6‰,磁铁矿的δ^(18)O值为5.7‰~7.8‰,流体包裹体的δD值为-78‰~-83‰。研究认为,符山铁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源,成矿流体为K-Na-Ca-Mg-SO_(4)-Cl-F的中高温度、中高盐度的流体,来源于建造水和大气降水;成矿流体上升过程中与中奥陶统的膏盐层发生反应后沉淀形成矽卡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山铁矿床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矿床成因 冀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H、O、S、Pb同位素组成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怀金 许辉 +7 位作者 张旭柱 牛兴国 邱广义 李源 郭俊凤 祝贺 邢志军 李志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1-532,共12页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发现的中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床产出于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体与中二叠统哲斯组外接触带,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闪锌矿、方铅矿和银黝...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发现的中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床产出于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体与中二叠统哲斯组外接触带,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闪锌矿、方铅矿和银黝铜矿等。本文通过H、O、S和Pb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试图查明该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结果显示,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为-4.5‰~0.2‰,金属硫化物^(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663~18.040、15.655~15.528、37.992~38.709;成矿流体的δ^(18)O水值为-8.5‰~-7.5‰,δD_(V-SMOW)值为-115.5‰~-98.1‰。结合大兴安岭中南段构造-岩浆演化背景认为,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幔,上升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源的特征,矿床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Pb同位素 矿床成因 铜多金属矿 扎拉格阿木 大兴安岭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栾川百炉沟铅锌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25
9
作者 段士刚 薛春纪 +4 位作者 刘国印 燕长海 冯启伟 宋要武 高炳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0-826,共17页
百炉沟矿床是近年来在盛产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的河南栾川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铅锌矿床,位于豫西南牛心剁穹状背斜之西侧,与栾川地区的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马圈等斑岩型及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相毗邻。矿体呈脉状、板状产在中元古界变... 百炉沟矿床是近年来在盛产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的河南栾川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铅锌矿床,位于豫西南牛心剁穹状背斜之西侧,与栾川地区的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马圈等斑岩型及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相毗邻。矿体呈脉状、板状产在中元古界变质碳酸盐岩-碎屑岩层中,受NWW向层间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由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方解石等矿物组成。矿石中石英和闪锌矿所捕获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有富液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富气体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等4种类型,邻近分布,其均一温度相近,表明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流体沸腾作用。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80~327℃,以中温(250~260℃)为主;盐度w(Na-Cleq)为4.0%~14.0%,以5.0%~9.0%为主;依据均一温度峰值所对应的压力(38.94~44.87MPa),求得成矿深度为1.44~1.66km。表明该矿床明显具有浅成、中温、低盐度热液成矿的特征。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至少有纯H2O蒸汽、N2+CO2+CH4、N2+CO2和N2+CH4等4种组合。矿石中石英和方解石内包裹体水的δDV-SMOW为-76‰~-90‰,方解石的δ13CV-PDB为-0.44‰~1.80‰,选取所对应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计算得到包裹体水的δ18O水为2.51‰~10.96‰,反映出成矿流体的主体为岩浆热液。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V-CDT为-1.2‰~10.9‰,其峰值(1‰~2‰)与该地区斑岩型钼矿床中的硫化物相近,指示其具有岩浆来源硫的特征。矿石中硫化物206Pb/204Pb=17.552~18.426,207Pb/204Pb=15.451~15.5794,208Pb/204Pb=38.264~39.637,反映出成矿金属主要来自于岩浆,有少量地层岩石铅的加入。百炉沟铅锌矿床应属受层间构造控制的中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h、C、os、Pb同位素 铅锌矿床 岩浆热液 百炉沟 栾川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金寨汞洞冲、银水寺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丽丽 陆三明 +3 位作者 阮林森 王波华 张怀东 亓华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52-1258,共7页
文章研究了北淮阳构造带金寨汞洞冲、银水寺2个铅锌矿床H、O、S、Pb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汞洞冲、银水寺铅锌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虽然有相似,但是也有不同。H、O同位素特征显示2个矿床的成矿热液中水均以岩浆水为主,其次是大... 文章研究了北淮阳构造带金寨汞洞冲、银水寺2个铅锌矿床H、O、S、Pb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汞洞冲、银水寺铅锌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虽然有相似,但是也有不同。H、O同位素特征显示2个矿床的成矿热液中水均以岩浆水为主,其次是大气降水,其中银水寺铅锌矿的成矿热液中有更多大气降水的成分;S同位素特征显示2个矿床成矿热液中的硫主要来自于幔源岩浆,在成矿过程中没有围岩硫或者仅有少量围岩硫的加入;Pb同位素特征显示2个矿床的矿石铅都来源于地幔、下地壳或它们的混合源,但却不是相同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汞洞冲 银水寺 h、o同位素 s同位素 PB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不同组织中稳定性同位素氢、氧、硫组成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丰梅 石光雨 +1 位作者 王慧文 杨曙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8-1153,共6页
为研究牛不同组织中氢、氧、硫稳定同位素的组成变化情况以及品种对其的影响,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了不同部位脱脂牛肉、牛尾毛、血液、肝脏中的δ2H值和δ34S值及牛肉抽提水中的δ2H,δ18O值。结果显示,品种因素不影响组织中的硫... 为研究牛不同组织中氢、氧、硫稳定同位素的组成变化情况以及品种对其的影响,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了不同部位脱脂牛肉、牛尾毛、血液、肝脏中的δ2H值和δ34S值及牛肉抽提水中的δ2H,δ18O值。结果显示,品种因素不影响组织中的硫同位素组成,但对氢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尚不确定;肌肉不同部位、血液、肝脏、牛尾毛之间的δ2H值、δ34S值均有极显著差异,但各组织间的δ34S、δ2H值相关关系不明显;肉品水中δ2H值与δ18O值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说明稳定性同位素氢、硫在牛不同组织中的分馏效应是不一致的,在进行牛肉溯源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牛组织 δ2h Δ18o δ34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库尔尕生铅锌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1
12
作者 段士刚 薛春纪 +2 位作者 李野 石海岗 贾志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4-1024,共11页
新疆西天山赛里木地块中部的库尔尕生铅锌矿床受NW向断裂构造的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石呈网脉状、块状、浸染状、角砾状和斑杂状构造;矿石的矿物组成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方解石。脉... 新疆西天山赛里木地块中部的库尔尕生铅锌矿床受NW向断裂构造的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石呈网脉状、块状、浸染状、角砾状和斑杂状构造;矿石的矿物组成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方解石。脉石石英中发育纯液体包裹体和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5.4~158.8℃。脉石石英和方解石的H、O、C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的δD值主要为-96.8‰^-84.3‰,δ18O值为-10.92‰^-6.11‰,反映出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水;方铅矿的δ34S值为4.1‰~8.4‰,与区域上晚石炭世的斑岩体来源硫范围(如达巴特流纹斑岩体硫化物的δ34S值为4.9‰~7.9‰,平均6.3‰)相似,揭示其硫可能为斑岩来源;方铅矿的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207~18.291,207Pb/204Pb=15.595~15.654,208Pb/204Pb=38.085~38.291,在Δβ-Δγ成因分类图解上投影于"化学沉积型铅"与"海底热水作用铅"界线附近,可能反映出有相当一部分成矿金属物质来源于围岩。综合分析认为,库尔尕生铅锌矿床可能是与斑岩有关的远源低温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h、o、C、s、Pb同位素 库尔尕生铅锌矿床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床叠加成矿系统稳定同位素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刀艳 杨帆 +1 位作者 李峰 赵晓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3-706,共14页
云南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床是"三江"成矿带南段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属于多种构造环境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火山喷流沉积+隐伏斑岩热液成因为主的矿床,多因复成矿特征典型。本文在对不同成矿系统典型矿物/岩石开展S、Pb、H、O、Sm-N... 云南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床是"三江"成矿带南段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属于多种构造环境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火山喷流沉积+隐伏斑岩热液成因为主的矿床,多因复成矿特征典型。本文在对不同成矿系统典型矿物/岩石开展S、Pb、H、O、Sm-Nd、Rb-Sr同位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了不同成矿系统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异同。研究表明,两个成矿系统的成矿物质来源既有继承性,又有新生性,多源特征明显。其中,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的S主要来源于火山热液,Pb主要来源于古陆壳基底和火山岩,成矿流体主要为海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斑岩型矿石矿物的S、Pb同位素组成也具壳幔混合源的特征,金属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与岩浆有关,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及大气降水,晚期成矿流体向大气降水漂移的特征相对明显。斑岩热液成矿系统中花岗斑岩的^(87)Sr/^(86)Sr比值介于地壳与地幔岩石平均值之间,Sm-Nd同位素数据接近EMⅡ地幔端员,指示岩浆源区处于壳-幔组分过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 斑岩热液成矿系统 s Pb h o sr ND同位素 澜沧老厂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王寨金矿床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碧平 刘显凡 +1 位作者 卢秋霞 赵甫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9-112,117,共5页
通过对老王寨金矿床岩矿石氢、氧、碳、硫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矿区成矿流体中的水是以岩浆水为主的混合水,碳同位素组成表现为幔源特点,硫同位素组成具有典型的幔源硫特征。综合研究表明,云南老王寨金矿床成... 通过对老王寨金矿床岩矿石氢、氧、碳、硫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矿区成矿流体中的水是以岩浆水为主的混合水,碳同位素组成表现为幔源特点,硫同位素组成具有典型的幔源硫特征。综合研究表明,云南老王寨金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源于深部地幔,在参与交代蚀变过程中,其性质由熔浆向热液过渡,同时引发壳幔物质混染而有利于成矿作用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 o 同位素 C 同位素 s 同位素 深源成矿流体 老王寨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综合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仲文斌 张均 +3 位作者 王健 杨青 张哲坤 程元路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0-218,共19页
川滇黔接壤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目前已经发现了会泽、天宝山、大梁子等超大型-大型铅锌矿床。文章通过系统总结分析区域内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C、H、O、S同位素)数据,结合区域构造控矿特征,表明成矿热液的碳、氧主要来源于... 川滇黔接壤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区,目前已经发现了会泽、天宝山、大梁子等超大型-大型铅锌矿床。文章通过系统总结分析区域内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C、H、O、S同位素)数据,结合区域构造控矿特征,表明成矿热液的碳、氧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围岩,个别矿床可能有有机碳或幔源碳参与成矿作用。黔西北地区从靠SE侧威宁-水城构造带上的铅锌矿床至NW侧垭都-蟒硐构造带上的铅锌矿床,方解石的δ^(13)CV-PDB值从0.6‰~2.5‰转变为-5.3‰~1.5‰,δ18OV-SMOW值从23.3‰~25.5‰转变为11.3‰~20.9‰,均显示出逐渐变小的趋势;SN向小江断裂带内各矿床表现出线性关系,并且具有向δ^(13)CV-PDB、δ^(18)OV-SMOW都亏损的方向偏移趋势,NE向断裂带内的各矿床C、O同位素则表现为集中一致的分布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建造水(热卤水和油田卤水)特征,部分可能有大气降水、变质水和岩浆水参与成矿作用。矿床硫源主要为同时代海水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TRS)形成的还原硫,个别矿床细菌还原硫酸盐(BSR)形成的富含轻硫的油气藏中的H2S可能为成矿过程提供了部分硫来源。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S同位素组成具有从SE侧至NW侧向轻硫方向偏移的趋势,SN向小江断裂带内铅锌矿床S同位素组成较为集中一致,NE方向断裂带内铅锌矿床S同位素则具有从SW侧至NE侧向轻硫方向偏移的趋势,TSR的反应强度和反应速率降低可能是导致向轻硫方向偏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C、h、os同位素 铅锌矿床 川滇黔接壤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钨矿带东段长岭尖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分析
16
作者 王静 张达玉 +5 位作者 张飞 翁望飞 许红兵 孟翔 杨华炜 周涛发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9-1045,共17页
长岭尖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东段新发现的钨多金属矿床。笔者等测得长岭尖矿床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33.8±1.3 Ma,与矿区深部同时代白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根据长岭尖矿床的矿化蚀变组合特征,其成矿期次从早到晚可分为... 长岭尖矿床是江南钨矿带东段新发现的钨多金属矿床。笔者等测得长岭尖矿床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33.8±1.3 Ma,与矿区深部同时代白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根据长岭尖矿床的矿化蚀变组合特征,其成矿期次从早到晚可分为:黑钨矿—硫化物—石英阶段(阶段Ⅰ)、硫化物—石英阶段(阶段Ⅱ)和方解石—石英阶段(阶段Ⅲ)。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其成矿温度和盐度从阶段Ⅰ(281~386℃,0.70%~10.11%NaCl_(eq))→阶段Ⅱ(186~317℃,0.70%~4.03%NaCl_(eq))→阶段Ⅲ(156~202℃,0.70%~2.07%NaCl_(eq)),逐渐降低。长岭尖矿床硫化物中的δ~(34)S_(V-CDT)范围介于-4.5‰~2.8‰(阶段Ⅰ和阶段Ⅱ),矿化共生的石英流体包裹体(阶段Ⅰ和阶段Ⅱ)的δD_(V-SMOW)介于-70.3‰~-58.3‰和石英中δ~(18)O_(石英)换算得到的δ~(18)O_(H2O)值介于-0.1‰~4.8‰,均指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从早到晚大气降水比例逐渐增高。长岭尖矿床钨的沉淀主要受控于流体不混溶作用,硫化物矿物的沉淀主要受控于流体混合作用。综合分析显示,长岭尖矿床与江南钨矿带钨矿床类似,成矿流体均来源于岩浆水,且后期都存在大气降水加入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定年 流体包裹体 ho同位素 s同位素 江南钨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莱历斯高尔-3571斑岩铜钼矿田地质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 被引量:39
17
作者 薛春纪 陈波 +2 位作者 贾志业 张兵 万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9-165,共17页
新疆西天山斑岩型矿床面临找矿攻坚,重要铜钼矿化研究十分必要。近年在毗邻莱历斯高尔钼矿新发现3571铜矿,构成重要铜钼矿田。研究认为,莱历斯高尔-3571铜钼矿田形成于准噶尔洋壳向南俯冲在哈萨克斯坦—伊犁板块东北缘形成的早石炭世陆... 新疆西天山斑岩型矿床面临找矿攻坚,重要铜钼矿化研究十分必要。近年在毗邻莱历斯高尔钼矿新发现3571铜矿,构成重要铜钼矿田。研究认为,莱历斯高尔-3571铜钼矿田形成于准噶尔洋壳向南俯冲在哈萨克斯坦—伊犁板块东北缘形成的早石炭世陆缘弧环境中。矿田内强烈角岩化的志留系粉砂泥岩中侵入了花岗闪长斑岩小岩体群,伴随陆缘弧构造-岩浆-热液过程发生了铜钼矿化。铜钼硫化物矿体呈脉状、板状和透镜状产在花岗闪长斑岩体顶部或边部、接触带和附近围岩中。从岩体到围岩,热液蚀变具有从钾硅酸盐化到绢云母化、再到青磐岩化的分带性,铜钼硫化物矿化显示从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网脉状等矿石构造变化。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斑铜矿、黄铁矿等,斑岩型铜钼矿化特征明显。花岗闪长斑岩高硅、低镁、富铝、富碱、高钾,Rb、Ba、Th等大离子元素富集和Ta、Hf、Zr、Sm、Sr、Y、Yb等高场强元素亏损,微量元素洋中脊花岗岩标准化分布曲线与陆缘弧花岗岩分布型式相似;岩体的平均∑REE为133.84×10-6,ISr为0.707 9~0.710 3,εNd(t)为-0.61~-3.71,明显低于地壳重熔S型花岗岩,初始岩浆属壳幔混源或下地壳源。铜钼硫化物矿石δ34SV-CDT=2.7‰~4.3‰,206Pb/204Pb=18.099 7~18.258 8,207Pb/204Pb=15.605 2~15.624 2,208Pb/204Pb=38.124 5~38.307 8,成矿金属元素来自上地幔和下地壳,与陆缘弧岩浆直接有关;成矿晚阶段流体δ18OH2O V-SMOW=-1.33‰~5.46‰,δDH2O V-SMOW=-81‰~-101‰,属岩浆水混合了大气降水。LA-ICP-MS U-Pb法测得莱历斯高尔钼矿化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346±1.2)Ma,3571铜矿化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350±0.65)Ma,成岩成矿时代为早石炭世。新疆西天山莱历斯高尔-3571斑岩型铜钼矿与阿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同属西天山海西期陆缘弧构造-岩浆-热液铜钼金成矿系列,具有实际找矿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Cu-Mo 岩浆 矿床地质 s、Pb、o、h同位素 U-PB测年 莱历斯高尔-3571 新疆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七兴铅锌成矿特征、时代和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薛春纪 张权 +3 位作者 冯京 王晓刚 张兵 万阈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94-808,共15页
近年新疆西天山新发现七兴铅锌矿,被认为是莱历斯高尔-3571矿田海西期成矿系列的有机构成。矿床形成于造山期后伸展背景,受垂直造山带走向的近南北向张性断裂-裂隙控制,石英-硫化物工业矿体呈脉状,与矿区近南北走向、成群分布的基性岩脉... 近年新疆西天山新发现七兴铅锌矿,被认为是莱历斯高尔-3571矿田海西期成矿系列的有机构成。矿床形成于造山期后伸展背景,受垂直造山带走向的近南北向张性断裂-裂隙控制,石英-硫化物工业矿体呈脉状,与矿区近南北走向、成群分布的基性岩脉共/伴生,产在志留系粉砂泥岩层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截然,两侧围岩有硅化等热液蚀变,矿石的矿物组成较复杂,由石英、铅锌硫化物等十多种矿物组成,中-粗晶和交代结构,具有热液充填-交代成矿特点。成矿流体中温(108℃~324℃)、低盐度(0.71%~6.59%eq.NaCl),δ18OH2O V-SMOW=-0.10‰~7.50‰,δDH2O V-SMOW=-96‰~-102‰,主体为岩浆水。矿石δ34SV-CDT为较低的正值(2.9‰~4.8‰),88%~93%的硫由深源岩浆提供。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极小,206Pb/204Pb=18.1893~18.1930,207Pb/204Pb=15.6185~15.6226,208Pb/204Pb=38.1113~38.1281,成矿金属来源与岩浆岩有关。成矿前辉长辉绿岩锆石SHRIMP U-Pb法测得186.2±8.4Ma成岩年龄;燕山早期构造伸展-岩浆活动-铅锌成矿在七兴矿区应为发生、发展、密切关联的连续地质过程。研究表明,七兴铅锌成矿不应是莱历斯高尔-3571矿田海西期成矿系列的组成部分,它是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的产物,无疑拓展了北疆金属找矿的时间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流体包裹体 s Pb o h 同位素 锆石 U - 燕山期成矿 七兴铅锌矿新疆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来自成矿流体的约束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娟 叶会寿 +1 位作者 史美超 孟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3-1128,共16页
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钼成矿期可分为石英-钾长石、辉钼矿-石英、绢英岩化和石英-碳酸盐化4个阶段。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流体成分研究显示,成矿流体由早阶段高温、高盐度、高氧化性、富CO2、富金属元素的CO2-NaCl-H2O体系岩浆热液,向晚... 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钼成矿期可分为石英-钾长石、辉钼矿-石英、绢英岩化和石英-碳酸盐化4个阶段。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流体成分研究显示,成矿流体由早阶段高温、高盐度、高氧化性、富CO2、富金属元素的CO2-NaCl-H2O体系岩浆热液,向晚阶段低温、低盐度、还原性、贫CO2、贫金属元素的NaCl-H2O体系大气降水热液演化,成矿深度也由石英-钾长石阶段的5.85km,变为辉钼矿-石英阶段的4.11km。流体H、O、S同位素组成表明,鱼池岭钼矿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较多的大气水混合,而S则可能来自于深部,具幔源S的特征。氧逸度、pH值、Eh值从早阶段到晚阶段均具有依次降低的趋势,Eh值显示钼矿床的形成总体属于弱还原环境。鱼池岭钼矿主成矿阶段前,钼成矿物质可能以钼酸、离子对为主,少量以钼-氧-氯络合物形式存在;主成矿阶段钼成矿物质主要以钼-氧-氯络合物形式进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氧逸度 ph Eh 鱼池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松喀尔苏铜金矿区斑岩型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栋 范俊杰 +9 位作者 刘鹏 潘爱军 王治华 张峰 金宝义 王斌 朝银银 赵军 雷文大 仁传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6-306,共21页
松喀尔苏铜金矿区位于卡拉麦里石炭纪陆相火山岩带。文章通过矿床地质、围岩蚀变、含矿斑岩、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研究表明,松喀尔苏矿床具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铜金矿化体产于岩体接触带,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从... 松喀尔苏铜金矿区位于卡拉麦里石炭纪陆相火山岩带。文章通过矿床地质、围岩蚀变、含矿斑岩、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研究表明,松喀尔苏矿床具斑岩型矿床的特征,铜金矿化体产于岩体接触带,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从岩体向围岩依次发育绢英岩化带、高岭石化带和青磐岩化带,绢英岩化带与成矿相关。含矿斑岩复式岩体系同期陆相火山活动产物,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与复式岩体中晚期花岗斑岩有关。花岗斑岩具有富水、富挥发性组分和岩浆爆破作用的氧化性岩浆特点,具有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亲缘性,其岩浆起源于后碰撞挤压-伸展转换期的壳-幔岩浆过渡带。幔源岩浆注入、软流圈地幔底侵作用和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是形成含矿斑岩岩浆的主导因素。流体包裹体包括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和含子晶多相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气相成分以CO2和CH4为主。成矿流体具有从高温、高盐度岩浆体系向低温、低盐度与大气降水混合的演化过程,流体沸腾或不混溶作用及温度、盐度降低是导致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在成矿晚期混有大气降水。硫同位素具幔源硫的特征。铅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作用起源于下地壳-上地幔过渡带的岩浆作用。综上所述,该矿床属于与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花岗斑岩 流体包裹体 h、o、s、Pb同位素 斑岩型矿床 松喀尔苏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