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曲率空间S^(n+p)(C)中的紧致极小子流形 被引量:2
1
作者 姬兴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7-608,612,共3页
设Mn是常曲率空间Sn+p(C)的紧致极小子流形,Q是Mn上每点各方向Ricci曲率的下确界,σ为Mn的第二基本形式长度的平方。利用Mn的内在量Q和σ给出了常曲率空间Sn+p(C)中紧致极小子流形是全测地子流形的几个充分条件。
关键词 常曲率空间 S^n%pLUS%p(c) 紧致极小子流形 Ricci曲率 第二基本形式长度平方 全测地子流形 截面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H5动车组车轮低温概率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柳青 胡明 +3 位作者 赵德明 周迅 宋浩 陈文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5-1119,共5页
为了研究CRH5动车组车轮在低温环境下的概率疲劳寿命,对比AASHO、ECCS以及CPM三种外推方法,并使用CPM方法获得了ER8钢材在-40℃低温环境下的概率疲劳寿命曲线,同时结合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及车轮有限元分析,获得了车轮在该温度下运行的... 为了研究CRH5动车组车轮在低温环境下的概率疲劳寿命,对比AASHO、ECCS以及CPM三种外推方法,并使用CPM方法获得了ER8钢材在-40℃低温环境下的概率疲劳寿命曲线,同时结合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及车轮有限元分析,获得了车轮在该温度下运行的概率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车轮踏面下2 mm的轮辋部位是车轮的危险部位,易萌生疲劳裂纹,且低温下车轮的疲劳寿命水平较低,在p、c皆为50%水平下,车轮在-40℃时的寿命为1 740 km,相比常温下降约23%,可见低温环境对车轮疲劳寿命存在严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推法 概念疲劳寿命曲线 疲劳极限 疲劳寿命 动车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循环对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来胜 王婷兰 +2 位作者 唐颂超 孟庆国 张祥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3,202,共7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w=35%玻纤增强尼龙66(PA66/GF35)复合材料进行循环加工,研究了挤出循环次数对PA66/GF35的流变性能、热性能、玻纤长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挤出循环次数的增加,PA66/GF35复合材料的熔体体积流动速率逐渐增加...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对w=35%玻纤增强尼龙66(PA66/GF35)复合材料进行循环加工,研究了挤出循环次数对PA66/GF35的流变性能、热性能、玻纤长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挤出循环次数的增加,PA66/GF35复合材料的熔体体积流动速率逐渐增加,表观黏度显著下降;多次挤出加工使PA66基体发生热氧降解,特性黏度逐渐减小,熔点、结晶温度、结晶度略有降低;玻纤断裂,玻纤保留长度变短。PA66/GF35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挤出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经4次挤出循环后其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下降了38.41%、21.73%和6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增强尼龙66 挤出循环次数 流变性能 特性黏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REX流程钚还原反萃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婷 叶国安 +3 位作者 何辉 陈延鑫 刘金平 张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7-267,共11页
PUREX流程为当前后处理工业的主流流程,其计算机模拟研究为研究热点。国外一些国家已进行全流程模拟计算,能够开展工艺条件分析和工艺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铀钚分离工艺单元(1B)和钚反萃单元(2B)是PUREX流程的重要环节,二者计... PUREX流程为当前后处理工业的主流流程,其计算机模拟研究为研究热点。国外一些国家已进行全流程模拟计算,能够开展工艺条件分析和工艺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铀钚分离工艺单元(1B)和钚反萃单元(2B)是PUREX流程的重要环节,二者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为钚的还原反萃单元模型。本文总结了国外PUREX流程计算模拟程序中的钚还原反萃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模型的建立和算法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EX流程 计算机模拟 反萃 钚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3.0Ni-0.64Si合金的热变形行为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倩 陈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90-94,共5页
对Cu-3.0Ni-0.64Si合金进行了变形温度为750~900℃、变形速率为0.001~1s^(-1)条件下的等温压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或变形速率降低,峰值应力明显降低,合金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求得Cu-3.0Ni-0.64Si合金的... 对Cu-3.0Ni-0.64Si合金进行了变形温度为750~900℃、变形速率为0.001~1s^(-1)条件下的等温压缩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升高或变形速率降低,峰值应力明显降低,合金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求得Cu-3.0Ni-0.64Si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410.4kJ/mol,建立了Cu-3.0Ni-0.64Si合金的高温热变形流变应力本构方程6)ε=e^(40.56)[sinh(0.017σ)]^(5.21)exp[-410.4×10~3/(RT)]。分别讨论了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对Cu-3.0Ni-0.64Si合金在等温压缩变形中显微组织的影响。最后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理论,用Prasad失稳判据,得到不同真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860~900℃和变形速率0.002~0.0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SI合金 热压缩变形 动态再结晶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PZT陶瓷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森 李坤 +1 位作者 成炎炎 方必军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2-706,共5页
分别采用两步预烧工艺和传统一次预烧工艺制备了0.13Pb(Ni_(1/3)Nb_(2/3))O_3-0.01Pb(Zn_(1/3)Nb_(2/3))O_3-0.86Pb_(0.82)Ba_(0.08)Sr_(0.10)Ti_xZr_(1-x)O_3(0.48≤x≤0.51)陶瓷粉体,再通过传统固相烧结法将两种粉体制备成压电陶瓷。... 分别采用两步预烧工艺和传统一次预烧工艺制备了0.13Pb(Ni_(1/3)Nb_(2/3))O_3-0.01Pb(Zn_(1/3)Nb_(2/3))O_3-0.86Pb_(0.82)Ba_(0.08)Sr_(0.10)Ti_xZr_(1-x)O_3(0.48≤x≤0.51)陶瓷粉体,再通过传统固相烧结法将两种粉体制备成压电陶瓷。研究了前驱体煅烧工艺和锆钛比对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制备的压电陶瓷均为纯净的钙钛矿结构。两步预烧法可提高陶瓷的压电、机电性能,但介电性能降低。两步预烧法制备陶瓷的压电常数d33最高可达884pC/N,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可达66.4%,相对介电常数εr为5 742。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陶瓷的d33和kp分别降低到755pC/N和56.1%,ε_r则提高到7 3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比 两步预烧 压电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g-Cu粉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银浆中的应用
7
作者 黄霞 金菘 +2 位作者 王堃 范贺贺 黄惠良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6-749,共4页
采用稻米中淀粉作为稳定剂,氢氧化钠作为还原剂的方法制备了银铜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高倍数下观察Ag-Cu纳米颗粒表面形貌;通过透射电镜定性分析了银铜纳米颗粒的空间结构;通过X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得到粉末中元素成分及其相对含... 采用稻米中淀粉作为稳定剂,氢氧化钠作为还原剂的方法制备了银铜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高倍数下观察Ag-Cu纳米颗粒表面形貌;通过透射电镜定性分析了银铜纳米颗粒的空间结构;通过X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得到粉末中元素成分及其相对含量;通过热重分析定量地确定了太阳能电池的烧结工艺;通过太阳能模拟器分别对正电极浆料中加入纳米Ag-Cu颗粒(质量分数为10%)前、后的多晶硅电池片进行光电性能测量。结果显示,在银浆中加入了质量分数为10%的纳米Ag-Cu后,电池片的各参数都有提高,其光电转化效率提高了5.65%。实验表明,利用Cu纳米颗粒取代部分Ag纳米颗粒,可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铜纳米颗粒 绿色合成 丝网印刷 X线光电子能谱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近代沉积物中碳-氮-硫-磷的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量:43
8
作者 万国江 白占国 +2 位作者 王浩然 黄荣贵 白占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在^(210)Pb_(ex)和^(137)Cs计年基础上,对采自洱海深水湖区沉积物柱芯进行了C_(inorg)(无机碳)、C_(org)(有机碳)、N、S 含量和 P形态分析。 C_(org)垂直剖面具“沉降-降解-堆积”三... 在^(210)Pb_(ex)和^(137)Cs计年基础上,对采自洱海深水湖区沉积物柱芯进行了C_(inorg)(无机碳)、C_(org)(有机碳)、N、S 含量和 P形态分析。 C_(org)垂直剖面具“沉降-降解-堆积”三阶段分布特征,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为 12.7 g/(m~2· a) 和 7. 20 g/(m~2· a);降解速率常数为 0. 017 a^(-1),寄宿时间为 40 a。 N的垂直分布与 C_(org)相似,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 为2.62 g/(m~2·a)和 1.21g/(m~2· a);降解速率常数为 C_(org)的 1.4倍,寄宿时间仅为 C_(org)的 3/4。 S在沉积物柱芯 中显示出较大波动,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为 0. 73 g/( m~2· a)和 1. 23 g/(m~2· a)。 P_(org)(有机磷)、P_(total)(总磷)和 P_(Ca)(钙 磷)呈同步变化,降解图示与C_(org)相似;P_(org)的转化导致P_(inorg)增高。 C_(org)及原子比C/N随沉积物深度的变化趋势一 致,有机质选择性分解不明显;堆积阶段C/N比为6.8,与海洋Redifield值相近,指示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 植物。C/S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记录 洱海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耦合过程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 被引量:27
9
作者 吴金水 葛体达 胡亚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626-6634,共9页
水稻土是在长期植稻下人为培育的特殊耕作土壤,是我国土壤学的特色,其研究也反映我国土壤学的国际地位。水稻土是研究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理想模型。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碳氮磷硫铁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耦合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 水稻土是在长期植稻下人为培育的特殊耕作土壤,是我国土壤学的特色,其研究也反映我国土壤学的国际地位。水稻土是研究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理想模型。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碳氮磷硫铁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耦合机理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是土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之一。因此,以国际土壤年为契机,结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资助的"土壤生物学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以稻田关键元素(碳氮磷硫铁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耦合的微生物驱动机制为核心,重点讨论了稻田土壤基本生物化学特征、稻田土壤碳-氮、碳-氮-磷、碳-氮-铁等多元素耦合过程及其与微生物之间的反馈机制,并由此提出了稻田土壤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为:1)土壤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异质性及其微生物过程的互作机制研究;2)微生物参与机制对土壤关键元素循环过程的响应、反馈机制与调控机制研究;3)土壤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计量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碳氮磷硫铁 微生物生态学 耦合过程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工程的航天器专业化测试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10
作者 闫金栋 王华茂 +4 位作者 李大明 王劲榕 刘鹤 于忠江 时光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108,共10页
综合运用航天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系统识别能力提升要素,从系统层面思考和改进航天器综合测试的管理方法、工作程序及工具手段等。结合航天器研制任务特点,在一定资源、时间和成本约束条件下,开展航天器综合测试流程再造、资源优化配置... 综合运用航天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系统识别能力提升要素,从系统层面思考和改进航天器综合测试的管理方法、工作程序及工具手段等。结合航天器研制任务特点,在一定资源、时间和成本约束条件下,开展航天器综合测试流程再造、资源优化配置及组织模式创新等一系列专业化测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针对批产航天器,建立流水线组批测试模式;针对复杂新研航天器,建立专业化集群测试模式。通过构建统一的多航天器自动化测试平台,建立测试用例库、测试流程库和测试故障模式库,推进基于测试用例的一键式自动化测试,实现测试任务的精细分解、测试资源的优化配置、测试风险的精细管控。该专业化测试模式既能确保航天器测试任务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解决后续日益增长的高峰测试任务需求与有限测试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可供其他工程测试任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测试模式 系统工程 测试用例 流水线测试岛 专业化测试集群 测试流程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木材消耗结构稳态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森 林宇洪 +2 位作者 林燕青 吴超 洪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5,共8页
分析福建省木材市场对林木资源的需求和森林资源生产情况,通过将木材消耗结构进行分类,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揭示了木材消耗稳态结构分布并预测了福建省2015—2020年的消耗结构比重.结果表明,福建省木材消耗结构基本分为原木、薪材、卫生... 分析福建省木材市场对林木资源的需求和森林资源生产情况,通过将木材消耗结构进行分类,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揭示了木材消耗稳态结构分布并预测了福建省2015—2020年的消耗结构比重.结果表明,福建省木材消耗结构基本分为原木、薪材、卫生筷子、人造板、木地板、二次加工板、造纸、农民自用材,其稳定状态分别为13.66%,0.96%,36.77%,8.28%,17.99%,1.86%,13.52%,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链 木材消耗结构 福建省 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二十二)——赌博障碍 被引量:2
12
作者 甘小荣 胡雯 +2 位作者 郑亚楠 占斌 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342-4346,共5页
赌博障碍是一种以持续、不能控制赌博冲动为特征的渐进性慢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嗜赌不贻、自制尝试失败,且表现出戒断症状与耐受性,通常给自身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心理问题以及家庭关系障碍。本文报道1例23岁男性赌博障碍患者的心... 赌博障碍是一种以持续、不能控制赌博冲动为特征的渐进性慢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嗜赌不贻、自制尝试失败,且表现出戒断症状与耐受性,通常给自身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心理问题以及家庭关系障碍。本文报道1例23岁男性赌博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过程,以期提高社区医生应用综合心理治疗咨询与治疗方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赌博障碍 心理治疗过程 全科医学 精神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可靠性实验中的“截尾寿命”处理方法
13
作者 王晶 张亦良 +2 位作者 李晓慧 胡伟 李晋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5-91,共7页
针对概率疲劳统计中疲劳极限与定时截尾数据的处理问题,提出了求解疲劳极限的"配对寿命加权法"及求解疲劳曲线的"截尾寿命近似法"。以钛合金焊接试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升降法及成组法疲劳试验,按照常规及本工作两种方... 针对概率疲劳统计中疲劳极限与定时截尾数据的处理问题,提出了求解疲劳极限的"配对寿命加权法"及求解疲劳曲线的"截尾寿命近似法"。以钛合金焊接试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升降法及成组法疲劳试验,按照常规及本工作两种方法计算疲劳极限及各应力水平下寿命的对数正态分布参数,运用三参数模型得到2级置信水平6级可靠度的12组C-PS-N曲线及相应的数学表达式。结果表明:"配对寿命加权法"与传统升降法吻合良好,当同一应力寿命相差3倍时,疲劳极限值仅相差0.5%,进一步佐证了传统升降法的工程实用性;"截尾寿命近似法"与常规法在寿命N>106后误差小于1%;当N≥106,置信度90%与50%两条曲线确定的应力误差小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可靠性 钛合金焊接 疲劳极限 定时截尾数据 c-p-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大跨度桥梁抗震设防标准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夏修身 戴胜勇 +1 位作者 陈兴冲 李建中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5-89,共5页
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桥梁较多是川藏铁路的特征之一,确定抗震设防标准是川藏铁路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超越概率与地震重现期关系入手,详细分析国内外典型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结合设计地震加速度与超越概率的关... 高烈度地震区大跨度桥梁较多是川藏铁路的特征之一,确定抗震设防标准是川藏铁路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超越概率与地震重现期关系入手,详细分析国内外典型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结合设计地震加速度与超越概率的关系,计算得到铁路B类桥梁的重现期,明确其抗震设防标准。以地震重现期为主要指标,探讨川藏铁路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防标准及不同烈度多遇地震对应的重要性系数,可供铁路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大跨度桥梁 抗震设防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物相微结构表征方法及演变规律浅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家正 牟伟楠 +1 位作者 王磊 石研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3,共5页
混凝土界面微结构物相特征是影响混凝土宏观性能重要因素,其主要构成物相CH晶体、孔隙和C-S-H凝胶的表征方法及其演变规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总结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主要构成物相的表征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建议采用SAXS结合MIP的方... 混凝土界面微结构物相特征是影响混凝土宏观性能重要因素,其主要构成物相CH晶体、孔隙和C-S-H凝胶的表征方法及其演变规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总结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主要构成物相的表征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建议采用SAXS结合MIP的方法研究界面在微观和细观尺度的孔结构、XRD方法研究界面区域CH的取向性、FTIR和NMR分别对界面C-S-H凝胶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发现水胶比减小、养护龄期增长、活性掺和料的掺入、渗透性较好和尺寸较大的骨料都会导致界面CH取向指数和孔隙率减小,界面C-S-H凝胶含量会随着养护龄期延长和活性掺和料掺入呈现出有规律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过渡区 微结构 孔隙 cH晶体 c-S-H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收获期贯叶连翘花中抗氧化能力、主要活性物质变化及挥发性组分分离鉴定 被引量:16
16
作者 葛莉 姚园园 +4 位作者 康天兰 李京耀 何恒军 杨德龙 栗孟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74,共9页
为了探明不同收获期(花蕾期、盛花期、结果期)贯叶连翘花中抗氧化能力、总黄酮、酚类和金丝桃素含量等的变化,以栽培花器官为实验材料,采用HPLC和GC-MS等方法对70%乙醇提取液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花蕾期和盛花期贯叶连翘花提取液... 为了探明不同收获期(花蕾期、盛花期、结果期)贯叶连翘花中抗氧化能力、总黄酮、酚类和金丝桃素含量等的变化,以栽培花器官为实验材料,采用HPLC和GC-MS等方法对70%乙醇提取液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花蕾期和盛花期贯叶连翘花提取液自由基抑制率(inhibition percentage,I%)和铁离子还原/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均显著高于结果期,花蕾期和盛花期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总黄酮和酚类化合物以及金丝桃素含量均呈现为盛花期>花蕾期>结果期,且在P<0.05水平下达到显著差异;盛花期花中分离鉴定得到37种挥发性化学组分,其中,主要成分有1,1-二乙氧基-乙烷(19.26%)、1-十六醇(17.85%)、β-衣兰烯(10.71%)、(Z,Z)-9,12-十八碳二烯酰氯(8.42%)、十六烷酸乙酯(8.40%)、叶绿醇(5.79%)、石竹烯氧化物(4.56%)等。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花蕾期至盛花期采集贯叶连翘花器官较佳,提取液抗氧化能力较强,主要活性物质含量较高,挥发性成分较为丰富,该研究结果将对贯叶连翘生产、大面积种植栽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连翘 收获时期 抗氧化能力 总黄酮和酚类 金丝桃素 挥发性组分 Gc-MS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光学微球腔谐振特性及鉴频特性分析
17
作者 王梦宇 金雪莹 +2 位作者 王静 陈黎明 王克逸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3-677,共5页
光学微球腔的回音壁模式使其存储能量大,从而获得高的品质因数。该文介绍了微球腔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微球腔与锥形光纤的耦合理论,并对其耦合特性作出了分析;搭建了微球腔谐振谱探测系统并分析了不同耦合模式下的谐振特性;设计了微球腔... 光学微球腔的回音壁模式使其存储能量大,从而获得高的品质因数。该文介绍了微球腔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微球腔与锥形光纤的耦合理论,并对其耦合特性作出了分析;搭建了微球腔谐振谱探测系统并分析了不同耦合模式下的谐振特性;设计了微球腔谐振频率跟踪与锁定系统。通过仿真得到了不同调制频率下的鉴频曲线,分析了其吸收谱线与色散谱线特性。实验制得微球腔直径为440μm,耦合状态下的品质因数可达1.08×108;调制频率对鉴频曲线特性影响很大,低频调制下,优化调制后,可提升跟踪锁定效果,为后续的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学微球腔 耦合理论 谐振谱 调制 鉴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独立测量坐标系统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顺生 肖根旺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25,32,共5页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主桥共41孔,每孔跨度150m,全长6 150m。该桥业主提供的控制网坐标系统采用UTM投影,且桥位区远离中央子午线,投影变形巨大,导致控制网无法满足大桥施工要求。为了消除投影变形,对该桥坐标系统变形原因进行了详细的理论...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主桥共41孔,每孔跨度150m,全长6 150m。该桥业主提供的控制网坐标系统采用UTM投影,且桥位区远离中央子午线,投影变形巨大,导致控制网无法满足大桥施工要求。为了消除投影变形,对该桥坐标系统变形原因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及实地验证,针对存在的坐标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高斯投影为基础,选取桥位区平均经度90°10′为中央子午线,选择平均施工高程面37m为投影高程面,建立的桥梁施工独立测量坐标系统,很好地消除了控制网坐标系统的变形,满足帕德玛大桥施工精度要求,保证了大桥顺利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徳玛大桥 桥梁 测量 控制网 坐标系 投影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域编码长度的视频显著性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兆丰 吴泽民 +1 位作者 杜麟 胡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2-317,共6页
生物学研究表明,人会明显地注意视频中的运动目标。为模拟该特性并快速完成视频显著图的计算,提出一种压缩域时空显著度检测方法(Temporal-Spatial Saliency in Compress Domain model,TS2CD)。分别利用H.264视频中对宏块的残差编码长... 生物学研究表明,人会明显地注意视频中的运动目标。为模拟该特性并快速完成视频显著图的计算,提出一种压缩域时空显著度检测方法(Temporal-Spatial Saliency in Compress Domain model,TS2CD)。分别利用H.264视频中对宏块的残差编码长度和运动矢量编码长度模拟人眼的显著性刺激强度,从而得到视频显著特征。通过线性的加权融合算法,综合两种编码长度得到的空域显著图和时域显著图,得到最终的视频显著图。在3个公开的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TS2CD算法是当前性能最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显著性 压缩域 时空显著度 编码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落石柔性棚洞的耗能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20
作者 汪敏 石少卿 +1 位作者 刘盈丰 崔廉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6-222,共7页
防落石柔性棚洞主要由型钢拱架和环形网组成,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柔性棚洞内部构件荷载传递路径中存在薄弱环节,造成构件间的刚度不匹配,导致钢拱架发生了较大的侧向扭曲塑性变形,增加了柔性棚洞使用期间的维护费用,工程应用存在局限性... 防落石柔性棚洞主要由型钢拱架和环形网组成,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柔性棚洞内部构件荷载传递路径中存在薄弱环节,造成构件间的刚度不匹配,导致钢拱架发生了较大的侧向扭曲塑性变形,增加了柔性棚洞使用期间的维护费用,工程应用存在局限性。为优化设计柔性棚洞,降低钢拱架的塑性变形,在开展了柔性棚洞足尺模型试验和数值建模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型对柔性棚洞在落石冲击作用下内部构件的耗能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在与试验成果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柔性棚洞的改进措施。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相比现阶段设计的柔性棚洞,改进后柔性棚洞中构件吸收的能量趋于均衡化,钢拱架上吸收的能量明显减少,侧向扭曲塑性变形显著改善。最后对改进后的柔性棚洞进行了参数化分析,提出了柔性棚洞的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棚洞 落石 耗能性能 冲击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