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小院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与世界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广蕊 曹哲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6,共11页
科技小院是由我国农业院校发起,并逐渐成长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科技小院发展至今,历经了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深化阶段和升级阶段。作为建立在农业农村一线的重要服务平台,我国科技小院从个别探索到全面推广,积累形成... 科技小院是由我国农业院校发起,并逐渐成长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科技小院发展至今,历经了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深化阶段和升级阶段。作为建立在农业农村一线的重要服务平台,我国科技小院从个别探索到全面推广,积累形成了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坚持服务导向,以明晰组织功能聚合多方力量;聚焦现代农业,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深化人力资本,培养农科研究生人才和乡土人才;突出综合价值,促进农村生态、组织与文化现代化。我国首创的科技小院实践与经验,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呈现世界价值,可以助力“全球南方”国家破解“粮食荒”,以科技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破解“人才缺”,以项目网络储备农村人才;破解“单一性”,推动农业农村综合发展。面向未来,我国科技小院将在提升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水平、加快形成科技小院集群发展、增强国际合作的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呈现进一步的拓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小院 农业农村现代化 科技创新 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 农业产业链 绿色农业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基于多重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分析
2
作者 李勇斌 贺星星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104,共15页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202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农业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大小、方向、作用机制和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总体较弱,整体韧性水平波...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5—202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农业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大小、方向、作用机制和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总体较弱,整体韧性水平波动较小,增长动力不足,提升和稳定中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迫在眉睫,且韧性水平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区域差异特征;农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并且农业产业集聚和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中存在链式多重中介作用,而农业保险则在农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作用大小呈现出东部>中西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产业链 供应链 韧性 粮食安全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9
3
作者 周鹏飞 蔡扬 龙小燕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8,共14页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普惠金融依托数字化优势为农业产业畅通“金融血脉”,激活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数字普惠金融依托数字化优势为农业产业畅通“金融血脉”,激活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但在不同粮食产区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消费水平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存在基于自身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非线性递增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分别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扶持、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实施区域差异化金融政策和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农业产业链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农业强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政策实施前后我国粮食生产效率波动研究
4
作者 李霞 史雯雯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0期1-8,共8页
粮食问题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首要任务。乡村产业振兴实施以来粮食生产的效率水平怎样,如何在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下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和供给能力是重要的研究课... 粮食问题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首要任务。乡村产业振兴实施以来粮食生产的效率水平怎样,如何在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下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和供给能力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背景,利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乡村产业振兴政策实施前后粮食的生产效率有一定的波动,乡村产业振兴政策实施前,由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强力推进,粮食生产效率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但是新农村建设后期,粮食生产效率有下降趋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实施以来,粮食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了很大提升。为了保证粮食安全,还需要继续稳固和提升粮食生产效率,要以粮食生产者为本,从激励制度、粮食产业分工、资源优化配置三个层面发力,形成协同效应激发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继续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充分实现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效率 乡村产业振兴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赋能乡村振兴的三维逻辑
5
作者 游习习 牛铖瑶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2期193-196,共4页
以保障粮食安全赋能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粮食安全赋能乡村振兴具有三维逻辑,其逻辑生成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确保粮食... 以保障粮食安全赋能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粮食安全赋能乡村振兴具有三维逻辑,其逻辑生成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确保粮食安全是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时代诉求;其逻辑意蕴为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确保粮食安全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任务、保障粮食安全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动力;其逻辑路径是以粮食安全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以粮食安全带动乡村生态振兴、以粮食安全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农业 产业兴旺 人才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产粮大县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卢万合 蔡文香 +2 位作者 那伟 刘家福 张萌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0-206,共7页
产粮大县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但以粮实生产为主的传统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产业振兴乏力。通过分析吉林省产粮大县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包括: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乡村产业振兴外部环境差;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农产品供给质量... 产粮大县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但以粮实生产为主的传统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产业振兴乏力。通过分析吉林省产粮大县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包括: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乡村产业振兴外部环境差;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农产品供给质量低;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利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人口空心化严重,缺乏各类人才;农地流转水平低,未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推动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资源优势,深化乡村产业融合层次;引导外出人口“回流”,努力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乡村人才队伍;多措并举,实现农地的高水平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粮大县 乡村产业振兴 粮食安全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小农的农业强国之路:约束及破解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中建 王志华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53,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把农业强国正式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粮食、肉类、水产品等生产方面均位于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然而,农业大国并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把农业强国正式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粮食、肉类、水产品等生产方面均位于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然而,农业大国并不等同于农业强国,我国农业具有典型的大国小农的中国特色,大而不强仍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征。因此,基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研究发现,我国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存在“六大约束”,包括耕地约束、竞争力约束、经营主体约束、效率与技术约束、设施约束和环境约束。针对这六大约束,本文提出可行的解决路径,具体包括: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产品结构;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提高农业生产率;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农业收入;推进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党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全面领导。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破解农业强国约束,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粮食安全 绿色农业 农村现代化 小农经济 农业产业链 乡村振兴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华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1期205-207,212,共4页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西藏主要粮食——青稞生产进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提出西藏青稞产业振兴举措:一是大力实施青稞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贯穿发展,增强青稞产业链的互补...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西藏主要粮食——青稞生产进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提出西藏青稞产业振兴举措:一是大力实施青稞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贯穿发展,增强青稞产业链的互补与交融;二是加大财政、金融、科技、推广支持的有效力度,建立主要以资金为保障促进青稞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三是逐步推进科技创新与研发体系的形成,提出"建设一片、带动一片、发展一片"的产业发展方案,推动青稞集中创新平台建设;四是加强西藏地方特色青稞品种的选育以及示范基地的选址、规划、建设与布局等;五是通过网络、媒体、交易市场信息等全力进行西藏青稞文化的研究、挖掘、拓展和宣传,树立西藏青稞品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青稞产业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7-189,共3页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迈向农业现代化,乃至现代化强国的最佳实践。本文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 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 产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种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亮亮 苏法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6期86-88,共3页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种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创新之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要重视种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源头作用。该文通过对我国现代种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索种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有...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种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创新之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要重视种业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源头作用。该文通过对我国现代种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索种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有效路径,积极推进种业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 乡村振兴 三农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