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sues of Expansion of China Rural Resident Consumption
1
作者 Liu Chang Wang Bo Jiao Fang-y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3年第2期82-88,共7页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on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ulted in the inevitable impact on Chinese economy.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impact,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has been a crucial means of stea...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on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ulted in the inevitable impact on Chinese economy.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impact,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has been a crucial means of steady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However, the farmers over seven million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should be the main consumers in China. On the contrary, the current lack of domestic demand in China, which is mainly in rural consumption, is the lack of the critical issues of our efforts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This paper clarified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China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demand expansion, and on this basis explored the expansion of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demand countermeasures. Empirical analysis was used to prove the low level of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constraints, and also to expose the fact that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as imperfect. Meanwhile, rural infrastructure restricted the consumption level of rural residents. The consumer marke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dem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resident consumption demand INCO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缓解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问题——以电子商务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晗 张应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7,共12页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健康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参与劳动的首要前提。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背景下,推动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城乡融合进程。基于CFPS...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健康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参与劳动的首要前提。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背景下,推动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城乡融合进程。基于CFPS四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村政策能够缓解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问题,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电子商务进村政策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提升其数字素养,改善其健康福利不平等问题;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选择村镇医疗机构及专科医院、位于东部及西南地区的农村居民而言,电子商务对其健康不平等问题的改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不平等 电子商务进村政策 消费结构升级 数字素养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盈余视角下农村居民可持续食物消费与政策研究
3
作者 祁慧博 季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513,525,共9页
【目的】在生态盈余视角下探究农村居民可持续食物消费与政策。【方法】以1998—2021年浙江、四川及内蒙古为例,通过模拟优化得出满足营养健康与生态环境双重需求的膳食结构,并分析由此导致的生态盈余变化。【结果】研究期内农村居民食... 【目的】在生态盈余视角下探究农村居民可持续食物消费与政策。【方法】以1998—2021年浙江、四川及内蒙古为例,通过模拟优化得出满足营养健康与生态环境双重需求的膳食结构,并分析由此导致的生态盈余变化。【结果】研究期内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优化结果趋近于东方健康膳食模式。优化后各省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持续食物消费总量均高于2021年实际摄入量,且在2013年后的生态盈余愈加显现,但是碳足迹、水足迹和生态足迹却难以协同降低,可持续食物消费对减排的作用远高于其对节约水土资源的作用。【结论】可持续食物消费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各省区的生态环境基础并尊重当地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以食物消费补贴与价格调控等多措并举,引导农村居民向可持续食物消费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可持续食物消费 生态盈余 环境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潜力释放 被引量:2
4
作者 莫旭琛 沈扬扬 周云波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3,共14页
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中国内需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个体两期生存模型,系统分析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中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乡医保统筹政策通过提升平均消费倾... 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中国内需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个体两期生存模型,系统分析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中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城乡医保统筹政策通过提升平均消费倾向确实可以激活中国农村消费潜力,且政策在统筹层次较高、收入较低的群体中实施效果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改善就医行为、减小疾病冲击引致的收入不确定性是该政策提升中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主要渠道。由于医疗需求的快速释放及医方诱导性医疗消费行为,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并未减轻中国农村居民实际医疗负担与医疗支出风险。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仅应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并配套监管措施,切实解决中国农村居民看病贵的问题,还应逐步实现全民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其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医保统筹 农村消费 消费潜力 消费倾向 医疗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提振效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广亮 翟晓格 张绍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数字乡村发展为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充分挖掘和释放农村内需潜力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在分析数字乡村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全国25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提振效应。结... 数字乡村发展为提振农村居民消费,充分挖掘和释放农村内需潜力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在分析数字乡村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全国25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提振效应。结果表明:第一,数字乡村发展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这一结论在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对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以及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提振效应更强;第三,数字鸿沟对数字乡村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且这种负向调节效应对于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影响更为显著;第四,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提振作用呈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影响邻近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此,政府应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发展,鼓励数字技术培训;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服务,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同时也应关注数字弱势群体,制定针对性的政策解决数字鸿沟问题;跨区域联动,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村居民消费 提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质量视角下农村居民乳品消费的共性规律与异质性分析
6
作者 潘婷 李孝忠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66,共8页
基于1998~2022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收入质量对农村居民乳品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可支配收入及各分项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与乳品消费水平正相关,且效应显著;收入质量及... 基于1998~2022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收入质量对农村居民乳品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可支配收入及各分项收入中,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与乳品消费水平正相关,且效应显著;收入质量及收入质量中的收入充足性、收入结构性、收入知识性对农村居民乳品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非传统高消费区、非奶类主产区及非加工集聚区分组下,收入质量均能显著提升乳品消费水平。基于此,提出不断优化农村居民收入质量结构,加大乳品口味、品类以及样式创新,加强农村乳品配送体系建设等对策。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收入对乳品消费改善效应的瓶颈,为乳品消费改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质量 农村居民 乳品消费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结构变迁与趋势预测
7
作者 李绍亭 陈萱 +1 位作者 朱雅玲 任彦军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8,共15页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明晰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及其变动趋势是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基础。基于2000—2022年中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城乡居民消费数据,采用二次近乎理想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分析了城乡居民八类消费的...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明晰城乡居民消费模式及其变动趋势是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基础。基于2000—2022年中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城乡居民消费数据,采用二次近乎理想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分析了城乡居民八类消费的支出弹性、自价格弹性和人口老龄化需求弹性,在此基础上考虑未来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规模变动趋势,进一步预测了2050年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结果表明:城镇居民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消费的支出弹性始终小于1,农村居民衣着和文教娱乐消费则由必需品转变为奢侈品,且农村居民除食品外的各类消费对价格波动更为敏感;城镇居民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的人口老龄化需求弹性为正,农村老年人口则更多增加文教娱乐和设备与日用品的消费;未来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规模的上升将促使2050年城乡居民居住、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的支出占比增加,其中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更为明显。基于此,从能消费、敢消费和愿消费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消费结构、推动消费升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城乡居民 消费结构 需求弹性 QUAID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生态足迹时空演变及多情景模拟——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8
作者 孔凡振 陈会广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7869-7882,共14页
城乡居民消费是食物消费体系的终端环节。以长江经济带作为典型研究区,运用改进的基于组分法的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分析了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生态足迹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基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趋势... 城乡居民消费是食物消费体系的终端环节。以长江经济带作为典型研究区,运用改进的基于组分法的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分析了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生态足迹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借助基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22年,长江经济带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生态足迹总体呈增长趋势,城镇居民的生态足迹高于农村居民,且食物消费总生态足迹的增幅也更大。同时,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渐趋一致,食物消费人均生态足迹的结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区域特征。(2)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总生态足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其标准差椭圆呈“西南—东北”方向分布且面积略有缩小,这意味着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总生态足迹的空间异质性有所减弱。此外,城镇与农村居民食物总生态足迹的重心轨迹呈现出相向移动趋势,表明区域内食物消费领域的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3)在多情景模拟中,2023—2035年长江经济带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总生态足迹的预测曲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温饱型发展路径下的食物消费总生态足迹最低,富裕型发展路径下的食物消费总生态足迹最高,可持续发展路径是实现居民营养均衡与环境友好的最佳解决方案。研究可从优化居民膳食结构、缩小城乡膳食不平等以及实施分区管控等方面为实现可持续食物消费、促进城乡膳食公平以及保障食物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消费生态足迹 城乡居民 系统动力学 多情景模拟 可持续饮食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收入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吗?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洁红 梁玉虎 金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5,共13页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常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一...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依据常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揭示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并进一步分析转移性收入对缩小消费结构升级差距的作用。研究发现:每增加1%的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将提高2.6%,并且随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转移性收入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转移性收入主要是通过降低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比、提高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占比的方式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程度;转移性收入缩小了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程度的差距,尤其对于中低收入和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作用明显。据此提出实施差异化的转移支付政策、强化弱势群体帮扶措施、拓展农村居民消费供给等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升级 转移性收入 消费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改善能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吗?——兼论绿色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斌 王琦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0,共13页
厘清空气质量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作用,有助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协同推进。从医疗和防御性支出、规避行为以及劳动生产率等视角阐释了空气质量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理论机制,并使用2005—2020年中... 厘清空气质量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作用,有助于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协同推进。从医疗和防御性支出、规避行为以及劳动生产率等视角阐释了空气质量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理论机制,并使用2005—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其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空气质量改善会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这一结论在使用逆温天数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处理,以及更换空气污染物指标、考虑空间自相关等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该作用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两条渠道产生;此外,空气质量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作用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空气质量,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从而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空气质量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共同富裕 规避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能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吗?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晗 张应良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39,共12页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对于强化农村地区人力资本、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基于CLES三期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改善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对于强化农村地区人力资本、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基于CLES三期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膳食消费结构、文化消费支出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改善膳食消费结构、增加文化消费支出等路径分别对农村居民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对于风险态度、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村居民,数字金融对其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据此,论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促进数字金融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完善数字金融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大食物观、文化活动信息的精准供给;建立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健全农村消费市场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数字金融 膳食消费 文化消费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经济效应还是心理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亚青 黄苑晴 徐鑫宇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6,共15页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基于CHARLS的四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保险显著增加了农村居民的非医疗消费,且主要体现在生存型消费;健康冲击在其中起着显著调...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基于CHARLS的四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保险显著增加了农村居民的非医疗消费,且主要体现在生存型消费;健康冲击在其中起着显著调节作用,促使农村居民非医疗消费显著降低43.2%;医疗保险的消费效应在低收入群体中并不显著,住院病人中尚存在“越报销,越不敢消费”的现象。机制检验表明,医疗保险在促进医疗服务利用的同时并未显著减少自付费用和降低自费负担,即减负效应不显著;基于安全预期和幸福感的中介效应检验高度显著,表明心理效应依然是医疗保险促进农民居民消费的关键机制。研究指出,未来公平性应成为医保改革的首要价值导向;在保障水平提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应大力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以提升基金的使用效率;要深化以分级诊疗为重点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农村居民 健康冲击 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一项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懿 张婧怡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97,共20页
收入结构是影响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方向与程度具有非对称性。第二,当收入增加时,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 收入结构是影响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方向与程度具有非对称性。第二,当收入增加时,收入结构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为: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当收入减少时,影响程度为: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第三,当收入增加时,大部分分布在较高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要高于分布在较低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当收入减少时,大部分分布在较高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要低于分布在较低分位数水平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 收入结构 旅游消费 非对称影响 边际旅游消费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芳 王景东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1,共9页
居民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消费供给。本文实证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城乡收入差距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期间,产业转型升级显著促进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消费供给。本文实证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城乡收入差距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期间,产业转型升级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城乡收入差距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产业转型升级会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间接促进居民消费;产业转型升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效应均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的直接影响和中介影响均强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因此,应该通过供给侧为居民提供丰富、高质量的商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就业,提高劳动力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积极防范部分地区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时出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 产业升级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中介效应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 被引量:11
15
作者 晋铭铭 张盼 曹芳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8-143,共6页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2011—2020年我国省级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三条渠道缩小消费差距,即...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2011—2020年我国省级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三条渠道缩小消费差距,即提高支付便利性、拓宽融资渠道、降低预防性储蓄需求;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接影响消费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存在区域与消费品类别异质性,即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效果更好,对城乡居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差距改善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动态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消费动力释放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冉希美 王定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4,共12页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家庭金融资产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动力的释放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金融资产积累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动力释放,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佐证了结论的可靠性。机制检验表明,农村家...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家庭金融资产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动力的释放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金融资产积累显著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动力释放,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佐证了结论的可靠性。机制检验表明,农村家庭金融资产积累通过促进农村创业就业推动了农村居民消费动力释放。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消费结构方面,相较于医疗消费和其他消费支出,农村家庭金融资产积累显著促进了食品、衣物、居住、生活、交通和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相较于生存型消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积累更有利于释放发展型消费动力。在异质性方面,农村家庭金融资产积累对农村居民消费动力的释放效应在东部地区、二线城市中更为明显,农村家庭金融资产积累对户主为女性、高文化水平、高收入水平的家庭消费动力释放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金融资产 农村创业就业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活富裕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理论与文献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裴玲玉 邹永红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生活富裕有助于促进消费升级。从生活富裕和消费升级2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并且进行文献综述,发现生活富裕是精神生活富裕、物质生活富裕及共同富裕3个层面,消费升级则是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的上升,在相关研究中进一步探... 生活富裕有助于促进消费升级。从生活富裕和消费升级2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并且进行文献综述,发现生活富裕是精神生活富裕、物质生活富裕及共同富裕3个层面,消费升级则是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的上升,在相关研究中进一步探究生活富裕对消费升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活富裕 农村居民 消费升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渐进式整合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多期DID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祁 林雯洁 戴卫东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3,共17页
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渐进式整合为视角,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探究医保整合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结果显示:相对于家庭总消费,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家庭非医疗消费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且该政... 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渐进式整合为视角,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探究医保整合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结果显示:相对于家庭总消费,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家庭非医疗消费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且该政策效应具有短期性;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通过增加家庭总收入促进家庭消费,还能调节患病群体与健康群体之间的健康风险,减少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进而释放家庭消费。由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新时期医疗保障制度,通过继续推进医疗保障体系整合扩面,建立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保障体系,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 家庭消费 政策效应 多期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优化?——来自CHFS微观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晨露 马艳艳 赵心怡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3期70-79,共10页
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农村市场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总消费水平、生存型消费以及享受... 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农村市场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总消费水平、生存型消费以及享受型消费增长,对享受型消费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但对发展型消费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食品、衣服、日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医疗健康和教育文娱支出均存在促进作用,其中对教育文娱支出的影响作用最大,并对食品和医疗健康消费支出占比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作用。这进一步说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消费结构优化。最后提出持续完善乡村数字服务基础建设、加快推进对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的推广和教育以及多方推动与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能否助推居民生活源碳减排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鹏 尹梦蕾 张慧敏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106,共21页
中国致力于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经济福利和生态福利基础上多层次的共同富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提高全民经济福利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必要环节,而抑制居民生活源碳排放则是面向“双碳”目标增加生态福利的重要方面。以2010—2020年中国... 中国致力于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经济福利和生态福利基础上多层次的共同富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提高全民经济福利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必要环节,而抑制居民生活源碳排放则是面向“双碳”目标增加生态福利的重要方面。以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选取地势平整度为工具变量,实证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对生活源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居民生活源碳排放越多,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生活源碳排放的减排作用更偏向于居民生活源碳排放水平较高的地区,更偏向于贫困地区,更偏向于低城镇化地区,以及更偏向于东部和西北等地区,这为因地制宜的生活源碳减排政策提供了依据;机制分析表明,城乡收入差距通过作用于居民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度而影响居民生活源碳排放。在新时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应持续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以降减生活源碳排放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生活源碳排放 共同富裕 居民能源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