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社会保障融合提升了农民幸福感吗?
1
作者 初立苹 高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共11页
农民幸福感提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而城乡社会保障融合通过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基于2012-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使用有序Probit模型和KHB方法,探讨城乡社会保障融合对... 农民幸福感提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而城乡社会保障融合通过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基于2012-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使用有序Probit模型和KHB方法,探讨城乡社会保障融合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城乡社会保障融合显著提升农民幸福感,尤其在中共党员、年长者的个体中更明显;相对城乡社会福利融合,城乡社会保险融合和城乡社会救助融合对农民幸福感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城乡社会保障融合通过转移养老风险和医疗风险、增强家庭认同来提升农民幸福感。边际效应表明,城乡社会保障融合每增加一个单位,农民感到“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的概率分别上升0.378和0.546。据此建议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融合深化,加大对农村特定群体社会保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幸福感 城乡社会保障融合 风险转移 阶层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视角下农村彩礼习俗异化的协同治理
2
作者 任鹏旭 张宁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8期87-91,共5页
农村彩礼习俗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发生了一定异化,由原本的礼节性仪式演变为物质化交易,加剧了代际矛盾。农村父母本身经济条件不佳,还要承担子女彩礼支付压力,致使农村老龄人口养老负担加剧。协同治理农村彩礼习俗异化问题,对调整农村家... 农村彩礼习俗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发生了一定异化,由原本的礼节性仪式演变为物质化交易,加剧了代际矛盾。农村父母本身经济条件不佳,还要承担子女彩礼支付压力,致使农村老龄人口养老负担加剧。协同治理农村彩礼习俗异化问题,对调整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和农村人口结构意义重大,也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研究表明,家庭结构变迁、社会心理变化、代际权利义务关系失衡是导致彩礼习俗异化的主要原因。为此,应构建代际互动的基层治理机制,重建代际互惠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代际和谐的新型婚俗文化,缓解农村青年经济压力,减轻老年人养老负担,改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农村 彩礼 代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保障与参与: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策略
3
作者 闫钟 王居源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20,共8页
围绕党中央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积极老龄化的三个政策维度——健康、保障与参与,利用《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相关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围绕党中央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积极老龄化的三个政策维度——健康、保障与参与,利用《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相关数据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研究认为,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壮大集体经济的养老根基、强化农村家庭的养老功能,以健全多主体参与的农村养老格局;需要提升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构建农村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农村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以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构建精准的健康管理体系、深化医养结合实践路径,以加强健康管理与医养结合;需要拓展农村老年人的有偿参与途径、鼓励农村老年人无偿参与志愿服务,以强化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研究为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老龄化 健康管理 社会保障 社会参与 养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参与有助于农村土地流转吗?——基于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孜仪 王瑞雪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 随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得到缓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供给不断增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8年数据,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旨在考察社会保障参与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具有显著影响;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于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显著抑制农村土地转入;劳动力转移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土地转出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土地流转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参与 劳动力转移 农村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意愿提升的组态路径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健 赵华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128,F0003,共8页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研究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对推动乡村振兴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行为激励理论,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文本挖掘法提取影响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关键因素,并以山...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研究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对推动乡村振兴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行为激励理论,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文本挖掘法提取影响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关键因素,并以山西省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并对组态解开展典型案例分析,以探究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差异化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任一影响因素都不能单独作为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是多种要素协作的结果;(2)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共存在四种组态路径,分别是“多元协同驱动型”路径、“认知—经验双驱动型”路径、“双重环境型”路径和“保障型”路径;(3)乡村振兴认知、成长环境和社会保障是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 社会保障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社会保障城乡融合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展望——基于巴西统一登记系统的分析
6
作者 唐宇 毕洁颖 +1 位作者 谢峥嵘 李雅君 《农业展望》 2024年第7期33-39,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新发展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由托底型保障向发展型保障转变以提升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通过条件约束在缓解当期贫困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人”或“家庭”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新发展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由托底型保障向发展型保障转变以提升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通过条件约束在缓解当期贫困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人”或“家庭”为单元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是一种可资中国借鉴的社会保障工具。巴西是世界上执行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项目覆盖范围最广的国家,项目依托统一登记系统,在目标识别、审核批准、情况回访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本研究对巴西统一登记系统的发展历程、实施流程、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成功原因,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背景下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破除中国社会保障工作城乡壁垒提出一种新思考,为缩小城乡差距提出一种新思路,助力推进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丰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登记系统 社会保障 共同富裕 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 城乡融合 巴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残疾人状况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1
7
作者 杜鹏 孙鹃娟 +1 位作者 和红 尹尚菁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5,共7页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汇总数据,通过与城市残疾人进行的横向对比及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进行的纵向对比,分析我国农村残疾人的人口学特征、残疾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情况,并提出相应的...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汇总数据,通过与城市残疾人进行的横向对比及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进行的纵向对比,分析我国农村残疾人的人口学特征、残疾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农村残疾人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16
8
作者 邓大松 谢圣远 钟建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4-27,共4页
本文指出中国政府当前的战略目标是发展而不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依据在于农民产量均衡行为构筑的农村相对稳定性和农业对社会发展的有限贡献。农民行为的失衡和对稳定的要求,亟待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后,提出了... 本文指出中国政府当前的战略目标是发展而不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依据在于农民产量均衡行为构筑的农村相对稳定性和农业对社会发展的有限贡献。农民行为的失衡和对稳定的要求,亟待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后,提出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 政策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金红 段庆林 董明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改革的内容之一。本文从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建国五十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制度变迁、制度绩效,提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力相...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改革的内容之一。本文从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建国五十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制度变迁、制度绩效,提出建立与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力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农村制度 中国 集权化保障 分权化保障 制度化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保护、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城镇就业 被引量:31
10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78,共6页
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工资收入、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个性特征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核心因素,... 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工资收入、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个性特征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核心因素,农民工劳动保护和权益保护意识还不强。因此,要应对"民工荒",关键是要满足农民工的物质需求,给予农民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企业要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和良好的工作福利,城镇相关部门要提供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并关注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支出和成本等。该研究对于揭示"民工荒"的成因,保持农村劳动力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保护 工作福利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状况及社会保障需求 被引量:18
11
作者 姜向群 胡立瑗 山娜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60,共8页
现阶段我国多数农村地区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较为突出,其社会保障需求与制度及政策之间的缺口很大。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帮助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需要从社会保障和社... 现阶段我国多数农村地区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较为突出,其社会保障需求与制度及政策之间的缺口很大。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帮助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需要从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制度建设上给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对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和需求开展分析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残疾人 社会保障状况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的缺失与完善 被引量:15
12
作者 袁冬梅 刘子兰 刘建江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1,共5页
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既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侧重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角度剖析当前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缺失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推进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的... 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既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侧重从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角度剖析当前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缺失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推进农村教师社会保障的社会化进程、健全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促进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师 社会保障 农村教育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意愿 被引量:121
13
作者 王桂新 胡健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5,共11页
在考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基础上,利用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保障、社会保险、住房保障及教育保障等社会保障状况对城市农... 在考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的基础上,利用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保障、社会保险、住房保障及教育保障等社会保障状况对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尤以养老保险和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状况的影响更显著。城市农民工的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等个人属性特征与迁入地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等其他社会经济要素对其市民化意愿也有明显影响,年龄越大、在婚、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强烈;迁入越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大;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大。要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首先要努力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特别要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子女教育的状况和水平;同时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把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实现"1亿农民工市民化"重点放在东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 市民化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及其实现的法制保障 被引量:15
14
作者 葛庆敏 许明月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9,共14页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的该当责任,政府的参与应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主导性。政府应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者、制度建设者、资金保障者、运行监管者和服务提供者,但当前在角色承担上仍存在参与不足、协调能力差、监管混乱...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的该当责任,政府的参与应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主导性。政府应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者、制度建设者、资金保障者、运行监管者和服务提供者,但当前在角色承担上仍存在参与不足、协调能力差、监管混乱和服务提供滞后等偏离现象。为有效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政府应树立社会保障利益公平分享和权利平等保护的理念,着力解决自身组织、领导能力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与资金筹措,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督促机制与问责制度建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思锋 唐燕 张园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93,共8页
在构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社会保障需求量测算模型的基础上,对相关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资料进行了处理,测算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人均社会保障需求量和社会保障需求总量;比较了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和已婚男性的社会保障实施现状,分析了农村大龄... 在构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社会保障需求量测算模型的基础上,对相关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资料进行了处理,测算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人均社会保障需求量和社会保障需求总量;比较了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和已婚男性的社会保障实施现状,分析了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社会保障供给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社会保障需求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 社会保障需求 社会保障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4
16
作者 邓大松 吴小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644-648,共5页
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以及尽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这一制度虽然在一些地区已具雏形,但大部分地区仍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如何尽快完善... 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以及尽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这一制度虽然在一些地区已具雏形,但大部分地区仍未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如何尽快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径、机理与创新:社会保障促进精准扶贫的政策分析 被引量:68
17
作者 左停 赵梦媛 金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共12页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制度,其在缩小收入差距、保护人力资本、降低社会风险和保障基本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反贫困作用。当前农村扶贫阶段中,贫困人口的社会生理性致贫因素增强,因此要求包括社...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制度,其在缩小收入差距、保护人力资本、降低社会风险和保障基本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反贫困作用。当前农村扶贫阶段中,贫困人口的社会生理性致贫因素增强,因此要求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权利救济在内的社会保护式扶贫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应,社会保障既被列为反贫困的重要目标,也被列为反贫困的主要路径,在中国农村减贫发展进程中的嵌入程度逐渐加深。为了减少因制度不一造成的缝隙和叠加问题,让扶贫与低保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衔接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多领域、多主体的反贫困协作治理框架也需要被构建起来。在看到当前我国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减贫发展可喜成就的同时,也应注重解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减贫可以借鉴欧盟社会保障发展经验、加强服务供给、倡导更加积极的制度安排以及以"一站式服务"方法促进基层社会保障的协同化治理为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 精准扶贫 反贫困机制 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养老:家庭方式需要支持 被引量:60
18
作者 张正军 刘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67,共8页
从宏观视角及制度扩张和静态均衡角度对农村养老的关注多具有政治考量和货币补偿的特点,据此推行的社会养老政策迄今为止绩效不佳。对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流动及家庭权威分散所做的分析表明,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是双重的,在... 从宏观视角及制度扩张和静态均衡角度对农村养老的关注多具有政治考量和货币补偿的特点,据此推行的社会养老政策迄今为止绩效不佳。对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流动及家庭权威分散所做的分析表明,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是双重的,在弱化的同时也存在某些促进方面。农村养老现行而有效的方式依然以家庭为主。家庭不仅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且在经济支持上也占据着最大份额。社会转型对农村养老的冲击不在于动摇了家庭养老的主体角色与核心功能,而在于削弱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方式,拓展或改变了家庭养老的存在形式。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农村养老制度建设应围绕稳定、扩展或补充而不是抑制家庭的模式来展开。家庭养老需要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农村养老 家庭结构 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城乡统筹考虑的一个思路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杨翠迎 黄祖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格局基本形成,但制度体系还不健全,制度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期待。各地实践表明,我国基...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格局基本形成,但制度体系还不健全,制度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迫切期待。各地实践表明,我国基本具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能性,但这一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必须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进行,其基本框架应由养老、医疗、就业、工伤、生育、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等制度体系构成。当前制度建立与完善的重点在于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救助体系等问题的突破,同时也将面临以下难题:实现全覆盖难、保障资金的筹集难、保险关系转移难、保障功能扭曲效应的消除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制度体系 城乡统筹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间农村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纪江明 赵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7,共5页
在对理论和经验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Panel Data模型,并运用4大区域农村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支出数据(1991-2008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 在对理论和经验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Panel Data模型,并运用4大区域农村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支出数据(1991-2008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具体来说,东部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系数为0.262,说明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每增加1%,会促进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262%;中部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系数为0.237;东北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系数为0.145;西部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系数为0.087,可见,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最大,西部地区最小。就其他解释变量来说,各地区的人均GDP对其居民消费支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部地区的GINI系数对其居民消费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他地区的GINI系数对其居民消费支出没有影响;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率对其居民消费支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其他地区的城市化率对其居民消费支出没有影响。这些充分说明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公平性、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也不同。本文还提出了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提高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消费支出和生活水平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