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力析出对生态脆弱区耕地撂荒的影响 被引量:75
1
作者 田玉军 李秀彬 +1 位作者 马国霞 郝海广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9,共6页
研究目的: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研究农业劳动力析出对生态脆弱区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方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撂荒耕地面积与劳动力外出数量、时间及农户所拥有的耕地总面积呈正相关;耕地中的坡耕地和旱地首先被撂荒。... 研究目的: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研究农业劳动力析出对生态脆弱区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方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撂荒耕地面积与劳动力外出数量、时间及农户所拥有的耕地总面积呈正相关;耕地中的坡耕地和旱地首先被撂荒。研究结论:劳动力析出会促使农户撂荒部分质量差的耕地;这种撂荒行为有助于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业劳动力 城乡流动 耕地撂荒 宁夏南部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2
2
作者 祁新华 朱宇 周燕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愿及其城镇化效应。结果显示,居民迁移行为不太频繁,且多数为就地就近的近距离迁移;同时迁移意愿不够强烈,并且倾向于近距离的中小城镇。在"双拉力"模型分析框架内,乡村拉力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收入水平(预期收入)、社会保障与乡土情节,城市拉力包括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居住环境、子女教育等,乡村拉力作用强度远大于城市拉力。在这个来源于乡村的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当地居民出于个人比较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更倾向于选择就地转型,由此导致了与西方传统城市化模式迥异的就地城镇化现象。进一步论证了就地城镇化产生与发展的本地性与客观必然性,深化了对就地城镇化现象微观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劳动力 迁移意愿 就地城镇化 “双拉力”概念模型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回流的选择性与非农就业:来自湖北的证据 被引量:55
3
作者 胡枫 史宇鹏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80,共10页
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民工回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利用来自湖北省的农村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回流原因与返乡非农就业状况。农民工的回流决策不仅要受到其人力资本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民工回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利用来自湖北省的农村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回流原因与返乡非农就业状况。农民工的回流决策不仅要受到其人力资本的影响,也与老人需要赡养、农业负担较重、与家人团聚等家庭因素以及输出地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关。相对于那些仍然外出的农民工而言,回流农民工往往是负向选择的结果,并没有表现出比从未外出农村劳动力更倾向参与非农就业。因此,农民工回流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可能并不像大部分研究结果所显示的那么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农民工回流 非农就业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的解释——人力资本差异视角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秀芝 孙妍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7,共11页
基于两种人力资本差异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探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现象,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影响,而转移劳动力的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作用。... 基于两种人力资本差异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探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现象,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影响,而转移劳动力的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作用。随着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附着在转移劳动力身上的人力资本量流出较多。中、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外溢及农村人力资本的弱化是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此,应对外流的人力资本进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迁移谜题 人力资本差异 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易斯模型、劳动力异质性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 被引量:22
5
作者 郭熙保 黄灿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8,共5页
刘易斯模型把乡—城劳动力转移建立在劳动力同质性的假定基础上,但这个假定不符合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不符合我国实际。从调查数据可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它所带来的问题表现为:农村留守劳动力低素质化、农民工非... 刘易斯模型把乡—城劳动力转移建立在劳动力同质性的假定基础上,但这个假定不符合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不符合我国实际。从调查数据可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它所带来的问题表现为:农村留守劳动力低素质化、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化、农民工非市民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陷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民工教育和培训以及返乡创业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劳动力异质性 农村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水平的经济效率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少国 王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8-148,共11页
目前城乡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过大城乡收入差距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制约了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从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对经济持续增长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城乡收入差距究竟多大才是... 目前城乡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过大城乡收入差距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制约了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从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对经济持续增长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城乡收入差距究竟多大才是适度的,在理论上并没有明确的阐释。本文通过一个劳动力迁移的两部门模型,确立了以经济效率为参照标准的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水平,对适度水平任何方向的偏离都会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以此为标准,本文还对我国城乡差距的适度水平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偏离适度水平,必须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效率 劳动力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不一致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86—2010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浩 陈中伟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8,共7页
通过对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并利用1986—2010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不一致性;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模式下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是造成二者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提高... 通过对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并利用1986—2010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不一致性;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模式下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是造成二者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提高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收入水平及其稳定性有利于二者趋同;较低的地租、较高的城市生活成本和城乡二元制度的约束制约了二者一致进行。为此,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土地流转 城乡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产权、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金阳 周应恒 黄昊舒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53,共13页
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区分农地产权的两种效应——生产率改进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成本降低效应,分析其对农业-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以及最终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农地产权强化未必能促进劳动力由农业... 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区分农地产权的两种效应——生产率改进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成本降低效应,分析其对农业-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以及最终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农地产权强化未必能促进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部门转移,但是能够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如果城乡的资产分配状况不改善,仅仅依靠劳动力流动,城乡收入差距难以有较大改观。分别运用RUMi C微观调研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检验农地"大调整"和"小调整"对家庭非农劳动参与的影响以及省级层面的征地补偿费用(指代农地产权状况)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联系,结果倾向于支持强化农地产权能够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尽管作用有限),并且征地补偿费用越高的地区往往城乡收入差距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强度 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两部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流动方向和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建军 李勇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1,共5页
现有文献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性地分析了劳动力流入和流出两种流动模式对当地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对4个省份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 现有文献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性地分析了劳动力流入和流出两种流动模式对当地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对4个省份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对于劳动力流入地而言劳动力流动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而对于劳动力流出地而言劳动力流动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流入 劳动力流出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尹继东 王秀芝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5,共8页
按照传统理论,劳动力转移会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然而对江西的实证分析显示,由于转移劳动力只能得到其创造财富的较小部分,因而仅有就业转换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不能缩小,反而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为此,应通过加大农业投入、加强... 按照传统理论,劳动力转移会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然而对江西的实证分析显示,由于转移劳动力只能得到其创造财富的较小部分,因而仅有就业转换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不能缩小,反而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为此,应通过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就业歧视以提高转移劳动力工资水平等多种方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二元经济模型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白菊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14,共6页
采用河南省农村住户问卷调查资料,运用二进制Probit回归方法,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经营承包耕地数量、家庭户主性别和政治特征在统计上显著影响着农户家庭劳动力的进城务工行为;但是... 采用河南省农村住户问卷调查资料,运用二进制Probit回归方法,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经营承包耕地数量、家庭户主性别和政治特征在统计上显著影响着农户家庭劳动力的进城务工行为;但是家庭户主的文化程度对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却呈负方向影响,并且除中专文化水平以外,其他受教育水平对家庭劳动力进城打工概率的影响在统计上检验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进城务工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流动对夫妻家庭性别分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传红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95-101,共7页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家庭举家流入城市,这种"家庭化流动"对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及稳定具有深刻影响,但流动对这些家庭本身的影响如何?本研究在流动与性别相关研究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家庭举家流入城市,这种"家庭化流动"对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及稳定具有深刻影响,但流动对这些家庭本身的影响如何?本研究在流动与性别相关研究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的89户农民工流动家庭流动前后的性别分工状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而得出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工流动家庭的性别分工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 家庭化流动 性别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迁移式农民市民化界定与实现路径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管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21-27,共7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乡城迁移和农民市民化逐渐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农民既是乡城迁移和市民化的主体,又是城市化的主体和核心,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和能动作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要求迁入城市的农民转化为市民。为... 进入21世纪以来,乡城迁移和农民市民化逐渐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农民既是乡城迁移和市民化的主体,又是城市化的主体和核心,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和能动作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要求迁入城市的农民转化为市民。为此,"乡城迁移式农民市民化"概念体系需要深入界定。在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乡城迁移的农民必须完成职业转化、身份转变、思想转换和地域转移四个方面的转化。乡城迁移式农民市民化具有农村农民市民化不可比拟的优点,能够很好地解决我国二元经济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乡村人变为城市人,融入城市生活,建设城市,从而使城市向着更高层次迈进。而且,乡城迁移式农民市民化是一个开放性的研究领域,需要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乡城迁移 市民 农民市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净收益最大化的中国乡城迁移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国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4,共6页
本文建立了基于农户劳动配置净收益最大化的乡城迁移模型,把制度、生活成本和农村非农产业等变量引入模型,把非永久乡城迁移纳入分析框架,并从模型入手对乡城迁移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用专项调查的数据对部分因素的影响进行了... 本文建立了基于农户劳动配置净收益最大化的乡城迁移模型,把制度、生活成本和农村非农产业等变量引入模型,把非永久乡城迁移纳入分析框架,并从模型入手对乡城迁移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用专项调查的数据对部分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净收益 乡城迁移 劳动配置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籍制度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文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6-149,共4页
通过分析户籍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紧—松—紧状况的原因,指出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均衡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阻碍的主要因素,而户籍制度则是其一个制度方面的表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户籍制度的改革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通过分析户籍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紧—松—紧状况的原因,指出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均衡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阻碍的主要因素,而户籍制度则是其一个制度方面的表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户籍制度的改革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产业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与中国城乡综合就业发展战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珏岚 《西北人口》 2005年第4期40-43,共4页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结果不仅使城市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而且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应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我国当前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就业形势又相当严峻,要全面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结果不仅使城市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而且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应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我国当前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就业形势又相当严峻,要全面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应借鉴托达罗人口迁移理论,实现城乡综合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 农村劳动力 农业发展 城乡综合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回流农民工的多维审视:基于现有研究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玉侠 张剑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0-168,共9页
农民工回流是中国当前人口流动的一种独特现象,回流农民工成为中国城乡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概念界定与群体特征、现象发生与演进趋势、回流动因及影响因素、回流效应与多重影响、身份认同与再社会化、职业选择与未来发展,是理解农民工... 农民工回流是中国当前人口流动的一种独特现象,回流农民工成为中国城乡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概念界定与群体特征、现象发生与演进趋势、回流动因及影响因素、回流效应与多重影响、身份认同与再社会化、职业选择与未来发展,是理解农民工回流现象和回流农民工群体的六个基本维度。迄今,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既有普遍共识,亦有多元争鸣。随着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诸多关系到回流农民工生活发展的新现象、新问题开始出现,亟待学术界的探索和回应。未来,相关研究应当实现三大拓展,即从现状描述到发展展望的拓展、从宏观分析到微观剖析的拓展、从理论观照到人文关怀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回流 劳动力迁移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回流农民工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8
作者 齐小兵 《西部论坛》 2013年第2期28-34,共7页
受农民工的代际更替、产业政策、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民工回流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受限于二元分割的城乡制度,中国农民工反向迁移的比率或者说潜在比率要远远高于国外。目前,关于中国农民工回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回... 受农民工的代际更替、产业政策、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民工回流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受限于二元分割的城乡制度,中国农民工反向迁移的比率或者说潜在比率要远远高于国外。目前,关于中国农民工回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回流规模、回流原因、回流农民工群体的特征以及回流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总体上看,中国农民工回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过多地侧重于宏观层次的回流原因分析与回流影响的考察,而缺少对回流农民工个人层面的具体分析,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与经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农民工 劳动力迁移 推拉理论 主动回流 被动回流 社会资本 城乡二元结构 户籍制度 土地制度 农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劳动力流动、工资决定机制与劳动市场政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志刚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3,共12页
对Fields(2005)的研究进行扩展。在乡-城劳动力流动理论背景下,运用洛伦茨曲线分析三类劳动市场政策在具有不同工资决定机制的四个"HT类模型"中对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经典HT模型不同,在其他三个模型中工资补贴... 对Fields(2005)的研究进行扩展。在乡-城劳动力流动理论背景下,运用洛伦茨曲线分析三类劳动市场政策在具有不同工资决定机制的四个"HT类模型"中对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经典HT模型不同,在其他三个模型中工资补贴和就业补贴之间的"等价性"不再成立,而且现代部门收入控制政策和传统部门收入改善政策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以现代部门规模收缩为代价的。这意味着应当配合使用各种劳动市场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劳动力流动 洛伦茨曲线 工资决定机制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流动新趋势探讨
20
作者 王丽萍 陈莹颖 廖佳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0-192,共3页
以劳动力城乡迁移理论为依托,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进行探讨。分析了30年间我国劳动力迁移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劳动力城乡迁移的6种途径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劳动力 城乡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