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合过程中表面形貌变化的分形表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国安 葛世荣 张晓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5-56,共2页
磨合是各运动副在投入运行前为获得好的配合性、提高承载能力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表面形貌的明显变化是磨合过程中表现出的重要特征.本文引入分形理论,用分形参数表征磨合表面的形貌变化.研究表明,磨合表面变化的分形参数表征是简单有效的.
关键词 磨合 表面形貌 分形几何 分形表征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接触式机械密封泄漏模型 被引量:33
2
作者 孙见君 顾伯勤 魏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26-1631,共6页
The existing leakage models,which include smooth plane leakage model,rough and waveform surface leakage model,and tapered-face leakage model,can not be applied to describing the active state of contacting mechanical s... The existing leakage models,which include smooth plane leakage model,rough and waveform surface leakage model,and tapered-face leakage model,can not be applied to describing the active state of contacting mechanical seal.In these models,only prime microscopic surface topography and constant leakage rate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Based on fractal geometry theory,a leakage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change of microscopic surface topography and time-correlation of leakage rat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kage rate,the change of microscopic surface topography of seal surface and leaking channel under operation conditions was described quantitatively by fractal parameter with unattached dimension.There existed an optimum fractal parameter during the mechanical seal running,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lowest leakage rate.The research results helped to ascertain the roughness and waviness of seal surface,and to select machining methods of sealing members.According to the leakage model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leakage rate of contacting mechanical seal can be forecasted,which may be used as reference in the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of mechanical se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泄漏模型 表面微观形貌 分形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微观形貌的分形表征及模拟 被引量:23
3
作者 袁长良 李成贵 刘廷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8-80,共3页
最近的研究表明,机械加工表面的微观形貌具有自仿射性和多尺度性,因而表面形貌的高度分布方差、斜率和曲率的方差不再是唯一的。基于分形几何理论,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来表征表面的微观形貌,所得到的参数是不依赖于... 最近的研究表明,机械加工表面的微观形貌具有自仿射性和多尺度性,因而表面形貌的高度分布方差、斜率和曲率的方差不再是唯一的。基于分形几何理论,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来表征表面的微观形貌,所得到的参数是不依赖于测量尺度而变的“固有”参数。根据分形几何建立的表面轮廓的数学模型可对表面轮廓进行模拟,为建立三维表面形貌的评定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几何 表面微观形貌 分形表征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表面粗糙度的均一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成贵 张国雄 袁长良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6,共5页
基于分形几何理论,通过分析各种机加工表面的轮廓谱矩和表面谱矩的关系,给出了三维表面形貌的均一性定义和定量评价方法。实验表明:精车和平磨工件的高度、斜率均一性较好,而镗和铣加工表面高度、斜率的均一性都比较差;刨加工表面... 基于分形几何理论,通过分析各种机加工表面的轮廓谱矩和表面谱矩的关系,给出了三维表面形貌的均一性定义和定量评价方法。实验表明:精车和平磨工件的高度、斜率均一性较好,而镗和铣加工表面高度、斜率的均一性都比较差;刨加工表面的高度均一性较好,但斜率均一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表面形貌 分形几何 均一性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密封磨合过程软质环端面形貌变化的分形表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魏龙 常新中 张鹏高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82,共5页
为研究和掌握机械密封磨合过程中软质环端面形貌的变化规律,在自制的机械密封试验装置上对2套B104a-70型机械密封进行了2种弹簧比压下的磨合试验,采用AF-LI型轮廓仪测量不同工作时段软质环的端面形貌参数,运用分形理论对磨合过程中表面... 为研究和掌握机械密封磨合过程中软质环端面形貌的变化规律,在自制的机械密封试验装置上对2套B104a-70型机械密封进行了2种弹簧比压下的磨合试验,采用AF-LI型轮廓仪测量不同工作时段软质环的端面形貌参数,运用分形理论对磨合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软质环端面存在明显的磨合阶段,随着磨合过程的进行,分形维数D和特征分形参数τ*迅速增大,特征尺度系数G迅速减小,当进入正常磨损阶段后,它们都保持较稳定的数值,稳定值分别为D≈1.636、G≈5.7×10-9 m、τ*≈1 030μm。特征分形参数表征磨合表面变化规律的灵敏性高,表征效果好。端面载荷对端面分形参数的变化趋势无显著影响,且对进入正常磨损阶段后的端面分形参数的影响很小,但载荷大磨合期短,弹簧比压为0.15MPa和0.3MPa时,磨合时间分别约为170.5h和110.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软质环 磨合 表面形貌 分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几何的表面微观形貌模拟及粘着弹性接触计算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冯丽 谢沛霖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7,共4页
基于Ausloos和Berman提出的推广的W-M函数对具有分形特征的粗糙表面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函数中与尺度无关的特征参数对表面微观形貌的物理意义。同时,基于Yan和Maugis的理论研究,用模拟的分形表面建立了考虑表面效应的弹性接触模型,通... 基于Ausloos和Berman提出的推广的W-M函数对具有分形特征的粗糙表面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函数中与尺度无关的特征参数对表面微观形貌的物理意义。同时,基于Yan和Maugis的理论研究,用模拟的分形表面建立了考虑表面效应的弹性接触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对整个过程进行迭代求解,得到了两接触面在不同的接触条件下各个接触斑点上的载荷分布和真实接触面积以及接触斑点的数量和尺寸。由于真实接触面积的尺寸敏感地反应表面微观几何形貌的变化,因此该方法为研究粘着机制和减小微尺度粘着效应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几何 表面微观形貌 表面效应 粘着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机定子和转子接触微观表面分析和形貌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志远 吴辛 +1 位作者 尹育聪 丁庆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共3页
研究了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接触表面的摩擦特性,测试了摩擦副表面的粗糙度、功率谱函数和分形维,利用分形几何模拟了摩擦层表面的表面形貌。研究表明,摩擦材料层表面特性对电机的运行特性的影响不能忽视;相对于摩擦材料铜表面是光滑的... 研究了行波超声电机定、转子接触表面的摩擦特性,测试了摩擦副表面的粗糙度、功率谱函数和分形维,利用分形几何模拟了摩擦层表面的表面形貌。研究表明,摩擦材料层表面特性对电机的运行特性的影响不能忽视;相对于摩擦材料铜表面是光滑的。研究有助于分析超声电机定、转子接触表面的微观力学特性,建立超声电机的接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摩擦特性 分形几何 表面形貌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合试验与表面形貌变化规律的分形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江炜 朱华 +1 位作者 姬翠翠 刘实现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62-66,共5页
为了研究和掌握真实磨合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在自制的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更换摩擦副的磨合磨损试验,用T1000表面轮廓测量仪对试件表面形貌进行在线测量,进而运用分形理论对磨合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 为了研究和掌握真实磨合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在自制的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更换摩擦副的磨合磨损试验,用T1000表面轮廓测量仪对试件表面形貌进行在线测量,进而运用分形理论对磨合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同一表面性质的一组试件进行磨合过程试验比传统的磨合试验方法科学合理,其试验结果具有客观性;随着磨合过程的进行,磨损表面粗糙度值Ra和尺度系数C逐渐减小,分形维数D与特征粗糙度Ra*逐渐增大,当达到磨合状态时它们都将达到稳定的数值。且特征粗糙度Ra*在反映磨合表面形貌的变化时不但具有与分形维数D和尺度系数C一样的规律性,而且表现出更高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合 表面形貌 分形维数 尺度系数 特征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表面粗糙度参数的矩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成贵 董申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8-173,共6页
以分形几何理论为基础 ,利用轮廓谱矩和表面谱矩对三维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进行了分形表征 ;并且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的三维评定参数 ,如均一性、等方性等 ;最后还进行了实验验证。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三维形貌 分形几何 评定参数 分形表征 表面谱矩 轮廓谱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轮表面轮廓的分形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建东 陈进 屈梁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88-990,共3页
提出了用分形几何的方法描述砂轮表面轮廓形貌。采用结构函数法计算砂轮表面周向轮廓的分维数d和拓扑常量c。综合应用分形参数d和c,能提供不依赖于尺度的砂轮轮廓形貌的描述方式,可有效地识别砂轮的磨粒大小、表面的磨损状态等。
关键词 砂轮 分形几何 表面形貌 表面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合表面形貌的分形模拟研究
11
作者 苑寅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4-36,共3页
采用分形插值法模拟磨合期的45钢表面轮廓,并计算相关的模拟参量,得出模拟出的表面轮廓与实测的表面轮廓有统计相似性,因而可用模拟出的轮廓预测实际磨合匹配表面可能有的形貌。
关键词 磨合 表面形貌 分形插值 分形模拟 45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度凸轮机构共轭接触域图象轮廓的分形表征及识别方法的研究
12
作者 陶学恒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5期36-37,40,共3页
基于分形理论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研究分度凸轮机构共轭轮齿间的接触域图象的几何特征和分形表征方法,建立此类机构共轭轮齿上接触域图象轮廓识别的计算几何模型,用于分析和预测实际接触的共轭轮廓间磨损和接触应力分布状况,描述此类... 基于分形理论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研究分度凸轮机构共轭轮齿间的接触域图象的几何特征和分形表征方法,建立此类机构共轭轮齿上接触域图象轮廓识别的计算几何模型,用于分析和预测实际接触的共轭轮廓间磨损和接触应力分布状况,描述此类机构实际共轭接触域的复杂程度。同时可以分析和预测轮齿表面的摩擦磨损、接触应力、润滑条件等因素对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以便合理地选择分度凸轮共轭曲面的形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度凸轮机构 分形几何 接触域形貌 分形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计算收敛性的粗糙曲面三维形貌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泽龙 韩炬 董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149,共9页
针对现有机械加工面三维形貌模型不能有效反映曲面宏观与微观综合特征以及在接触、润滑等分析时计算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收敛性较好的曲面三维形貌模型。基于微分几何理论,采用矢量函数表征曲面的轮廓尺寸以及曲率等宏观特征... 针对现有机械加工面三维形貌模型不能有效反映曲面宏观与微观综合特征以及在接触、润滑等分析时计算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收敛性较好的曲面三维形貌模型。基于微分几何理论,采用矢量函数表征曲面的轮廓尺寸以及曲率等宏观特征;基于分形理论,采用Weierstrass-Mandelbrot(W-M)函数表征微凸体高度与分布以及纹理方向等微观特征,将矢量函数与W-M函数叠加,构建了曲面的三维形貌模型。为解决计算收敛性问题,通过滤波对粗糙表面进行平滑处理,在保留原有表面形貌特征前提下获得了连续可导粗糙表面,通过弹流润滑分析进行对比可知,滤波后的模型计算收敛性提升明显。应用Matlab对构建的三维粗糙面进行仿真,验证了模型对粗糙曲面形貌的有效表征能力。为检验模型的应用性,以RV减速器中的关键零件摆线轮为例,构建了摆线轮轮齿的齿面模型,模型能完整反映摆线轮轮齿的宏观轮廓与微观形貌,将得到的摆线轮齿形貌模型应用到混合润滑分析中,得到的分析结果与采用试验采集的粗糙面的分析结果一致,关键参数误差不高于3%,但计算时间大幅缩短,计算效率提升55.7%。调整粗糙曲面模型参数,可以快速得到不同的粗糙面参与相关的分析对比,能为机械结合面的宏观轮廓与表面形貌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微分几何理论 W-M函数 矢量函数 三维形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毛化表面形貌的分形机理与磨损性能
14
作者 刘红斌 《电加工与模具》 2011年第5期18-20,共3页
用分形几何理论表征电火花毛化表面微观形貌,通过常规的表面粗糙度指标,建立主要放电参数与毛化表面分形参数间的数学模型,利用分形参数研究电火花毛化加工参数对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在摩擦磨损分形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表面形貌分... 用分形几何理论表征电火花毛化表面微观形貌,通过常规的表面粗糙度指标,建立主要放电参数与毛化表面分形参数间的数学模型,利用分形参数研究电火花毛化加工参数对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在摩擦磨损分形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表面形貌分形参数对磨损率的影响。确定主要的放电加工参数(脉冲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所导致的加工表面形貌变化对最终表面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具体的加工电极及工件材料,可由最佳分形维数来确定最佳的放电脉冲宽度和峰值电流。计算结果对实际加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毛化 分形几何 摩擦磨损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