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9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approaches to pressure balance dynamic system in shield tunneling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守巨 于申 屈福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206-1216,共11页
In order to deal with modeling problem of a pressure balance system with time-delay, nonlinear, time-varying and uncertain characteristics, an intelligent modeling procedure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artificial n... In order to deal with modeling problem of a pressure balance system with time-delay, nonlinear, time-varying and uncertain characteristics, an intelligent modeling procedure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and input-output data of the system during shield tunneling and can overcome the precision problem in mechanistic modeling(MM) approach.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ining algorithm with Gauss-Newton optimization has fast convergent speed.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compared with mechanistic modeling approach, intelligent modeling procedure can obviously increase the precision in both soil pressure fitting and forecasting period. The effectiveness and accuracy of proposed intelligent modeling procedure are verified in laboratory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modeling neural network pressure balance system excavation chamber analytically modeling approa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convective pore-fluid flow in fluid-saturated porous rocks within upper crust:An overview 被引量:3
2
作者 ZHAO Chong-bin Bruce HOBBS Alison OR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01-514,共14页
Convective pore-fluid flow (CPFF)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generating mineral deposits and oil reservoirs within the deep Earth. Therefor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and 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thermodynamic process... Convective pore-fluid flow (CPFF)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generating mineral deposits and oil reservoirs within the deep Earth. Therefor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and 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thermodynamic process that triggers and controls the CPFF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exploration of new mineral deposits and underground oil resourc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cience, the CPFF within the upper crust can be treated as a kind of thermodynamic instability problem of pore-fluid in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The key issue of dealing with this kind of problem is to assess whether a nonlinear thermodynamic system under consideration is supercritical. To overcome limitations of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in dealing with the CPFF problems within the upper crust,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has been broadly employed for solving this kind of problem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overview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ssociated with solving the CPFF problems in large length-scale geological systems of complicated geometries and complex material distributions. In particular, two kinds of commonly-used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pproaches, namely the 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state approaches, and their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re thoroughly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ctive flow steady-state approach transient-state approach numerical modeling upper crust porous r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tt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bridge approach embankment based on scale model test 被引量:3
3
作者 ZHANG Jiu-peng LIU Tao +3 位作者 PEI Jian-zhong LI Rui ZOU Dao-guang ZHANG Yu-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956-1964,共9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backfill materials, geometries and slab setting on the settlement of bridge approach embankment, scale model was built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ridge approach emba...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backfill materials, geometries and slab setting on the settlement of bridge approach embankment, scale model was built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ridge approach embankment, and scale model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graded gravels were selected as the backfill materials, the effect of setting approach slab to reduce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is more prominent. When lime soils were selected as the backfill material, approach slab can moderate the longitudinal settlement slope. When using different backfill materials, the ultimate settlement of the positive trapezoidal backfill geometries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inverted trapezoid, and the backfill geometries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settlement sl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 approach EMBANKMENT scale model SETTLEMENT BACKFI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gent-Oriented Modelling Approach for Agile Manufacturing
4
作者 David Z Zhang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59-,共1页
The dynamic variations in demand patterns and produ ct mix, driven by unpredictable changes in a global market, are placing manufactur ing systems under significant pressure. In order to remain competitive, manu factu... The dynamic variations in demand patterns and produ ct mix, driven by unpredictable changes in a global market, are placing manufactur ing systems under significant pressure. In order to remain competitive, manu facturing organisations must satisfy demands timely. This implies that companies must increase product varieties, reduce time-to-market, shorten product-life cycles and at the same time maintain good quality and reduce investment costs. Conventional methodologies for planning and control have been found to be inadeq uate in meeting these challenges. Agile manufacturing is the state-of-the-art concept that provides enterprise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react rapidly and cos t-effectively to changes that occur in their environment. Several paradigms suc h as Holonic Manufacturing Systems (HMS), Bionic Manufacturing Systems (BMS) and Fractal Factory have been developed to en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achieve agi lity by integrating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 into a coordinated framework. Despi te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origin (HMS from social organisation, BMS from biolo gy and Fractal Factory from Mathematics), these paradigms have overlapping conce pts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 hierarchical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ulti-agent architec ture for manufacturing systems’ modelling. Multi-Agent Systems (MAS) provide su itable techniques for implementing the above concepts and as a branch of Distrib ut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I), have characteristics that have been explor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self-organisation, flexi bility, scalability, and robustness.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provides a suit able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where each agent represents a node in the hier archic tree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such as the company as whole, each plant wi thin the company, each cell or line within the plant, each machine in a cell or line. Each agent has the ability to perceive and evaluate changes that occur in the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interact with other agents in the system in order to reach an optimal decision, and act based on that decision. In other words, agents respond timely to unexpected changes by continuously co-ordinating t heir activities, and allocating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dynamically based on act ual shop-floor situation. The flexibility of this architecture also lies in its ability to accommodate both homogenous and heterogeneous agents, and its capabi lity for the dynamic addition and removal of agents using a conceptual intellige nt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similar to the blackboard messaging system. A Bidding -Based Scheme (BBS) would be used to generate and evaluate alternative scenario at run-time. In addition, this architecture can be extended to meet the requir ements of enterprise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 Agent-Oriented modelling approach for Agile Manufactu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内涵逻辑、模型框架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生全 张俊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0,共8页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响应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现实呈现。深刻把握数字治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内容构成,并将其置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发现数字治理与...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响应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现实呈现。深刻把握数字治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内容构成,并将其置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发现数字治理与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在国家战略逻辑、教育变革逻辑、理念行动逻辑维度高度耦合。考察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系统的理论模型,建构形成一个“价值共创—利益调适—制度优化—数字技术”整合性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进路:弥合“数字鸿沟”,建构基于公平正义、注重公众需求的教育治理理念观;打破“数字孤岛”,建构基于协同治理、强调利益调适的教育治理组织观;纾解“技术悬浮”,建构基于高效交互、突出预诊施策的教育治理行动观;防范“唯数据论”,建构基于精准循证、保持适度韧性的教育治理质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 内涵逻辑 模型框架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与QFD混合模型的易腐水果智能包装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文良 马雪寒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4-335,共12页
目的在体验流行、数字赋能、技术加持与消费升级的多重叠加时代背景下,从多维度、多场景、多向度、多情境、多层级系统研究如何满足消费者对于易腐水果智能包装的“特殊”需求,在数据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易腐水果包装进行智能化设计,以... 目的在体验流行、数字赋能、技术加持与消费升级的多重叠加时代背景下,从多维度、多场景、多向度、多情境、多层级系统研究如何满足消费者对于易腐水果智能包装的“特殊”需求,在数据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易腐水果包装进行智能化设计,以解决当下易腐水果保鲜、防腐难与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多方面购物体验欠佳的现实问题。方法综合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与QFD(质量功能展开模型)等数理方法混合模型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利用AHP构建层次结构分析模型与判断矩阵,利用QFD构建质量屋以确立消费者需求与质量特性关系,从而将用户需求转化为易腐水果智能包装的设计要素,以此为易腐水果智能包装设计提供可优化的思路与实践方案。结果明确了目前消费者对于易腐水果包装设计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设计方案,对于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延长易腐水果保鲜时长可以发挥较好功效。结论基于AHP与QFD混合模型进行易腐水果智能包装设计,能有效规避设计人员的主观臆断,紧扣消费者需求进行设计转化,可更精准地实现市场、消费者群体需求之间的转化与对接,通过多维度智能设计延长易腐水果货架期,减少资源浪费,保障消费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QFD 数理方法模型 易腐水果 智能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校长胜任力的多维评价与提升路径
7
作者 浦丽娟 张月 +1 位作者 杨柳玉 郑勤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中小学校长肩负着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具有良好胜任力的中小学校长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借鉴胜任力相关理论和方法,选取西部地区的代表性省份——云南为研究对象,以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 中小学校长肩负着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具有良好胜任力的中小学校长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借鉴胜任力相关理论和方法,选取西部地区的代表性省份——云南为研究对象,以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项目培训的学员及云南省各州(市)、县(市、区)教育体育局领导、中小学校长、副校长等人员为研究样本,通过360度反馈、大样本多阶段调查等方法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统计方法构建中小学校长胜任力模型,并以中小学校长工作绩效评价为检验标准,验证中小学校长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面对新时代发展背景对校长胜任力提出的新要求,可以通过体制保障、个体内驱力、激励手段、外部支持路径提升中小学校长的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小学校长 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现状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空管危险源数据分类
8
作者 王洁宁 闫思卿 孙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583-8594,共12页
在现代空管系统中,高效准确地识别和分类危险源文本数据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空管危险源数据指的是那些可能影响航空安全的潜在因素、条件或事件的信息集合,然而现有的文本分类方法难以应对数据类别多样性和类别不平衡问题。当下... 在现代空管系统中,高效准确地识别和分类危险源文本数据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空管危险源数据指的是那些可能影响航空安全的潜在因素、条件或事件的信息集合,然而现有的文本分类方法难以应对数据类别多样性和类别不平衡问题。当下迫切需要开发适用于空管系统的高效分类方法,以提高飞行安全水平。针对单一学习器用于空管危险源文本分类存在的类别分布较多,难以捕捉类别数据不平衡时的文本特征导致预测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Stacking训练思想的、两次加权的改进集成模型。首先,参考双防机制对危险源和安全隐患完成类别划分;再采用词频-逆文档频率(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 TF-IDF)算法提取预处理后的危险源文本特征完成向量化,并利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 SMOTE)和自适应合成过采样算法(adaptive synthetic sampling approach, ADASYN)分别随机生成向量化后的少数类文本,使文本数据集的类别分布趋于平衡;再从基学习器每折交叉验证的F1分数加权和基学习器之间敏感性评估机制动态加权两方面改进Stacking集成模型,提高类别不平衡危险源文本的分类性能。在所构建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SMOTE+改进集成模型,ADASYN+改进集成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提升0.9、1.1和1.0个百分点,较好地抑制处理多数类别过拟合的问题,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防机制 空管危险源 文本分类 自适应合成过采样算法(ADASYN) Stacking集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对人工智能的审计:边界、模式与策略
9
作者 房巧玲 高思凡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60,共10页
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对其进行审计监督势在必行,但对人工智能进行审计的边界、模式以及策略等基本问题尚待进一步厘清。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将对人工智能进行审计的对象边界由游离的技术、制度两个维度拓展至整合的责任方、技术... 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对其进行审计监督势在必行,但对人工智能进行审计的边界、模式以及策略等基本问题尚待进一步厘清。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将对人工智能进行审计的对象边界由游离的技术、制度两个维度拓展至整合的责任方、技术、制度、绩效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问题导向的审计模式以贯穿四维区域边界;并从审计权限、审计标准、审计方法、审计问责等方面提出对人工智能进行审计的实践策略。围绕对人工智能的审计应该“审什么”“如何审”,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引,不仅有助于厘清对人工智能进行审计的思路及理念,也为制定或优化人工智能监管政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审计模式 审计边界 审计策略 问题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竞技体育伦理问题识别与规范进路研究
10
作者 曹景川 颜秀真 +2 位作者 连小刚 樊峻甫 杨易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3,101,共8页
当代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泛伦理化特征明显,缺乏对伦理问题的识别判断,因而难以规范问题。本研究基于“伦理问题识别—规范模型构建—规范效能验证”研究链,提出以自觉性、价值性、社会性三原则作为伦理判准;进而阐明功利论、道义论、契约... 当代竞技体育伦理研究泛伦理化特征明显,缺乏对伦理问题的识别判断,因而难以规范问题。本研究基于“伦理问题识别—规范模型构建—规范效能验证”研究链,提出以自觉性、价值性、社会性三原则作为伦理判准;进而阐明功利论、道义论、契约论与德性论的协同机制,构建动态适配模型,实现伦理问题规范的情境化适配。通过跨案例对比检验,揭示规范模型实践效能并修正规范理论适配模型。本研究为竞技体育伦理问题识别与规范提供了兼具哲学严谨性与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推动伦理问题规范从“原则空转”迈向“精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伦理问题 问题识别 规范进路 动态适配模型 情境化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辱虐管理变化的动态前因:一个潜变化分数模型
11
作者 王永跃 王静 +1 位作者 刘军 金杨华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9-494,共16页
在辱虐管理前因研究中,以往研究主要关注辱虐管理持续高水平的前因,然而文献对于辱虐管理变化(增加或减少)的前因却知之甚少。基于社会互动理论和趋近−回避框架,本研究探讨了领导辱虐管理变化通过下属趋近−回避行为变化的中介作用对领... 在辱虐管理前因研究中,以往研究主要关注辱虐管理持续高水平的前因,然而文献对于辱虐管理变化(增加或减少)的前因却知之甚少。基于社会互动理论和趋近−回避框架,本研究探讨了领导辱虐管理变化通过下属趋近−回避行为变化的中介作用对领导后续辱虐管理变化的差异化效应。通过对配对的263位领导和263位下属进行四阶段的追踪研究,潜变化分数模型结果表明:(1)领导辱虐管理变化通过下属建设性趋近行为(如建设性抵抗)变化、破坏性趋近行为(如功能失调抵抗)变化和回避行为(如防御性沉默)变化的平行中介作用差异化影响领导后续辱虐管理变化。(2)领导自恋调节下属建设性抵抗变化和防御性沉默变化的平行中介路径。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为辱虐管理变化的动态前因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和辩证的视角,而且从领导−下属双向视角为辱虐管理的化解之道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辱虐管理 社会互动理论 趋近−回避框架 自恋 潜变化分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通勤行为建模与阶梯收费效率评价
12
作者 李志纯 吴苏萍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将解放驾驶员双手,从而为车内出行者自由开展车内活动提供方便.在阐述自动驾驶汽车通勤者车内活动效用的基础上,使用基于活动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普通驾驶汽车与自动驾驶汽车混行的多方式时变活动效用瓶颈模型,分析了... 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将解放驾驶员双手,从而为车内出行者自由开展车内活动提供方便.在阐述自动驾驶汽车通勤者车内活动效用的基础上,使用基于活动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普通驾驶汽车与自动驾驶汽车混行的多方式时变活动效用瓶颈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性质.确定了多方式瓶颈系统消除排队的连续动态拥挤收费方案,设计了最优阶梯收费方案来近似连续动态收费方案,评价了最优阶梯收费方案消除排队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线性时变边际活动效用下,不考虑自动驾驶汽车车内活动效用会导致对高峰期出行时间窗的偏差估计;普通驾驶汽车通勤者与自动驾驶汽车通勤者依次序出行,存在最优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占有率使得社会总成本最低;与不收费情形相比较,最优阶梯收费导致的排队延误消除率大于√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颈模型 基于活动的方法 车内活动效用 动态收费 阶梯收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金融风险溢出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13
作者 马德功 周进为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4,共15页
为了研究外部风险输入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首先利用全球股票市场的日频交易数据,采用网络关联度模型构建了全球金融风险溢出网络,并基于该网络对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输入进行了量化。然后,从传染性的视角出发,从市场、行业和机构的角... 为了研究外部风险输入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首先利用全球股票市场的日频交易数据,采用网络关联度模型构建了全球金融风险溢出网络,并基于该网络对中国面临的外部风险输入进行了量化。然后,从传染性的视角出发,从市场、行业和机构的角度测度了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对外部风险输入和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静态结构和演化动态进行了讨论。最后,采用分位数对分位数方法(Quantile-on-Quantile Approach)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全球金融风险溢出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在两者不同分位点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在极端分位点上,内外风险的共振较为剧烈,而在较为温和的分位点上,这种共振的强度较弱。基于研究结果,监管部门可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的实时性与有效性,以防范外部风险输入引发的国内风险的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风险溢出 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共振 网络关联度模型 分位数对分位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的地震动模型建立方法研究综述
14
作者 胡进军 夏逸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7,共13页
强震动数据是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基础,对于缺乏足够强震动数据的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存在困难。该文综述了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几种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混合经验方法和参考经验方法。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基于随机方法和确... 强震动数据是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基础,对于缺乏足够强震动数据的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存在困难。该文综述了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的几种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混合经验方法和参考经验方法。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基于随机方法和确定性方法分别模拟高、低频地震动建立地震动模型;混合经验方法通过将数值模拟与实际观测数据结合,利用调整因子将参考地区的经验地震动模型应用于目标地区,可有效解决数据缺乏问题;参考经验方法基于研究区域的小震记录,调整经验地震动模型,以适应特定地区情况,具有简约性和有效性。这三类方法各有特点,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考虑震源特性、复杂的地质和场地条件,计算结果依赖于震源模型和地下速度结构的精度和准确度;混合经验方法结合了数值模拟方法的灵活性和实测数据的统计特征,能在数据不足时建立相对可靠的模型;参考经验方法则更为快速简单,但对小震数据具有依赖性。最后,该文建议可通过人工智能和多源数据融合等方法,以提升缺乏强震动数据地区建立地震动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数据缺乏 地震动模型 数值模拟 混合经验法 参考经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对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傅贵 薛宇敬阳 +1 位作者 佟瑞鹏 栗继祖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不安全动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明确和统一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及判定标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梳理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Model中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建立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的对应关系,并以实际事故为... 不安全动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明确和统一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及判定标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梳理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和24Model中不安全动作的定义和判定标准,建立HFACS与24Model不安全动作因素的对应关系,并以实际事故为例论述对应关系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HFACS定义的不安全动作可以通过对应关系与24Model定义的不安全动作相对应;所建立的对应关系统一了不安全动作的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 对比分析 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 不安全动作 事故致因模型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精确概率输入下的贝叶斯模型更新方法及其应用
16
作者 王昊昊 李璐祎 刘昱杉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4-672,共19页
贝叶斯模型更新(BMU)是航空航天工程当中,缩小结构数值模型与真实物理模型之间偏差的一种实用方法。然而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由于数据稀疏或知识缺乏,结构输入变量先验分布非精确的情况普遍存在。针对非精确先验概率下如何高效地进行贝叶... 贝叶斯模型更新(BMU)是航空航天工程当中,缩小结构数值模型与真实物理模型之间偏差的一种实用方法。然而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由于数据稀疏或知识缺乏,结构输入变量先验分布非精确的情况普遍存在。针对非精确先验概率下如何高效地进行贝叶斯模型更新的问题,首先通过将非精确先验分布下的BMU问题等价转化为相应的可靠性分析问题,建立了基于嵌套可靠性方法(NRA)和增广可靠性方法(ARA)的两类非精确先验分布下的BMU数学模型。为了高效地求解这两类非精确先验分布下的BMU数学模型,分别提出了两种基于留一交叉验证的自适应Kriging代理模型算法,为非精确先验分布下高效地进行模型更新提供了两种思路。将所提算法应用于数值算例、悬臂梁模型、航空航天铆钉模型和简化机翼结构。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保证精度的同时,能极大地减少调用原始功能函数的次数,证明算法的效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精确概率 贝叶斯模型更新 Kriging代理模型 嵌套可靠性 增广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能耗与碳排放研究进展
17
作者 毛华恺 高森奥 +1 位作者 张国栋 杨兵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共18页
激光增材制造是一类先进的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加工自由、工序简单、成本低等诸多优势。目前,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生物医学等领域。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大量温室气体... 激光增材制造是一类先进的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加工自由、工序简单、成本低等诸多优势。目前,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生物医学等领域。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能源消耗日益增加,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介绍了激光增材制造的主要类型和工艺特点,基于激光金属沉积和激光粉末床熔融2类技术分支,分析了该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潜力。总结了激光增材制造能耗建模的主要方法,基于生产系统和能量类型,综述了能耗建模与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进展。对比了现有工业碳排放的测算与建模方式,指出生命周期法在增材制造碳排放研究中的优势,重点分析了运用该方法建立激光增材制造碳排放模型的基本步骤。从模型准确性和工艺参数优化效果等方面出发,介绍了激光增材制造及相关碳排放技术的研究案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目前激光增材制造及相关能耗与碳排放研究内容,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激光增材制造的节能、低碳、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能耗 碳排放 建模 生命周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椭球模型的机械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8
作者 马正琰 欧阳衡 +2 位作者 郝志杰 高硕 刘宝会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机械系统在服役过程中受到随机载荷、制造误差、安装误差等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导致系统响应常产生偏差,严重影响其运行稳定性与系统可靠性。在实际工程中,大规模、高质量采集复杂机械系统的数据非常困难,获取的数据样本量通常较小,... 机械系统在服役过程中受到随机载荷、制造误差、安装误差等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导致系统响应常产生偏差,严重影响其运行稳定性与系统可靠性。在实际工程中,大规模、高质量采集复杂机械系统的数据非常困难,获取的数据样本量通常较小,难以通过概率模型描述其不确定性。此外,当机械系统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运行时,数据可能集中在某些区域,呈现一定的聚类特征,导致该条件下机械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与度量存在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椭球模型的机械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来准确度量具有聚类特征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实现系统响应不确定性的快速评估。为了准确量化具有聚类特性的小样本数据,采用聚类椭球模型对其进行不确定性建模;根据参数区间信息,开展机械系统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机械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结合聚类椭球模型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获取机械系统响应的上、下边界,实现了系统参数不确定性传播;通过3个数值算例和1个雷达系统工程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小样本条件下机械系统性能不确定性问题时,超椭球聚类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传播 聚类椭球模型 功能度量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职教出海的实践路径--以浙江省高职院校抱团服务泰中罗勇工业园区中资企业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宣家辉 司银霞 +1 位作者 陆胜蓝 王雨帆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根据浙江省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服务泰中罗勇工业园区中资企业部分成功经验展开论述,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抱团的“两个合力”,二是把握企业主体与院校专业优先的“两个关键”,三是紧扣“职业+汉语”整合培育与“本土化”企业班组长... 根据浙江省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服务泰中罗勇工业园区中资企业部分成功经验展开论述,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抱团的“两个合力”,二是把握企业主体与院校专业优先的“两个关键”,三是紧扣“职业+汉语”整合培育与“本土化”企业班组长培养的“两个抓手”,希冀通过建设高度灵活、富有弹性的扎根境外经贸园区的校企合作平台,优先启动中外校企三方认可度高、条件成熟的企业外籍班组长培训项目,为高职院校职教出海提供办学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出海 双轮驱动 抱团服务 “职业+汉语”本土化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的虚拟传感器模型构建方法
20
作者 王崇鑫 刘晓军 +3 位作者 孙洋 冯锋意 朱长彪 李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65-2377,共13页
针对蓬勃发展的物理和赛博空间中出现的关键信息感知采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虚拟传感器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分析实体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并利用本体论法进行构造,提炼出包括本体特征、转化模块和关联特性三大要素组成的统一结构... 针对蓬勃发展的物理和赛博空间中出现的关键信息感知采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统一的虚拟传感器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分析实体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并利用本体论法进行构造,提炼出包括本体特征、转化模块和关联特性三大要素组成的统一结构。基于这些定义和应用过程的需求,建立六大构建准则,归纳整理出的3种不同的构建方式,实现了对多种需求的虚拟传感器的快速构建,使得模型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扩大了信息采集的范围。这种构建方式扩大了虚拟传感器的适用范围,本文将该模型应用于需采集众多种类和大量数据的电缆厂中压生产线生产环境中,成功得到各种形态的信息,包括:几何、物理信息以及行为、规则信息,有效扩大了数据感知采集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传感器 本体模型 建模方法 构建准则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