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果杨Rubisco活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尹吴 孙伟博 +1 位作者 周燕 诸葛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95,共13页
【目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第1步碳同化的关键酶,而Rubisco活化酶(RCA)能够使Rubisco处于稳定的催化活性状态,从而提高光合效率。本研究从毛果杨中克隆RCA基因并通过遗传转化南林895杨,获得PtRCA高... 【目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第1步碳同化的关键酶,而Rubisco活化酶(RCA)能够使Rubisco处于稳定的催化活性状态,从而提高光合效率。本研究从毛果杨中克隆RCA基因并通过遗传转化南林895杨,获得PtRCA高表达的转基因株系,并进行分子检测及相关功能分析,为培育杨树新型高光效抗逆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毛果杨基因组数据库信息克隆PtRCA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对PtRCA基因进行功能和结构分析。采用Gateway技术将PtRCA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GWB406中,以南林895杨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以转PtRCA基因南林895杨和对照(南林895杨)为材料,测定分析在高温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基因表达、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结果】从毛果杨中克隆获得PtRCA的CDS序列长1 323 bp,编码440个氨基酸残基,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8 315.9 Da,等电点pI为5.57,为疏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以及跨膜结构;通过序列对比,发现PtRCA属AAA+超级家族一员,且与大豆、拟南芥RCA蛋白同源性较高。转PtRCA基因南林895杨RC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且能够利用强光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其光饱和点也均高于对照,增加约12.5%~37.5%;光补偿点除3号株系外,其他转基因株系均略低于对照;转基因植株在光饱和点的光合速率比对照增高24.6%~55.7%。转基因株系对CO_2的利用能力和羧化效率均强于对照组,CO_2饱和点除1号和4号株系外,其他株系均比对照低12.5%~25.0%;CO_2补偿点比对照降低53.1%~80.4%;光呼吸比对照低37.7%~79.3%,并且转基因杨树在CO_2饱和点的光合速率比对照增高4.4%~26.4%。另外,转基因杨树表现出耐光氧化的能力,光氧化处理后,对照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下降61.7%,而转基因杨树下降45.0%~53.1%;对照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下降54.1%,而转基因杨树下降38.7%~52.0%;光化学猝灭系数对照下降68.3%,而转基因杨树下降51.0%~65.8%;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对照仅增加3.0%,而转基因杨树增加6.0%~26.5%。【结论】杨树Rubisco活化酶(PtRCA)蛋白与大豆、拟南芥RCA蛋白同源性较高。通过实时定量及相关生理分析表明,转PtRCA基因南林895杨具耐高温特性,利用CO_2和强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强,催化Ru BP进行羧化反应的效率较高。转PtRCA基因杨树能够充分利用吸收的光子,PSⅡ反应中心效率较高,过剩光能量得到较好的耗散,表现出耐光氧化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PtRCA基因的高效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光合效率,并对高温高光强具有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rubisco活化酶基因 基因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Rubisco活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邓意龙 孙雪 +1 位作者 徐年军 杨锐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单细胞绿藻蛋白核小球藻820Rubisco活化酶基因(rca)序列,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rca和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的表达规律。结果获得了1703bp的rcacDNA序列,包括66bp的5’非翻译区、1242bp的开放阅读框和395bp的3... 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单细胞绿藻蛋白核小球藻820Rubisco活化酶基因(rca)序列,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rca和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的表达规律。结果获得了1703bp的rcacDNA序列,包括66bp的5’非翻译区、1242bp的开放阅读框和395bp的3’非翻译区。序列比较和分析表明该蛋白核小球藻rca序列与其它绿藻的同源性高达78%—85%;偏好使用以G/C/T结尾的密码子;推测的RCA蛋白等电点和分子量分别为8.44和45.71kDa。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随光照时间增加rca与rbcS转录表达逐渐降低;不同盐度处理下rbcS的mRNA量变化不大,而rca在37.5盐度下表达量为25盐度的2.69倍;1.0—3.0mmol/L水杨酸处理rca与rbcS表达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核小球藻 rubisco活化酶基因 rbcS基因 转录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bisco活化酶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水稻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9
3
作者 金松恒 翁晓燕 +3 位作者 王妮妍 李雪芹 毛伟华 蒋德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1-886,共6页
利用pGEM Teasy、pBluescriptKS +获得了RCA基因两端可以引入与双元表达载体 pCAMBIA130 1多克隆位点相匹配的单酶切位点 ,将该片段连接到 pCAMBIA130 1载体 ,构建了RCA基因的反义植物表达载体 pCAMR0 2。通过电激法将该载体导入根癌农... 利用pGEM Teasy、pBluescriptKS +获得了RCA基因两端可以引入与双元表达载体 pCAMBIA130 1多克隆位点相匹配的单酶切位点 ,将该片段连接到 pCAMBIA130 1载体 ,构建了RCA基因的反义植物表达载体 pCAMR0 2。通过电激法将该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 5菌株中 ,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 ,将反义载体 pCAMR0 2转化粳稻品种中花 11,获得了抗潮霉素的再生植株 ,经过GUS组织化学检测和PCR鉴定结果表明 ,目的基因确已经整合到这些转基因水稻基因组中。表型测定显示 ,大部分反义水稻不能在大气CO2 浓度条件下生长 ,存活下来转化株也是生长缓慢 ,植株瘦小 ,RCA和Rubisco含量发生了明显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ubisco活化 反义 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叶草Rubisco活化酶基因SsRCA的分子特征及其表达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祝钦泷 谢先荣 +1 位作者 眭顺照 李名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7-1104,共8页
为研究观赏植物彩叶草的光合特性,根据Rubisco活化酶(RCA)的保守区域简并扩增获得的保守片段,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RCA全长cDNA,命名为SsRCA(GenBank登录号FJ787730)。SsRCAcDNA全长1 548bp,包含1个1 311bp的ORF框,编码436个氨基酸的前... 为研究观赏植物彩叶草的光合特性,根据Rubisco活化酶(RCA)的保守区域简并扩增获得的保守片段,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RCA全长cDNA,命名为SsRCA(GenBank登录号FJ787730)。SsRCAcDNA全长1 548bp,包含1个1 311bp的ORF框,编码436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其5-′UTR区含有1个终止子TAA,3-′UTR区具有2个mRNA非稳定性相关的DST-like元件和推测的加尾信号AATAAA。SsRCA蛋白具有定位于叶绿体的N端转运肽,具有2个保守的ATP-binding结构域、1个sensor 2基序和多个磷酸化位点。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sRCA与其他植物的RCA蛋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属于RCA的β亚基。表达分析表明,SsRCA基因在含有绿色组织的茎、叶和萼片表达。在9 h黑暗和15 h光照的光周期处理中,正午时表达量最高,午夜时表达量最低,具有明显的光诱导表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草 rubisco活化 分子特征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Rubisco活化酶基因ZmRCA1的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谭贤杰 宋燕春 +4 位作者 石云素 程伟东 吴子恺 王天宇 黎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6,共9页
Rubisco活化酶(RCA)是一种可激活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的伴侣蛋白,可通过对Rubisco的活性调节决定植物的碳同化效率。为了研究玉米ZmRCA1的多态性,参考GenBank中编码玉米Rubisco活化酶的ZmRCA1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玉米微核心种质的95... Rubisco活化酶(RCA)是一种可激活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的伴侣蛋白,可通过对Rubisco的活性调节决定植物的碳同化效率。为了研究玉米ZmRCA1的多态性,参考GenBank中编码玉米Rubisco活化酶的ZmRCA1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玉米微核心种质的95份自交系的ZmRCA1进行测序,获得长约1 680 bp的基因组序列。多态分析表明,在1 680 bp的区间内共发现22个SNP和8个InDel,其中5个SNP和1个InDel变异产生氨基酸序列改变;频率在0.1以上的13个多态性位点共形成27种单倍型,利用6个多态性位点就可以分辨约90%的单倍型。ZmRCA1基因具有高度序列保守性,基因DNA序列相似性为97.9%,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则达99.8%;中性检验表明,ZmRCA1基因符合中性进化模型假设,没有发生纯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isco活化(RCA)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InDe1 连锁不平衡(LD) 单倍犁 单倍犁标签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地蕨属药用植物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的核质协同进化研究
6
作者 曾宇灵 朱明玉 +4 位作者 李伟 刘义飞 张景景 雷笛 森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7,共14页
目的为深入探究药用阴地蕨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鉴定方法和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的进化规律,采集阴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Thunb.)Sw.)和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L.)Sw.)开展序列测定和数据挖掘。方法本研究结合二代短... 目的为深入探究药用阴地蕨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鉴定方法和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的进化规律,采集阴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Thunb.)Sw.)和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L.)Sw.)开展序列测定和数据挖掘。方法本研究结合二代短读长和三代长读长数据完整测定并混合组装了阴地蕨和蕨萁的叶绿体基因组。利用组装结果、GenBank库和SRA库中的公开数据,提取叶绿体基因组编码区和核基因rbcS编码区分别重建了18种蕨类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随后开展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大小亚基编码序列rbcL和rbcS的适应性进化及共进化分析。结果两种叶绿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39063 bp(NC_060644)和139372 bp(OR609363),物种之间有很高的共线性关系,物种内的反向重复区的共线性显著;分别蕴含着92个和78个cpSSR位点,具备作为分子标记的潜力。叶绿体基因组组装结果中的rbcL基因与转录组测序结果重建所得rbcS基因共进化分析表明:(1)蕨类植物中rbcL与rbcS基因存在显著的共进化网络;(2)RBCL、RBCS亚基中存在受到正选择的位点;(3)其中来自RBCL的位点11与RBCS的位点106既存在正选择又显示共进化,揭示蕨类植物的RuBisCO酶存在来自叶绿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的协同进化。结论本研究为药用阴地蕨属植物及近缘物种系统发育关系和分子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还为探索阴地蕨属植物RuBisCO酶的适应性进化与共进化提供了新视角,诠释了蕨类植物在长期适应地球环境变化中的细胞器与细胞核相互协同的进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isco 阴地蕨属 叶绿体基因 rbcS基因 共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胁迫下紫花苜蓿Rubisco羧化酶和活化酶活性变化及其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许超 何承刚 +2 位作者 牟兰 毕玉芬 姜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8-233,共6页
为探讨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Rubisco activase,RCA)活性变化及其基因表达,本研究以云南野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阿尔冈金’紫花苜蓿为材料,测定其在干旱和高温条件下植株叶片Rubisco和RCA酶活性... 为探讨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Rubisco activase,RCA)活性变化及其基因表达,本研究以云南野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阿尔冈金’紫花苜蓿为材料,测定其在干旱和高温条件下植株叶片Rubisco和RCA酶活性,并采用RT-qPCR分析Rubisco大亚基(rbcL)和Rubisco活化酶基因(rca)对干热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干热胁迫时间的延长,野生紫花苜蓿的Rubisco酶活性总体高于‘阿尔冈金’,且野生紫花苜蓿中的RCA酶活性对干热胁迫的响应时间较‘阿尔冈金’晚。rbcL基因和rca基因表达量受干热胁迫影响起初显著上升,而后随干热胁迫时间的延长持续降低,但野生紫花苜蓿的基因表达水平总体高于‘阿尔冈金’。2种酶活性与其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而rbc L和rac基因之间的表达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干热胁迫 rubisco RC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剑叶衰老期Rubisco活化酶对Rubisco活力和光合速率的调节(英文) 被引量:14
8
作者 蒋德安 陆庆 +2 位作者 翁晓燕 郑炳松 奚海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为明确 Rubisco活化酶在叶片衰老期间是否对 Rubisco羧化活性和光合速率起调节作用 ,本文研究了水稻剑叶衰老过程中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及含量 ,Rubisco活化酶活力及含量 .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与 Rubisc... 为明确 Rubisco活化酶在叶片衰老期间是否对 Rubisco羧化活性和光合速率起调节作用 ,本文研究了水稻剑叶衰老过程中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及含量 ,Rubisco活化酶活力及含量 .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与 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和 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间分别为 r2=0 .9663和 r2 =0 .70 2 ,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与 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和含量间分别为 r2 =0 .81 0 3和r2 =0 .81 4 3 ,Rubisco活化酶含量与 Rubisco和可溶性蛋白间分别为 r2 =0 .92 57和 0 .8675,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与含量间 r2 =0 .7587.Rubisco活化酶的含量占 Rubisco含量的 0 .5%~ 1 .0 % ,占叶片可溶性总蛋白质的 0 .5%~ 0 .6% ,随着剑叶衰老 Rubisco活化酶所占的比值加速下降 .这表明水稻剑叶衰老期间 ,Rubisco活化酶对维持 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和净光合速率有重要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片衰老 光合作用 rubisco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幼苗Rubisco与Rubisco活化酶对光强的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姜振升 刘培培 +2 位作者 王美玲 毕焕改 艾希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99,共5页
以津优3号幼苗为试材,研究弱光(LL:100μmol.m-2.s-1)、亚弱光(SL:300μmol.m-2.s-1)下黄瓜幼苗光合速率(Pn)、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1 d弱光处理后,黄瓜幼... 以津优3号幼苗为试材,研究弱光(LL:100μmol.m-2.s-1)、亚弱光(SL:300μmol.m-2.s-1)下黄瓜幼苗光合速率(Pn)、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1 d弱光处理后,黄瓜幼苗叶片的Pn、Rubisco初始活性、总活性及RCA活性均显著降低,亚弱光处理的Pn也明显降低,但其Rubisco初始活性和总活性与CK差异不显著。弱光和亚弱光处理的rbcS相对表达量有所降低,而rbcL和CsRC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说明弱光下Rubisco和RCA活性降低是引起Pn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当光强达到300μmol.m-2.s-1时,Rubisco和RCA活性与Pn相关性不明显。较长时间的弱光处理后,Pn的降低与rbcS相对表达量减小有关,而rbcL和CsRCA的表达量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Rubisco和RCA活性降低引起的光合速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核酮糖-1 5-二磷酸羧化/加氧(rubisco) rubisco活化(RCA) 基因表达 弱光 亚弱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Rubisco及其活化酶的免疫金标定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妮妍 蒋德安 +2 位作者 张峰 洪健 费万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7-391,共5页
采用免疫胶体金标记电镜技术对水稻叶片中的Rubisco及其活化酶进行细胞器定位,结果表明Rubisco主要分布于叶绿体,Rubisco活化酶特异性分布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预示Rubisco活化酶可能具有除活化钝化态Rubisco以外的其他功能.
关键词 水稻 rubisco rubisco活化 免疫胶体金标记电镜技术 细胞器 定位 叶绿体 线粒体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泛素活化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婷婷 吴扬 +3 位作者 李娟 李银花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0-508,共9页
应用cDNA-AFLP技术分离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获得一白期表达上调片断TDF(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TDF)。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片段与其他物种的泛素活化酶基因有很高的相似性。通过SMART-RACE技术分别扩增出其... 应用cDNA-AFLP技术分离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获得一白期表达上调片断TDF(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TDF)。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片段与其他物种的泛素活化酶基因有很高的相似性。通过SMART-RACE技术分别扩增出其3′和5′末端序列,成功获得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JN180299)。所得序列全长3 764 bp,其开放阅读框编码1 09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为121 kD。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烟草、蓖麻、水稻、小麦、拟南芥中的UBA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别有82%、81%、79%、79%、77%的同源性。qRT-PCR分析表明,安吉白茶UBA1基因在白化期的表达量是返绿期的2.49倍。泛素活化酶是泛素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系统中1个关键酶,茶树泛素活化酶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安吉白茶阶段性白化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泛素活化基因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对小麦幼叶叶绿素荧光和Rubisco活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常阿丽 毛晓芳 韩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23-1829,共7页
选用小麦‘ML7113’品种为材料,人工模拟He-Ne激光(5mJ·s-1·mm-2)、增强UV-B(10.8kJ·m-2·d-1)辐射及两者复合辐照进行处理,利用叶绿素荧光仪、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PCR技术研究7d龄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Rubi... 选用小麦‘ML7113’品种为材料,人工模拟He-Ne激光(5mJ·s-1·mm-2)、增强UV-B(10.8kJ·m-2·d-1)辐射及两者复合辐照进行处理,利用叶绿素荧光仪、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PCR技术研究7d龄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Rubisco活化酶含量、基因表达量及其基因序列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增强UV-B辐射后,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减弱,Rubisco活化酶含量及其基因表达量均下降;而低剂量的He-Ne激光辐照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经UV-B辐射后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所造成的损伤,且使Rubisco活化酶含量及其基因表达量上升。(2)与对照组相比,经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以及两者复合辐照处理后基因序列均出现两个相同的点突变,但并未造成氨基酸序列的变化。研究认为,低剂量He-Ne激光辐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UV-B辐射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活性、Rubisco活化酶含量及其基因表达量的降低;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对小麦幼苗Rubisco活化酶活性的影响可能发生在其转录水平,从而使小麦光合能力发生相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HE-NE激光 UV-B辐射 叶绿素荧光 rubisco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增强UV-B辐射后白菜叶绿素荧光特性和Rubisco活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晓丽 冀瑞萍 李亚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40-1445,共6页
一氧化氮(NO)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探讨NO对白菜经增强UV-B辐射后的修复作用,以中白60白菜为材料,外源喷施NO、模拟增强UV-B辐射及两者复合进行处理,研究白菜幼苗生长发育、叶绿素荧光特性、Rubisco活... 一氧化氮(NO)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探讨NO对白菜经增强UV-B辐射后的修复作用,以中白60白菜为材料,外源喷施NO、模拟增强UV-B辐射及两者复合进行处理,研究白菜幼苗生长发育、叶绿素荧光特性、Rubisco活化酶(RCA)含量、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后白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幼苗生物量、叶片数、叶长都大幅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叶绿素荧光特性均减弱,RCA含量、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均下降。而NO+增强UV-B复合处理后,受到抑制的白菜幼苗生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生物量、叶片数、叶长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多,光合作用强度、叶绿素荧光特性、RCA含量、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升。综上,NO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植株生物量,减少胁迫造成的损害,提高幼苗光合作用强度,促进增强UV-B胁迫下白菜幼苗的生长,从而防止由于增强UV-B导致白菜产量减少所引起的农业问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一氧化氮气体分子在植物抗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一氧化氮 增强UV-B辐射 叶绿素荧光 rubisco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分解酶基因多态性在儿童过敏性紫癜中的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慧玉 刘瑞兰 +5 位作者 庞保东 刘凤珍 岳爱红 田庆玲 戴秀华 韩宝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分解酶(PA F-A H)基因多态性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 SP)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9月至2004年2月诊断H SP患儿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16(7.6±2.8)岁,伴肾脏损害17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 R)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分解酶(PA F-A H)基因多态性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 SP)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9月至2004年2月诊断H SP患儿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16(7.6±2.8)岁,伴肾脏损害17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 R)方法检测PA F-A H基因型,并与40例健康儿童做对照。结果:H SP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7例伴肾脏损害患儿即紫癜性肾炎(H SPN)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H SP患儿肾脏损害的发生与PA F-A H基因多态性相关,具有G T及TT基因型者发生肾脏损害的机会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癍 过敏性 紫癜性肾炎 儿童 血小板活化因子分解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活化因子 基因多态性 过敏性紫癜 健康儿童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叶片生育过程中Rubisco活化酶及其与Rubisco和光合速率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翁晓燕 毛伟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21-125,共5页
水稻叶片生育过程中Rubisco活化酶、Rubisco和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 ,Rubisco活化酶、Rubisco活力和光合速率密切相关 ,Rubisco活化酶活力和光合速率的相关系数分别是 0 .9687(浙农 952 )和 0 .9545(浙农 966) ;高产品种浙农 952... 水稻叶片生育过程中Rubisco活化酶、Rubisco和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 ,Rubisco活化酶、Rubisco活力和光合速率密切相关 ,Rubisco活化酶活力和光合速率的相关系数分别是 0 .9687(浙农 952 )和 0 .9545(浙农 966) ;高产品种浙农 952的水稻叶片中Rubisco活化酶含量一直较高 ;尤其是生育后期 ,剑叶开始衰老 ,浙农 952的Rubisco活化酶含量下降较浙农 966慢。斑点杂交分析表明 ,生育期内浙农 952的Rubisco活化酶mRNA含量始终高于浙农 966,生育后期浙农 952的Ru bisco活化酶mRNA含量下降也比浙农 966略微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ubisco rubisco活化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bisco活化酶免疫单扩散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德安 翁晓燕 陆庆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5-258,共4页
利用纯化的 Rubisco活化酶 ,制备了该酶兔抗体 ,并研究了该酶免疫单扩散定量技术 .结果表明 ,在 Rubisco活化酶 0~ 2 0 0 μg/ m L的浓度下 ,酶量与沉淀圈面积成正比 ,酶的粗提液经 35%的硫铵沉淀后可用免疫单扩散法定量 .抽穗后水稻剑... 利用纯化的 Rubisco活化酶 ,制备了该酶兔抗体 ,并研究了该酶免疫单扩散定量技术 .结果表明 ,在 Rubisco活化酶 0~ 2 0 0 μg/ m L的浓度下 ,酶量与沉淀圈面积成正比 ,酶的粗提液经 35%的硫铵沉淀后可用免疫单扩散法定量 .抽穗后水稻剑叶 Rubisco活化酶含量在 9d内下降缓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isco活化 抗体 水稻 免疫单扩散定量分析 土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泛素活化酶基因家族进化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秋芳 马海洋 +2 位作者 陈曙 陈宏良 贾利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1-1087,共7页
泛素活化酶是蛋白泛素化所需的第一个酶,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出2个泛素活化酶(ubiquitin activating enzyme,UBA)基因,命名为Sl UBA1和Sl UBA2。序列分析表明Sl UBA1和Sl UBA2... 泛素活化酶是蛋白泛素化所需的第一个酶,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出2个泛素活化酶(ubiquitin activating enzyme,UBA)基因,命名为Sl UBA1和Sl UBA2。序列分析表明Sl UBA1和Sl UBA2基因的CDS序列长分别为3 060和3 255 bp,分别编码1 019和1 084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14.15和120.46 ku,分别位于第6和9染色体。2个基因均含有5个内含子,编码蛋白均为酸性、疏水性蛋白;对蛋白二级结构分析发现2个UBA蛋白均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定位于细胞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番茄UBA基因与其他物种UBA基因相似性高,进化过程非常保守。番茄不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2个UBA基因在根系和花的表达量较高,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非生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Sl UBA1基因在低温、干旱和盐胁迫下均上调表达;而Sl UBA2基因对非生物胁迫没有明显响应,这些结果表明Sl UBA1基因可能参与番茄对低温、干旱和盐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泛素活化基因 进化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bisco及其活化酶定位于豌豆和蚕豆叶绿体中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卫兵 洪健 +1 位作者 胡东维 蒋德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6-150,共5页
运用免疫金标记电镜技术研究了豆科C3植物豌豆(PisumsativumL.)和蚕豆(ViciafabaL.)叶片中Rubisco及其活化酶(RCA)的细胞定位,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相似,叶肉细胞叶绿体具有发达的基粒片层,Rubisco和RCA免疫... 运用免疫金标记电镜技术研究了豆科C3植物豌豆(PisumsativumL.)和蚕豆(ViciafabaL.)叶片中Rubisco及其活化酶(RCA)的细胞定位,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相似,叶肉细胞叶绿体具有发达的基粒片层,Rubisco和RCA免疫金标记颗粒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间质中,在基粒片层上很少,在表皮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内也有免疫金颗粒标记,在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细胞器中无特异性标记。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关键酶在叶绿体中定位的相似性,体现了C3植物在光合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isco 蚕豆 豌豆 定位 叶绿体超微结构 免疫金标记 气孔保卫细胞 植物光合作用 C3植物 结构与功能 电镜技术 细胞定位 解剖结构 植物叶片 叶肉细胞 活化 RCA 细胞质 特异性 细胞器 线粒体 相似性 关键 光合器 片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受体及核受体辅活化子对芳香族化酶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度金 杨春 +6 位作者 周长保 陈彬 陈敏 陈健 李渝萍 张放鸣 陈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 研究核受体及核受体辅活化子对芳香族化酶基因转录的调控。方法 酵母单、双杂合筛选、蛋白质 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DNA突变、报告基因转染功能分析、迁移率改变及足迹分析等技术。结果 ①鉴定了主导芳香族化酶基因在乳腺癌细胞... 目的 研究核受体及核受体辅活化子对芳香族化酶基因转录的调控。方法 酵母单、双杂合筛选、蛋白质 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DNA突变、报告基因转染功能分析、迁移率改变及足迹分析等技术。结果 ①鉴定了主导芳香族化酶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的启动子I.3和启动子Ⅱ的确切位置以及对这两个启动子起调节作用的沉默子 (Silencer)S1和cAMP效应要素 (CREaro)等顺式作用元件。②分离鉴定了能与类固醇衍生因子 1 (SterodogenicFactor1 ,SF1 )相互作用并参与芳香族化酶基因转录调控的转录因子 ,其中近 5 0 %的克隆编码两种新的富含脯氨酸的核受体辅调节蛋白质 ,命名为PNRC(Proline richNuclearReceptorCoactivators)。功能分析显示PNRC通过与SF1或ERR1相互作用 ,进一步增强SF1或ERR1对芳香族化酶基因启动子 1 .3的转录激活作用。③缺失突变及定点突变分析证明含SH3结合模体的 2 3个氨基酸残基区域是PNRC分子与核受体的相互作用位点。结论 我们鉴定了主导芳香族化酶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的启动子及调控序列 ,克隆了与DNA调控序列结合的蛋白质和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芳香族化酶基因转录调控的转录因子———一种新型的核受体辅活化子PN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 芳香族化 活化 PNRC 基因表达调控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化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与植物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20
作者 冀宪领 盖英萍 +1 位作者 王洪利 牟志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2,共7页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化酶(RCA)对桑树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以桑树幼叶为材料分离m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cDNA第1链为模板,根据RCA的保守区域设计1对兼并引物,经PCR扩增获得RCA的基因功能区中间片段。对得到的桑树RCA的cDN...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化酶(RCA)对桑树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以桑树幼叶为材料分离m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cDNA第1链为模板,根据RCA的保守区域设计1对兼并引物,经PCR扩增获得RCA的基因功能区中间片段。对得到的桑树RCA的cDNA片段编码氨基酸进行BLAST分析表明,其与GenBank中其它植物来源的RCA有较高同源性。将RCA的部分编码区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并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BL21中,经IPTG诱导,RCA的部分编码区在BL21菌株成功表达。将得到的RCA基因片段反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了RCA基因反义表达载体pBI121-RCA,以利于进一步阐明RCA与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以及用基因工程手段深入探讨桑树光合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1 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活化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反义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