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纳什讨价还价博弈的多任务分配策略
1
作者 李丽 钟晓雄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1197,共7页
在移动群智感知网络多个并发任务的情况下,如何根据用户资源以及任务的质量需求实现多任务的有效分配问题,利用纳什议价解模型在资源分配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纳什议价解的多任务分配策略。该策略将多个用户对多个任务根据不同目... 在移动群智感知网络多个并发任务的情况下,如何根据用户资源以及任务的质量需求实现多任务的有效分配问题,利用纳什议价解模型在资源分配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纳什议价解的多任务分配策略。该策略将多个用户对多个任务根据不同目标以及质量需求的选择问题映射为一个多方纳什议价博弈模型,并采用空间距离的方法有效求得此多方纳什议价博弈的最优解。感知平台根据此解对多个任务进行统一分配,将每个任务分配给最适合的用户去执行。该策略可以实现用户整体得益的最大化,在保障数据质量的同时,减少同一任务执行用户的数目,有效降低感知平台的激励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比现有任务分配策略具有更好的整体效用与任务质量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群智感知 纳什讨价还价模型 任务质量 任务分配 空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讨价还价理论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合约研究
2
作者 张海群 郭范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3,共8页
假设代理人执行2种任务,且执行每种任务有高努力与低努力2种行动,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委托人想激励代理人在2种任务上都付出高努力.在委托人提供给代理人的激励合约中,考虑了代理人与委托人就激励合约进行Rubinstein讨价还价的情况... 假设代理人执行2种任务,且执行每种任务有高努力与低努力2种行动,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委托人想激励代理人在2种任务上都付出高努力.在委托人提供给代理人的激励合约中,考虑了代理人与委托人就激励合约进行Rubinstein讨价还价的情况,进而构建了Rubinstein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并利用逆向归纳法求出了该博弈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进一步比较了在讨价还价之后的均衡合约中代理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与在原始未讨价还价时获得的保留收益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若委托人先出价,则在2期Rubinstein讨价还价均衡合约中,代理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与代理人的贴现因子有关,且当其贴现因子满足一定条件时,代理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会高于其在原始未讨价还价时的保留收益,而在无限期Rubinstein讨价还价均衡合约中,代理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与代理人和委托人的贴现因子有关,且当两者的贴现因子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代理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也会高于其在原始未讨价还价时的保留收益.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任务委托代理 rubinstein讨价还价 均衡合约 保留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的跨区域河流水资源分配研究
3
作者 付吉斯 鲁天伟 +4 位作者 郑勇 徐斌 闫峰 何中政 熊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3,33,共9页
行政区的人为分割使同一条河流流经不同的行政区域,当可分配水资源不足以满足整个区域水资源需求时,跨区域河流沿岸多利益主体因争夺稀缺的水资源就可能产生冲突。跨区域水资源分配成为解决跨区域水资源冲突问题的重要手段,鲁宾斯坦讨... 行政区的人为分割使同一条河流流经不同的行政区域,当可分配水资源不足以满足整个区域水资源需求时,跨区域河流沿岸多利益主体因争夺稀缺的水资源就可能产生冲突。跨区域水资源分配成为解决跨区域水资源冲突问题的重要手段,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凭借其能反映各利益主体讨价还价能力的特点,已在解决水资源冲突问题得到成功应用。而上述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大多对各利益主体的贴现因子进行单一定值处理,忽略了贴现因子的动态变化影响。为此,在考虑贴现因子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多主体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水资源分配模型。首先,基于讨价还价轮次、需水量的偏离程度和调节系数确定了动态贴现因子,构建了考虑动态贴现因子的报价策略,并综合考虑时间成本和水量损失因素确定谈判成本;然后,构建了多主体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水资源分配概念模型,讨论了3种因素对贴现因子的影响,开展了基于动态贴现因子与固定值贴现因子的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的对比研究;最后,以大汶河流域泰安段6个行政区为例展示了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多主体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水资源分配模型得到的水资源分配方案能够使结束谈判轮次提前,降低谈判成本,较好的均衡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得到各利益主体均能接受的合理分水方案提供了新方法,拓展了跨区域水资源分配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冲突 多主体鲁宾斯坦讨价还价模型 贴现因子 报价策略 大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的激励契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国东 蒲勇健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114,共5页
传统的激励契约理论通过假设委托人提供一个"要么接受,要么走人"的契约给代理人,从而搁置了委托人与代理人就契约进行的讨价还价问题。这种假设下,委托人能获得最大收入,但代理人只能获得保留收入。本文假设代理人可以与委托... 传统的激励契约理论通过假设委托人提供一个"要么接受,要么走人"的契约给代理人,从而搁置了委托人与代理人就契约进行的讨价还价问题。这种假设下,委托人能获得最大收入,但代理人只能获得保留收入。本文假设代理人可以与委托人就激励契约进行Rubinstein讨价还价,从而得到一份均衡的契约。在均衡契约中,代理人的收益往往会高于传统契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契约 委托-代理模型 rubinstein讨价还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的双渠道供应链利润分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燕 陈胜利 杨雅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3-46,共4页
为了科学合理地分配双渠道供应链利润,文章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一个批发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模型,分析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制造商—零售商两种渠道运营方式下的讨价还价策略,并讨论了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的利... 为了科学合理地分配双渠道供应链利润,文章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一个批发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模型,分析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制造商—零售商两种渠道运营方式下的讨价还价策略,并讨论了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的利润分配方案,结果表明不同渠道的销售量会因价格的改变而发生转移,最后,借助Matlab软件分析渠道份额系数与贴现率对分配方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instein讨价还价 双渠道 供应链 利润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并购中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被引量:25
6
作者 陈悦 倪浩 陶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企业并购 讨价还价 博弈模型 模型假设 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 不完全信息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讨价还价模型在风险投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君君 付克耀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X期50-52,共3页
针对风险投资中风险企业定价的问题,本文从博弈论出发,利用讨价还价模型分析了风险企业并购行动中各方的行为策略,探讨了影响和决定并购结果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实践中各相关因素是如何影响并购均衡的。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和不完... 针对风险投资中风险企业定价的问题,本文从博弈论出发,利用讨价还价模型分析了风险企业并购行动中各方的行为策略,探讨了影响和决定并购结果的主要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实践中各相关因素是如何影响并购均衡的。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参与者风险偏好的不同对均衡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价还价模型 博弈 风险投资 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讨价还价模型的并购谈判策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于波涛 于渤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07-1011,共5页
针对企业并购中难以制定恰当的谈判策略和精确获得并购价格的难题,采用两轮讨价还价模型,量化双方对真实价值、并购价值的估计以及对自身宣传、伪装效果的预期等影响并购谈判的诸多因素,并进行推导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并购谈判策略.结果表... 针对企业并购中难以制定恰当的谈判策略和精确获得并购价格的难题,采用两轮讨价还价模型,量化双方对真实价值、并购价值的估计以及对自身宣传、伪装效果的预期等影响并购谈判的诸多因素,并进行推导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并购谈判策略.结果表明,谈判双方不仅可以通过优化每轮谈判的具体出价获益,也可以通过控制出价顺序和谈判结束时机使己方获益最大化,给企业在并购中谈判策略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以理性量化代替声誉模型中的非理性成分,为不完全信息讨价还价博弈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博弈论 讨价还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粮食处理中心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原粮供应链治理模式 被引量:10
9
作者 冷志杰 谢如鹤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43,共8页
粮食处理中心是粮食"最初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利用鲁宾斯坦(Rubinstein)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粮农与粮食处理中心就激励契约谈判的过程及均衡契约的影响因素,提出粮食处理中心的原粮供应链治理的优化模式:粮食处理中心向上... 粮食处理中心是粮食"最初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利用鲁宾斯坦(Rubinstein)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粮农与粮食处理中心就激励契约谈判的过程及均衡契约的影响因素,提出粮食处理中心的原粮供应链治理的优化模式:粮食处理中心向上游集成的事前协商模式,即粮食处理中心通过粮食处理提高粮食品质,从而提高粮食等级,顺价卖给收购企业或者国家储备库,获得一个比市价高的价格。针对上游粮农,采用事前协商的讨价还价模式,商讨未来售粮增值利润的分配;通过明示烘干去杂等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等信息协调的方式,减少均衡契约获得的谈判成本。均衡契约既优先考虑了粮农利益,又兼顾了处理中心基本利益和机会主义支付,突出了双方的共同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粮 粮食处理中心 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供应链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谈判条件下技术许可契约问题研究——一个纳什讨价还价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兴 顾海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32-134,共3页
目前大部分文献都集中于分析不可谈判条件下的最优技术许可契约设计问题,即通常前提假定许可契约是"要么接受要么走人"的。分析可谈判条件下的技术许可契约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纳什的讨价还价模型,并给出一些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技术许可 可谈判契约 纳什讨价还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两层次行为主体利益分享机制——基于讨价还价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庆华 王文平 《技术经济》 2007年第4期74-77,89,共5页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分配和协调。罗宾斯泰英建立了一个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模型。该模型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启示:一是关于贴现因子;二是关于“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三是关于“尽快接受”原则。本文基于讨价还价模型探...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是利益分配和协调。罗宾斯泰英建立了一个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模型。该模型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启示:一是关于贴现因子;二是关于“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三是关于“尽快接受”原则。本文基于讨价还价模型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利益分享机制。首先,必须明确在长三角地区利益分事过程中存在着政府和企业两层次的行为主体;其次,由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殊性,政府仍然掌握着绝大部分的资源,因而必须建立政府间磋商机制;最后,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因而必须完善企业间竞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行为主体 利益分享机制 讨价还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塑料配煤炼焦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海英 孙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2,共3页
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方法构建了某钢厂与市政垃圾场之间关于废塑料供应价格的讨价还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双方达成协议主要取决于双方的谈判成本以及市政垃圾场关于价格预期的估计,最后提出政府应发挥协调作用并加... 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方法构建了某钢厂与市政垃圾场之间关于废塑料供应价格的讨价还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双方达成协议主要取决于双方的谈判成本以及市政垃圾场关于价格预期的估计,最后提出政府应发挥协调作用并加大对环保项目的扶持力度以保证环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价还价模型 废塑料价格 谈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债转股中的股权回购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蒲勇健 杨秀苔 《现代管理科学》 2002年第1期16-20,共5页
行为。文中给出了刻画股权回购协议的博弈模型一般框架,并就三周期情形导出了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该均衡确定了资产管理公司的最优股权回购时序量,也同时确定了转股企业的最优努力程度。最后,论文分析了模型的政策含义,讨论了... 行为。文中给出了刻画股权回购协议的博弈模型一般框架,并就三周期情形导出了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该均衡确定了资产管理公司的最优股权回购时序量,也同时确定了转股企业的最优努力程度。最后,论文分析了模型的政策含义,讨论了资产管理公司和局中人类型变动对均衡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讨价还价行为 纳什均衡 资产管理公司 国有企业 债转股 股权回购 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领域价值的决定及其讨价还价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仪元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5-107,共3页
传统经济学把流通领域的一切劳动都视为非生产劳动,通过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承认流通领域的部分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但是,纯粹流通过程,即在交换过程中如何坚持劳动价值论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 传统经济学把流通领域的一切劳动都视为非生产劳动,通过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承认流通领域的部分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但是,纯粹流通过程,即在交换过程中如何坚持劳动价值论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难题。在考虑流通的情况下,一方面存在历史时间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存在机会成本的作用。消费者在自己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价值(最高购买价格)和先进企业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价值(最低售价)之间讨价还价,形成讨价还价模型。通过讨价还价,使其通过交易换得的价值比自己生产的价值量要多,实现交换的劳动节约,从而把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领域 讨价还价模型 社会必要劳动价值 机会成本价值 历史时间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讨价还价博弈的“壳公司”定价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劲屹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3,共5页
买壳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一个重要的特征,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提炼,形成了一个基于动态讨价还价博弈的"壳公司"定价模型,并由此得出买壳上市实质上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过程,而双方得益权重则取决于公司自身的讨价还价... 买壳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一个重要的特征,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提炼,形成了一个基于动态讨价还价博弈的"壳公司"定价模型,并由此得出买壳上市实质上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过程,而双方得益权重则取决于公司自身的讨价还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壳上市 “壳公司”定价模型 讨价还价能力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技术转让价格的讨价还价模型研究
16
作者 李建华 张国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28-32,共5页
在基于非合作博弈讨价还价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技术转让的讨价还价过程,建立了具有破裂风险、贴现和内部选择因素的国际技术转让价格的讨价还价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选取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国际 技术转让 价格 讨价还价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基于讨价还价的动态博弈网络技术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杰 刘德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70-74,共5页
针对突发事件具有的不确定性,计雷提出了动态网络博弈技术。在此基础上,针对群体性事件同时具有事态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社会冲突的矛盾对抗性两个特征,将动态博弈网络技术与讨价还价理论相结合,得出了事态演化的均衡路径。首先,分别... 针对突发事件具有的不确定性,计雷提出了动态网络博弈技术。在此基础上,针对群体性事件同时具有事态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和社会冲突的矛盾对抗性两个特征,将动态博弈网络技术与讨价还价理论相结合,得出了事态演化的均衡路径。首先,分别构建了政府和周边民众各自认知下的动态博弈网络结构,并分析了各自的均衡路径。然后,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通过讨价还价模型的M-P解法,分析了政府和周边民众进行折衷达到双方均可接受的均衡路径,即政府建设PX项目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同时尽量减小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而周边民众希望以自己最小的投入将PX项目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最后,结合大连PX事件进行了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博弈网络技术 群体性事件 讨价还价模型 M-P解法 PX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手房交易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瑞 李登峰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8-595,共8页
研究了二手房市场的买卖双方为确定待交易房屋最终售价进行的讨价还价问题.通过分别建立了无限期和有限期情形下的二手房交易双方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无限期时买卖双方的子博弈完备均衡解,在此基础上,对博弈时间加以限制,求解有限期... 研究了二手房市场的买卖双方为确定待交易房屋最终售价进行的讨价还价问题.通过分别建立了无限期和有限期情形下的二手房交易双方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求解无限期时买卖双方的子博弈完备均衡解,在此基础上,对博弈时间加以限制,求解有限期时买卖双方在第二阶段的博弈均衡解,同时还构建了多次博弈模型并对某一具体交易时点的博弈过程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博弈结果取决于买卖双方贴现因子之比;双方对时间和惩罚的约定使卖方的成本加大,进而使最终报价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而这个报价的取值范围与卖方每轮报价成本、博弈次数及惩罚成本等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手房交易 均衡 讨价还价 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讨价还价模型框架下的农民工权益问题分析
19
作者 朱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0051-10052,共2页
利用讨价还价模型对农民工的权益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工加入工会的积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提升工会的讨价还价能力。
关键词 农民工 讨价还价模型 流动性 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讨价还价理论的企业集团中的利益分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哲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0-144,共5页
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企业集团组建模型,利用讨价还价理论,分析企业集团组建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分别利用Nash讨价还价理论和Rubinstein讨价还价理论,得出企业集团组建中的各种利益分配形式以及使其成立的条件,其中重点分析了不同成员... 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企业集团组建模型,利用讨价还价理论,分析企业集团组建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分别利用Nash讨价还价理论和Rubinstein讨价还价理论,得出企业集团组建中的各种利益分配形式以及使其成立的条件,其中重点分析了不同成员对讨价还价过程的耐受程度。最后给出算例验证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利益分配 Nash讨价还价 rubinstein讨价还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