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石墨烯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及其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1
作者 沈永才 徐菲 吴义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6-142,共7页
2004年以来,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在光电子、生物、能源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因平面内结合力较强、平面外结合力较弱以致可以将其剥离成单个细胞厚度的二维层状纳... 2004年以来,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在光电子、生物、能源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因平面内结合力较强、平面外结合力较弱以致可以将其剥离成单个细胞厚度的二维层状纳米材料,且该材料具备类石墨烯物理化学性质而被誉为"无机石墨烯"。关于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研究已有多年,众多研究表明,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性,在光电器件、催化及能源存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了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并对目前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化合物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能源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2
作者 沈永才 徐菲 吴义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33,35,共5页
综述近年来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微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液相剥离法等,并对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应... 综述近年来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微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液相剥离法等,并对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化合物 二维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掺杂Ru-Se簇合物电催化剂氧还原性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世斌 段东红 +3 位作者 刘洁 张忠林 郝晓刚 孙彦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2-806,共5页
采用羰基金属化合物低温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掺杂元素的M-Ru-Se(M=Fe,W,Mo)簇合物,并应用旋转圆盘电极电位扫描法测试簇合物的电催化活性及其抗甲醇性,采用TEM、XRD、EDS技术表征催化剂的微观形貌、结构和组成。结果显示,掺杂过渡元素对簇... 采用羰基金属化合物低温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掺杂元素的M-Ru-Se(M=Fe,W,Mo)簇合物,并应用旋转圆盘电极电位扫描法测试簇合物的电催化活性及其抗甲醇性,采用TEM、XRD、EDS技术表征催化剂的微观形貌、结构和组成。结果显示,掺杂过渡元素对簇合物的催化活性及其抗甲醇性有明显的影响,其中Mo-Ru-Se的还原电流最高,催化活性最高,W-Ru-Se次之,Fe-Ru-Se最低;电解质中加入甲醇后,W-Ru-Se的活性最高,Mo-Ru-Se次之,Fe-Ru-Se最低;相对地,W-Ru-Se具有较高的抗甲醇性。掺杂元素主要通过影响Ru核d电子结构改变簇合物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电还原 ru纳米簇硫族化合物 电催化剂 抗甲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微波介电加热法制备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辉 朱俊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9-334,共6页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合成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在这些新方法当中,液相微波介电加热法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引起了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液相微波介电加热法制备纳米粒子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是该方法在制... 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合成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在这些新方法当中,液相微波介电加热法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引起了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液相微波介电加热法制备纳米粒子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是该方法在制备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粒子中的应用,并且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作了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微波介电加热 液相法 制备 纳米材料 金属 过渡金属氧化物 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纳米材料Zn(en)_3Se,ZnSe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国强 陈日耀 +1 位作者 郑曦 陈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24-1327,共4页
以有机溶剂热技术制备片状Zn(en)3Se(en为乙二胺)纳米材料,DTGI、R、XRD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中乙二胺与中心离子Zn2+通过配位键相结合;以制得的纳米Zn(en)3Se为母体,在氮气氛中煅烧至980℃,热分解制得棒状纳米ZnSe;以TEM、ED初步研究... 以有机溶剂热技术制备片状Zn(en)3Se(en为乙二胺)纳米材料,DTGI、R、XRD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中乙二胺与中心离子Zn2+通过配位键相结合;以制得的纳米Zn(en)3Se为母体,在氮气氛中煅烧至980℃,热分解制得棒状纳米ZnSe;以TEM、ED初步研究了两者的形貌、结构;以提拉法分别将Zn(en)3Se、ZnSe纳米材料涂布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得纳米颗粒/ITO复合膜,并研究其光学特性。结果表明,Zn(en)3Se属立方晶系,呈片状结构;ZnSe属六方纤锌矿型,棒直径在40nm左右;可能的生长机理是乙二胺作为模板分子,首先嵌入到ZnSe无机结构框架中,接着受热分解逃逸出无机框架形成一维纳米棒。PL分析表明Zn(en)3Se的荧光红移至448n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纳米材料 溶剂热法 金属化合物 半导体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缺陷晶态WSe2纳米片:一种潜在的高效低成本析氢反应电催化剂(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洪方 王珂 +3 位作者 何松 杨凯 艾伟 黄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6-201,共6页
氢是高效的清洁能源,在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电解水制氢是通过消耗可再生的电能(水电、光电、风电等)和储量丰富的水资源以获得氢气,该方法制氢颇具应用前景。然而,电解水过程中的析氢反应(HER)动力学迟缓、过... 氢是高效的清洁能源,在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电解水制氢是通过消耗可再生的电能(水电、光电、风电等)和储量丰富的水资源以获得氢气,该方法制氢颇具应用前景。然而,电解水过程中的析氢反应(HER)动力学迟缓、过电位高,导致制氢能耗较大。为提升析氢反应速率,需在电解水设备中引入贵金属作为催化剂,这进一步增加了制氢成本。开发高效低成本的析氢催化剂对电解水制氢的规模化应用至关重要。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TMDs)因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和较低的氢原子吸附自由能,表现出良好的析氢催化活性,有望成为贵金属催化剂的替代品。近年来,MoS2、WS2、TiS2、TaS2、MoSe2、WSe2等TMDs材料被广泛用于催化析氢反应。TMDs的边缘位点被认为是其催化活性中心,且材料的催化性能与边缘位点数成正比。研究表明,通过缺陷调控增加边缘位点数是提升TMDs催化活性的不二法门。液相加工及其他低温合成法是目前制备富缺陷TMDs析氢催化剂的有效手段,然而该条件下得到的材料结晶性差、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析氢稳定性低。高温处理可合成高结晶性的TMDs,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但高温结晶会使材料比表面积减小、缺陷和边缘位点数减少,造成催化活性不佳。采用化学/电化学剥离晶态TMDs样品,可在室温条件下制备富缺陷晶态TMDs析氢催化剂。然而,此方法受限于易燃溶剂的使用,且制备过程繁琐,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富缺陷晶态TMDs的制备,是高效析氢催化剂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在已报道的TMDs中,WSe2因带隙小(1.6 eV)、导电性好而备受关注,引发了微纳WSe2催化剂的研究热潮。其中,片状WSe2有利于材料活性位点与电解液直接接触,通常表现出更优异的析氢催化活性。类似其他TMDs材料,富缺陷晶态WSe2纳米片的制备,目前仍难以实现。本工作以WO3和Se粉为原料,先在高温条件下合成高结晶度WSe2,再经超声剥离得到晶态的WSe2纳米片。在随后的长时间超声作用下,晶态WSe2纳米片表面会进一步产生许多纳米级的岛状颗粒,得到富缺陷晶态WSe2纳米片材料。选区衍射分析表明,岛状颗粒的引入使WSe2纳米片新增了多晶衍射环。同时,材料的BET比表面积高达105.2 m2·g-1,且具有更宽的孔径分布和更大的孔体积。在三电极条件下,以0.5 mol/L H2SO4为电解液,富缺陷晶态WSe2纳米片在10 mA·cm-2时的过电位仅为277 mV,远低于未剥离的WSe2材料(385 mV)。此外,富缺陷晶态WSe2纳米片的Tafel斜率(58 mV·dec-1)也明显低于剥离前的WSe2(81 mV·dec-1)催化剂。虽然富缺陷晶态WSe2纳米片的析氢催化活性与商用Pt/C (20%)贵金属材料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其成本较低,在大规模电解水制氢产业中仍有重要应用价值。交流阻抗测试进一步表明,富缺陷晶态WSe2纳米片具有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可有效提升析氢反应的电极动力学过程。长时间电解水析氢测试表明,富缺陷晶态WSe2纳米片不仅具有高的析氢催化活性,还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富缺陷晶态WSe2纳米片卓越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一方面,超声剥离减小了催化剂的尺寸、增加了比表面积、拓宽了孔径分布,形成了富缺陷的WSe2结构;另一方面,较高的结晶性使材料能够抵御电化学腐蚀,在析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化合物 硒化钨纳米 超声辅助剥离 电催化 电解水 产氢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