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自由曲面铣床重力/惯性力误差补偿
1
作者 李奇 张超 +1 位作者 于天彪 王宛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125,共8页
为了提高光学自由曲面的加工精度,针对传统机床在热和力方面的不足,构建了一种新的五轴机床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热变形对机床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重力/惯性力误差同步补偿方法.基于所建立的误差补偿模型对不同误差补偿方法... 为了提高光学自由曲面的加工精度,针对传统机床在热和力方面的不足,构建了一种新的五轴机床拓扑结构,该拓扑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热变形对机床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重力/惯性力误差同步补偿方法.基于所建立的误差补偿模型对不同误差补偿方法的误差补偿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重力平衡结合力学分流立柱可以提高铣床精度,变力(variable force,VF)的误差补偿效果显著优于定力(constant force,CF),二维运动重力平衡(two-dimensional motion gravity balance,TMGB)的误差补偿效果显著优于固定重力平衡(fixed gravity balance,FGB).最差的补偿方法为固定重力平衡结合定力,最好的补偿方法为二维运动重力平衡结合变力.固定重力平衡结合变力与二维运动重力平衡结合定力在不同条件下各有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自由曲面 热误差 惯性力误差 重力误差 误差补偿 误差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导航重力扰动影响与补偿方法综析
2
作者 陈喆 卞鸿巍 +1 位作者 林泓一 林丽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6,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研究分析惯性导航系统重力扰动影响与补偿:在阐释重力扰动对惯性导航系统精度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球谐模型法、组合模型法和重力图法等基于模型的重力扰动补偿方法进行总结;接着分析载体速度、载体高... 为了进一步提升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研究分析惯性导航系统重力扰动影响与补偿:在阐释重力扰动对惯性导航系统精度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球谐模型法、组合模型法和重力图法等基于模型的重力扰动补偿方法进行总结;接着分析载体速度、载体高度、补偿频率和导航系统性能参数等影响模型选择和补偿效果的多种因素,以及冰盖融化、大气负荷、潮汐效应和日月引力摄动等环境变化因素对基于模型补偿方法的影响;然后探讨优化惯性导航系统的控制特性和重力在线测量等基于非模型的重力扰动补偿方法;最后分析归纳不同应用需求下的惯性导航重力扰动补偿方法的选择要点和未来重力补偿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扰动补偿 惯性导航系统 球谐模型 重力 环境重力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粗精匹配结合的重力辅助惯性导航算法
3
作者 张锦柏 肖云 +3 位作者 陈垲宁 曹杰 洪晓东 王宇康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801,共14页
重力匹配导航是目前水下纠正惯性导航累积漂移误差的有效方式,既符合水下导航隐蔽性要求,又可保证潜器高精度导航定位.针对相关极值算法实时性及精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粗精匹配结合的重力辅助惯性导航算法.基于惯导误差随时间累... 重力匹配导航是目前水下纠正惯性导航累积漂移误差的有效方式,既符合水下导航隐蔽性要求,又可保证潜器高精度导航定位.针对相关极值算法实时性及精度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粗精匹配结合的重力辅助惯性导航算法.基于惯导误差随时间累积与其在短时内漂移误差不大的特点,约束并控制匹配点数量与质量.对观测点集合进行粗匹配,筛选合适结果作为精匹配的修正基础;结合最近点迭代算法对粗匹配轨迹进行旋转和尺度修正,补偿惯导误差,得到精匹配轨迹,并与传统匹配算法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粗精结合的优势能稳定提升匹配精度,可排除大量误匹配点,减少搜索时间近40%,经迭代变换后精度由千米级提升到百米级,显著提高了算法精度与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精结合 重力辅助导航 惯性导航 均方差匹配 迭代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GJO的随钻重力加速度在线提取
4
作者 杨金显 杨潇健 +1 位作者 蔺钰柯 张颖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7-344,共8页
为获得随钻重力加速度,研究了用磁惯性金豺优化算法(MIGJO)在线提取重力加速度问题。首先对随钻振动信号特性进行分析,建立随钻重力提取模型,并把各种非重力加速度整理为解向量;其次,根据随钻磁惯性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给出理想重力加速... 为获得随钻重力加速度,研究了用磁惯性金豺优化算法(MIGJO)在线提取重力加速度问题。首先对随钻振动信号特性进行分析,建立随钻重力提取模型,并把各种非重力加速度整理为解向量;其次,根据随钻磁惯性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给出理想重力加速度的输出目标函数,以及重力夹角和钻具径切向皮尔逊系数约束条件;然后,在金豺优化(GJO)的基础上,针对随钻中不同非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特性,利用上一次解向量进行逐维动态尺度随机游走的种群初始化;并利用重力模值相对误差和三角函数设计重力因子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此外,根据当前解的信息交互因子和适应度值设计攻击防御系数协调磁惯性金豺的攻击防御行为,利用最优解和次优解位置的攻击搜索策略提高重力提取精度和速度,利用上下界和突变点位置的防御搜索策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然后利用当前重力解与当地重力设计相似度来动态更新解向量位置,进一步提高重力提取精度。最后,设计模拟钻进和实钻实验,结果表明:使用MIGJO提取的重力加速度精度得到明显提升,解算的井斜角和工具面角绝对误差平均值分别控制在0.63°和0.8°以内,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随钻重力加速度的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重力提取 金豺优化器 惯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惯性组合系统中重力扰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冷悦 钟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7-1363,共7页
针对重力扰动引起惯性水平基准姿态测量误差进而导致天文/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天文/惯性组合系统中的重力扰动补偿方法。首先,基于导航误差模型分析了影响天文/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推导了重... 针对重力扰动引起惯性水平基准姿态测量误差进而导致天文/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天文/惯性组合系统中的重力扰动补偿方法。首先,基于导航误差模型分析了影响天文/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其次,推导了重力扰动、惯性水平基准姿态测量误差与天文导航定位误差之间的传播机理。然后,研究了重力扰动建模与修正方法,并将重力扰动补偿方法应用于惯性水平基准的导航解算回路中,实现重力扰动的有效补偿。跑车试验结果表明,所提重力扰动补偿方法可以将天文/惯性组合导航系统中定位误差的振荡幅值由1.6 n mile降低至0.5 n m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 组合导航系统 重力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力灯塔导航的水下重力匹配导航算法
6
作者 肖云 张锦柏 +3 位作者 陈垲宁 孙玮萱 洪晓东 曹杰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3-671,共9页
重力匹配导航是水下长时间、自主、静默、精确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其在重力特征不显著海域易出现误匹配,制约了在水下实际场景的有效应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力灯塔导航的匹配方法,联合优良适配区筛选策略与重力二维图... 重力匹配导航是水下长时间、自主、静默、精确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其在重力特征不显著海域易出现误匹配,制约了在水下实际场景的有效应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力灯塔导航的匹配方法,联合优良适配区筛选策略与重力二维图像匹配算法,实现高精度重力灯塔导航,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可提升匹配导航精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重力灯塔导航在实验区选出优良适配区,显著增强导航过程中重力特征信息的利用,降低误匹配风险,导航精度提升了70%,可显著校正惯导漂移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导航 重力匹配导航 惯性导航 重力特征参数 适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式车载重力测量技术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军阳 张克凡 +2 位作者 张志利 李新宇 李永旭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4,共7页
捷联式车载重力测量是继卫星重力测量和航空重力测量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动态重力测量方法,已逐渐成为大面积陆地重力空白区普查和区域重力加密测量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所获取的精密重力信息能很好地支持大地测量、灾害预警、资源勘探... 捷联式车载重力测量是继卫星重力测量和航空重力测量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动态重力测量方法,已逐渐成为大面积陆地重力空白区普查和区域重力加密测量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所获取的精密重力信息能很好地支持大地测量、灾害预警、资源勘探、空间探测和武器工业等研究。对捷联式车载重力测量的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进行了系统介绍,分析了捷联式车载重力测量涉及的关键问题,最后对捷联式车载重力测量技术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重力测量 捷联式重力 重力异常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导航系统重力扰动矢量补偿技术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胜全 欧阳永忠 +2 位作者 常国宾 金际航 李科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0-413,共4页
在较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中,重力扰动矢量的影响不可忽略。建立了考虑重力扰动矢量的惯导误差方程,对采用高精度惯性元件(陀螺仪零偏稳定性为0.001 deg/h,加速度计零偏稳定性为0.01 mg)的惯导进行误差仿真,对比分析无重力扰动矢量补偿(... 在较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中,重力扰动矢量的影响不可忽略。建立了考虑重力扰动矢量的惯导误差方程,对采用高精度惯性元件(陀螺仪零偏稳定性为0.001 deg/h,加速度计零偏稳定性为0.01 mg)的惯导进行误差仿真,对比分析无重力扰动矢量补偿(垂线偏差为5"~10",重力扰动矢量垂向分量为25~50 mGal)与有重力扰动矢量补偿(垂线偏差和重力扰动矢量垂向分量补偿精度分别为1.6"、2 mGal)两种条件下的惯导定位和姿态误差。仿真结果表明:经重力扰动矢量补偿后,24 h内惯导定位和航向误差分别减小2 nm和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扰动矢量 惯性导航系统 垂线偏差 补偿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冰雹过程的惯性重力波观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9
作者 覃卫坚 寿绍文 +1 位作者 高守亭 李启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9-1049,共11页
使用高灵敏度的电容式微压波传感器对1998年4月11日16时发生在贵州省普定县的一次降冰雹过程的重力波进行观测,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中尺度模式对这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使用Morlet小波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这... 使用高灵敏度的电容式微压波传感器对1998年4月11日16时发生在贵州省普定县的一次降冰雹过程的重力波进行观测,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中尺度模式对这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使用Morlet小波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这一过程中惯性重力波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并分析急流、地形及切变线对惯性重力波的影响.观测发现:在降冰雹前,每隔1~4小时出现一次短周期重力波阵性增强的现象.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低空降冰雹前几个小时有强的短周期重力波出现,其中周期较长的出现早、存在时间长,周期较短的出现晚、存在时间短;强的低空急流和风速垂直切变触发对流或湍流的发生和加强,对流或湍流又激发了80~200 min的短周期重力波;短周期重力波更容易向垂直方向传播,而长周期重力波倾向于水平方向传播.长周期重力波在降冰雹后周期有明显变短现象,随高度越加明显.由地形形成的重力波在最高山峰上空振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重力 重力波观测 数值模拟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惯性重力波活动规律的动力学因子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覃卫坚 寿绍文 +2 位作者 李启泰 王咏青 彭江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9-524,共6页
通过探测发现大气重力波有明显的活动规律:重力波强度在冬、春季强于夏、秋季,在5月和10月发生急剧减弱和加强的转变,无天气过程时晚上比白天强,尤其短周期的重力波,周期为40-80min的重力波平均强度最强,其他较弱。在斜压大气和考虑积... 通过探测发现大气重力波有明显的活动规律:重力波强度在冬、春季强于夏、秋季,在5月和10月发生急剧减弱和加强的转变,无天气过程时晚上比白天强,尤其短周期的重力波,周期为40-80min的重力波平均强度最强,其他较弱。在斜压大气和考虑积云对流加热条件下,运用积云对流参数化、Taylor公式展开等方法,推导出惯性重力波的非线性KdV方程,求出其孤立波解,以此解释以上得出的大气重力波的活动规律:惯性重力波强度随风速垂直切变增大而增大,急流是最重要的惯性重力波波源,是重力波强度在冬、春季强于夏、秋季的主要原因,亚洲急流在5月和10月的北跃和南落,是重力波强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原因,急流下方是激发惯性重力波最强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惯性重力波强度随着大气背景流场绝对涡度增大而增大,正涡度对惯性重力波起激发和增强的作用。当惯性重力波向下传播时,波的强度随层结稳定度(N^2)增大而增大,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白天大气层结稳定度比晚上小,这解释了在无天气过程时晚上重力波强度强于白天的原因。惯性重力波强度和波的频率成正比,这解释了周期为40-80 min比周期为140-160 min的重力波强的原因。重力波强度还与非线性积云对流参数常数b及科氏力参数f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重力波波源 孤立波解 重力波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重力与重力梯度测量对惯性稳定平台的需求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涂良成 李祝 +2 位作者 伍文杰 王志伟 周泽兵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3,共6页
从航空重力与重力梯度测量原理出发,先后导出航空重力与重力梯度测量的观测方程和测量误差方程,然后依据地球重力场特征和功率谱的相关理论,结合航空重力与重力梯度测量中的GPS定位、惯性稳定平台的指向和稳定性、加速度计和梯度仪的误... 从航空重力与重力梯度测量原理出发,先后导出航空重力与重力梯度测量的观测方程和测量误差方程,然后依据地球重力场特征和功率谱的相关理论,结合航空重力与重力梯度测量中的GPS定位、惯性稳定平台的指向和稳定性、加速度计和梯度仪的误差模型,分析了航空重力与重力梯度测量对稳定平台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航空重力测量中国外常用的双水獭(Twin-Otter)固定翼飞机的实际飞行参数为例,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航空重力测量分辨率达到1 mGal时,对惯性稳定平台的角度指向精度、稳定性和随机漂移的要求分别为0.0005°、0.006°/h/Hz和0.0003°/h;航空重力梯度测量分辨率1 E时,对稳定平台对应的指标要求分别降低为0.5°、0.01°/hr/Hz和0.01°/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力测量 航空重力梯度测量 惯性稳定平台 加速度计 重力梯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辅助惯性导航系统中的一种新的相关匹配算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程力 蔡体菁 夏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2235-2236,共2页
分析了船载重力仪输出中包含的厄特弗斯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关匹配算法,可最大程度地消除厄特弗斯效应对重力图匹配的影响,使重力辅助惯性导航系统获得很好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惯性/重力匹配组合导航系统在重力异常显著... 分析了船载重力仪输出中包含的厄特弗斯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关匹配算法,可最大程度地消除厄特弗斯效应对重力图匹配的影响,使重力辅助惯性导航系统获得很好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惯性/重力匹配组合导航系统在重力异常显著变化区域的定位精度在一个重力图网格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 组合系统 相关方法 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辅助阻尼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被引量:14
13
作者 奔粤阳 杨晓龙 +2 位作者 李倩 李敬春 阮双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82-1488,共7页
在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重力辅助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滤波器的状态方程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方程。舒勒周期振荡误差存在于无阻尼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同时也存在于滤波器的状态方程之中,从而对滤波器的估计精度造成一定影响。为了... 在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重力辅助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滤波器的状态方程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方程。舒勒周期振荡误差存在于无阻尼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中,同时也存在于滤波器的状态方程之中,从而对滤波器的估计精度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消除滤波器状态方程中的舒勒周期振荡误差,设计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工作于外水平阻尼状态,建立阻尼状态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状态方程以及重力异常观测方程。试验表明重力辅助阻尼捷联惯性导航系统96 h的定位精度优于0.5 nm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阻尼 重力异常值 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惯性匹配导航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繁明 成怡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3期22-25,29,共5页
分析了水下多种导航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导航方式,即重力/惯性组合导航系统。介绍了它的研究背景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可视化仿真的方法模拟了整个导航过程。结果表明:重力匹配可以限制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增长,实现长期水下高精度定位。
关键词 重力 惯性 水下组合导航 限制误差 可视化仿真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急流形成发展的一种可能机制——重力波的惯性不稳定 被引量:17
15
作者 林永辉 廖清海 王鹏云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378,共5页
当斜压大气在高空急流轴附近满足条件 f(f- u/y) <0时 ,非地转运动激发出的重力惯性波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时 ,斜压大气的地转适应过程无法实现 ,非热成风和垂直环流之间将发生正反馈作用 ,负的非热成风将激发并加强南部上升... 当斜压大气在高空急流轴附近满足条件 f(f- u/y) <0时 ,非地转运动激发出的重力惯性波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时 ,斜压大气的地转适应过程无法实现 ,非热成风和垂直环流之间将发生正反馈作用 ,负的非热成风将激发并加强南部上升北部下沉的垂直环流 ,垂直上升流的加强将导致低层低压系统的发展和低层流场的辐合 ,使得低层低压系统南侧的气压梯度力增大 ,结果在辐合区南侧形成低空急流。此外 ,非热成风的分布对垂直环流和低空急流的形成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急流 重力 惯性不稳定 地转偏差 非地转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异常对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误差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永冰 边少锋 刘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6期21-25,30,共6页
建立了重力异常导致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误差的模型,导出了重力异常东向和北向分量对各个惯导误差量的传递函数,并运用Matlab工具进行了误差仿真,提出了在平台式惯导力学编排中修正重力异常的方案。
关键词 重力异常 垂线偏差 惯性导航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重力匹配组合导航系统可观测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凤林 蔡体菁 王东霞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31,共5页
惯性/重力匹配组合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与重力场有很大关系.论文从局部可观测性出发,分析了重力场对该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认为惯性/重力匹配组合导航系统的位置是局部可观测的,且定位精度受重力场的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惯性导航系统 重力匹配 可观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层大气Rossby波与惯性重力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Ⅰ)相互作用方程 被引量:6
18
作者 熊建刚 易帆 李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0-157,共8页
从包含Rossby波和惯性重力波的大气运动方程组出发,采用弱非线性相互作用近似,推导出耗散大气中这两种尺度相差很大的波动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方程.以此为基础,得到了描述窄角谱Rossby波包和惯性重力波包的非线性时空... 从包含Rossby波和惯性重力波的大气运动方程组出发,采用弱非线性相互作用近似,推导出耗散大气中这两种尺度相差很大的波动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方程.以此为基础,得到了描述窄角谱Rossby波包和惯性重力波包的非线性时空演变规律的三波相互作用方程.数值分析表明,当一个Rossby波包与两个惯性重力波包发生相互作用时,两个惯性重力波包之间进行快速的能量交换,同时与Rossby波包之间进行缓慢的能量传输.从时间尺度上讲,惯性重力波可以看作Rossby波包运动的背景噪声,因此上述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可以理解为大尺度Rossby波包与背景噪声之间的能量交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重力 非线性 相互作用 罗斯贝波 中层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涡旋中的惯性重力内波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 被引量:16
19
作者 费建芳 陆汉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4-62,共9页
用Boussinesq近似下的轴对称径向二维柱坐标系中的线性扰动方程组,讨论了圆形大气涡旋系统中扰动的惯性重力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在环境为正压情形时,惯性重力内波不稳定的条件为(μj/R0)2N2+n2F2<0;当环... 用Boussinesq近似下的轴对称径向二维柱坐标系中的线性扰动方程组,讨论了圆形大气涡旋系统中扰动的惯性重力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在环境为正压情形时,惯性重力内波不稳定的条件为(μj/R0)2N2+n2F2<0;当环境为斜压时,具有平行型扰动特征的惯性重力波发展的条件为Ri<1-[(3/2)+m]-2,此时表现为对称不稳定。可见,惯性重力内波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都可作为台风、气旋一类圆形涡旋中扰动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 惯性重力内波 不稳定 对称不稳定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的重力场影响模式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太旗 黄谟涛 边少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71,共5页
从惯性导航力学编排方程出发,通过将重力垂线偏差引入惯性导航方程,改善传统方程中简单利用正常重力进行解算的缺陷,仿真分析不同速度下正常重力模型,EGM96模型和实测重力数据对惯性系统导航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线偏差的影响远远大... 从惯性导航力学编排方程出发,通过将重力垂线偏差引入惯性导航方程,改善传统方程中简单利用正常重力进行解算的缺陷,仿真分析不同速度下正常重力模型,EGM96模型和实测重力数据对惯性系统导航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线偏差的影响远远大于单纯重力异常的影响,且载体运动速度越慢,采用EGM96模型和实测重力数据比采用正常重力模型对惯导系统的改善越明显,而采用EGM96模型和实测重力得到的导航结果差别较小;如果只单纯考虑重力异常的影响,采用正常重力,EGM96模型解算的导航结果与采用实测重力异常的结果差别不明显,误差主要表现在基于时间的累积效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系统 重力场模型 仿真 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