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木霉制剂防治黄连根腐病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伍晓丽 王钰 +1 位作者 刘飞 陈大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9,共13页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霉配制的复合制剂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以不同的方式分别施用于黄连,统计根腐病发生情况,检测黄连根部防御酶活性,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木霉制剂对尖镰孢导致的根腐病具有明显预防效果;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分别接种黄连可提高SOD、POD、CAT、PAL、PPO等防御性酶活性,产生诱导抗性;而它们先后接种黄连可产生强化效应,从另一个途径提高植株抗病性。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都会降低真菌的数量、多样性,和某些真菌的相对丰度,而复合木霉制剂的抑菌作用更强烈,尤其能明显抑制尖镰孢、Ilyonectria sp.等病原真菌的生长,且能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木霉和尖镰孢都能在土壤中较长期定殖。可见,复合木霉制剂可以预防尖镰孢导致的黄连根腐病,防病机理包括诱导黄连植株产生抗性,接种后再遭受病原菌侵染产生的强化效应,优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等,且有效期较长。因此复合木霉制剂具有开发为微生物农药防治黄连根腐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木霉制剂 黄连根腐病 根际土壤 防御酶活性 真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土赤壳属病原真菌的鉴定 被引量:7
2
作者 伍晓丽 陈大霞 +2 位作者 刘飞 王钰 李隆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9-305,共7页
【目的】鉴定黄连根腐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病根土赤壳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通过活体回接鉴定出其中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孢子类型和形态等进行观察和... 【目的】鉴定黄连根腐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病根土赤壳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通过活体回接鉴定出其中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孢子类型和形态等进行观察和测量,同时对其ITS序列测序,在Gene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共分离到土赤壳属真菌38株。不同株系的菌株侵染力有较大差异。其中二株菌致病性强,分离频率高,是病原菌。它们的ITS序列与Ilyonectria liliigena和I.destructans的同源性分别达99%,形态特征与这两株菌一致。结合分子和形态鉴定结果,将二者分别鉴定为I.liliigena和I.destructans。此外,部分土赤壳菌的菌落形态和致病性在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变异,其ITS序列碱基也发生了突变。【结论】I.liliigena和I.destructans是黄连根腐病的病原真菌,这类土赤壳属真菌基因易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根腐病 病原真菌 土赤壳属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腐霉属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伍晓丽 陈大霞 +2 位作者 刘飞 王钰 李隆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3,共7页
黄连是我国的重要中药材,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明确其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中的腐霉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菌,再通过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利用分子鉴定和... 黄连是我国的重要中药材,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明确其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中的腐霉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菌,再通过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利用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将病原菌鉴定到种,并筛选出病原菌菌株的最适合培养基.结果共计分离到腐霉属真菌8株,其中Pythium.macrosporum在室温(日均温4.7~11.2℃)和25℃离体回接和活体回接时均显示致病性.根据以上结果推断,P.macrosporum是病原菌之一,且具有在高温和低温都能致病的能力.纯脱皮小麦粒是P.macrosporum的最佳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根腐病 腐霉属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柱黄连根腐病发生的相关生态因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成前 余中莲 +4 位作者 杨娟 雷美艳 全健 杨天建 宋旭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166,共7页
为明确石柱黄连根腐病发生的生态条件、危害特点和防治对策,对67块石柱黄连地块的海拔、土壤质地类型、植被类型、坡度、荫蔽度、黄连耕作制度、生长年限等生态因子与根腐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黄连根腐病的... 为明确石柱黄连根腐病发生的生态条件、危害特点和防治对策,对67块石柱黄连地块的海拔、土壤质地类型、植被类型、坡度、荫蔽度、黄连耕作制度、生长年限等生态因子与根腐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黄连根腐病的发生程度与土壤质地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290,与耕作制度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03;轮作8年地块以3%甲霜·噁霉灵AS处理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48.38%;轮作5年地块以75%百菌清WP处理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52.07%;而连作地以50%多菌灵WP+80%代森锰锌WP(1∶1)混合药剂处理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33.34%。综上所述,选择沙壤或壤土且间隔8年以上轮作黄连,结合化学防治可有效控制黄连根腐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生态因子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根腐病黄连根际土壤真菌组成与根部可培养真菌组成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伍晓丽 李隆云 +2 位作者 王钰 刘飞 陈大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09-2518,共10页
【目的】揭示黄连根腐病与根部可培养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的关系。【方法】用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健康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的真菌组成,并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鉴定其根部真菌。【结果】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种属没有显著性... 【目的】揭示黄连根腐病与根部可培养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的关系。【方法】用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健康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的真菌组成,并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鉴定其根部真菌。【结果】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种属没有显著性差异。健株根和病株根中分离出的真菌组成有明显差别:病株根中优势种是Phoma herbarum;优势属是Phoma sp.、Ilyonectria sp.。健株根中优势种是DSE真菌Cadophora orchidicola;优势属是Cadophora sp.。黄连根部可培养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种水平上病株均比健株高,属水平上健株比病株高。【结论】土壤中真菌数量及组成对根腐病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Ilyonectria sp.可能包含病原真菌。根部真菌属水平多样性的降低可能与根腐病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根腐病 根部可培养真菌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根际土壤真菌组成 DSE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根腐病黄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及定殖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伍晓丽 韩娟 +4 位作者 刘飞 莫让瑜 潘媛 陈大霞 王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5-63,共9页
近几年来黄连根腐病日益严重,对黄连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前期研究表明,黄连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定殖率与根腐病发生有明显关系,拟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从健康的和患有根腐病的黄连根部分离DSE,通过对ITS... 近几年来黄连根腐病日益严重,对黄连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前期研究表明,黄连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定殖率与根腐病发生有明显关系,拟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从健康的和患有根腐病的黄连根部分离DSE,通过对ITS序列进行测序和比对进行分子鉴定,比较其分离频率,并对不同产地的黄连根部DSE定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从黄连根部分离得到DSE 10株,健康黄连根部DSE分离频率明显高于患有根腐病黄连,且其优势菌种不同,健康根条的优势DSE为Cadophora orchidicola,根腐病根条优势DSE为Ceratobasidium sp.G3。不同产地、年生的黄连DSE定殖情况有明显差别。结果表明,DSE定殖率和黄连根腐病具有显著关系。DSE的定殖受土壤肥力、耕作措施、气候环境等多种生态、人为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多样性 定殖情况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须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邯涛 刘武阳 +2 位作者 李学刚 袁吕江 陈前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研究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须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黄连须根95%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目的研究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须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黄连须根95%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檗碱(1)、黄连碱(2)、表小檗碱(3)、巴马汀(4)、药根碱(5)、非洲防己碱(6)、格兰地新(7)、木兰花碱(8)、8-氧化黄连碱(9)、13-甲基小檗碱(10)、阿魏酸(11)、4-O-阿魏酰基奎尼酸甲酯(12)、5-羟甲基糠醛(1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5)。结论化合物6~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须根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被引量:9
8
作者 廖海浪 钟芙蓉 +2 位作者 柯汶佳 李娜 马云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0-912,共13页
目的分离鉴定黄连根腐病病原菌,从健康黄连根际根内筛选病原菌拮抗菌并对其拮抗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从感染根腐病黄连根系分离鉴定根腐病病原菌,并对其致病性和致病过程进行观察;从健康黄连根系分离拮抗菌并对其拮抗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目的分离鉴定黄连根腐病病原菌,从健康黄连根际根内筛选病原菌拮抗菌并对其拮抗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从感染根腐病黄连根系分离鉴定根腐病病原菌,并对其致病性和致病过程进行观察;从健康黄连根系分离拮抗菌并对其拮抗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从感染根腐病黄连根系分离获得12株病原菌,鉴定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均具有较高的致病性,且7 d内可以导致离体黄连根系大面积感染。从健康黄连根系分离获得427株根际菌(358株细菌、69株真菌)和345株内生菌(170株细菌,175株真菌),经过平板拮抗实验共获得77株拮抗菌,其中拮抗细菌58株,拮抗真菌19株。细菌主要分布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等。真菌主要分布于曲霉菌属(Aspergillus)、毛壳菌属(Chaetomium)、木霉菌属(Trichoderma)和青霉属(Penicillium)。在黄连离体根上,4株芽胞杆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velezensis)GJ-JM-1、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GJ-TR-064、蕈状芽胞杆菌(B.mycoides)GJ-LB-021和假蕈状芽胞杆菌(B.pseudomycoides)GJ-YEM-005]与2种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结论镰刀菌为黄连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健康黄连根系存在大量拮抗菌,可以作为黄连根腐病微生物防治的重要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病原菌 拮抗菌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发生与根际土壤、根茎内生、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唐涛 袁斌 +4 位作者 王帆帆 郭杰 郭晓亮 段媛媛 游景茂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1,103,共10页
为了探讨细菌群落结构与黄连根腐病发生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两个不同地点健康和染病黄连的根茎、叶内生细菌和根际土壤细菌的组成和差异。结果显示,黄连根茎、叶片和根际土壤样品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最丰富,根茎内生菌次之。在所有... 为了探讨细菌群落结构与黄连根腐病发生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两个不同地点健康和染病黄连的根茎、叶内生细菌和根际土壤细菌的组成和差异。结果显示,黄连根茎、叶片和根际土壤样品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最丰富,根茎内生菌次之。在所有样品中,主要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较于健康黄连组样品,染病黄连根际土壤、根茎和叶片样品中多个菌属细菌相对丰度发生显著改变,如Vibrionimona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等,表明可能与黄连根腐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此外,RDA分析表明,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全噬菌属Holophaga和雷尔氏菌属Ralstonia与黄连根际土壤有机质、有效氮、pH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分析了两个不同地点的健康和染病黄连根际、叶片内生细菌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为综合分析黄连根腐病的成因和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细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发病因素分析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昌云 张永至 +4 位作者 申杰 丁振华 陈加伦 聂广楼 孙现超 《植物医生》 2019年第4期24-27,共4页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料,其根茎部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重庆市石柱县是黄连的重要产区,而近年来黄连根腐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柱黄连产业的发展.因此明确黄连根腐病的发病因素,并筛选有效的化学药剂...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料,其根茎部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重庆市石柱县是黄连的重要产区,而近年来黄连根腐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柱黄连产业的发展.因此明确黄连根腐病的发病因素,并筛选有效的化学药剂,对防治黄连根腐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石柱县黄连根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开展室内药剂活性评估.调查与室内研究表明,营养失衡、种源带菌量高、土壤连作是根腐病发生的重要因素;30%噁霉灵300倍液,25%丙环唑250倍液、500倍液、1000倍液等能有效抑制黄连根腐病菌生长,平板抑菌活性可以达到94%以上.此外,笔者提出了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意见,为黄连根腐病化学药剂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发病因素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黄连防治乙型肝炎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欣 李亚辉 +2 位作者 沙宗阁 李尧锋 杨长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连治疗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制,为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连有效化学成分,借助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TCMSP和Unip...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连治疗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制,为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连有效化学成分,借助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TCMSP和Uniport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潜在靶标。通过可视化和集成发现的数据库(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采用Rstudio的ggplot2绘制通路图;通过SYBYL2.1软件分析黄连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相互作用;借助Ligplot软件计算黄连活性最好的化学成分与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的氢键、疏水作用。结果筛选出黄连有效活性成分8个,筛选出潜在靶标84个,涉及代谢途径83条,包括乙型肝炎(P-Value=3.5E-19)和非酒精性脂肪肝(P-Value=9.9E-8)通路。通过分子对接明确穆坪马兜铃酰胺、盐酸巴马汀、槲皮素、(R)-四氢小檗碱是黄连治疗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活性成分;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APK3可能是黄连治疗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键靶标蛋白。活性最好的化学成分穆坪马兜铃酰胺与7个关键靶标蛋白形成16氢键、63个氨基酸位点。结论初步筛选出黄连治疗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活性成分及分子机制,可为黄连保肝活性成分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化学成分 乙型肝炎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