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共和盆地温度场特征、干热岩成因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林友 李旭峰 +7 位作者 朱贵麟 张盛生 张超 王璜 冯庆达 许文豪 牛兆轩 邓志辉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9-415,共17页
【研究目的】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共和盆地干热岩体是近年来我国内陆地区深层高温地热探测的重要发现之一,其成因机制一直备受争议,是研究的热点内容。现今热状态是盆地地热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深入理解高温地热分布规律及成藏机理... 【研究目的】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共和盆地干热岩体是近年来我国内陆地区深层高温地热探测的重要发现之一,其成因机制一直备受争议,是研究的热点内容。现今热状态是盆地地热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深入理解高温地热分布规律及成藏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地球物理探测和钻井测温资料,分析了共和盆地基底结构特征与高温地热分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初步获取了盆地近东西向二维温度场剖面,在此基础上,评估了干热岩资源潜力并对干热岩成藏要素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共和盆地干热岩地热资源丰富,5 km以浅资源量估算为2.48×10^(21) J。盆地温度场东西向存在显著差异,变化规律与盆地基底埋深起伏特征相类似,盆地东北部新街—瓦里关隆起带周缘地区具有较好的地热地质条件。【结论】在综合前人研究基础上,我们认为,共和盆地深部部分熔融持续供热,放射性花岗岩体增温导热,新构造抬升剥蚀释热控热,沉积盖层保温聚热多种因素的影响,共同导致了盆地现今东西向差异明显的温度场特征和干热岩体的成藏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干热岩 成因模式 资源潜力评价 地热地质调查工程 共和盆地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植被-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2
作者 叶桂琦 季文兵 +3 位作者 杨忠芳 余涛 侯青叶 钱鹍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7-573,共47页
【研究目的】氧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的氧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氧同位素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示踪手段,能够有效指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氧同位素... 【研究目的】氧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的氧循环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氧同位素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示踪手段,能够有效指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氧同位素的文献,综述了氧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以及在土壤-植被-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依赖于同位素质量比值偏差大,氧同位素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发生较大程度的同位素分馏。氧同位素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示踪环境污染物来源;(2)古环境和古气候恢复;(3)追踪食物(动物)的地理来源。【结论】在实际应用中,氧同位素通常会与其他同位素(氢同位素、碳同位素、氮同位素等)共同使用,从气候、植被发育程度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多维度示踪。今后氧稳定同位素可与树轮、有孔虫、黄土、盐湖等全球变化领域的代用物模式结合,发挥更重要的环境生态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 分馏机制 示踪技术 古气候 环境污染物 土壤 植被 生态环境 地理来源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在土壤等地质体中的危害与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曹瑞芹 杨忠芳 余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3-864,共32页
【研究目的 】镉、锌既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发展,镉、锌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使镉、锌地球化学研究水平迈上新的高度,镉、锌同位素体系建立与应用成... 【研究目的 】镉、锌既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发展,镉、锌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使镉、锌地球化学研究水平迈上新的高度,镉、锌同位素体系建立与应用成为国际研究热点。【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镉、锌同位素的相关文献,从镉、锌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分馏机制、自然界储库组成及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 】(1)随着镉、锌同位素分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其同位素体系正在逐步建立;(2)地球各储库中的锌同位素组成已基本查明,镉同位素组成正处于数据积累阶段;(3)镉、锌同位素分馏机制主要包括吸附沉淀、生物作用、化学作用等,目前已逐渐被应用到指示行星分异、探明成矿机制、重建古环境、示踪污染源等多种领域中;(4)在解析重金属污染源时,多种同位素的联用有助于减小不确定性。【结论 】在新型同位素分析仪器和技术的开发下,镉、锌同位素的研究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对镉、锌同位素分馏机制、部分储库含量、应用领域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镉同位素 锌同位素 分析方法 分馏机制 同位素组成 古环境重建 同位素示踪 修复技术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中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磊 管继云 +6 位作者 巴永 陈伟志 黄加忠 程琰勋 张亚 瞿镪 赵萌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326,共23页
【研究目的】查清滇中中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驱动机制,服务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方法】以滇中大姚县、姚安县和南华县为研究区,依据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分析土壤重... 【研究目的】查清滇中中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驱动机制,服务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研究方法】以滇中大姚县、姚安县和南华县为研究区,依据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分析土壤重金属来源、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建立滇中中高山丘陵区土壤重金属表生地球化学过程驱动模式。【研究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中Cd、Hg含量均值高于深层土壤背景值,Cr、Ni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除As、Hg、Sb外的其他重金属显著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局部地区土壤可能存在As、Cd、Pb生态风险。构建的最小数据集的元素为As、Co、Cr、TFe、Ni、Pb、Sb、Sn、V、Zn,莫兰指数显示均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变质岩和侵入岩重金属含量高、碎屑岩和第四系冲积物含量低的特点。多元统计分析与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表明Co、Cr、TFe、Mn、Ni、V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As、Sb、Sn受原生地层与成矿地质背景影响较大,Cd、Pb、Zn主要受工矿活动等人类活动影响。【结论】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地层分布高度耦合,地质背景控制了表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差异。岩石风化作用驱动了重金属的垂向迁移和富集,重金属含量与高程呈显著的多项式线性拟合趋势,有机质和pH是不同高程区间控制重金属行为的主控因素。研究区强烈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重塑了重金属的宏观分布,受自身化学性质的制约以及环境条件(坡度、pH、有机质等)的影响在土壤中发生分配、迁移、富集,人类活动影响了局部重金属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空间分布 驱动机制 表生地球化学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地质工程勘探技术的探究
5
作者 周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17-621,共5页
本文综合分析了矿山地质工程勘探中常用的技术及其岩石力学性质的应用,详细探讨了地震勘探、电阻率勘探及磁法勘探等技术在特定地质环境下的选择和优势。通过四川省某铜矿的实际勘探案例,揭示了不同技术对矿区地质结构的识别能力及其效... 本文综合分析了矿山地质工程勘探中常用的技术及其岩石力学性质的应用,详细探讨了地震勘探、电阻率勘探及磁法勘探等技术在特定地质环境下的选择和优势。通过四川省某铜矿的实际勘探案例,揭示了不同技术对矿区地质结构的识别能力及其效果,展示了这些技术如何有效地揭示地下资源分布,比较了硬岩与软岩矿区中勘探技术的应用差异,评估了各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此外,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强调了精确选择适合特定地质条件的勘探技术的重要性。最后,本文总结了矿山勘探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核心作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改进提出建议,旨在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探技术 岩石力学性质 矿山工程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体工程地质力学特性及其结构效应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胡瑞林 李晓 +5 位作者 王宇 高玮 夏加国 李志清 高文伟 孙永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5-281,共27页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土-石混杂、分布广泛、性质特殊的地质体,也是众多山区滑坡的重要载体.复杂的土-石结构组成是此类介质物理力学特性复杂、难以把控的关键.本文通过多尺度宏-微观室内和现场物理力学试验与模拟,对土石混合体的强度特性... 土石混合体是一种土-石混杂、分布广泛、性质特殊的地质体,也是众多山区滑坡的重要载体.复杂的土-石结构组成是此类介质物理力学特性复杂、难以把控的关键.本文通过多尺度宏-微观室内和现场物理力学试验与模拟,对土石混合体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渗透特性及其结构控制机理展开了深入研究,系统阐明了含石量、块石形状、基质组分、土-石级配等关键结构因子的制约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土石混合体强度和变形特征随机性的土石结构控制规律,提出了不同结构状态下强度参数的正确获取方法;研究了不同含石量土石混合体的非线性渗透特性,获得了非线性渗流计算模型及其抗渗变形优化设计方法,为全面建立基于真实土石结构和非线性本构关系的新一代土石混合体滑坡预测预警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工程地质力学 强度特性 变形特性 渗透特性 土石结构 控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稳定剂生态护坡机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瑾 张达 +3 位作者 汪勇 孙梦雅 段新春 白玉霞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20-426,共7页
针对土质边坡坡面稳定性问题,从土体改性机理出发,采用高分子稳定剂对土质坡面进行生态护坡。对自主研制的高分子稳定剂改性土的强度、抗冲刷性和植被生长等进行了室内评价,通过室内试验和微观扫描深入分析了高分子稳定剂的生态护坡机理... 针对土质边坡坡面稳定性问题,从土体改性机理出发,采用高分子稳定剂对土质坡面进行生态护坡。对自主研制的高分子稳定剂改性土的强度、抗冲刷性和植被生长等进行了室内评价,通过室内试验和微观扫描深入分析了高分子稳定剂的生态护坡机理,并通过工程实例应用进一步验证了高分子稳定剂的生态护坡效果。结果表明:高分子稳定剂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土体的强度和抗冲刷性,同时可以促进植被的生长;高分子稳定剂生态护坡机理是通过包裹土质边坡坡面的土颗粒形成网状膜结构,提高土体的强度和抗冲刷性等性能,给坡面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生态护坡的效果;工程实例验证了高分子稳定剂应用于土质边坡生态护坡的可行性,为土质边坡坡面治理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土质边坡 高分子稳定剂 加固机理 生态护坡 强度 抗冲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工程地质力学问题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皋 张毅 杨旭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0,共9页
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在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及地质-工程一体化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但目前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探索,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地层岩石的地质演变与力学研究结合尚不够紧密。以岩石力学性质随地质演变为内在联系,综合沉积相、成岩作用、构... 工程地质力学研究在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及地质-工程一体化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但目前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探索,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地层岩石的地质演变与力学研究结合尚不够紧密。以岩石力学性质随地质演变为内在联系,综合沉积相、成岩作用、构造演化及工程影响,将地质和工程因素更为紧密地结合到工程地质力学研究中。所形成的新方法强调在区域三维地质构造建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岩类的地质演变特征实现区域—井区—单井跨尺度岩石力学参数赋值。在建立区域岩石力学相后,结合井工程的干扰机制,逆向修正参数场,从而优化和调整井工程设计,提高区域地质认识和地质信息预测的准确性,可为地应力评价、裂缝展布预测、孔隙压力系统分析、产能评价等提供科学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力学 地质-工程一体化 岩石力学 构造建模 地质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剪切条件下岩石的工程地质力学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郭静芸 李晓 +4 位作者 李守定 赫建明 苑伟娜 董高峰 王永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0-1027,共8页
拉伸剪切破坏是岩石边坡工程与岩石隧道工程中常出现的一种岩石失稳类型。结合岩石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拉伸剪切应力状态产生的条件。总结了当前岩石拉伸剪切研究的实验手段,本构关系与破坏准则。指出了岩石拉伸剪切存在的不足。提出如... 拉伸剪切破坏是岩石边坡工程与岩石隧道工程中常出现的一种岩石失稳类型。结合岩石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拉伸剪切应力状态产生的条件。总结了当前岩石拉伸剪切研究的实验手段,本构关系与破坏准则。指出了岩石拉伸剪切存在的不足。提出如下研究趋势:(1)研制标准的岩石直接拉伸剪切设备,进行专门试验研究;(2)进行更多类型岩石,更多数量的岩石拉伸剪切实验。研究不同岩石类型拉伸剪切本构关系与破坏准则;(3)加强岩石拉伸剪切实验与此类型岩石工程的数值模拟工作,与试验相互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剪切 岩石工程 本构关系 破坏准则 工程地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大学城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统计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阙金声 陈剑平 石丙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软土样基本物理力学指标的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获得了软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统计值,进而获得了大学城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应用最小二乘法对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指标间的线性...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软土样基本物理力学指标的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获得了软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统计值,进而获得了大学城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应用最小二乘法对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指标间的线性相关方程,并应用相关系数的方法来检验相关的显著性程度。统计回归分析成果可为软土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互估算做参考,也可为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工程地质性质 物理力学指标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型固化剂改良表层砂土抗渗透特性试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瑾 亓孝辉 +4 位作者 张达 汪勇 冯巧 王芊 肖敏慧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26-134,共9页
针对聚氨酯型固化剂(简称"OH固化剂")改良表层砂土抗渗透特性,采用TST-70型常水头渗透仪和自制多孔渗透仪,将OH固化剂喷洒在砂土表层,在不同含量OH固化剂和不同养护时间条件下,对相同厚度砂土层和不同厚度砂土层的出水时间、... 针对聚氨酯型固化剂(简称"OH固化剂")改良表层砂土抗渗透特性,采用TST-70型常水头渗透仪和自制多孔渗透仪,将OH固化剂喷洒在砂土表层,在不同含量OH固化剂和不同养护时间条件下,对相同厚度砂土层和不同厚度砂土层的出水时间、出水量和渗透性进行室内试验,并对其抗渗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喷洒不同含量OH固化剂后,在土体表层形成不同厚度的固化层,从而增强砂土抗渗透性能;在相同养护时间下,随着OH固化剂含量的增加,固化层厚度变大,出水时间变长,出水量减少;在相同OH固化剂含量下,随着养护时间变长,出水时间变长,出水量减少;在砂土表层加OH固化剂,不影响土体整体的渗透性,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不产生影响;出水量随土层深度的降低而减少;含量为7%和9%的OH固化剂在养护6.0h以后出现不出水现象,达到很好的防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砂土 高分子固化剂 渗透试验 成膜试验 抗渗机理 固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开采诱发地面沉降研究及其工程应用:以山东德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贾超 张国荣 +1 位作者 王嘉斌 张永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02-110,共9页
地下水开采诱发的不良环境及地质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地面沉降致灾问题已广受关注。华北平原山东区是若干地面沉降显著区之一,地下水开采是其主要诱发因素。针对地面沉降问题,以华北平原德州区为典型工程背景,采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岩土... 地下水开采诱发的不良环境及地质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地面沉降致灾问题已广受关注。华北平原山东区是若干地面沉降显著区之一,地下水开采是其主要诱发因素。针对地面沉降问题,以华北平原德州区为典型工程背景,采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岩土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现场及室内试验,在获得研究区岩土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建立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对研究区地面沉降的历史进行重演,对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获得研究区流场及地面沉降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定期回灌地下水、调整开采井开采层位及开采井平面布局等工程措施进行地面沉降控制,并采用建立的数值模型从定量分析角度评价这些措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面沉降 流固耦合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岩土力学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变化与库岸滑坡体稳定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晨光 李少红 +2 位作者 贺勇 张清峰 姜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403-406,共4页
水库蓄水后的库岸滑坡是水利工程的一个顽疾,模清库岸滑坡的诱因、特征与规律对于防范水库风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大量的监测和研究显示水库库岸的稳定性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关系,以大量的库岸滑坡原位监测数据为基础,... 水库蓄水后的库岸滑坡是水利工程的一个顽疾,模清库岸滑坡的诱因、特征与规律对于防范水库风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大量的监测和研究显示水库库岸的稳定性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关系,以大量的库岸滑坡原位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建模技术,获得了地下水位变化与库岸滑坡体稳定性间关系的经验型数学模型,介绍了库岸滑坡原位监测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岩土力学 滑坡 库岸 地下水位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子胜 郭磊 +1 位作者 秦仁伟 白晓红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63-66,共4页
从狭义的环境岩土工程学的两种表现方式即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出发,分析了基坑工程中存在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指出了在基坑工程施工中会出现滑坡、地表沉降变形等环境破坏,以及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还总结了... 从狭义的环境岩土工程学的两种表现方式即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出发,分析了基坑工程中存在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指出了在基坑工程施工中会出现滑坡、地表沉降变形等环境破坏,以及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还总结了防治这些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破坏 土壤污染 水体污染 环境岩土工程 滑坡 深基坑工程 施工 变形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游牛场古工程洞室群变形破坏调查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建平 廖小辉 +4 位作者 孙亚丽 李丽慧 杨志法 王婷静 傅燕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8-604,共7页
建于南宋的龙游牛场古洞室是国保单位小南海石室(即龙游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由两个古洞室组成的洞室群,因开挖年代悠久,并因具有罕见的"边墙-顶板斜撑结构"(2号洞)和"塞式支顶结构"(1号洞)而引人关注。但两洞... 建于南宋的龙游牛场古洞室是国保单位小南海石室(即龙游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由两个古洞室组成的洞室群,因开挖年代悠久,并因具有罕见的"边墙-顶板斜撑结构"(2号洞)和"塞式支顶结构"(1号洞)而引人关注。但两洞(包括洞口边坡)的变形破坏都十分严重。为长期保护这一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作者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入手,对发生的严重变形破坏作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分析表明,长期风化(特别是生物风化)和由缓倾角红层构成的顶板过薄等是造成牛场古洞室发生较严重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场古洞室 围岩 工程地质条件 变形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水文地质学及其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概述 被引量:15
16
作者 许模 王士天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96-401,共6页
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产生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中岩土体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过程中 ,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目前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相对分散的单一研究状态 ,缺乏系统的从地质机制分析到地质模型抽象 ,进而由模拟再... 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产生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中岩土体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过程中 ,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目前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相对分散的单一研究状态 ,缺乏系统的从地质机制分析到地质模型抽象 ,进而由模拟再现到发展趋势预测以及治理措施论证的全过程研究。本文在系统分析、总结水电工程中水 -岩和水 -工程建筑的作用类型及特征基础上 ,认为可能出现的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是 :水库诱发地震、岩溶渗漏、库岸及高边坡的稳定、坝基、坝肩抗滑稳定、枢纽区深层承压水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文地质学 水电工程 岩体渗流 地质机制分析 地质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模型试验光纤传感测试方法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柴敬 袁强 +2 位作者 李毅 王帅 孙亚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0-1108,共9页
室内模拟试验是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光纤传感测试是一种高精度、实时性、分布式和并行式的测试技术,构建物理模型试验光纤传感测试方法,推动了模拟试验技术的进步,为现场工程可以提供更可靠的指导。本文列... 室内模拟试验是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光纤传感测试是一种高精度、实时性、分布式和并行式的测试技术,构建物理模型试验光纤传感测试方法,推动了模拟试验技术的进步,为现场工程可以提供更可靠的指导。本文列举了常用模型试验光纤传感测试技术,综述了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在5个方面应用模型试验光纤传感测试的进展,并对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形式、温度补偿、传感器标定、布设工艺等应用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光纤与模型材料变形同步、协调和相容的关系。表明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多尺度、多源信息模型试验研究将成为未来岩土力学与工程室内试验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 模型试验 光纤传感测试 应用分析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与岩石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驹 刘月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636-638,共2页
高放废物处置库是一个特殊的深部地下工程,涉及大量的岩石力学问题。笔者简述了我国高放废物处置的技术路线和主要进展,探讨了处置库选址、设计、建造、性能评价中的主要岩石力学问题。
关键词 高放废物 地质处置 深部工程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相似材料配比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静 左双英 +2 位作者 张彦召 何兴 王露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68,共8页
为研究模型试验中岩质相似材料的选择和配比问题,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重晶石粉、石英砂、细砂为骨料,石膏和水泥为黏结剂,设置(重晶石粉+细砂)/骨料、细砂/(重晶石粉+细砂)、(石膏+水泥)/固体、水泥/(石膏+水泥)质量比4个控制因素... 为研究模型试验中岩质相似材料的选择和配比问题,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重晶石粉、石英砂、细砂为骨料,石膏和水泥为黏结剂,设置(重晶石粉+细砂)/骨料、细砂/(重晶石粉+细砂)、(石膏+水泥)/固体、水泥/(石膏+水泥)质量比4个控制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共计16组试验方案。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不同相似配比下相似材料的密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相似材料和岩质材料的全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单轴压缩试验的典型破坏形态基本吻合;相似材料密度分布较均匀,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布广泛,达到了模型试验中对岩质相似材料的要求。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影响材料性质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密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的主控因素均为黏结剂中水泥的含量,内摩擦角主要受重晶石粉和细砂在骨料中所占比例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地质力学模型中岩质相似材料的选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相似材料 正交试验设计 极差分析法 方差分析法 工程地质实体 岩土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工程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20
作者 温彦锋 邓刚 王玉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3-352,共10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建所60年的科研工作情况,重点介绍了近10年来的主要科研进展及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土石坝工程技术研究、土工离心模拟技术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技术研究、工业...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建所60年的科研工作情况,重点介绍了近10年来的主要科研进展及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土的工程性质研究、土石坝工程技术研究、土工离心模拟技术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技术研究、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贮放技术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等,同时对今后岩土工程研究所的重点科研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的工程性质 土石坝工程技术 土工离心模拟技术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