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学习RPCA深度网络的视频显著性检测方法
1
作者 袁薛程 肖锋 +2 位作者 张文娟 沈超 药嘉怡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7,共9页
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是视频显著性检测中的常用算法,但其参数需要手动调试且针对不同视频需重新选择,导致效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可学习鲁棒主成分分析深度网络(LNRPCA)模型,以减少对... 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是视频显著性检测中的常用算法,但其参数需要手动调试且针对不同视频需重新选择,导致效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可学习鲁棒主成分分析深度网络(LNRPCA)模型,以减少对参数的依赖。通过设计参数化的阈值函数和展开主成分追踪算法构建深度网络框架,采用反向传播和损失函数最小化实现参数的端到端学习。在多个视频数据集上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LNRPCA在视觉效果和F-measure值(平均为0.7895)方面均优于对比算法,相比TNN算法提高9.89%;在计算时间上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主成分分析 深度学习 自适应正则化 视频显著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FFT的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缺陷成像
2
作者 叶振宇 吴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3-1271,共9页
针对传统锁相热成像缺陷特征提取算法存在对比度较低和小缺陷易丢失问题,提出了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与FFT相结合的缺陷检测算法,并用非精确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IALM)求解RPCA模型。将原始红外热波序列向量化为二维矩阵,通过RPCA将... 针对传统锁相热成像缺陷特征提取算法存在对比度较低和小缺陷易丢失问题,提出了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与FFT相结合的缺陷检测算法,并用非精确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IALM)求解RPCA模型。将原始红外热波序列向量化为二维矩阵,通过RPCA将数据分解成两部分:近似提取非均匀背景的低秩矩阵,反映缺陷信息的稀疏矩阵,对得到的稀疏矩阵使用FFT求得去除非均匀背景的幅度与相位图,针对求解RPCA模型时IALM需人为引入初始值,影响优化结果等问题,使用暴龙优化算法(TROA),选取信杂比增益和背景抑制因子构建适应度函数,对初始平衡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得图像对比突出、小缺陷信息明显,客观评价指标优于其他算法,其中熵值有了大幅度的减小,有效抑制热波图像非均匀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热成像 红外图像序列 鲁棒主成分分析 暴龙优化算法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转速下L_(1,1,2)范数与张量核范数联合约束的TRPCA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冉 曹徐 +1 位作者 张军武 余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93,共10页
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设备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旋转设备的运行安全,因此其故障特征的有效提取对于保障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际应用中滚动轴承通常以变化的速度运行,并且单一传感器采集的轴承的非平稳信号... 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设备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旋转设备的运行安全,因此其故障特征的有效提取对于保障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际应用中滚动轴承通常以变化的速度运行,并且单一传感器采集的轴承的非平稳信号往往被严重的背景噪声覆盖,使得故障特征的提取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变转速下L_(1,1,2)范数与张量核范数联合约束的张量主成分分析(tensor 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RPCA)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使用时频表示(time-frequency representation,TFR)作为正向切片构建张量,分别探讨滚动轴承时变故障特征在张量域中的管稀疏性和背景噪声在张量域中的低管秩性。进而使用L_(1,1,2)范数与张量核范数联合约束的TRPCA对故障特征张量进行提取,得到管稀疏的故障特征张量。最后将提取的故障特征张量在通道索引中进行融合,得到能够有效表征故障特征的时频表示。仿真和试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量 故障特征提取 变转速工况 张量主成分分析(Trpca) 管稀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4
作者 江源 张梦 +2 位作者 周锦 高天 朱金荣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141,共5页
图像融合中,多数边缘保持滤波器在优化过程中会损坏细节和纹理信息,并且噪声也会严重影响融合结果,使得融合结果之间出现边界模糊和细节丢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PCA(Robus principal compo-nent association)算法的红外光和可见光图... 图像融合中,多数边缘保持滤波器在优化过程中会损坏细节和纹理信息,并且噪声也会严重影响融合结果,使得融合结果之间出现边界模糊和细节丢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PCA(Robus principal compo-nent association)算法的红外光和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可有效提高图象清晰度和视觉信息的保真度。首先,利用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分解源图像为低秩部分和稀疏部分,并运用相对全变分和平均能量法对两者进行处理,最后通过NSCT逆变换获得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所得融合图像的平均梯度、空间频率、边缘强度、互信息量均有提升,提升量级分别为10.6%到72.6%、15%到60.2%、9.7%到69.6%,22.7%到2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鲁棒主成分分析 相对全变分 平均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rossformer伪量测构建的主动配电网预测辅助状态估计方法
5
作者 王玥 于越 +1 位作者 郭嘉辉 金朝阳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99-3009,I0031-I0033,共14页
为了解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规模并网后实时量测数目缺失、传统预测辅助状态估计方法(forecasting-aided state estimation,FASE)估计精度有限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Crossformer伪量测构建的主动配电网FASE... 为了解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大规模并网后实时量测数目缺失、传统预测辅助状态估计方法(forecasting-aided state estimation,FASE)估计精度有限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Crossformer伪量测构建的主动配电网FASE方法。首先,基于最大信息系数法(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筛选出高相关性的输入特征,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然后,通过全变差正则化技术(total variation regularized,TV)优化鲁棒主成分分析法(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构建TRPCA层,并将其嵌入到Crossformer中,以填补Crossformer无法有效处理非高斯噪声的空白;最后,利用改进的预测模型进行超短期负荷预测,经潮流计算得到节点伪量测,在量测不足情况下补全缺失数据,并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进行状态估计。在IEEE 33节点和IEEE 118节点标准配电网上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估计精度和鲁棒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为主动配电网FASE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预测辅助状态估计 伪量测构建 Crossformer 鲁棒主成分分析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道特征的物联网设备物理层认证
6
作者 江凌云 史秀秀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前的物联网设备处在复杂的环境中且资源有限,基于信道特征的被动型物理层认证(Physical Layer Authentication,PLA)方式非常适合应用于目前的物联网设备。而传统基于信道特征的PLA采集到的是静态特征,导致现实中的时变信道认证概率较... 目前的物联网设备处在复杂的环境中且资源有限,基于信道特征的被动型物理层认证(Physical Layer Authentication,PLA)方式非常适合应用于目前的物联网设备。而传统基于信道特征的PLA采集到的是静态特征,导致现实中的时变信道认证概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时变信道下提取的信道特征进行分类认证,并使用在线学习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来更新SVM模型,实现了分类模型随着信道的变化而更新。此外,使用了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对提取的信道特征进行降维处理,降低获取SVM模型的复杂度并抑制了信道噪声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方案改善了时变信道下的认证概率,提高了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认证 支持向量机 随机梯度下降 鲁棒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的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33
7
作者 姚明海 李洁 王宪保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43-1952,共10页
目前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过程中的缺陷检测主要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RPCA(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的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图像矩阵进行变换,使之分解成无缺... 目前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过程中的缺陷检测主要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RPCA(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的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图像矩阵进行变换,使之分解成无缺陷的低秩矩阵图像和有缺陷的稀疏矩阵图像.通过凸优化的方法,分别最小化上述两个矩阵的核范数和1范数,从而使矩阵得以有效快速地分解.同时,文中分别对优化的两种算法:加速逼近梯度(Accelerated Proximal Gradient,APG)法和非精确增广拉格朗日乘子(Inexact Augmented Lagrange Multiplier,IALM)法,在太阳能电池片缺陷检测的计算时间和迭代次数方面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上述方法在检测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缺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ca 缺陷检测 APG法 IALM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的图像模糊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姗姗 陈莉 +1 位作者 张永新 袁娅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279,290,共8页
针对传统边缘检测方法未能在抗噪性能与边缘检测精度之间取得较好的权衡的问题,利用鲁棒主成分分析模型良好的矩阵恢复能力与图像模糊边缘检测算法较佳的边缘检测性能,提出一种基于RPCA的图像模糊边缘检测算法,将图像的边缘检测问题转... 针对传统边缘检测方法未能在抗噪性能与边缘检测精度之间取得较好的权衡的问题,利用鲁棒主成分分析模型良好的矩阵恢复能力与图像模糊边缘检测算法较佳的边缘检测性能,提出一种基于RPCA的图像模糊边缘检测算法,将图像的边缘检测问题转化为图像主成分的边缘检测问题。该算法对含噪图像进行RPCA分解,得到对应的稀疏图像和低秩图像,再用一种基于阈值的隶属函数将低秩图像转化至等效的模糊特征平面,并在该特征平面上进行模糊增强运算,最后进行空域转化及边缘提取等操作得到最终的边缘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边缘定位的精度,对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噪声均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图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主成分分析 低秩图像 边缘检测 隶属函数 模糊特征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变分-核回归的RPCA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何伟 齐琦 +1 位作者 吴健辉 涂兵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16-1920,共5页
近年来,鲁棒主成分分析法(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被广泛应用到运动目标检测中,但该类方法未能有效利用运动目标的时空连续性先验,容易将动态背景误判为运动目标,且背景恢复精度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全变分-核回归... 近年来,鲁棒主成分分析法(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被广泛应用到运动目标检测中,但该类方法未能有效利用运动目标的时空连续性先验,容易将动态背景误判为运动目标,且背景恢复精度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全变分-核回归的RPCA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以RPCA为基础,利用3维全变分模型增强前景的时空连续性,去除动态背景干扰,得到清晰完整的前景.同时,利用基于扩散张量的核回归对背景的时空相关性建模,去除噪声干扰,从而精确恢复背景.在多组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动态背景、光照变化等复杂场景中能够较为精确地检测出运动目标和恢复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背景恢复 全变分 核回归 鲁棒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RPCA的非局部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国亮 王艳芳 +1 位作者 丰义琴 鲁海荣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35-3040,共6页
在分析核范数基础上,提出基于加权鲁棒主成分分析(WRPCA)的非局部去噪方法。将加权核范数引入鲁棒主成份分析模型,构建加权鲁棒主成份分析模型(WRPCA),采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WRPCA用于图像去噪。根据图像的自相似性,... 在分析核范数基础上,提出基于加权鲁棒主成分分析(WRPCA)的非局部去噪方法。将加权核范数引入鲁棒主成份分析模型,构建加权鲁棒主成份分析模型(WRPCA),采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WRPCA用于图像去噪。根据图像的自相似性,对噪声图像进行分块,通过块匹配法对图像块进行聚类,获得相似块组矩阵;通过加权鲁棒主成分分析(WRPCA)算法对相似块组矩阵进行低秩矩阵恢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对低噪声图像和高噪声图像,该方法去噪效果相比现有的经典算法都有一定提高。WRPCA算法对图像结构保持有很好效果,在保持图像纹理细节方面优于其它去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主成分分析 加权核范数 低秩 图像去噪 自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与三帧差分融合的运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亢洁 李晓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06-1909,共4页
为了实现在监控视频中对人体运动目标的准确提取,针对传统的三帧差分法在运动目标提取过程中容易出现"空洞"现象,提出了一种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与三帧差分相融合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为了实现在监控视频中对人体运动目标的准确提取,针对传统的三帧差分法在运动目标提取过程中容易出现"空洞"现象,提出了一种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与三帧差分相融合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算法通过将RPCA提取的视频当前帧的背景作为三帧差分法的中间帧与视频当前帧的前一帧和视频当前帧分别进行邻间差分,使得三帧差分法在运动目标检测过程中避免了背景像素点所带来的影响,消除了"空洞"现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要优于其他三种传统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可以在复杂背景环境中实现准确的运动目标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鲁棒主成分分析 三帧差分法 背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ft均值滤波的鲁棒主成分分析算法
12
作者 吴沁停 王新景 +3 位作者 潘金艳 张海峰 邵桂芳 高云龙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978,共18页
降维对于数据的可视化和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主成分分析作为最常用的无监督降维算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对噪声和离群点敏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鲁棒主成分分析算法,通过减小整体样本的重构误差来减小离群... 降维对于数据的可视化和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主成分分析作为最常用的无监督降维算法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对噪声和离群点敏感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鲁棒主成分分析算法,通过减小整体样本的重构误差来减小离群点的影响。然而,这些算法忽略了数据的固有局部结构,导致数据的本质结构信息丢失,从而影响了对噪声和离群点的准确辨识和移除,进而影响了后续算法的性能。因此,该文提出了基于Soft均值滤波的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Based on Soft Mean Filtering,RPCA-SMF)算法。RPCA-SMF采用Soft均值滤波的思想,通过两步走的形式,不仅在模型学习前对噪声处理,同时在模型学习后也引入了噪声处理机制。具体而言,RPCA-SMF算法首先引入了均值滤波的相关思想,通过对比样本与其局部近邻这两者和局部均值的偏差对样本进行Soft加权,从而对噪声进行判定。随后,通过第一步获取的关于噪声的“判别知识”处理噪声信息。由于均值滤波能有效保留数据的整体轮廓信息,因此对于被识别为噪声的样本,RPCA-SMF算法强调保留其低频整体轮廓信息,而非高频的噪声信息。这样能够有效地保留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提高对数据整体结构特征的保留能力,使得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维 无监督特征提取 主成分分析 Soft均值滤波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运动目标提取的对称交替方向RPCA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高宇 邵振洲 +2 位作者 渠瀛 施智平 关永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9-1353,共5页
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的运动目标提取对背景变化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但传统的基于交替方向法(ADM)的鲁棒主成分分析方法存在计算量大、耗时长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一种对称交替方向法(SADM)被提出来,该方法优化了原ADM迭代策略,... 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的运动目标提取对背景变化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但传统的基于交替方向法(ADM)的鲁棒主成分分析方法存在计算量大、耗时长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一种对称交替方向法(SADM)被提出来,该方法优化了原ADM迭代策略,在一次迭代中对线性约束乘数更新两次,减少了计算成本很大的奇异值分解(SVD)执行的次数,同时加入了新的均衡参数和停机准则,以提高运动目标的提取精度,避免多余的迭代以减少运行时间.通过F测度这一衡量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量化,提出的算法比对比算法的提取精度平均提高33.04%,运行时间相对原ADM提高了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提取 鲁棒主成分分析 交替方向法 奇异值分解 停机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的小孔径垂直阵辐射噪声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国庆 孙超 +1 位作者 刘雄厚 蒋光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93-1499,共7页
测量辐射噪声时,小孔径垂直阵由于阵增益小,低信噪比时辐射噪声测量的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低信噪比下基于稳健主成分分析的小孔径垂直阵辐射噪声测量方法。当阵元接收的环境噪声以非相关噪声为主时,本方法通过稳健主成... 测量辐射噪声时,小孔径垂直阵由于阵增益小,低信噪比时辐射噪声测量的性能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低信噪比下基于稳健主成分分析的小孔径垂直阵辐射噪声测量方法。当阵元接收的环境噪声以非相关噪声为主时,本方法通过稳健主成分分析将数据协方差矩阵分解成低秩的信号协方差矩阵和稀疏的噪声协方差矩阵,再通过信号协方差矩阵计算辐射信号的声源级,降低了环境噪声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快拍数足够大时,稳健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完全消除非相关噪声分量,而即使快拍数较少,使用稳健主成分分析方法也能消除部分环境噪声,因此使用稳健主成分分析的辐射噪声测量方法比直接进行测量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辐射噪声 噪声级测量 稳健主成分分析 低信噪比 噪声消除 小孔径阵 垂直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RPCA在复杂场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超婕 余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7-202,共6页
在复杂动态背景下,鲁棒主成分分析模型(RPCA)容易将背景中动态背景误判为前景运动目标,导致运动目标检测精度不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凸加权核范数的时空低秩RPCA算法。使用非凸加权核范数替代传统的核范数进行低秩约束,在观... 在复杂动态背景下,鲁棒主成分分析模型(RPCA)容易将背景中动态背景误判为前景运动目标,导致运动目标检测精度不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凸加权核范数的时空低秩RPCA算法。使用非凸加权核范数替代传统的核范数进行低秩约束,在观测矩阵上通过拉普拉斯特征映射得到时空图拉普拉斯矩阵,将得到的时空图拉普拉斯矩阵嵌入低秩背景矩阵以保持背景对噪声和离群值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复杂场景中能较准确检测出运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主成分分析 非凸加权核范数 时空低秩rpca算法 拉普拉斯特征映射 运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视频去噪算法的自适应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小利 杨晓梅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9期215-220,共6页
传统去噪算法不能在尽量滤除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持原始图像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的自适应视频去噪算法。首先根据视频数据的低秩性和噪声的稀疏性,利用加速近端梯度方法重建出原始视频的低秩部分和稀疏部分,实现... 传统去噪算法不能在尽量滤除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持原始图像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的自适应视频去噪算法。首先根据视频数据的低秩性和噪声的稀疏性,利用加速近端梯度方法重建出原始视频的低秩部分和稀疏部分,实现噪声的初步分离;其次利用自适应中值滤波器进行预滤波处理,提高块匹配精度,进一步去除视频噪声;最后引入自适应奇异值阈值法,增强图像细节边缘信息,降低迭代优化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极大程度地恢复出原始视频序列,还能自适应地去除干扰噪声。不论从客观指标PSNR值还是从主观视觉,该方法与传统去噪方法相比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去噪 低秩性 鲁棒主成分分析 自适应奇异值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RPCA的遥感影像去云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晓旭 夏克文 +2 位作者 王宝珠 常虹 武盼盼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53-1658,共6页
为解决遥感影像中常见的复杂稀疏云区的联合去云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改进的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的遥感影像去云算法。根据遥感云层影像的自身特性,构造RPCA算法模型,采取一种新的基于分式函数的L0范数优化方式,引入加权核范数最小化算法(... 为解决遥感影像中常见的复杂稀疏云区的联合去云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改进的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的遥感影像去云算法。根据遥感云层影像的自身特性,构造RPCA算法模型,采取一种新的基于分式函数的L0范数优化方式,引入加权核范数最小化算法(WNNM)对奇异值阈值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云区矩阵的稀疏度和地貌矩阵的低秩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RPCA的遥感影像去云算法,能够去除复杂稀疏云区的云层遮挡,获得清晰度更高的无云遥感影像,在主观视觉和客观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去云 鲁棒主成分分析 加权核范数 分式函数 DC算法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SAR系统的ATI-RPCA地面动目标指示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傅东宁 廖桂生 +1 位作者 黄岩 刘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4,共7页
针对强杂波背景下的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multi-channe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C-SAR)系统,结合沿航迹干涉(along-track interferometry,ATI)方法和稳健的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方法,提出一种ATI-R... 针对强杂波背景下的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multi-channe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C-SAR)系统,结合沿航迹干涉(along-track interferometry,ATI)方法和稳健的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方法,提出一种ATI-RPCA的地面动目标指示方法。与传统的ATI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提供更稳健的性能,但增加了一定的计算复杂度;与经典的RPCA算法相比,该方法可以降低虚警概率(probability of false alarm,PFA)并降低运算复杂度。总体而言,所提方法提供了较为稳健快速的目标检测性能,最后通过将所提方法应用到实测三通道SAR数据中,得到的结果与本文的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动目标指示 沿航迹干涉稳健主成分分析方法 虚警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CA的地基SAR近距强耦合信号抑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赟 时清 +3 位作者 王彦平 李洋 申文杰 田子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1329,共9页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非接触式大面积区域高精度形变监测手段,在矿区、边坡、大坝等区域的监测具有广泛应用。在封闭空间监测站中对外场进行连续监测时,雷达接收的回波信号会受到封闭空间的强散射信号干扰。近距...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非接触式大面积区域高精度形变监测手段,在矿区、边坡、大坝等区域的监测具有广泛应用。在封闭空间监测站中对外场进行连续监测时,雷达接收的回波信号会受到封闭空间的强散射信号干扰。近距离强散射信号耦合到雷达接收端形成虚假目标,严重影响成像质量。该文提出使用RPCA算法,在距离多普勒域将回波信号分解为低秩和稀疏两部分,利用距离多普勒域耦合信号的低秩特性,以及场景信号的稀疏特性,将耦合信号与场景信号有效分离。不同于基于PCA的已有耦合信号抑制方法,RPCA对场景回波信号本身没有高斯分布假设要求,这一假设要求在实际中通常是不满足的。此外,该文提出基于相关性分析的RPCA正则化系数优化选择方法,以实现低秩与稀疏的较优分离。该文通过实际GBSAR数据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于已有的基于PCA的算法,基于RPCA的耦合信号抑制方法能够在保留场景回波信号的同时更好地抑制耦合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 耦合信号抑制 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 主成分分析(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空间相似性和RPCA的高光谱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珍秒 杨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8-524,共7页
高光谱图像在采集过程中极易产生高斯、椒盐、条纹等噪声,从而对后续的地物空间识别工作产生影响.因此有效的噪声去除工作在高光谱图像处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一步.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是能将受稀疏... 高光谱图像在采集过程中极易产生高斯、椒盐、条纹等噪声,从而对后续的地物空间识别工作产生影响.因此有效的噪声去除工作在高光谱图像处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一步.鲁棒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PCA)是能将受稀疏噪声干扰的低秩矩阵进行有效恢复的模型.高光谱图像由于其光谱特征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即每个光谱特征可以用光谱端元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因此高光谱图像具有高度低秩性,从而RPCA算法能在高光谱图像去噪中取得显著的效果.结合高光谱图像空间邻域相似性和改进RPCA(Spatial Neighboring Similarity and Improve RPCA,S_IRPCA),提出一种新的高光谱图像去噪算法.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更好的保留了细节信息.实验表明,算法与主流的低秩恢复算法相比,无论在主观视觉上还是在客观评价指标上,都做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去噪 鲁棒主成分分析 邻域相似性 低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