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源活动对城市灰尘重金属污染、再悬浮及健康风险的影响
1
作者 朱熙 宋思源 +2 位作者 余伟贤 王倩 刘思齐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3-1635,共13页
本文聚焦于复杂交通环境区域及其背景环境,并在两个不同空间尺度下探讨了As、Hg、Cu、Ni、Pb、Cd六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通过建模分析单一交通源移动过程中灰尘二次扬起规律及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交通密集区域灰尘Cd、Pb、Cu的污染程度... 本文聚焦于复杂交通环境区域及其背景环境,并在两个不同空间尺度下探讨了As、Hg、Cu、Ni、Pb、Cd六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通过建模分析单一交通源移动过程中灰尘二次扬起规律及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交通密集区域灰尘Cd、Pb、Cu的污染程度与生态风险均超过背景区,Cd污染程度最高且70%具有强生态风险.当单一交通源移动,扬尘浓度变化的剧烈程度与速度呈正相关,在距地0.3/0.6m高时发生聚集.重点重金属的暴露主要途径是手-口摄入;虽然非致癌风险与致癌风险均较小,但当行驶速度为60km/h、距地0.6m时,其经呼吸吸入非致癌危险熵(HQ-inh)较高,在此范围内的人群活动有进行防护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城市 道路灰尘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来源分析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城区道路尘重金属生态风险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2
作者 姜炳棋 闻哲男 +3 位作者 何丽雄 刘怡靖 钟雪芬 吴水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共10页
采集并分析了厦门城区道路尘中18种重金属元素(V、Mn、Fe、Ni、Cu、Zn、As、Se、Ag、Cd、Ba、Pb、Cr、Co、Mo、Sb、Tl和Ti)浓度和氧化潜势,并对其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人体健康风险等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道路尘中以人为源为主的... 采集并分析了厦门城区道路尘中18种重金属元素(V、Mn、Fe、Ni、Cu、Zn、As、Se、Ag、Cd、Ba、Pb、Cr、Co、Mo、Sb、Tl和Ti)浓度和氧化潜势,并对其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人体健康风险等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道路尘中以人为源为主的重金属浓度基本超过了土壤环境背景值;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有地球化学背景、机动车排放,其中V、Ni、Fe和Cr浓度与道路尘中值粒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地积累指数显示As为偏重污染,单因子指数显示Cr为重污染,生态风险指数显示Cd风险为很强级别,不同指标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采用水溶态重金属浓度进行评价,其生态风险指数远低于总浓度评价结果。健康风险评价显示,经口摄入途径的暴露风险贡献占绝对优势,儿童存在非致癌风险,成人和儿童致癌风险超过10-4,风险主要来自As和Cr;如采用水溶态重金属浓度进行评价,则不存在非致癌风险,致癌风险处于10-6量级。道路尘氧化潜势(二硫苏糖醇法)的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61.34、67.56 nmol/(min·g),呈现停车场高于繁忙路口的差异特征,仅Cu水溶态浓度和Tl总浓度与氧化潜势呈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尘 粒径分布 重金属 风险评价 氧化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积尘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进展
3
作者 韩如斌 骆辉 +7 位作者 王惠腾 秦腾 杨菁 陈厉旻 刘猛 汤铭 何宝杰 蔡吉祥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9-1564,1574,共7页
调研我国部分地区道路积尘的重金属含量,系统总结了道路积尘理化特性,如pH值、粒径分布特征等,并阐述了不同功能区、不同类型道路对道路积尘重金属的影响;对我国典型地区的道路积尘中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潜在风险评估结果指出,长春... 调研我国部分地区道路积尘的重金属含量,系统总结了道路积尘理化特性,如pH值、粒径分布特征等,并阐述了不同功能区、不同类型道路对道路积尘重金属的影响;对我国典型地区的道路积尘中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潜在风险评估结果指出,长春、郑州、银川和西安地区Cd单项潜在生态危险指数分别为197.87,217.50,240.00和1230.00,是生态危险贡献的最大污染元素,其他元素均为轻微生态危害;重金属均处于重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因子为Pb、Zn。总体而言道路积尘重金属污染风险与周围环境有较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积尘 重金属 生态风险 PH值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露天煤矿卡车道路防冻抑尘剂研发及试验
4
作者 赵晓亮 杜婧 +3 位作者 宋子岭 夏诗杨 王闯 杨国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2,179,共7页
为解决冬季北露天煤矿卡车道路洒水降尘与路面结冰的矛盾,首先分析确定润湿、保湿、凝并3种功能的组分单体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B)、甘油(N)、聚丙烯酰胺(R),确定复配防冻剂(F,质量分数为30%乙二醇+5%醋酸钾+10%甲酸钾);其次对B、N、R及... 为解决冬季北露天煤矿卡车道路洒水降尘与路面结冰的矛盾,首先分析确定润湿、保湿、凝并3种功能的组分单体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B)、甘油(N)、聚丙烯酰胺(R),确定复配防冻剂(F,质量分数为30%乙二醇+5%醋酸钾+10%甲酸钾);其次对B、N、R及F进行正交试验,测试渗透速率、抗蒸发性、黏度、冰点4个指标,确定防冻抑尘剂最佳配方B_(2)N_(3)R_(1)F_(3)及最佳体积稀释比1∶2。在现场试验路段喷洒防冻抑尘剂并持续6 d检测路面含水率、全尘与呼尘浓度及粉尘粒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喷洒防冻抑尘剂后,路面平均含水率为12%;全尘与呼尘降尘效率为93%、91%;大粒径粉尘占比提高54.6%,且防冻抑尘剂具备胶结性能与返潮性能。研究成果可为解决露天煤矿卡车道路既抑尘又防冻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道路 防冻抑尘剂 正交试验 工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防冻抑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薛彦平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4,共5页
针对冬季负温环境下矿山公路扬尘逸散,传统防冻抑尘剂的喷洒在防冻的同时可能会产生二次扬尘或环保性问题,研究通过聚乙二醇(PEG)与聚乙烯醇(PVA)进行接枝共聚,同时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APG)以进一步增强润湿效果,制备了一种环保型矿山... 针对冬季负温环境下矿山公路扬尘逸散,传统防冻抑尘剂的喷洒在防冻的同时可能会产生二次扬尘或环保性问题,研究通过聚乙二醇(PEG)与聚乙烯醇(PVA)进行接枝共聚,同时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APG)以进一步增强润湿效果,制备了一种环保型矿山公路用防冻抑尘剂(PVA-g-PEG/APG),并进行了理化性质与抑尘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抑尘剂与煤体表面的接触角为29°,冰点在-16.5℃,在模拟振荡下煤粉损失率低于5.6%。这表明PVA-g-PEG/APG抑尘剂具有显著的抗冻效果、良好的润湿性和稳定的固结层,且环保性能优良,能够有效减轻低温环境下的道路煤尘污染问题,符合当前生态矿山的建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煤尘 防冻抑尘剂 冰点 环保性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流扰动下露天矿土质路面粉尘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来贵 王逸腾 赵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29,共9页
为降低露天矿土质路面粉尘质量浓度,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采用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粉尘颗粒起动模型,分析粉尘起动风速及变化规律,利用实验研究进行验证,并确立粉尘运移规律以及运动形式,选取正交实验极差分析各因素对起尘量影响显著性。... 为降低露天矿土质路面粉尘质量浓度,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采用气固两相流理论,建立粉尘颗粒起动模型,分析粉尘起动风速及变化规律,利用实验研究进行验证,并确立粉尘运移规律以及运动形式,选取正交实验极差分析各因素对起尘量影响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粉尘起动风速与粉尘粒径、含水率、负荷均有函数关系;起尘量在粒径、含水率、负荷、风速4种因素下呈现不同变化规律,与粒径、风速均呈非线性关系,与含水率呈负相关,与粉尘负荷呈正相关,影响显著性为:粒径>负荷>风速>含水率;粉尘运动形式与风速和粒径相关,在5 m/s风速下,(0,75]μm粒径粉尘易做悬浮运动,(75,500]μm粒径粉尘易做跳跃运动,(500,1000]μm粒径粉尘易做蠕移运动。研究结果可为降尘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土质路面 起动风速 起尘量 运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基新型道路抑尘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方宏萍 秦语漩 +3 位作者 竹涛 李桂贤 马连刚 谢天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以复合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淀粉、Na_(2)CO_(3)为辅料,制备了一种道路抑尘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制备工艺,并考察了该抑尘剂对大气中PM_(2.5)和PM_(10)的去除效果。...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以复合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淀粉、Na_(2)CO_(3)为辅料,制备了一种道路抑尘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制备工艺,并考察了该抑尘剂对大气中PM_(2.5)和PM_(10)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酶对抑尘剂失水率的影响顺序为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CMC>纤维素酶;在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与CMC质量比2.5∶1∶15∶23.5、反应温度45℃、反应pH 4.75、淀粉与复合酶质量比1.8∶1的最佳条件下,所制得抑尘剂的黏度为48 mPa·s、表面张力为0.02 N/m、密度为1028 kg/m^(3)、失水率为2.17%;喷洒该抑尘剂后,大气中PM_(2.5)的质量浓度从75.74~114.83 mg/m^(3)降低至0.34~0.91 mg/m^(3),PM_(10)的质量浓度从49.94~74.57 mg/m^(3)降低至0.12~0.34 mg/m^(3),去除率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尘剂 道路扬尘 秸秆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道路扬尘排放清单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扬 姬亚芹 +7 位作者 王淼 赵静琦 高玉宗 杨益 杨夏微 王冰冰 李景 丛晓晓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7-1176,共10页
本研究通过实地采样与调查获取活动水平及相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2018年西宁市道路扬尘排放清单.利用ArcGIS进行3 km×3 km的空间分配,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分析了道路扬尘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2018... 本研究通过实地采样与调查获取活动水平及相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2018年西宁市道路扬尘排放清单.利用ArcGIS进行3 km×3 km的空间分配,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分析了道路扬尘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2018年西宁市道路扬尘PM_(2.5)和PM_(10)排放量分别为1904.10 t和8563.09 t,其中国道贡献率最高,分别为41.79%和39.74%.主要排放地区为大通县,贡献率分别为36.32%和35.47%.道路扬尘排放在全年各月出现差异,其中在6月出现最高值.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在95%的概率分布范围内,西宁市2018年道路扬尘PM_(2.5)和PM_(10)不确定性范围为-26.49%—51.11%和-30.14%—3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扬尘 排放清单 时空分配 不确定性分析 西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区道路灰尘中有机磷酸酯分布累积特征
9
作者 金芮合 杨妤昀 +2 位作者 邬言 杨静 刘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3,共12页
分析了20余种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同系物在杭州市城镇、耕地和林地道路灰尘中的浓度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其中,磷酸三(1-氯-2-丙基)酯是丰度最高的单体,多种OPEs在不同功能区样品中的残留量呈现出显著区域性差异,且... 分析了20余种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同系物在杭州市城镇、耕地和林地道路灰尘中的浓度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其中,磷酸三(1-氯-2-丙基)酯是丰度最高的单体,多种OPEs在不同功能区样品中的残留量呈现出显著区域性差异,且峰值多检测于人口密度较大和距离主干道较近的地区,印证了人为活动和交通排放是驱动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基于所获道路灰尘浓度数据,估算了当地人群经灰尘咽入和皮肤吸收而引发的OPEs暴露速率,推演结果表明所涉健康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有机磷酸酯 道路灰尘 空间分布 人体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露天煤矿卡车道路保湿型抑尘剂研发及工业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晓亮 杜婧 +5 位作者 夏诗杨 宋子岭 杨国华 王闯 郭猛 马志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6-454,共9页
卡车道路运输是露天煤矿最大粉尘源之一,尤其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路面水分蒸发量极大、卡车扰动强度极高。以霍林河北露天煤矿卡车路面为研究对象,分析NET200自卸卡车轮胎黏结粉尘受力状态及产尘机理;采集并测试道路岩土含水率、化学官能... 卡车道路运输是露天煤矿最大粉尘源之一,尤其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路面水分蒸发量极大、卡车扰动强度极高。以霍林河北露天煤矿卡车路面为研究对象,分析NET200自卸卡车轮胎黏结粉尘受力状态及产尘机理;采集并测试道路岩土含水率、化学官能团及粒径分布,确定研发抑尘剂保湿、润湿及凝并的功能定位。单体优选试验确定保湿剂丙三醇、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凝并剂聚丙烯酰胺作为正交试验材料,以蒸发量作为主控指标,采用极差法确定保湿型抑尘剂最佳配方为3.0%丙三醇、0.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5%聚丙烯酰胺;通过观测不同喷洒量下粉尘表面成膜状态和含水率变化,确定单位路面最佳喷洒量为1.6~2.0 L/m^(2)。北露天煤矿12 d抑尘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单次试验周期内所有路段全尘、呼尘浓度均呈逐渐增高趋势,3次试验期间喷洒抑尘剂承重、非承重路段的全尘、呼尘浓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洒水路段,且均分别低于全尘(4 mg/m^(3))、呼尘(2 mg/m^(3))规定限值,表明自主研发保湿型抑尘剂单次喷洒有效抑尘时间为3~4 d;喷洒抑尘剂能够有效提高粉尘中大颗粒占比,凝并团聚效果显著;喷洒抑尘剂承重、非承重路段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别为14%、12%,均为常规洒水路段2倍以上。保湿型抑尘剂能够大幅度延长单次喷洒有效抑尘时间,对矿区道路等动态工况抑尘具有显著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粉尘 露天煤矿 保湿型 抑尘剂 工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固相分散辅助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道路扬尘中9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安彩秀 赫彦涛 +3 位作者 刘淑红 李然 史会卿 杨利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59,共5页
道路扬尘样品成分复杂且没有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基于将加速溶剂萃取(ASE)与基质固相分散(MSPD)相结合,提出了题示方法。取10.0 g道路扬尘样品与10.0 g弗罗里硅土搅拌均匀,装入萃取池(预先加入一层厚度约0.5 cm的硅藻土),用体积比1\:1... 道路扬尘样品成分复杂且没有相应的标准检测方法,基于将加速溶剂萃取(ASE)与基质固相分散(MSPD)相结合,提出了题示方法。取10.0 g道路扬尘样品与10.0 g弗罗里硅土搅拌均匀,装入萃取池(预先加入一层厚度约0.5 cm的硅藻土),用体积比1\:1的正己烷-二氯甲烷混合液于100℃萃取2次。将萃取液浓缩至5.0 mL左右,氮吹至1.0 mL左右,用正己烷定容至1.0 mL,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丙酯(DPR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苄基丁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正辛酯(DNOP)等9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含量。结果表明,9种PAEs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0.1~5.0 mg·L^(-1),检出限(3.143 s)为1.10~1.39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6.6%~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10%。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DIBP、DBP和DEHP的检出量较高,依次为8.06~233μg·kg^(-1),23.9~3148μg·kg^(-1),16.5~4106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加速溶剂萃取 基质固相分散 气相色谱-质谱法 道路扬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道路扬尘污染管控现状与路径优化研究
12
作者 于斌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118-123,共6页
为研究常州市道路扬尘污染管控现状及其优化途径,采用事实研究、实地调研、文献资料调研、结合比对分析和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常州市和周边城市空气颗粒物、道路扬尘污染现状和管控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秋冬季,常州及周... 为研究常州市道路扬尘污染管控现状及其优化途径,采用事实研究、实地调研、文献资料调研、结合比对分析和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常州市和周边城市空气颗粒物、道路扬尘污染现状和管控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秋冬季,常州及周边城市空气环境主要污染物是细颗粒物污染(PM_(2.5)),扬尘污染在本地贡献颗粒物污染中约占50%,与大气颗粒物污染高度相关,空气质量与无锡市、苏州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对常州市及周边城市道路扬尘管控现状进行分析,表明:常州市道路保洁投入单价为7.8元,明显低于苏州市(10.7元)和无锡市(11.98元)。同时,常州市保洁车辆全省占比仅4.04%,新能源保洁车辆仅占保洁车辆的6.8%。常州市现有保洁车辆作业时,PM_(2.5)年排放为62.6 kg,PM10年排放为66.1 kg。基于此,从产业结构优化整合、加大科技力量支撑、加大财政资金保障投入、科学制定作业标准、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和严格道路积尘考核标准等方面提出常州市道路扬尘管控优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道路扬尘 效果评估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75
13
作者 常静 刘敏 +3 位作者 李先华 林啸 王丽丽 高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8-554,共7页
对上海中心城区文教区、居民区和城市广场等儿童日常活动区域代表样点进行定期采样,共采集48个地表灰尘样品,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地表灰尘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Zn、Pb、C... 对上海中心城区文教区、居民区和城市广场等儿童日常活动区域代表样点进行定期采样,共采集48个地表灰尘样品,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地表灰尘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Zn、Pb、Cu和Cd平均值分别为上海市土壤背景值的6-8倍,Cr和Ni超出2-3倍.暴露模型计算表明,重金属慢性每日平均暴露量为手-口接触摄入量〉皮肤吸收量〉吸入空气量,经手-口接触行为直接摄入是儿童地表灰尘暴露风险的主要途径.重金属非致癌风险Pb〉Cr〉Ni〉Cu〉Zn〉Cd,均小于非致癌风险阈值1,对人体不会造成健康危害;致癌重金属致癌风险Cr〉Ni〉Cd,均低于癌症风险阈值,表明不具有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灰尘 重金属 暴露量 健康风险评价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春季样方法道路扬尘PM_(2.5)粒度乘数特征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伟 姬亚芹 +5 位作者 李树立 赵杰 赵静波 栾孟孝 张诗建 朱振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55-1959,共5页
粒度乘数表示道路扬尘排放因子模型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物的系数,是道路扬尘排放清单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2015年春季用样方真空吸尘法采集了天津市市区11条道路88个点位的道路扬尘样品,在便携式气溶胶粒径谱仪 Grimm1.... 粒度乘数表示道路扬尘排放因子模型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物的系数,是道路扬尘排放清单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2015年春季用样方真空吸尘法采集了天津市市区11条道路88个点位的道路扬尘样品,在便携式气溶胶粒径谱仪 Grimm1.109和再悬浮采样器粒径实验基础上,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了道路扬尘 PM 2.5的粒度乘数值 K 2.5,开展了粒度乘数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春季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慢车道道路扬尘的 PM 2.5粒度乘数范围分别为0.053~0.088g/VKT 和0.047~0.087g/VKT;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以及快速路的非机动车道 PM 2.5的粒度乘数 K 2.5均大于机动车道慢车道的 K 2.5,环线的机动车道 PM 2.5的粒度乘数 K 2.5均大于非机动车道慢车道的K 2.5;不同道路类型的道路扬尘 PM 2.5粒度乘数分布规律为:机动车道,环线〉次干道〉主干道〉支路〉快速路;非机动车道,次干道〉支路〉主干道〉环线〉快速路;道路两侧相同类型车道间 PM 2.5粒度乘数中位值不同,但是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扬尘 粒度乘数 PM 2.5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典型城市道路尘PM_(2.5)成分谱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伟 姬亚芹 +3 位作者 张军 张蕾 王伟 王士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2-417,共6页
为构建辽宁省典型城市道路尘源成分谱,分别采集了鞍山市和盘锦市道路尘样品,分析了其化学组分特征,用富集因子法和比值法分析了其主要来源,用分歧系数法分析了两个城市成分谱的相似度.结果表明:盘锦市和鞍山市道路尘PM_(2.5)中的化学组... 为构建辽宁省典型城市道路尘源成分谱,分别采集了鞍山市和盘锦市道路尘样品,分析了其化学组分特征,用富集因子法和比值法分析了其主要来源,用分歧系数法分析了两个城市成分谱的相似度.结果表明:盘锦市和鞍山市道路尘PM_(2.5)中的化学组成以有机碳组分(OC)和地壳类元素(Al、Ca、Mg、Fe和K)为主.除Cu和V元素外,其余元素均表现为鞍山市的富集因子大于盘锦市.由比值法可得,盘锦市和鞍山市OC/EC分别为(13.20±6.26)和(3.94±0.63),均存在二次污染现象;NO_3^-/SO_4^(2-)的均值分别为(0.52±0.55)和(0.46±0.13),说明其道路尘PM_(2.5)受固定源影响更大.盘锦市与鞍山市道路尘成分谱分歧系数为0.354,说明两个源成分谱可能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道路尘 PM2.5 源成分谱 富集因子 比值法 分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地表灰尘中PAHs的来源辨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程书波 刘敏 +2 位作者 欧冬妮 高磊 王丽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9-593,共5页
运用统计分析和多环芳烃(PAHs)比值法分析冬、夏两季上海市中心城区地表灰尘中16种EPA优控PAHs的来源和输入途径,并计算出各主要来源贡献率.结果表明,不完全燃烧来源和石油类产品泄漏来源的贡献率分别为70.97%、11.38%(冬季)和64.93%、1... 运用统计分析和多环芳烃(PAHs)比值法分析冬、夏两季上海市中心城区地表灰尘中16种EPA优控PAHs的来源和输入途径,并计算出各主要来源贡献率.结果表明,不完全燃烧来源和石油类产品泄漏来源的贡献率分别为70.97%、11.38%(冬季)和64.93%、14.11%(夏季);上海市中心城区地表灰尘中PAHs主要来源于各类矿物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且主要来源于当地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来源辨析 地表灰尘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交通扬尘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许艳玲 程水源 +2 位作者 陈东升 赵秀勇 郭秀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ARPS与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的耦合模式,模拟2002年4个季节代表月份(1月、4月、8月和10月)北京市PM10浓度的时空分布。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耦合模式有很好的可靠性。设计了2种污染源情景方案,分析了北京市...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ARPS与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的耦合模式,模拟2002年4个季节代表月份(1月、4月、8月和10月)北京市PM10浓度的时空分布。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耦合模式有很好的可靠性。设计了2种污染源情景方案,分析了北京市2002年4个季节代表月份交通扬尘对市区大气PM10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代表月中,交通扬尘对北京市PM10的逐时贡献率波动较大,最高可达33%,最低为3%;交通扬尘对北京市大气PM10影响显著,4个月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6.73%、12.92%、18.56%和18.17%,平均贡献浓度分别为27.61μg/m3、32.80μg/m3、25.20μg/m3和24.40μg/m3。此外,依据模拟结果,结合交通扬尘污染特征与治理现状,提出了北京市交通扬尘的初步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北京市 交通扬尘 ARPS MODELS-3/CMAQ PM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公园道路粉尘Cu,Pb,Zn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量:58
18
作者 韩东昱 岑况 龚庆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3,21,共5页
通过对北京市12个具代表性公园的道路粉尘取样调查,测定了粉尘中常量元素Fe,Ca,Mg,K及重金属Cu,Pb,Zn的质量分数以及pH值。结果表明,公园道路粉尘与表层土壤中的Fe,Ca,Mg,K的质量分数和pH值都非常接近,性质相似;公园道路粉尘中存在着一... 通过对北京市12个具代表性公园的道路粉尘取样调查,测定了粉尘中常量元素Fe,Ca,Mg,K及重金属Cu,Pb,Zn的质量分数以及pH值。结果表明,公园道路粉尘与表层土壤中的Fe,Ca,Mg,K的质量分数和pH值都非常接近,性质相似;公园道路粉尘中存在着一定的Cu,Pb,Zn含量积累现象,尤以Pb,Zn明显。综合污染指数大小的规律,总体上是市区公园道路粉尘高于市郊,市中心景山公园道路粉尘的污染指数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公园的聚类与其所处的交通位置关系密切。公园道路粉尘Cu,Pb,Zn质量分数的相关性较好,表明交通是造成公园道路粉尘中Cu,Pb和Zn含量积累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粉尘 污染评价 北京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道路扬尘排放因子估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19
作者 刘泽常 张猛 +1 位作者 郝长瑞 杜亚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0-154,共5页
以济南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环保署AP-42模型和方法,通过道路分类、优化布点、样品采集、实地观测和计算分析,获得道路粉尘负荷及四种类型道路扬尘的排放因子,探讨了排放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路面粉尘负荷随车流量增大... 以济南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环保署AP-42模型和方法,通过道路分类、优化布点、样品采集、实地观测和计算分析,获得道路粉尘负荷及四种类型道路扬尘的排放因子,探讨了排放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路面粉尘负荷随车流量增大而逐渐降低,城市城区路面粉尘负荷多小于城市外围路面,且外围道路路面粉尘负荷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大;支路和次干道排放因子相对较小,快速路排放因子较高,主干道排放因子最高,其TSP、PM10、PM2.5排放因子分别高达25.239 3 g/VKT、4.731 1 g/VKT、0.597 2 g/VKT;排放因子随平均车重增加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同种类型道路排放因子均随道路粉尘负荷的增加而增加;次干道和快速路排放因子随车流量增大而减小。所获结论可为城市道路扬尘排放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42 粉尘负荷 道路扬尘 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湿型路面抑尘剂配方研制及工业试验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杜翠凤 王远 +1 位作者 卢俊杰 伍朝蓬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6-881,共6页
针对露天采场路面扬尘特点及机理,研制出一种吸湿型路面抑尘剂.基于正交试验,以失水率为评价指标,对抑尘剂各组分进行优化,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最优配方进行吸湿性、抗风吹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室研制的配方在25 d内最低含水率达到8.... 针对露天采场路面扬尘特点及机理,研制出一种吸湿型路面抑尘剂.基于正交试验,以失水率为评价指标,对抑尘剂各组分进行优化,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最优配方进行吸湿性、抗风吹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室研制的配方在25 d内最低含水率达到8.18%,具有很好的防风抑尘性能.将该抑尘剂配方进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抑尘剂的有效抑尘时间为10 d,与传统洒水方法相比,抑尘费用降低了30.71%,节水效率达到9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扬尘 吸湿型抑尘剂 失水率 瞬时扬尘浓度 粉尘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