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 based on sample decision making units 被引量:11
1
作者 Muren Zhanxin Ma Wei C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3期399-407,共9页
The conventional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easures the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a set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with exact values of inputs and outputs. In real-world prob- lems, however, inputs and outputs ty... The conventional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easures the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a set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with exact values of inputs and outputs. In real-world prob- lems, however, inputs and outputs typically have some levels of fuzziness. To analyze a decision making unit (DMU) with fuzzy input/output data, previous studies provided the fuzzy DEA model and proposed an associated evaluating approach. Nonetheless, numerous deficiencies must still be improved, including the α- cut approaches, types of fuzzy numbers, and ranking techniques. Moreover, a fuzzy sample DMU still cannot be evaluated for the Fuzzy DEA model.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 fuzzy DEA model based on sample decision making unit (FSDEA). Five eval- uation approaches and the related algorithm and ranking methods are provided to test the fuzzy sample DMU of the FSDEA model. A numerical experiment is used to demonstrate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alternative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sample decision making unit fuzz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FFICIENCY α-cu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Modeling by Fuzzy Nets
2
作者 Xingui, H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3年第4期25-31,共7页
Fuzzy technology is a newly developed discipline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s. In the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to many areas, such as process control, diagnosis, evaluation, decision making and s... Fuzzy technology is a newly developed discipline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s. In the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to many areas, such as process control, diagnosis, evaluation, decision making and scheduling, especially in simulation where accurate mathematical models can not or very hard be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fuzzy simulation, two fuzzy nets will first be presented, which are quite suitable for modeling the parallel or concurrent systems with fuzzy behavior. Then, a concept of active simulation will be introduced, in which the simulation model not only can show its fuzzy behavior, but also has a certain ability which can actively perform many very useful actions, such as automatic warning, realtime monitoring, simulation result checking, simulation model self-adapting, error recovery, simulating path tracing, system states inspecting and exception handling, by a unified approach while some specified events occur. The simulation model described by this powerful simulation modeling tool is concurrently driven by a network interpreter and an event monitor that all can be implemented by software or hardware. Besides, some interesting applications are given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hardware Computer software decision theory fuzzy sets mathematical models MONITORING Parallel processing systems Petri nets Process control Random processes SCHEDU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语义理论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3
作者 范成伟 李敏 +1 位作者 胡郢 刘阳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25-3036,共12页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的模糊性特点,为科学合理地确定风险状态,建立了基于序关系分析法-模糊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二元语义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和技术要求,从人、物、环、管、技5个方面构建评估体系;其...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的模糊性特点,为科学合理地确定风险状态,建立了基于序关系分析法-模糊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二元语义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和技术要求,从人、物、环、管、技5个方面构建评估体系;其次,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获取指标初始权重,通过模糊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Fuzzy 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FDEMATEL)计算指标中心度,将初始权重与中心度相结合,构造综合影响度,得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关键影响因素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构件运输与堆放环境、安全管理制度、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教育与培训;最后,采用二元语义原理表达、转化和集结评价信息,对某装配式住宅小区施工风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等级为“一般以上”,与实际调查情况相符,表明该模型能够客观反映风险状况,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装配式建筑 风险评价 序关系分析法 模糊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法 二元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大雾中船舶靠泊作业风险评估
4
作者 秦庭荣 张小静 +3 位作者 罗平平 吴志炫 桂宇翔 席永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9-166,共8页
为减少雾中船舶靠泊事故的发生,构建一套基于云模型的大雾中船舶靠泊作业风险可视化评估架构。在该评估架构中,首先,建立包含靠泊相关人员、船舶、泊位及环境4个维度的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决策试验和评价... 为减少雾中船舶靠泊事故的发生,构建一套基于云模型的大雾中船舶靠泊作业风险可视化评估架构。在该评估架构中,首先,建立包含靠泊相关人员、船舶、泊位及环境4个维度的综合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与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法(DEMATEL)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评估指标的综合影响权重;然后,针对靠泊过程中风险的不确定性,引入云模型量化评估大雾中船舶靠泊的风险;最后,将该评估架构应用于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的4种靠泊作业场景。研究结果表明:泊位的前后留挡距离指标、引航员雾中靠泊水平指标以及泊位导标或导灯的示位效果指标对大雾中船舶靠泊作业风险等级影响较大;该风险评估模型可准确评估并可视化不同场景下的靠泊作业风险,保障船舶的全天候靠泊作业,提升港口的货物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大雾中船舶 靠泊作业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AHP) 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DEMATEL)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调度策略的无信号交叉路口车辆控制研究
5
作者 刘斌 李轶群 +3 位作者 史博 任延凯 洪俊 李秀华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8,共11页
为提高车辆在无信号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以车辆加速度变化率和目标车辆通行时间为目标,提出一种车路协同下无信号交叉路口车辆的通行策略。通过建立车路协同场景,划分动态冲突区域和静态冲突区域,定义模型输入参数,构建车辆通行顺序模... 为提高车辆在无信号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以车辆加速度变化率和目标车辆通行时间为目标,提出一种车路协同下无信号交叉路口车辆的通行策略。通过建立车路协同场景,划分动态冲突区域和静态冲突区域,定义模型输入参数,构建车辆通行顺序模型和车辆运动状态控制模型,并通过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模型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后,在常见交通场景中,车辆减速阶段加速度最大变化率平均减少17.27%,车辆加速度变化幅度平均减少37.06%,最大加速度平均降低37.53%,通行时间平均减少41.33%;在特殊交通场景中,车辆减速阶段加速度最大变化率平均减少45.95%,车辆加速度变化幅度平均减少38.89%,最大加速度平均降低48.2%,通行时间平均可减少44.31%;另外,与同类算法优化率相比,该策略模型的平均通行时间和平均车速分别优化42.82%和45.8%,优化效果显著,且两项指标更为均衡,同时车辆速度无频繁波动,乘坐舒适性更佳。因此,在较小牺牲部分车辆舒适性能的条件下,该策略模型大幅提升了整体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 通行策略 冲突区域 模糊控制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桥梁运营安全风险决策研究
6
作者 向鹏成 郭佩文 张雪芹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211,共10页
为探究桥梁运营安全风险决策机制,防范桥梁运营重大安全风险,搭建桥梁运营安全风险感知—风险认知—风险决策三阶段理论框架,利用Heronian有序加权平均(H-OWA)算子处理专家评分,建立决策因素的交互矩阵;确定模糊认知图(FCM)概念节点的... 为探究桥梁运营安全风险决策机制,防范桥梁运营重大安全风险,搭建桥梁运营安全风险感知—风险认知—风险决策三阶段理论框架,利用Heronian有序加权平均(H-OWA)算子处理专家评分,建立决策因素的交互矩阵;确定模糊认知图(FCM)概念节点的含义及结构,揭示因素间的映射关系;收集某铁路桥梁2020年1月1日列车通行时的监测数据,开展工程应用与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加速度、应变、位移的权重重要度排序与迭代过程重要度排序最高,是桥梁结构健康感知关键指标;桥梁下部结构加固策略的实施效果在低、中、高风险情景下均显著高于防水隔热、上部结构加固,有效提升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认知图(FCM) 桥梁运营安全 风险决策 Heronian有序加权平均(H-OWA)算子 维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与系统理论融合的地下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风险评价方法
7
作者 胡瑾秋 肖慈盼 +1 位作者 许子涵 刘若昕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22,共11页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因井况复杂、动态交互性强,存在井筒窜气及封堵失效等高风险隐患。现有封堵井施工风险评价方法多依赖定性分析,难以量化关键因素间的非线性影响,且传统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存在...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因井况复杂、动态交互性强,存在井筒窜气及封堵失效等高风险隐患。现有封堵井施工风险评价方法多依赖定性分析,难以量化关键因素间的非线性影响,且传统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存在主观偏差问题。为此,基于模糊集理论改进DEMATEL算法,通过量化专家判断与引入原因度—中心度权重优化机制,构建了从系统级事故到不安全控制行为(UCA)的动态因果路径;然后结合概率阈值判定与多级风险传递分析,实现关键风险因素的定量排序与演化机理解析,最后建立了一种融合模糊逻辑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 STPA)的多尺度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融合改进的模糊DEMATEL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方法能有效量化关键风险因素,通过引入原因度和中心度优化权重计算,显著降低了主观偏差,改进后方法的皮尔逊积矩(Pearson)相关系数优于传统模糊DEMATEL;(2)改进后的多级分析能对多个相互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尺度的风险评价,确定不同风险因素的优化权重、相互间的因果关系、整体概率分布和传递路径;(3)多级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揭示了不安全控制行为动态演化机制。结论认为,案例验证识别结果与施工现场实际风险高度吻合,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关键风险因素,且能够克服专家评价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为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系统精准风险管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老井封堵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 模糊集理论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 施工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uzzy综合评判多级模型的农业资源评估系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绍稳 熊范纶 +1 位作者 邵善美 朱立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介绍了我们近期开发研制的农业资源综合评估系统 :Agri System 1.0 .该系统基于 Fuzzy综合评判的多级模型 ,采用加权平均算法 ,借助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实现对种质资源、土壤资源、气候资源、农产品质量等农业资源的多目标或多因素的综... 介绍了我们近期开发研制的农业资源综合评估系统 :Agri System 1.0 .该系统基于 Fuzzy综合评判的多级模型 ,采用加权平均算法 ,借助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实现对种质资源、土壤资源、气候资源、农产品质量等农业资源的多目标或多因素的综合评估、优化和决策 .其中着重阐述了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实例验证表明 ,该系统所作出的评估结论是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综合评判 多级模型 农业 资源评估 智能决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场景与伦理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绍源 杨东航 任宇东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113,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大语言模型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护理领域,大语言模型对助力护理教育变革、协助护理决策、帮助患者自我管理和辅助疾病诊断等方面取得成效。然而,大语言模型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威胁患者安全、责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大语言模型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护理领域,大语言模型对助力护理教育变革、协助护理决策、帮助患者自我管理和辅助疾病诊断等方面取得成效。然而,大语言模型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威胁患者安全、责任界定不明晰、生成内容缺乏情感和知情同意实践程序缺位等伦理风险。研究当前大语言模型应用于护理领域的创新应用、伦理风险及治理路径,对于引导大语言模型在护理领域发挥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进数字时代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大语言模型 护理教育 护理决策 伦理风险 人工智能 数智化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紧急控制策略适应性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10
作者 徐伟 戴玉臣 +2 位作者 薛峰 李威 严明辉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7-1154,共8页
紧急控制是保证故障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新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紧急控制策略失效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紧急控制策略适应性风险评估与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不同紧急控制决策框架下策略适... 紧急控制是保证故障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新型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紧急控制策略失效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紧急控制策略适应性风险评估与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不同紧急控制决策框架下策略适应性风险的来源,提出紧急控制策略适应性风险评价指标。然后,采用越限量与控制效果描述新型电力系统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对紧急控制策略适应性的影响,构建越限量与控制效果的高斯混合模型,评估紧急控制策略的适应性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计及策略适应性风险的紧急控制决策模型。最后,实际电网的应用案例表明,该文所提风险评估方法准确有效,计及策略适应性风险的决策方法可降低电网运行方式快速变化带来的紧急控制偏差过大的风险,提高安控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控制 策略适应性 不确定性分析 风险决策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决策认知体系跃迁:商业银行规则模型向算法模型演进的机理与路径
11
作者 黄伟恒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84,共13页
商业银行决策模型正经历从规则范式向算法范式的深层跃迁。本文揭示该转型本质是金融认知体系的重构:规则模型以显性制度降低交易成本,算法模型通过动态拓扑实现认知升维。全球实践表明,制度弹性与技术路径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化,北美呈现... 商业银行决策模型正经历从规则范式向算法范式的深层跃迁。本文揭示该转型本质是金融认知体系的重构:规则模型以显性制度降低交易成本,算法模型通过动态拓扑实现认知升维。全球实践表明,制度弹性与技术路径存在显著的地域分化,北美呈现技术渗透与监管适配的协同演进,欧洲构建强伦理规制的系统化转型,亚太则形成后发市场的混合治理创新。中国商业银行呈现梯度化跃迁特征:国有大行依托制度优势推动系统重构,股份制银行聚焦垂直领域认知深化,区域银行实现地方性知识的算法再生。深层挑战集中于数据治理结构性缺陷、算法黑箱与监管透明度张力、伦理价值对齐困境及组织认知断层。亟需通过联邦化数据治理、可解释动态认知系统研发、算法全生命周期监管框架构建等路径,完成决策范式的价值理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决策 规则模型 算法模型 金融创新 风险治理 数据治理 穿透式监管 监管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AISM的煤层CO_(2)封存施工过程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撒占友 张旭 +3 位作者 王君邦 卢守青 刘杰 王昊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6,共9页
CO_(2)煤层封存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和途径之一,但CO_(2)煤层封存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严重制约着其规模化推广。通过对沁水盆地柿庄南15^(#)煤层的现场调研,结合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cision-making ... CO_(2)煤层封存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和途径之一,但CO_(2)煤层封存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严重制约着其规模化推广。通过对沁水盆地柿庄南15^(#)煤层的现场调研,结合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法辨识出CO_(2)煤层封存施工过程中存在的16个核心风险因素,获得了各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并通过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dversarial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AISM)分析了各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作业人员专业技能熟练程度、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状态、CO_(2)气体压注装置、井筒装置、地层构造、煤层埋深、项目安全监管能力、安全责任与落实为关键风险因素,在CO_(2)煤层封存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研究结果为我国CO_(2)煤层封存施工过程风险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构建CO_(2)煤层封存项目风险分析体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煤层封存 风险辨识 风险分析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分析方法-对抗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A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ATEL和模糊认知图在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动态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乾坤 朱科 郭佩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3-4153,共11页
为探究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动态作用规律,科学预防施工安全事故,针对目前缺乏因素系统识别、因果关系量化和动态推理分析等共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决策试验和评估实验室(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 为探究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动态作用规律,科学预防施工安全事故,针对目前缺乏因素系统识别、因果关系量化和动态推理分析等共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决策试验和评估实验室(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与模糊认知图(Fuzzy Cognitive Map,FCM)的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与文献梳理,采用扎根理论识别风险因素;其次,结合专家调研与量化分析,利用DEMATEL方法分析风险因素的因果关系;再次,将DEMATAL决策矩阵转化为FCM模型的交互作用矩阵,展开风险因素的预测与诊断推理分析;最后,选取案例进行实证,验证模型方法的可用性与有效性。结果显示:因素X_(1)(人员安全风险意识)对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最高;因素X_(1)(人员安全风险意识)、X_(8)(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X_(7)(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是排名前3的关键风险因素;完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最有效的管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铁深基坑 施工安全风险 决策试验和评估实验室(DEMATEL) 模糊认知图(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评估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兆宁 石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4-1265,共12页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猛发展,空中交通流量不断攀升,机场塔台管制系统的运行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正确识别和评估风险成为有效提高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水平的重要前提。为精准且有效地完成对塔台管制系统运行的安全评估,构建了基于模...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猛发展,空中交通流量不断攀升,机场塔台管制系统的运行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正确识别和评估风险成为有效提高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水平的重要前提。为精准且有效地完成对塔台管制系统运行的安全评估,构建了基于模糊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熵权法云模型的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评估模型。首先,通过流程图法并结合人机环管的思想建立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DEMATEL法确定评估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绘制评估指标之间的网络结构图;然后,通过ANP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并通过博弈论方法计算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将权重结果与评语层云模型结合使用对各级安全评估指标进行安全评估,通过MATLAB软件完成算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等级在一般和良好之间,仍需采取有效措施对某些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同时验证了该模型在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评估中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对塔台管制系统安全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三角模糊数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 熵权法 云模型 塔台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DEMATEL-超效率DEA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综合效益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鹏 文淼 +3 位作者 董存 桑丙玉 王加浩 李克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46-2355,I0032,共11页
“双碳”目标下,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迅速,综合权衡不同可再生能源发电方案的综合效益对可再生能源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能源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deci... “双碳”目标下,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迅速,综合权衡不同可再生能源发电方案的综合效益对可再生能源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能源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综合效益评估方法。该方法分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和综合评估2个阶段。首先,利用三角直觉模糊数处理模糊评价信息,将其与DEMATEL相结合量化各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基于指标间逻辑分析结果建立投入-产出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对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案进行评估排序,结合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结果给出各方案的针对性改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选择和确定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最后以某省10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所提研究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并与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和熵权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综合效益评估 投入-产出评估指标体系 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 三角直觉模糊数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STPA和DEMATEL-ISM的民机起落架收放系统风险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宝惠 韩文瑞 +2 位作者 肖海建 高源 陈怡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85-2894,共10页
为从系统整体角度完成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风险辨识和影响分析,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实验室分析-解释结构模型(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为从系统整体角度完成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风险辨识和影响分析,将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atic Theory Process Analysis,STPA)与决策实验室分析-解释结构模型(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DEMATEL-ISM)相结合来开展分析。首先,定义事故和系统级危险,以民机进近阶段放下起落架为例,运用STPA完成对风险因素的系统化辨识;其次,基于最大平均熵减(Maximum Mean De-entropy,MMDE)算法帮助DEMATEL-ISM模型确定阈值,完成对风险因素影响的重要性分析并识别可能引发系统级危险的风险传递路径,据此挖掘关键致因场景,以给出风险预防建议。结果显示:线路性能退化或失效、位置作动控制组件(Position Action Control Unit,PACU)核心处理器故障为关键原因因素,收放作动筒作动异常、机组成员操作不当、起落架指示灯显示异常、起落架液压选择阀作动异常、PACU信息接收有误为关键结果因素,这些因素均涉及多条可能引发系统级危险的风险传递路径,应予以重点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起落架收放系统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关键因素 风险传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改进多元马尔可夫链违约预测模型——基于群组专家关于企业之间信用变化影响的判别
17
作者 闫达文 迟国泰 张帆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133,共8页
本研究通过运用群组决策方法为信用状态变化过程中不同企业的影响力排序,进而建立信用转移概率影响系数的不等式约束,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多元马尔可夫链违约预测模型。本文的创新和特色:一是将专家对企业信用变化相关程度的判断与多元马... 本研究通过运用群组决策方法为信用状态变化过程中不同企业的影响力排序,进而建立信用转移概率影响系数的不等式约束,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多元马尔可夫链违约预测模型。本文的创新和特色:一是将专家对企业信用变化相关程度的判断与多元马尔可夫链模型重要参数确定结合起来,解决了多家企业信用状态变化过程中相关性不可观测且难准确度量的问题。二是利用信用转移影响系数反映不同企业对下一时期同一家企业信用状态形成的影响比重,改变了现有研究仅考虑了该参数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性权重的数理含义、忽略其能差异化地反映不同企业信用影响程度的弊端,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释性。本文运用改进后的马尔可夫链模型对中国上市金融业企业实施了违约预测。结果显示,改进模型预测表现均高于现有模型,且一家企业未来信用状态不仅与自身当前的信用分布有关,也受到专家认为的关系密切的其他企业信用变化的影响,反映了同行业企业信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不对称影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马尔可夫链模型 信用变化相关性 群组决策 违约预测 上市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风险因素耦合研究
18
作者 庞敏 李琼 张益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34,共9页
为定量分析我国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并识别关键风险因素,首先,依据4M事故致因理论将风险因素划分为人、机、环、管4类一级风险因素,采用扎根理论辨识出32个二级风险因素,将风险因素耦合方式划分为多因素、双因素... 为定量分析我国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并识别关键风险因素,首先,依据4M事故致因理论将风险因素划分为人、机、环、管4类一级风险因素,采用扎根理论辨识出32个二级风险因素,将风险因素耦合方式划分为多因素、双因素和单因素耦合3个类别;其次,基于2016—2022年我国发生的196起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使用N-K模型测度风险因素耦合水平;然后,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辨识关键风险因素;最后,提出风险防控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事故发生频率与风险因素耦合水平密切相关,而因素耦合水平与参与耦合因素数量成正比,4类风险因素的风险耦合值为0.1628,耦合水平最高;人员风险因素参与耦合的风险值较大,管理风险因素和环境风险因素参与耦合的风险值次之,三因素风险耦合中人-机-环的风险耦合值最大,数值为0.1047,双因素风险耦合中人-环的风险耦合值最大,数值为0.05,均含有人员风险因素;安全生产投入和主体责任未落实、违规违章作业、违规违章指挥决策等人员风险因素和管理风险因素是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风险因素耦合作用中的关键因素,应予以重点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 风险因素 风险耦合 N-K模型 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景观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明叶 刘玉峰 +3 位作者 刘晓光 徐兆翮 曾立雄 肖文发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4,共8页
为探究县域森林景观恢复机制,确定优先恢复区域与适宜恢复措施,以秭归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物元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分别从景观和立地尺度开展森林景观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在景观尺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森林景观恢复的... 为探究县域森林景观恢复机制,确定优先恢复区域与适宜恢复措施,以秭归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物元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分别从景观和立地尺度开展森林景观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在景观尺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森林景观恢复的优先恢复地块,制定重点恢复策略;在立地尺度,构建以提升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生物量、生产力为核心的恢复措施,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达到最优配置。结果表明,秭归县适宜森林景观恢复地块总面积18674.06 hm^(2)。在3643.74 hm^(2)适宜新造林地块中,41.74%适宜恢复为针叶林,29.93%适宜恢复为针阔混交林,24.53%适宜恢复为阔叶林,3.80%适宜恢复为灌木林。15030.32 hm^(2)地块适宜提升森林质量,根据其林地类型,提出补植补造、促进林下植被生长、被动恢复、森林经营管理、单一树种改造、栽植混交林、封山育林等具体干预措施及其组合。物元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定量评估,结合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森林资源普查数据等基础数据,可有效确定优先恢复地块和恢复策略,为县域森林景观恢复提供定量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恢复 物元模型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 秭归县 森林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奕杰 许秋云 +2 位作者 柯玲杰 史雅娟 邵秀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生态风险评估是预测风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方法体系,其作为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生态风险评估是预测风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方法体系,其作为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措施及目标。由于研究的侧重角度不同,出现了诸多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英美两国拥有多年的污染地块管理经验,生态风险评估相关技术导则完善、法规健全且配套技术成熟,借鉴其经验有助于管理者从生态系统角度更加科学地分析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美国超级基金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和英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讨论,得出我国在构建本土化的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构建层次化的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2)开发从污染物暴露到产生生态效应整个过程的污染地块生态风险评估概念模型;(3)加强污染物与生态受体所受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4)提高生态风险评估过程的决策参与;(5)推动本土物种的毒理学研究。该文旨在推动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构建,保障评估过程的顺利实施及后续污染土壤风险管控或修复治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土壤资源可持续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 层次化技术体系 因果关系 决策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