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条叶枯病毒NS2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魏太云 林含新 +2 位作者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0-605,共6页
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和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来自我国 9个省份的水稻条叶枯病毒(RSV) 80个田间分离物的NS2基因遗传结构特征 .SSCP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RSVNS2基因遗传结构符合准种 (quasispecies)结构特征 .部分分离物的序列分析结... 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和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来自我国 9个省份的水稻条叶枯病毒(RSV) 80个田间分离物的NS2基因遗传结构特征 .SSCP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RSVNS2基因遗传结构符合准种 (quasispecies)结构特征 .部分分离物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RSV上述分离物和已报道的日本 2个分离物可以归入 2个组 :云南的部分分离物划分为 1个组 ;其它分离物及日本T、O的 2个分离物为另 1组 .组与组之间 ,NS2蛋白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 94 %~ 95 % ,氨基酸同源性为 95 %~ 97%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RSV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在种群间可能发生了基因漂移 (geneflow)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叶枯病毒 NS2基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水稻条纹病毒RNA3的分子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龙亚芹 王万东 +2 位作者 李凡 杨文娟 陈海如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0-574,共5页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云南水稻条纹病毒(RSV)分子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采用RT-PCR技术,对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和昆明市宜良县2个分离物的RNA3进行克隆和测序,获得RNA3YWS和RNA3YYL全长序列,2个分离物的RNA3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489和2490 b...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云南水稻条纹病毒(RSV)分子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采用RT-PCR技术,对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和昆明市宜良县2个分离物的RNA3进行克隆和测序,获得RNA3YWS和RNA3YYL全长序列,2个分离物的RNA3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489和2490 bp。并将获得的序列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RNA3全长序列进行比较,并对22条RNA3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YWS和YYL与YBS、YA、FYi等分离物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与云南以外的中国分离物和日本T和M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表明RSV在自然界中的分子变异与地理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不同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差异,探讨了22条RNA3的分组情况,YWS和YYL同属于第一组,即云南组;同时对RNA3 2个编码基因及IR3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综合分析了云南RSV不同分离物RNA3的分子变异。推测云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能是造成云南RSV复杂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RNA3 分子变异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体内Wolbachia的感染与其携带水稻条纹病毒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乐文静 史文琦 +1 位作者 季英华 周益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使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和PCR法分别对灰飞虱体内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感染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灰飞虱体内广泛存在Wolbachia感染,但是灰飞虱体内Wolbachia的感染与其体内携带RSV的... 使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和PCR法分别对灰飞虱体内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和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感染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灰飞虱体内广泛存在Wolbachia感染,但是灰飞虱体内Wolbachia的感染与其体内携带RSV的特点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同时二者在经卵传播过程中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暗示了RSV和Wolbachia在灰飞虱体内虽然都可以垂直传播给下一代,但是二者在传播方式上或者在传播过程中可能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间没有明显影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病毒 WOLBACHIA 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条纹病毒胁迫下灰飞虱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冬来 邓慧颖 +2 位作者 谢荔岩 吴祖建 谢联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4-919,共6页
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主要由介体昆虫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以循回增殖型方式经卵传播,目前RSV与灰飞虱间的互作研究很少。为了研究RSV侵染对灰飞虱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5条随机引物和3条锚定引物,利用mRNA差异显... 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主要由介体昆虫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以循回增殖型方式经卵传播,目前RSV与灰飞虱间的互作研究很少。为了研究RSV侵染对灰飞虱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5条随机引物和3条锚定引物,利用mRNA差异显示(differential display RT-PCR,DDRT-PCR)技术分析了带毒和无毒灰飞虱种群基因表达差异。且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DDRT-PC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浓度、锚定引物浓度、随机引物浓度、dNTPs浓度、镁离子浓度及Taq酶用量。结果表明:最佳DDRT-PCR体系(25μL)为cDNA3.0μg,随机引物2.0μmol/L,锚定引物2.5μmol/L,dNTPs200μmol/L,Mg2+2.0μmol/L,Taq酶2.0U。mRNA差异显示共获得35条差异片段,选取其中6条经RNA斑点杂交验证,获得了4条阳性差异片段。其中3条阳性片段为带毒灰飞虱种群特异表达,分别与5-羟色胺受体1D、旋转酶B、60S核蛋白L40高度同源,无毒灰飞虱种群中特异表达的一条阳性片段在NCBI核酸数据库中比对无同源序列。DDRT-PCR优化体系的建立及部分差异片段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灰飞虱与RSV间的互作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条纹病毒 差异表达基因 DDRT-PCR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条纹病毒云南分离物NS2蛋白基因的分子变异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爱香 吴祖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4-58,共5页
通过核苷酸测序表明,我国云南的16个RSV分离物,依据NS2蛋白基因同源性,基本按采样年份(2002、2003)分为了2组。结合已报道的日本T、O分离物,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我国云南分离物与日本分离物可能有共同的起源。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云南分离物 NS2蛋白基因 分子变异 同源性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水稻农杆菌转化的RNAi载体的构建和潮霉素对水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代玉华 王锡锋 +1 位作者 李莉 周广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40,共4页
以感染水稻条纹病毒(RSV)水稻叶片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出了RSV的CP基因。分别将正反向的CP基因连接到载体pMCG161,再将此载体和pCAMBIA1301载体同时双酶切,产物回收后连接,成功构建了适合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RNAi载体。在农... 以感染水稻条纹病毒(RSV)水稻叶片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出了RSV的CP基因。分别将正反向的CP基因连接到载体pMCG161,再将此载体和pCAMBIA1301载体同时双酶切,产物回收后连接,成功构建了适合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RNAi载体。在农杆菌水稻转化过程中,比较了分化阶段是否加潮霉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化阶段去除潮霉素的筛选可以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程度但同时降低获得水稻植株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载体构建 潮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稻区水稻条纹病毒分子变异和水稻品种抗病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世贤 李莉 +1 位作者 王锡锋 周广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50,共6页
为了明确我国北方稻区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群体的分子变异和水稻品种的抗性情况,测定了2004年和2005年从我国6省9个地区采集的34个RSV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用... 为了明确我国北方稻区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群体的分子变异和水稻品种的抗性情况,测定了2004年和2005年从我国6省9个地区采集的34个RSV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用强致病性江苏分离物(RSV-JS)对河南、安徽、山东、河北等省的25个推广品种进行了抗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RSV分离物间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和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在93.9%~100%和96.3%~100.0%之间。根据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所有分离物可以分为2组。云南4个分离物为一组,其余为一组。在第2组中各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与地域无必然联系。且在2年之内,RSV CP基因变异不大。抗病性鉴定表明同一分离物在不同水稻品种上表现不同症状。表现高抗(HR)的品种占供试品种的24%;60%以上的品种表现为感病,且不同水稻品种上表现不同症状。因此,我国北方稻区RSV的CP基因非常保守,但同一分离物在不同水稻品种上可能表现不同症状,不同水稻品种对RSV抗性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为我国北方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和抗病毒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CP基因 分子变异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稻虱体内稻条纹叶枯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秦文胜 高东明 陈声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26-229,共4页
采用膜上斑点免疫结合测试技术(Dot-ImmunobindingAssay,DIBA)快速检测灰稻虱(LaodelphaxstriatilbusFallen)的毒率。试验得出用含2%牛血清白蛋白(BSA)、2%PVP... 采用膜上斑点免疫结合测试技术(Dot-ImmunobindingAssay,DIBA)快速检测灰稻虱(LaodelphaxstriatilbusFallen)的毒率。试验得出用含2%牛血清白蛋白(BSA)、2%PVP、0.05%Tween20的0.02mol/LPBS作封缓覆冲液、封闭30min后使抗原(Ag)与其相应抗体(Ab)和抗体与酶标记A蛋白(HRP-SPA)各反应30min,检测效果较佳,灵敏度比相应的ELISA提高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纹叶枯病毒 灰稻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几个传病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大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90-92,共3页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 ,使吸食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株的无毒灰飞虱 (不带RSV的灰飞虱 )经过 4h吸食即可使 35 %的水稻发病 ;经吸食 4 8h的吸食 ,即能使 5 0 %的水稻发病 ;吸食时间再延长 ,发病植株的百分率不再增长。吸食 4 8h条纹叶枯病的病...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 ,使吸食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株的无毒灰飞虱 (不带RSV的灰飞虱 )经过 4h吸食即可使 35 %的水稻发病 ;经吸食 4 8h的吸食 ,即能使 5 0 %的水稻发病 ;吸食时间再延长 ,发病植株的百分率不再增长。吸食 4 8h条纹叶枯病的病株的灰飞虱在健康秧苗上吸食 4h后 ,可使 4 0 %发病 ,吸食时间再延长 ,病株率不再增长。不同温度对长翅型和短翅型灰飞虱的产卵量有不同的影响 ,2 5℃时产卵量最高 ,相同温度下产卵量以短翅型的高于长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 条纹叶枯病 吸食 病株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稻条纹叶枯病毒介体昆虫灰飞虱带毒率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晓慧 张云发 +3 位作者 林莉 邢玉仙 包绍永 刘玉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80-84,共5页
用市售的A蛋白(SPA),兔抗RSV抗体及A蛋白酶标记物(HRP-SPA)联合组成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SPA-ELISA),检测RSV纯化抗原和病株粗澄清液,其灵敏度分别为0.125μg/ml和1:10000;A蛋白的适宜包被浓度为2.5μg/ml,兔抗RSV抗体作第一抗体的适宜... 用市售的A蛋白(SPA),兔抗RSV抗体及A蛋白酶标记物(HRP-SPA)联合组成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SPA-ELISA),检测RSV纯化抗原和病株粗澄清液,其灵敏度分别为0.125μg/ml和1:10000;A蛋白的适宜包被浓度为2.5μg/ml,兔抗RSV抗体作第一抗体的适宜浓度为2.5μg/ml,作第二抗体的适宜浓度为4μg/ml,用该方法检测健康稻株澄清液和提纯液,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检测RSV介体昆虫灰飞虱带毒率,以生物接种测定法为对照,共测2028头虫,阳性虫符合率为90.13%,阴性虫符合率为98.73%。该法灵敏,简便,特异性强,适宜检测RSV介体昆虫灰飞虱带毒率,在预测该病流行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水稻 条纹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